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西元 1900 年的人眼中的西元 2000 年是什麼模樣?” 與新的 7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西元 1900 年的人眼中的西元 2000 年是什麼模樣?

Posted: 05 Oct 2015 04:00 AM PDT

世界上沒有多少事比看到過去的人如何幻想未來還要驚奇。

「西元 2000 年的法國」就是一例。這系列畫作由 Jean-Marc Côté 以及其他 1899、1900、1901 和 1910 的法國藝術家創作,描繪出畫家眼中西元 2000 年的生活看起來是什麼模樣。根據 Public Domain Review,一開始這一系列的圖像是在 1900 巴黎世界博覽會期間印刷並附在煙盒和雪茄盒裡,之後又印成了明信片。

他們的概念很多都是關於機械裝置、飛行,或者是兩者的結合。有些更奇怪地,涉及人類與海洋生物親密私人的互動。然而,如同 Open Culture 所指出,沒有關於太空旅行的圖像。

華盛頓郵報整理了這一系列 1900 年的古人對 100 年後未來的想像,讓我們來看看有多少已經實現了吧。

有些圖像描述的內容令人驚奇 —— 浪人劍客騎著巨大海馬,誰想得到?但其他有些則驚人地準確預見我們現在的時代,包括耕耘機、直升機還有看起來很像現在新的機器吸塵器, iRobot Roomba 掃地機器人的前身: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Electric_scrubbing

這些機械化農作的景象好像有點似曾相識,比如:

France_in_XXI_Century._Farmer.jpg&w=1484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Intencive_breeding.jpg&w=1484也許這是移動式拖車屋的前身?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Rolling_house.jpg&w=1484

然而也有些其他機器我們似乎還沒用過: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Barber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Toilette_madameFrance_in_XXI_Century._Latest_fashion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School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Robot_orchestra

這系列的主題還有各種飛行機具和裝置,包括直升機: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Helicopter

有一幅畫的主題是一艘當時已開始使用的飛行船,但在 1937 年興登堡事故後便失寵了: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Air_battle

這系列想像計程車司機、郵差、警察、消防員和獵人正在使用小型飛機或飛行設備: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Flying_police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Air_cab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Air_postman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Little_robbers France_in_XXI_Century._Air_firefighters

這是他們的「戰機」和「戰車」概念: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War_plane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War_cars奇怪的是,這系列還包括了有點超乎常理的例子,人們和海洋生物一同玩耍: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Fishing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Divers 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Race_in_Pacific France_in_XXI_Century._Water_croquet

還有最後,現在真的早該蔚為風潮的「鯨魚巴士」:800px-France_in_XXI_Century._Whale_bus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打造餐廳優惠懶人包——專訪「EatMe 食我」創辦人

Posted: 05 Oct 2015 03:15 AM PDT

IMG_7930▲活潑的食我團隊一聽到要拍照,紛紛搬出自己最滿意的公司周邊商品作為拍照道具。

不管是食我卡,還是「EatMe 食我」App,其實都是集各種餐廳優惠於一身的懶人包!

而這樣的懶人包概念不僅能為消費者帶來許多讓人拿到手軟的美食折扣,也為店家帶進源源不絕的人潮和商機。更重要的是,它的誕生還替當時仍在唸書的食我創辦人兼執行長吳崟睿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新台幣 100 萬元。

創辦人台南念書,從此和美食結緣

說起和美食餐飲業的結緣,其實和吳崟睿當時就讀的成功大學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成大校園就位處全台的美食天堂台南,憑藉這樣的地利之便,再加上吳崟睿本身對美食的狂熱,他很快栽進美食世界,並進一步運用所長,幫助店家和消費者滿足彼此需求。而這就是食我從 2009 年創立至今,在團隊成員、組織規模、經營模式等不斷調整變動之下,始終未曾改變的初衷。

螢幕快照 2015-10-05 下午5.10.48

起初,他們以發行優惠卡的「食我卡」起家,先從整合學校周邊美食開始,邀請不同的店家成為食我卡合作夥伴。加入的店家可自行決定商品的優惠折扣和價格,也有人選擇贈送小菜,吸引客人上門;而消費者則能從獲得優惠的過程,感受到「划算」與身為會員的「尊榮感」。

