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從網路泡沫到與 Tesla 攜手,台灣傳奇創業家賀元:我至今依然天天犯錯” 與新的 6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從網路泡沫到與 Tesla 攜手,台灣傳奇創業家賀元:我至今依然天天犯錯

Posted: 07 Oct 2015 08:26 AM PDT

20151007_173130左為賀元

我們是第一代網路創業家,即使沒能真正改變什麼(語出賈伯斯名言「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至少我們真的嘗試過了。

台灣創業家賀元在舞台上一開口就先自謙,然而他在 90 年代、網路仍不普及的時期,與薛曉嵐共同創立的資迅人,卻是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網路創業典範,曾獲 Intel 投資,締造 3 億元營收,然 2001 年熬不過網路泡沫危機黯然退場。

他們的膽識與勇氣並未因此消退,在阿碼科技創辦人黃耀文的邀請下,賀元昨天現身 MOSA 新創年會,暢談他於 2011 年在矽谷一手建立的新公司 Light Harmonic,與台下滿座的台灣創業者分享珍貴的經驗。

Light Harmonic 從打造高單價音響 Da Vinci DAC 起家,今年九月更與 Tesla 聯手推出、專為 Model S 車款強化音響系統的 Premium Audio,標榜節能省電,與 Tesla 理念不謀而合,車主可選擇付費升級為這款音響 。

「我有一台 Tesla,但我不滿意它的音響」

這款造成轟動的產品,其實正是源於賀元本身有一台 Model S,但是特斯拉的音響並不能滿足他挑惕的耳朵,所以乾脆自己來開發,還促成了與 Tesla 的合作。

11930890_1688451648050119_932798020270746694_oPhoto Credit: LH Labs

不過,其實熱愛古典樂的他,從十數年前便愛上高傳真音響,還曾經自己做各型號詳細的規格比較表,每個零件要多少錢,廠商賺了多少,平常全都有紀錄。以前在資迅人時期還會自己動手拼接零件做音響,早在當時便充滿自造精神。基於這樣的累積,他知道、也深信自己做出來的這套音響確實是「對的」產品。

除了自己本身對音響的偏愛以外,創業當然也有理性層面。他分析,音響市場有很多機會,聲音相關產業其實歷史悠久,高級音響現在說起來不離 Sonos、Bose ,其實競爭對手不算多,而又老又大的傳統音響廠不會想到要發展新產品。和百家爭鳴的 app 戰場比起來,這個產業機會大得多。不做入門款產品,則是因為策略上價格打不贏中國,而且高階產品才能建立品牌,以後要向下延伸都還有空間。

而發展新產品的方針,賀元說 Kickstarter 除了募資以外,其實群眾募資還取代了行銷研究。依照傳統做法,開發新產品前可以向市場調查公司購買研究報告來參考,但除了得花大錢研究以外,和募資平台「用錢投票」的方式比起來還不一定比較準。

現在很多東西都軟硬整合,而且軟體比硬體需要更多的人力,他在矽谷看到大部份的公司軟硬體工程師比例約為 4:1。

賀元笑稱,Light Harmonic 是車庫起家,並沒有拿到任何來自創投機構的資金,身旁親朋好友就是他的天使。那麼他是怎麼找人一同打拼呢,「網路就是我的家」,他從各式各樣的論壇與社群 網絡找專家,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透過好幾層關係,最終組織了來自德國、美國與英國,宛若聯合國的團隊,個個都是該領域的頂尖強者。

無畏酸民

他在會後記者聯訪時透露,創辦資迅人是因為對網路的愛,否則那時候根本沒人知道網路產業是什麼,跟計程車司機聊天還解釋半天,最後還是被誤會在華碩上班。現在被稱作網路創業元老,備受尊敬,彼時卻得忍受各種質疑。

1997 年資迅人推出通訊軟體 CICQ,周遭嘲弄「我們已經有 email 啦」的聲浪不曾斷過,但它卻在網路還不普及的年代,在全球五大洲成功締造 100 萬註冊使用者;隨後他們又成立 coolbid.com 電商網站,更被當成騙子被斥笑。這是創業必經的道路:

你敢不敢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奚落、沒人懂你的心情,執著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且願花 50 分鐘向別人解釋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也許就是贏家。

切忌山寨,傾聽客戶的話

作為連續創業的過來人,他要正走上相同道路的大家仔細思考,「你想做的事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為什麼只有你能做?」並且要審視每一步策略,有些人說先從自己最熟悉的台灣出發,有些 人說直接挑戰中國、美國等大市場,但每一步策略又都有個別的問題,台灣市場太小,陌生市場太多眉腳不懂⋯⋯賀元總結他的創投朋友這幾年來的心得:「點子和知識很重要,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

創業者要能做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或方法,或者找出已經存在的產業改造它。賀元的新公司便是屬於後者,「顛覆」既有音響產業。「你必須謹慎決定自己要採取什麼策略,切忌山寨,你要勇於不同」,他不認同「大家都去中國所以自己也要去中國、軟體很夯所以自己也要做軟體⋯⋯」的心態。

若要賀元總結自己成功創業最關鍵的因素,他說,無所不用其極,傾聽客戶。只參考朋友或創投的意見不見得是正確的,一次群眾募資慘遭滑鐵盧之後,就像尋找人才一樣,他也開始透過各種 Facebook、email 等管道問遍消費者「你們想要什麼?」才發現消費者要的很簡單。