而在第一代「食我卡」推出沒多久後,它便很快取代掉由台南各大專院校推出的優惠卡,也就在這時,吳崟睿賺進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 100 萬;不過,吳崟睿心中對於創業的熱情和執著,讓他沒有把這 100 萬拿去做別的事,反而繼續投注在食我當中。

爾後,隨著第二代、第三代的食我卡陸續推出,適用的地區已不僅僅跨及五都,全盛時期更與全台超過 10 家大專院校學生會、會計師公會合作發行聯名卡。時至今日,單張售價新台幣 399 元的食我卡邁向了第四代,共累積 2 萬多名卡友會員,有 2000 多個合作店家。

螢幕快照 2015-10-05 下午6.53.19

善用消費者行為數據,讓服務加分

不過,團隊並不為此而滿足。近幾年,他們逐漸將重心轉往「EatMe 食我」App,其使用原理,與食我卡一樣,使用者可以在 App 上選擇他想去的餐廳,並在進入餐廳用餐時,出示 App 獲取用餐優惠。而為什麼公司會從實體卡片改而發展 App?吳崟睿解釋,會這麼做的原因在於卡片並不能記錄顧客的消費行為,而他們沒有這些相關的行為資料,就分辨不出顧客對店家的喜好、反應,難以提升服務品質。

相較之下,透過 App 掌握每一位顧客的行為和資料,就簡單得多。而未來,食我更打算朝提供使用者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前進。舉例來說,App 屆時將具備「主動推薦」的能力,能夠針對不同顧客的喜好、需求,推薦對方雖沒吃過,但卻可能會喜歡的店家。

當然,想做到這一步,還必須讓 App 上的資料,和店家的 POS 機資料連線交互分析。不僅如此,吳崟睿更長遠的計畫,還希望能運用每一位顧客的用餐動機,打造出美食社群,提供除了搜尋美食,也能搜尋同好、揪同好的服務。

令他們開心的是,這款 App 在今年已成功拿下第 13 屆金企鵝獎的「最佳使用者經驗獎」。吳崟睿特別感謝評審的肯定,他說,其他選手的產品其實各有長處優勢,不過,能夠獲得評審的青睞,他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食我所聚焦想解決的問題明確、目標市場明確,更別說的是,App 的操作介面流暢,而這可是他們經過無數次測試,對各種功能做出取捨後,才得以呈現出的最終成果。

S__9273353

S__9273354

 

組織三大戰力,產品、行銷、業務

至於這樣的好成績,到底是如何辦到的?食我背後有哪些功臣,其團隊的組織戰力又是如何分佈?吳崟睿就產品、行銷、業務,三大塊分別做了介紹。

他說,負責產品的夥伴,必須隨時掌握 App 和網站的營運情況,而由於這是場長期佈局的戰爭,所以擁有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能夠時時保有學習的熱情,是他對於擔任這個職務者最重要的要求。

而負責行銷的工作夥伴,上至品牌打造,下至廣告操作、公關活動、寫文案、設計圖像等,都必須有所涉略和經驗。其工作內容是團隊當中最多且最雜的。

最後對於做 O2O 平台的食我來說,業務是最不可缺少的一塊。說起業務,吳崟睿特別提到了一直以來和他並肩作戰的經理偉順,他說,偉順本身有餐飲背景、電商經驗,也當過主管、帶過人,食我靠著他豐富的經驗,很快就建立出完整的業務行銷模式和獎勵制度。

目前整個食我團隊共有十位正職夥伴,而吳崟睿為了留住人才,也表示自己都會視夥伴的表現,另外以個人的方式提供配股。

獲聯合報系投資,盼成為餐飲創業加速器

聊完 App 獲獎,近來食我另一個最備受關注和討論的話題,則是他們在去年年底被國內媒體集團「聯合報」及「聯合線上」相中投資,改制成為「食我餐飲顧問公司」。

吳崟睿表示,聯合報系的投資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幫助除了資金,就是大大增加了商家對食我的信賴感。過往,由於大家還不認識食我,所以他們在說服店家和他們合作的過程並不容易,但在聯合報系的加入後,食我的知名度大大曝光,商家也因為聯合報這塊老字號招牌的企業,更願意和他們合作。