建立團隊是創業最艱難的過程

賀元分享的四個團隊組建階段:

第零階段:先不要僱用任何人!需要協助,就從自己身旁親友開始。賀元半開玩笑的說,「把員工變成你的男女朋友或老公老婆!因為這樣就不用花錢付薪水了」。創業者需要有打動別人為你工作的能力,而那就端視你的熱情能否說服對方,「像我就被 Wayne(黃耀文)感動了,自己買機票回來參加 MOSA」,他說。

第一階段:賀元自己本身是個技術人,產品誕生之後,他增加了一個「do-it-all」的行銷專家,對方是個渾然天成的聊天達人,超愛跟人類對話,剛好與喜歡與機器互動的賀元形成天造地設的互補。

第二階段:進入大量生產開始規模化的階段,對我公司來說,「螺絲釘」變成最有學問的一環。我們招攬了曾在 HP 工作等科技產業經驗豐富的人,也從別的地方找了熟悉供應鏈管理的人,深諳深圳哪間工廠能夠製造出他們需要的東西。

第三階段:先發制人,建立一支能夠精準跟上趨勢、而且可以快速製造原型、又能控制預算、掌握時間的團隊。

台灣是最好的地方

台灣還是最好的地方,台灣是唯一一個能夠連接中國、美國、日本的地方,如果我們能發揮這三個區域的最大能量,加上自己獨一無二的點子,你就會成功。

賀元認為,台灣創業環境很好,技術人才多,而且有職業道德,好管理文化適應力又強。以台灣開始發展,站穩腳步後再擴及美、日、中都很方便,台灣對於這幾種文化都有相當程度的瞭解,這是優勢。

例外情況就是一開始就針對國外市場的公司,比如像 Light Harmonic 本就想在美國建立品牌,那麼,創辦人自己就要親身去當地學怎麼吃、怎麼玩、怎麼看足球,若只是待在台灣遙控指揮,策略方向就會失準。

但作為軟硬整合公司,Light Harmonic 仍有著深厚的台灣基因。任職音效晶片 IC 設計廠驊訊電子期間,賀元累積了許多資源,到美國做音響的時候就知道該找哪些廠商合作,例如音響 PC 板就是在台灣製造。

現在,Light Harmonic 總部在加州柏克萊,賀元說人才獲得比較方便,不過因為位於創業熱門地帶薪資又比不過大公司,人才也常常突然被搶走。不過也有不少人是因為對產品的愛而留下,在此賀元也強調熱情的重要。「真的失敗也沒什麼,反正我之前失敗的模樣大家也都看過了嘛,最慘也就這樣而已。」

我至今還是常犯錯,但這是通往成功的必經道路

對於失敗,賀元銘心刻骨。2001 年賀元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說,當年 60 幾歲的午陽集團老闆告訴他:「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你是台灣唯一上過太空的人!」即使公司失敗退場且負債累累,他仍強悍:「我是一個兩、三年內花掉 7 億台幣的年輕人,我不會喪氣,我已經學到了年輕人學不到的一切⋯⋯。」

這股勇於冒險的志氣維持了幾十年不間斷。而今賀元一點也不吝於述說曾經犯過的錯誤,同時鼓勵台下眾多宛若 15 年前的自己的創業者,「多做多錯」。他坦言不諱,「我犯了數不清的錯誤,我至今依然天天犯錯,但相信我,這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我觀察到兩種公司文化。一種是什麼都不做、不做決定、把公司搞得暮氣沉沉,坐以待斃,等著競爭者在六個月內殺死自己。你應該當另外一種典範,張揚自己的錯誤。我自己就是頻頻犯錯,直到今天依然還是常常犯錯,我 23 歲的時候,犯錯的經驗登上台灣知名雜誌,無處可藏。但這樣做可以鼓舞更多人,擔任公司的 CEO 都能做錯事情了,也許我也能來試試。

在賀元心中,亦步亦趨抄襲成功者的「copycat」固然看似「不會犯錯」,但這恰恰正是身為創業者最不可饒恕的錯誤。

抄襲者不犯錯,別人做 app,我也來做 app,別人做觸控螢幕,我也來做觸控螢幕⋯⋯但很可惜你不是蘋果,山寨並非萬無一失,其實只會被冠上山寨的惡名而已。

做些嘗試,別人覺得那主意很笨很傻很怪都沒關係,把它們放到市場上,等待市場回應。如果一次就成功,恭喜你,但 90% 都失敗了,從失敗中不斷改善產品,有一天你會滿載而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台灣電商出路,詹宏志:上下游聯手攻進東南亞!