那麼團隊接下來的營運方向有沒有因此而調整或做出改變?吳崟睿說,聯合報系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者,他們並未干涉團隊的經營理念和目標。而他一直以來最想做的事,就是讓食我成為餐飲創業加速器。他補充,此構想將會以去年成立的「食我餐飲學院」作為出發點,在未來致力於整合各方資源、協助創業者開店募資、媒合供應商,甚至成立餐飲創業者社群、開設示範餐廳等,讓整個產業訊息更加透明、互通、活絡,創造更多新的可能。

IMG_7925▲食我創辦人兼執行長吳崟睿在辦公室前,秀出「EatMe 食我」App。

創業以來最大的心得:情緒管理很重要

76 年次的吳崟睿,雖然年紀輕輕,卻因為在大學時期已開始接觸創業,深刻體驗過領導一個團隊的辛苦、缺錢的心酸、用人的煩惱,更甚至嚐過遭人背叛的滋味。截至目前,他對於自己走在這條創業之路上,最大的心得是什麼?

他表示,創業家的自我情緒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為他相信,每一位創業家本身都具有很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大家都是這方面的專家,但儘管做「事」不難,許多問題一旦牽涉到「人」,倒是沒那麼好處理。

因為,這關乎到每個人的人格特質、生長的價值觀等,不是說想解決就能解決的。尤其,要是創業者的情緒管理沒有處理得宜,所連累和影響到的最大受害者將會是整個團隊,而類似相關的議題,一直是他長期以來不斷關注並學習的。

關於「餓」,你不可不知的食我 7 大情報

  • 品牌名稱:EatMe 食我
  • 公司名稱:食我餐飲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名稱由來:「食」+「我」=「餓」
  • 創辦人:吳崟睿/76年次/成大建築系學士/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
  • 公司主要產品:食我卡(會員數2萬)、「EatMe食我」APP(下載量逾 10 萬人次,逾半數使用者平均解過2把以上的鑰匙)、食我餐飲學院
  • 合作店家數量:2000 多家(每月平均增加 50 至 100 家)
  • 和其他美食 App 相比,食我的優勢:食我是目前全台唯一以長期性作為考量,集各種餐廳優惠於一身的 App,它與解決店家訂位問題的 EZTABLE App、透過食記協助店家做行銷的愛評網、專注團購、打造行動支付的 GOMAJI 夠麻吉等,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全然相同,而這就是食我目前最大的優勢。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直接從 aNobii 一鍵搬家,Readmoo 推出書籍社群服務

Posted: 05 Oct 2015 02:54 AM PDT

創辦於 2006 年的 aNobii,也堪稱社群元老,很可惜一直沒有重大更新

喜愛閱讀、又有整理習慣的讀者,應該都聽過或用過 aNobii 這個藏書服務。在 Web 2.0 的年代,這樣的收藏工具已能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但隨著行動化時代降臨,且愈來愈多強調使用者體驗的產品推陳出新,「被寵壞了」的使用者,回過頭用 Anobii 可能會哀聲連連。

Redmoo 最近推出的書籍社群服務

不過,創辦三年、致力於耕耘台灣 EPUB 電子書服務的 Readmoo 最近推出了書籍社群「分享書」,可望解決讀者的整理癖。「分享書」不僅與 Anobii 功能類似,而且可以直接匯入 Anobii 檔案,不必一本一本搬家,「已讀完」、「放棄閱讀」等閱讀狀態也即時同步,此外還很貼心的新增「工具書」選項,與一般書籍區隔出來。

目前 Readmoo 書庫有 60 萬筆資料,根據鍵者實際測試,縱然不是 100% 完美,還是有少數幾本缺封面、資料變亂碼,書籍封面圖檔大小不太一致,排放順序也有些問題,另外手機版也還在開發,完善度還不足以讓人萌生完全捨棄 aNobii 的念頭。不過畢竟是剛開始,我們樂見 Readmoo 持續精進基礎功能,並活絡愛書者社群,而 Readmoo 本身的電子書業務,可能也將因社群經營而受益。

Screen Shot 2015-10-05 at 5.45.45 PM讀冊冊格子。圖為博客來、讀冊創辦人張天立的藏書

除了 Readmoo 之外,中國豆瓣則是結合音樂、電影與書籍,吸引大量使用者形塑獨樹一幟的文化。台灣讀冊網路書店近來也大力推廣冊格子收藏服務,也廣邀作家使用提升知名度。創辦人張天立透露冊格子將是讀冊未來的發展重點,「想像空間很大!」前年也有獨立開發者開發了 Bukr app,直接以手機建置個人書櫃,據其 Facebook,最近正忙於桌面網站開發。而被歐洲 HMV Group 收購後許久沒有動靜的 aNobii,也彷彿突然徊光返照,在前幾天改了首頁(!)但實際功能目前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大變化。