Posted: 07 Oct 2015 06:36 AM PDT

111▲左起CRITEO亞太區執行總裁上野正博、TiEA理事長詹宏志、外貿協會副董事長單驥、
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國貿局主任秘書陳永章、
Google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外貿協會網路行銷中心主任張慧純。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執行、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協會協辦,以展覽、論壇及洽談會三合一方式進行的亞太電子商務展, 6 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這次活動除了吸引各家網購業者卯足全力到場招商,7 日所舉行的論壇,更邀請到 Google、Facebook、Twitter 等國內外專家與世界級電商企業代表,分享他們對跨境電商、行動商務,以及全球市場趨勢的觀察見解。

電商經濟規模,無可限量

電子商務到底有多夯?Google 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指出,去年的全球電子商務經濟規模 1.5 兆美元,2016 年可望達到 2 兆美元,而 2018 年他更預估可以擴大到 2.5 兆美元,相當於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產值。而若以 B2C 在亞洲市場來看,目前電商產業的經濟規模已在中國帶動下,超越美國。

而接下來,他期待看到的是,佔台灣經濟規模 75%、出口產值卻只占 17% 的台灣中小企業,能在發展電子商務的助力下,挾著台灣在數學、電腦這方面的優勢,創造更大的成長空間。

IMG_7938▲Google 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

電商下一步:跨境東南亞

了解電商這塊餅的大小後,台灣的電商接下來要往哪裡去?TiEA 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詹宏志提出了前進東南亞的建議。原因在於,東南亞擁有 6.5 億人口市場,且儘管那裡的電商發展程度低,但大家對電商的需求飢渴,也讓各國政府都提供了相關政策的支持。

另外,由於東南亞中小型企業多,和台灣的經濟環境類似,更讓他認為,東南亞是台灣前進發展電商的首選。為什麼這麼說?詹宏志解釋,因為台灣的早期電商也都是透過這些活潑積極的中小型企業撐起來的,像是學生族群、媽媽們,以及獨立工作者等。

除此之外,東南亞還有華僑的經濟網路,可以協助台灣業者深入在地,盡快在當地站穩腳步。不過,最好的方式還是平台和商家集結、物流與金流同進,讓整個上下游產業一起移動,讓台灣電商產業的力量更能夠有所發揮。

借鏡 Yahoo! 跨境香港

Yahoo 台灣暨香港電子商務事業群副總裁王志仁則以自家案例分享他們跨境香港的考量。首先,香港網購族的平均月所得為新台幣 11 萬,是台灣的 24 倍;而以經濟規模來看,2015 年香港電子商務市場有近港幣 27 億元;另外,香港近 6 成的網購消費者每月至少網購一次以上。

再加上,香港自貿區零關稅、台灣商品深獲港人喜愛等跨境低成本因素,Yahoo 最後選擇前進香港,致力打造台港最大的電商生態圈。

IMG_7976▲Yahoo 台灣暨香港電子商務事業群副總裁王志仁。

商品跨境,廣告則要跨裝置

電商另一重要的課題,則是廣告要如何才能在消費者最需要時出現,讓他們擁有良好的購物體驗。而這牽涉到現代人跨裝置購物的習性。

屬於 DSP 廣告平台的 Criteo 亞太區執行總裁上野正博表示,目前有 63% 的民眾在購物時使用多元裝置,其消費情境相當多元。舉例來說,有人是在手機上瀏覽產品後,再到實體商店消費,有人則一邊在實體通路逛街,一邊利用手機瀏覽商品評價,更有人是在實體商店看完產品後,回到網路上結帳。

而如此多元的消費情境,企業若想要準確的依據顧客需求、喜好,提供他們所想要的訊息和服務,善用收集到的數據將會是很好的方式。以亞馬遜的推薦商品名單來說,就是一個相當值得學習的例子。

IMG_7946▲Criteo 亞太區執行總裁上野正博。

結合「社群」,電商更不一樣了

而除了投放廣告,企業如何把社群的元素融入電商,也是創造營收一個很好的方式。

Twitter 大中華區商務總監 Alan Lan 認為,想要運用社群做電商,最重要的除了常見的內容(Content)、社群(Community)和商業價值(Commerce)之外,也別忘了和消費者的情感連結(Connection)和對話(Conversation)。

Facebook 大中華區中小企業業務總監 Christina Lin 則點出了運用 Facebook 做行銷的關鍵,她說,Facebook 採實名制,再加上擁有眾多的用戶人數,他們所收集到大量的數據,將可協助企業,更精準的推播個人化廣告到社群媒體頁面。

今天會場一共湧入 800 人,線上直播觀眾也吸引 600 餘人,論壇於今日下午 5 時 30 分結束。展覽活動則至明天為止。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去哪找頂尖賽車手?答案就在電玩遊戲中!

Posted: 07 Oct 2015 02:54 AM PDT

001photo credit : GT Academy

本文由 Wired 授權 Inside 中文翻譯,原文〈The Best Way to Spot Great Racing Drivers? Videogames〉,作者 Jordan Golson。

下次當你正準備痛罵你的小孩花太多時間在電玩遊戲上時,先冷靜下來想想:或許他是在為了他的職業車手生涯鋪路。

這絕對不是天馬行空的想法!