美國書籍社群 GoodReads 於 2013 年被電商巨擘亞馬遜收購,主因便是在人工智慧推薦功能之外,亞馬遜希望補強圍繞著真人討論的社群環節。未來書籍社群的發展,令人期待。

除了「分享書」之外,Readmoo 也推出內容創作服務「Writemoo犢創」、專屬「Readmoo看書」App,正式於 Android Goolgle Play 與 iOS AppStore 上架。以下為詳細說明:

上線邁入第三年,2015年可說是 Readmoo 服務擴展的關鍵年度,我們一口氣推出:實體書社群服務「Readmoo分享書」及內容創作服務「Writemoo犢創」,並持續優化電子書閱讀體驗;專屬「Readmoo看書」App,正式於 Android Goolgle Play 與 iOS AppStore 上架,更新增強大內容伙伴生力軍──三采文化與寶瓶文化。繁體中文世界最多元的閱讀體驗,已經在 Readmoo 逐漸成形!

Readmoo分享書:更完整的社群閱讀體驗

閱讀,不應該分紙書、電書,閱讀的社群分享,也是如此。

Readmoo分享書服務,讓讀者可以在線上輕鬆管理個人藏書清單、評分、撰寫書評,還能製作各種主題書單,方便進行讀書會分享及社團討論。

目前,Readmoo 分享書已完成高達 60 萬筆書目資料庫,並建立機制每週定期新增最新上架之紙書、電書資訊,方便讀者第一時間查詢新書資料、更新個人藏書及閱讀狀態。

此外,因應讀者需求,Readmoo 分享書不但推出「Anobii匯入」工具,讓讀者可將多年閱讀記錄,一鍵搬家;Readmoo 分享書 App 與 Chrome 外掛工具,也都進入最後測試階段,未來讀者可以利用「分享書」App,直接掃描書籍 ISBN 條碼,或開啟 Chrome 外掛工具,就可以隨時更新、查詢自己在「Readmoo分享書」的藏書狀況。

Writemoo犢創:華文唯一行動創作服務

除了持續延伸閱讀體驗外,「Writemoo犢創」則是另一項試圖刺激華文創作能量的全新嘗試。這是華文唯一的行動創作服務,創作者可利用 Writemoo犢創 Android 或 iOS App,隨時記錄靈感、隨時創作,讀者亦可利用App隨時追進度、評分,與作者進行互動。

配合Writemoo犢創服務上線,我們更啟動「犢創團」創作課程,由知名小說家臥斧親自開課,傳授寫故事一定要具備的各種基本技能。目前「Writemoo犢創」也正在舉辦徵文活動,得獎者不但能獲得群星文庫經典電子書,還能參加犢創團限量線上課程,與臥斧即時問答、討論關於創作的各種疑難雜症。

持續強化華文最大EPUB電子書服務

從 2012 年 10 月服務推出以來,Readmoo 與國際接軌、深耕 EPUB 電子書服務的信念,始終如一。

早在 2014 年年中,Readmoo 閱讀介面就已支援最新之 EPUB 3.0 電子書格式,在2015 年初推出「Readmoo看書」App之後,更刺激閱讀時間的大幅攀升,今年截至 9 月底的全站閱讀時間,已是 2014年的 1.5 倍之多,有機會在 2015 年挑戰閱讀時間較前年雙倍成長的可觀記錄!

為了增加讀者的閱讀趣味,Readmoo也推出「閱讀成就」機制,讀者不但可以隨時察看自己閱讀時間的分布,一旦完成特定閱讀活動,還能夠獲得各種「徽章」或驚喜獎品。

2015 年第三季 Readmoo 更新增強大的內容合作伙伴──三采文化與寶瓶文化。三采首波上架強打書包括《無法呼吸》系列、東野圭吾《劫持白銀》、《假面飯店》、《真夏方程式》及知名連續創業家許景泰的《你,就是媒體》、《為何只有5%的人,網路開店賺到錢》,寶瓶文化則以《思辨》、《邦查女孩》、《學校不敢教的小說》、《棄子圍城》等書打頭陣。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到日本為陽岱鋼加油,在棒球場上順便體驗「擴增實境」高科技!