「GT Academy 賽車學院」是由 Nissan 跟 Sony 聯手打造的國際賽車訓練營,目的在於發掘具有高超技巧的玩家並將他們培育成職業賽車手,銜接了虛擬與真實的賽車世界。

成為職業賽車手是一條艱難的道路,除了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外,還要後天加倍努力的大量練習,甚至要遇到伯樂才可能有機會進入賽車大聯盟的殿堂。

球類運動像是足球、籃球或是棒球,他們的練習方式相對比較簡單而且成本也比較低,你可以找一個空曠的場地用一些較便宜的裝備來練習,或者直接加入當地的球隊,就有機會磨練自己的技巧進而得到關注、加入聯盟並獲得一紙合約,隨之而來還有每年上百萬元的支票。

賽車比賽可就不一樣了,沒有小型的聯盟讓年輕人加入,沒有各式各樣的隊伍讓高中生也能一展長才,大多數城市更沒有地區的賽道,就算有,真正將四輪駛上賽道跟籃球場上的跳耀也很難相提並論。

車手進入頂級賽事後才有可能領到較高額的薪水(有些低階聯盟的車手甚至需要支付上千美元的費用為自己爭取曝光機會),尤其像是 F1 這種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賽中,贊助商只會付錢給車隊來為他們出賽,很不幸的,這同時代表著有許多天賦異稟但沒有車隊奧援的車手只能永遠被埋沒。

這也是為什麼 Nissan 以及 Sony 在 2008 年合作創立了 GT Academy,它是一個由民間推動的比賽,同時也由下而上貫穿了整個賽車界,降低了進入的門檻。

發現明日之星

002photo credit : GT Academy

在 GT Academy 中,玩家可以在知名的 PlayStation 專用軟體 Gran Turismo 中駕駛虛擬的 Nissan  370Z 系列訓練車上賽道,而在比賽中成績優異的玩家(人數每年不等)會入圍決賽,最終的贏家將可以在 Nissan 的資助下於實際的賽車聯盟中參賽、駕駛實際的賽車。而這些選手歸於何隊則是取決於他們自身的技巧以及未來的發展性,不過他們大多選擇留在當地繼續比賽(美國選手留在美國、歐洲選手留在歐洲...等),在過去七年中,GT Academy 選拔出的 16 位選手至今都仍在賽車界,這也是這個計畫成功的最佳證明。

「我一直以來都很想賽車,這是唯一一件我真正想做的事。」來自美國的 Bryan Heitkotter ,2011 年 GT Academy 的冠軍說,「但從傳統的管道中,我沒辦法獲得進入正統比賽的機會,在我快要 30 歲的時候,我一度覺得我的夢想永遠都沒有機會成真了。」

Heitkotter 也是一個電玩的愛好者,他花了大把的時間在PlayStation 的 Gran Turismo 上,憑藉著一副方向盤、踏板跟座椅打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這不像 Madden 或是 FIFA 等運動類型的電玩,他們只能幫助你更加了解足球比賽的策略,卻與實際比賽中的身體技巧相去甚遠,相反的,透過方向盤跟踏板的賽車電玩真實性就高出許多了,玩家必需要了解不同的賽道特性,要在不同的賽道上實際控制煞車、超車以及加速等技巧。

「透過操作方向盤,你會擁有栩栩如生的感受。」Heitkotter 表示,「在遊戲過程中,彎道中的轉向過度或是轉向不足都會間接讓你發展出肌肉的記憶,學習如何克服各種關卡。」

透過電玩遊戲是否真能憑空塑造出傑出車手或許有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可以讓本來就有天份的車手潛能被開發出來,並且讓他們透過非傳統的管道被發掘。

通往賽車界的後門和捷徑

003photo credit : GT Academy

「這些人只是沒有獲得機會,不代表他們不值得。」代表 Aston Martin Racing 出戰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 (世界耐力錦標賽)的選手 Darren Turner 如此表示,「要在賽車界起步是非常昂貴的,GT Academy 是一個非常棒的計劃,它為這些人提供了進入賽車界的絕佳機會。」

「他們透過 PlayStation 學習賽車需要的基本技術,其實就跟小朋友在遊樂園中開卡丁車學的東西一樣,差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學習。」

Heitkotter 表示,透過這個計劃他學到最重要的其實不是賽車的技巧,而是面對比賽的心態,他將 Gran Turismo 中的比賽看得非常重要,尤其是長度比較長的比賽(有許多耐力賽的賽程都長達好幾個小時)「從虛擬走向實際的賽車世界,你其實會立即擁有最需要培養的專注度。」

自從 2008 年開始,GT Academy 總共誕生出了 19 位車手,今年度更有多達 300000 個玩家進入比賽,其中有 43870 位來自美國,其中只有 3 位選手(分別代表美國、歐洲及亞洲三個地區)有機會拿到冠軍門票,競爭激烈的程度不言可諭。

車手的天賦扮演著比賽的致勝關鍵,他們不僅代表著自己的車隊,同時也代表著贊助商,他們更需要像其他運動員一樣面對媒體以及賽車迷。

除了來自比賽本身的挑戰之外,進入決賽的選手也將會面臨一系列與大眾交流的挑戰,看看他們是否具有與社會大眾及媒體溝通的能力(當然也包括承受輿論的能力),除此之外更包括了體能的競賽,畢竟完美的體態對於車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賽程之中,車手必須要能夠應付重力的改變、悶熱窄小的懷境、更別說他們從頭到尾都需要被安全帶繫得動彈不得了。

但是如果他們能夠通過這些考驗,獲得的將是整個人生的改變!而對於 Nissan 來說,報名這個計畫的人數增長代表著他們將有機會能夠比那些傳統管道發掘更多的人才。透過這個計劃,他們將有機會一次面對更多的人,包括那些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

「誰是史上最好的車手?可能是 Senna 、 Fangio 或 Schumacher 吧」知名的賽車教練 Paul Gerrard 說,「但是如果你仔細研究,你會發現他們是非常幸運的一群,他們擁有非常多資源來幫助他們達到今天的水準。」這個現象某種程度而言代表著所有歷史上最好的車手、甚至是現今被認為最傑出的車手,都也有可能是某些從來沒有機會賽車的人。

「賽車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而 GT Academy 這個計劃不會在乎你是貧窮還是富有。」Gerrard 說。「它某種程度而言跳脫了賽車界慣有的的精英主義,雖然這種說法有點膚淺,但很不幸的,賽車的確是一項非常昂貴的運動。」

Heitcotter 稱這個計劃為「通往賽車界的後門」,也就是類似捷徑的意思。今年度,Heitcotter 已經多次在他的組別中贏得比賽,本月更在猶他州舉辦的 Pirelli World Challenge Race 中站上頒獎台,他也剛剛被推薦進入 GT 的專家組,而他駕駛的則是 Nissan 的 GT-R Nismo GT3 車款。

其他車手走得更遠了,來自西班牙的 Lucas Ordóñez(第一屆 GT Academy 的冠軍得主)、英國的 Jann Mardenborough(2011), 以及俄羅斯的 Mark Shulzhitsky(2012),皆代表 Nissan 出賽今年在的Le Mans 24 小時耐力賽中最高階的 LMP1 級別。

除了比賽以及為 GT Academy 新秀擔任導師的期間之外,Heitcotter 已經鮮少再以玩家身份使用 Gran Turismo 了,「我沒有多餘的時間,而且我玩線上遊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賽車,真正的賽車。畢竟那是我成為真正的職業車手唯一的方法。」

可想而知,他要開始專注在真實的賽車世界了。

本文由 Flora 翻譯。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別再 UI、UX 傻傻分不清楚,你要找的到底是哪種設計師?

Posted: 07 Oct 2015 02:30 AM PDT

8408215473_d9afdc0216_zPhoto Credit: Heisenberg Media

本文譯自 <Recruiting a Designer? Here's What You Should Know>,Inside 獲得授權編譯。作者為 Pixelapse 的共同創辦人羅敏銘(Lo Min Ming)。Pixelapse 是專屬設計師的視覺版本控制平台。羅敏銘鍾愛設計、寫程式、攝影、藝術,也愛好美食與品酒。他撰寫的主題包括設計、工程、創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他的網站 minming.net 或者在 Twitter 追蹤 @lominming

Apple、 Facebook、Google 和許許多多科技界的重量級公司是怎麼形容設計工作的?

「設計」是個廣泛而模糊的用詞。當某人說「我是個設計師」,實在是很難立刻理解他們平常在做什麼。在設計師一詞的大傘下,包含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職責。

設計相關的工作範圍從工業設計(汽車、傢俱)到印刷(雜誌及其他出版品)、科技(網站、手機 app) 都有。近期的潮流主要聚焦在科技公司的顯示介面,很多新的設計職位應運而生。對外行或不熟悉這行的人,甚至是其他產業過來的設計師而言,諸如 UX 或 UI 設計的職稱讓人疑惑。

讓我們試著用科技產業的脈絡來試著一一解析這些職稱真正的意涵。

UX 設計師(使用者經驗設計師)

UX 設計師主要考慮的是「產品用起來的感覺」。設計的問題沒有唯一正解。 UX 設計師探索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一個使用者問題。UX 設計師的重大責任就是要確保產品從這一步流動到下一步符合邏輯。要辦到這點,UX 設計師用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實施真人測試,觀察使用者行為。檢查說得出來和沒說出來的使用障礙,他們再三修飾以創造出「最棒的」使用者經驗。比如說創造一個舒服的入門流程給使用者。

定義互動模型、使用者操作流程和詳細 UI 規格。和股東溝通情境、端對端經驗、互動模型和畫面設計。和創意總監及視覺設計師合力將 Twiiter 的視覺意象融入各個功能中。發展並維護需要的設計模板、樣板和規格。

—— Twitter 使用者經驗設計師的工作需求

design1

產出:畫面、文章、網站地圖的模板。
生財工具:Photoshop、Sketch、Illustrator、Fireworks、InVision。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 UX 設計師這麼說:「我們應該要在使用者完成註冊後放一頁感謝卡。」

UI 設計師 (使用者介面設計師)

不像 UX 設計師要考慮產品的整體觀感,使用者介面設計師專精於「產品怎麼呈現」。

他們負責設計每一個與使用者互動的網頁或畫面,然後確認 UI 在視覺上能傳達 UX 設計師展示的路徑。舉例來說,UI 設計師做了一個統計資訊面板,可能會把最重要的內容往前放在最上面,或是判斷用來調整圖表的捲軸或控制鈕是不是符合直覺。UI 設計師通常還要負責確立通用風格指南,讓整個產品的設計語言一致。維持視覺元素的一致,並定義像是如何顯示錯誤或是警告狀態的動作都是 UI 設計師的職責。

從概念到應用 Airbnb.com 的視覺語言。製作並改進符合網頁寬度的風格指南。

—— Airbnb 的 UI 設計師工作需求

UI 和 UX 設計師的分界相當模糊,所以公司也常選擇融合這兩個角色。

design2

生財工具:Photoshop、Sketch、Illustrator、Fireworks。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 UI 設計師這麼說:「登入和註冊連結該移到右上角。」

視覺設計師(圖像設計師)

一位視覺設計師就是「推敲畫素」的人。如果你問非設計師的人設計師在做什麼,這大概是他們第一個想到的。視覺設計師不管畫面之間如何連接,或某人怎麼和產品互動。他們聚焦在打造美麗的圖示、控制鈕、視覺元素和運用合適的字型。視覺設計師斤斤計較一些其他人忽略的細節,而且常常把 Photoshop 放大 4 -- 8 倍在使用。

從概念到執行,製作出高品質的視覺設計,包括各種解析度的桌面、網站和行動設備(圖示、圖像和行銷素材)不斷創造反映品牌形象、加強語言及為產品注入美與生命的部件。

—— Google 的視覺設計師工作需求

UI 設計師也經常擔上雙倍責任,另外製作美觀的最終成品。有些公司選擇不另僱視覺設計師。

design3

生財工具:Photoshop、Sketch。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視覺設計師這麼說:「字距太大了,而且這個按鈕應該要再往左一個畫素。」

互動設計師(動態設計師)

記得在 iPhone 的郵件 app 裡,當你下拉重新整理時那個細微的彈跳動畫嗎?那就是動態設計師的工作。不同於視覺設計師總是在跟靜止的部件搏鬥,動態設計師創造 app 內部的動畫。他們要處理「使用者按了以後介面要有什麼反應」。舉例而言,他們要決定選單滑進來的方式,要用哪種轉場效果以及按鈕要怎麼退出。設計得好的話,動態就能提供如何使用產品的視覺線索,讓介面更加完整。

專精視覺設計,動態圖形,數位繪圖,對字型和顏色敏銳,對材料/質地有大概的認知,能實際掌握並運用動畫。具 iOS、OS X、Photoshop、Illustrator 相關知識還要熟悉Director (或同等功能軟體),Quartz Composer(或同等功能軟體),必須具備 3D 電腦建模、動態圖形技能。

—— 蘋果的互動設計師工作需求

design4

生財工具:AfterEffects、Core、Composer、Flash、Origami。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互動設計師這麼說:「選單應該要用 800ms 的速度從左邊漸入。」

UX 研究員(使用者研究員)

UX 研究員是使用者需求界的冠軍。研究員的目的是回答這成雙的問題:「我們的使用者是誰?」以及「我們的使用者想要什麼?」通常這個角色代表要訪問使用者,研究市場數據和彙整結果。設計是個不斷重複更改的過程。研究員可以利用 A/B 測試來得知哪個設計選項最適合使用者需求,從旁輔助這個過程。UX 研究員通常委身於大公司,那裡可以取得大量的數據讓他們有充份機會得到統計上顯著的結論。

和產品團隊緊密合作以確立研究主題。設計能同時表現使用者行為和態度的研究。要使用各式各樣的質化及一些量化研究方法,比如說問卷。

—— Facebook 的 UX 研究員工作需求

UX 設計師偶爾也會擔任 UX 研究員的角色。

 

產出:使用者人物誌、A/B 測試結果、使用者調查研究和訪談。

生財工具:麥克風、紙、文件檔案。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 UX 研究員這樣說:「我用的是 960 點,12 欄網格系統。」

產品設計師

產品設計師是個包山包海的詞,用來形容參與製作產品的外表和感覺的人。

產品設計師的角色並沒有明確定義而且每間公司都不盡相同。產品設計師可能會做少量的前端程式編寫、使用者研究、設計介面、或創造視覺部件。從開始到結束,產品設計師幫忙指出最初的問題並設定指標來支持它,然後設計、測試、在不同的方案上重複。有些公司想要在不同的設計角色選擇上更靈活的協作,來鼓勵整個設計團隊匯集自己的使用者經驗、使用者研究和視覺設計元素。

有些公司用「UX 設計師」或簡單的「設計師」作為概括的詞。要了解一家公司的設計團隊的責任分配最好的方法是閱讀工作需求。

涉獵設計的所有面向:互動、視覺、產品、製作原型。製作精美的樣品及編寫跨網頁和手機平台新功能的程式。

—— Pinterest 的產品設計師工作需求

「我在找一個設計師。」

這是我最常從新創公司聽到的說法。他們通常在找的是可以做到以上所有事情的人。他們想要一個可以做漂亮圖示、做 A/B 測試過的登錄網站、有邏輯地安排螢幕上的 UI 元素而且也許可以做一些前端開發。由於此角色涵蓋範圍太大,我們通常會聽到小公司要求雇用一位「設計師」,而非具體描述他們的需求。

以上這些設計角色的邊界非常地彈性。有些 UX 設計師也會被要求做互動設計,而通常 UI 設計師也會被要求繪圖。要找到對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形容你想要設計師在你的公司流程裡面做什麼,然後選擇一個最能代表那人主要工作的職稱。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被迫分離的難民家庭,一個都嫌多」Kickstarter 與聯合國難民署合作救援集資專案

Posted: 07 Oct 2015 01:51 AM PDT


螢幕快照 2015-10-07 上午11.18.20

本文原刊登於「群眾觀點」,作者 YOUNG。Kickstarter 贊助請 點此。

「光是2015年,就有50萬難民千里跋涉至歐洲,每天有8,000位難民抵達希臘,其中有60%是婦女與孩童––這是這個世代最大的人道危機。」聯合國難民署(UNHCR)美國分部執行長 Anne-Marie Grey

這幾個月來,一群群難民在暴力與戰爭的威脅下,被迫放棄一切離開家園。

他們用雙腳走過一國又一國;他們用簡陋工具掘水飲用;他們搭乘簡陋船隻,穿越千山萬水,只為抵達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一個只求安全的所在。

pasted image 0

這波抵達歐洲的難民,雖然暫時躲過了危險,但大部份的人身心俱疲、營養不良、財物有限。

超過一半的難民都未達 18 歲,多數孩童被迫與親人分離,安置在不熟悉的新居所。

聯合國難民署的工作,就是要協助他們儘速安頓、與家人團聚,並重建新生活。

pasted image 0-2

聯合國難民署正在積極協助處理歐洲與全球的難民問題,而現在,你也可以成為救援之列的一分子!

Kickstarter 最近受美國白宮之邀,決定一同參與 UNHCR 的行動。此次在Kickstarter上的群眾集資專案,將會 100% 直接匯入聯合國難民署美國分部的帳戶(一般專案 Kickstarter 會收取 5% 手續費,此次平台將一併捐出),協助這些流離失所人們的日常所需,包含飲用水、食物、禦寒衣物、幼兒照顧、教育學習⋯⋯等。

$1不嫌少,$1,000不嫌多。你的捐款多有幫助呢?

  • 15元美金(約台幣500)就能提供一位難民睡袋;
  • 30元美金(約台幣1,000)能提供15位難民乾淨的飲用水;
  • 600美金(約台幣19,000)就能協助一位孩童一整年的照顧與教育所需!

_2015_10_07_11.56.48

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到整個社區的建立、協調、維護等,這是個需要極大資源投入的工作,無法在一夜間解決。但是,有大家的貢獻,聚沙能成塔,涓滴終成河。提供一個家庭能棲身的地方、給一個孩子能飽暖的衣物,對他們來說,將是很大的幫助。

專案目前已有1萬多人參與,募得近 68 萬美金(台幣 2200 萬)––這個額度已可提供 3,000 位難民的安頓所需。專案將在 10/13(二)結束,還有 6 天。 Kickstarter 表示,贊助將不會顯示在個人記錄中,但平台會寄發捐款確認信至你的信箱。

_2015_10_07_12.10.19

「愛的相反不是恨,是冷漠。」什麼叫同呼吸共命運,這就是。這個月我們一起少買一件衣服,少吃兩頓大餐,一起協助需要的人們吧! ☞ 我要參與

pasted image 0-3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irbnb 願繳稅、引進保險方案,合法登台有望!

Posted: 06 Oct 2015 06:52 PM PDT

Screen Shot 2015-10-07 at 9.49.00 AM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美國住宿分享平台 Airbnb 有意前進台灣,日前已允諾行政院初步要求,願意繳交企業所得稅、協助業主辦理所得稅扣繳事宜、並同意引進美國總部最新研議的第三方保險,提供房客安全保障。

上週 Airbnb 大中華區總經理羅漢寧與公共政策主管 Mike Orgil 等人,拜會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並出席 vTaiwan 線上諮詢會議,配合態度遠高於另一共享平台 Uber。此外,於線上諮詢會議前,Airbnb 也發出新聞稿表示:

在台灣,共享住家的風潮也方興未艾。過去一年來,透過Airbnb 找到台灣住處的房客增加了將近 4 倍,分享住家的台灣人則增加超過 150%。台灣人本身也喜愛透過 Airbnb 來旅遊,去年 Airbnb 的台灣人房客人數成長了超過 250%。

然而,台灣的共享住家相關規定卻較複雜,對於一般人而言易造成混淆,不易遵守。這些規定設置之初,是為了當時不同年代的不同產業所設計的,並不適用於新的共享住家模式。Airbnb 希望能與台灣所有有關當局與人士一起為共享住家研擬進步、嶄新的規定,正如我們已與世界多國政府共同擬定了相關規定。

Airbnb 透露,去年共有 32 萬境外旅客透過 Airbnb 訂房來台,目前 Airbnb 台灣約有 1 萬多個房源、19 萬使用者,主要分佈在宜蘭,花蓮、屏東與澎湖。

政委蔡玉玲強調,行政院支持共享經濟,但在「繳稅」與「消費者權益保障」上沒有讓步空間,並且希望來台設立公司,確保收稅與意外處理時有人能夠出面。蔡玉玲已指示交通部觀光局參考國外作法,研議自住房出租設定出租天數上限。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投資人要什麼?亞洲頂尖創投告訴你 5 個募資秘訣

Posted: 06 Oct 2015 02:51 AM PDT

Office▲ Golden Gate Venture 團隊

本文原載於 Startup Blueprint Bulletin ,Inside 獲授權翻譯。本文原作者為 Choon Yan Tan,現負責 Braintree 與 PayPal 亞太區新創、加速器和育成中心活動。為各大加速器導師,如ONL、MaGIC 和 SBC。新創會議講者。

Golden Gate Ventures (GGV) 和 East Ventures (EV) 是兩家出於新加坡極具影響力的 VC,企業家們大都看上那裡的導師制度、充足的人才以及 VC 們遍布全球的收購機會網路。在我們一年前展開亞太地區計劃後,GGV 和 EV 一直是 Startup Blueprint 的夥伴。

golden-gate-ventures-logo-horiz-white-300x72East_Ventures_color_2000px-300x52

我分別在不同場合碰到 GGV 創辦合夥人 Jeffrey Paine 還有 EV 共同創辦人暨經營合夥人 Willson Cuaca 並和他們談論他們的公司。我們聊了他們是怎麼幫助新創社群的。

dudeoval-229x300

▲Jeffrey Paine,Golden Gate Ventures 創始合夥人

dudeoval2-215x300

▲Willson Cuaca,共同創辦人暨經營合夥人

Golden Gate Ventures

Jeffrey 回憶起 2010 年他在新加坡開了 Founder Institute (FI),當時整個創業環境導師很少。在 Vinnie Lauria 作為 FI 東南亞新創導師的幫助下,陸續有很多創辦人聯繫上 Jeffrey 和 Vinnie 以求指點如何在美國募得投資。接著在 2011 Jeffrey 和 Vinnie ,還有另一位前創業家Paul Bragiel 創辦了 GGV 以弭平種子輪投資的落差。Paul 是 33 家矽谷公司的投資者及顧問,包括 Uber ,並創辦了三家國際科技公司。GGV 從那時開始便在亞洲投資了超過 25 家公司,並募了超過 5 千萬美元。他們投資在科技金融、市集、電子商務和相關服務領域的範圍從 10 萬到 2 千萬美元都有。

East Ventures

EV 是在 2010 年由四個共同創辦人所建立,分別是 Willson Cuaca、Batara Eto、Taiga Matsuyama 和 Chandra Tjan。 Batara 是 Willson 的高中同學,而 Taiga 和他是透過投資他共同創辦的 Mixi 認識的。5 年前,他們發現在印度有個尚未開發,有潛力的大好機會,一個有 2200 萬活躍網路使用者的國度,電子服務滲透率卻奇低。這家公司很快就設立了投資基金。EV 投資 50 萬美元以下的所有東西和其後的數輪投資,他們主要投資電子商務及其相關配套服務。

創辦人理論

Jeffrey Willson 經常每年收到上千份投資提案及推薦。他們瀏覽過後還要和為數眾多,想要成就下一個了不起事物的創辦人們互動。他們對有哪些人格特質的創業者是可造之材各有一套理論。

  1. 做自己
    不管對創業家或 VC 而言時間都是很寶貴的,所以第一場會議就為接下來的互動訂下基礎。「我會期望創辦人做他們自己,告訴我們創辦歷程的故事,展示賣點」Willson 描述他對創辦及投資人間初次會面的期待。他又補充,「產品不重要,而且大部份的新創在早期都不會有產品。最重要的是創辦人的特質,像是誠實、耐心和視野。不要作弊、說謊或唬爛。這樣很容易被拆穿。
  2. 專注於具體的事物
    相反地,Jeffrey 在初次會議會注意具體的東西。「至少要有原型,不管是私下測試或已公開使用。這展現了新創團隊的執行力。我自己的基金研究資料顯示東南亞前 35 名的新創裡有 97% 都是複製品。因此我比較偏好執行力而非電腦簡報和寫在餐巾上的點子。
  3. 展現你的能耐
    Jeffrey 和 Willson 對於有辦法的創辦人有同樣的感覺。Jeffrey 分享到「創辦人應該在這領域裡有超凡的知識優勢是別人不知道的。他們要不是這領域出身,或他們經過廣泛的研究後發掘了驅力、挑戰、現況以及替代品。有能耐的創辦人為了測試他們的假設會問別人不會問的怪問題。」Willson 加上一點重申,「偉大的創辦人都很有能耐,而這成了很棒的解決問題的技巧。他們不會找藉口。當他們的知識基礎成長,你很快就能見到他們的進步。」
  4. 別害怕失敗
    Willson 說「失敗的創辦人沒有表現時通常會躲起來。這是因為他們不承認失敗。這樣子很難幫助他們,而這呼應了我前面所說的不誠實。多數的創辦人表現不良是因為他們在議題上反反覆覆而且在商業決策上變得猶豫不決。」Jeffrey 指出致命錯誤就是不專心。他分享,「創辦人開始新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投入而且 100% 專注在上面。大部份的人會東做一點西做一點來避免風險。」
  5. 小構思,大目標
    Willson 強調瞄準大市場以及創辦人的規模化能力很重要。「在本地擴展前先以掌控單一大市場為目標。顧慮到迎面而來巨大的的金錢成本,像 Rocket Internet 一樣早期就發展複數市場可能不太聰明。第二,創辦人急速成長的知識比過去的成就重要多了。」Jeffrey 補充,「創辦人及他的團隊必須細心且熟悉產品的指標、行銷和銷售,還要懂分析工具。」

如果你想要接觸 Jeffrey 、Willson 以及他們的團隊並簡報你的商業點子,以下是一些新手建議:

  • 不要因為投資人認為你的計畫需要加強而灰心。在對投資者更新近況時向 VC 繼續尋求協助。
  • 真誠且說到做到。
  • Jeffrey 和 GGV 團隊最愛的飲料是威士忌。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