Posted: 04 Oct 2015 11:44 PM PDT

▲ 9/22 日本火腿鬥士隊 vs. 軟銀鷹隊比賽試用擴增實境系統

棒球是台灣國民運動,不少觀眾熱愛現場觀戰感受現場氣氛,能夠一睹球星英姿並和其他球迷齊聲搖旗吶喊更是現場魅力所在。但是球場只有大大的比數看板高掛,不比在家看轉播還會隨時出現註解字幕、球員資訊,而且現場即時播報也常聽不清楚,想要瞭解更多細節可能就略顯困難。如果是特地出國看比賽,更容易陷入聽不懂主播在講什麼的窘境,效果大打折扣。

大家熟悉的旅日球星陽岱鋼,目前服役於日本火腿隊,而近年也愈來愈多台灣人不遠千里地前往北海道札幌巨蛋為他加油,不過對於日本職棒不熟悉又聽不懂日語,觀賽時就難以進入狀況。為了服務廣大球迷,札幌巨蛋推出智慧眼鏡播報系統,入場時配給觀眾有 AR 擴增實境功能的眼鏡,讓你身在球場就像在家看轉播,眼前即時出現翻譯後的上場球員簡介及比分等資訊,並配上中文語音轉播,讓台灣球迷能更深度地了解比賽。

OLYMPUS DIGITAL CAMERA▲即時轉播資訊到智慧眼鏡

最近各大電玩展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皆是眾人矚目,而微軟的 HoloLens 亦展示未來能透過擴增實境在家玩 Minecraft、學修水管。雖然畫面較簡單且用途也比較單一,不過現在火腿隊和 Epson 合作的這項計畫倒是讓我們提早見識到擴增實境結合運動賽事的新鮮體驗。

札幌巨蛋採用搭載 Android 系統的 Epson Moverio BT-200AV 頭戴型顯示器,由手動更新方式投放資訊到觀眾的眼鏡,未來將會整合場館本身的系統 API 自動匯入相關訊息。除了棒球以外,擴增實境比賽將來也有可能在其他運動賽事上擴大試辦,造福更多體育愛好者們,而此系統的未來發展可望成為兼顧趣味與實用的 AR 應用實例。

8.MOVERIO▲ Epson Moverio BT-200AV

延伸閱讀:

Google Glass 團隊展示五款擴增實境遊戲
[Inside 快訊] Google 宣佈殺手級專案 – 擴增實境 Glass計畫
Forreste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別傻了,多半都是冒牌貨。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一直被懷疑是在攝影棚拍攝的阿波羅登月,又曝光了 8400 張新照片

Posted: 04 Oct 2015 07:58 PM PDT

21648755432_3a15f8d206_k(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一直以來,不論是媒體還是大眾都對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存在過質疑,即使最近在熱映的「小小兵」電影裡都不忘把它當成梗拿來用。

台北時間今天(10月3日), The Verge 上報導稱, NASA 透過社群平台 Flickr 曝光了 8400 張當年阿波羅登月的照片資料。跟之前的照片相比,這批剛曝光的照片清晰度有很大的提升,解析度達到 1800dpi 。實際上,這批產生於月球「一日遊」的照片是由幾架哈蘇相機(Hasselblad camera)共同拍攝而成的。

21037168234_30a0cf6090_k-2(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21697432351_d1c72b6ff8_k-3(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1339389207(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1344150811(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1346477370(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1346525522(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1346513662(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21513338830_7ee3f3475c_k(photo by  Project Apollo Archive )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dvertising Week 速寫:Facebook 新推四產品,讓你更加離不開它

Posted: 04 Oct 2015 06:52 PM PDT

676x380x12057001_1530928237197080_1047654565_n.jpg.pagespeed.ic.ACYMitgod_

本文原刊登於 urAD,Inside 獲授權轉載。

Facebook 日前在紐約所舉辦的 Advertising Week 上,除了宣布已經有 250 萬名的廣告主,透過 Facebook 的廣告工具進行廣告投放,其中有 25% 是從今年二月開始新增之外,Facebook 還順勢發佈了四項新產品,這四個新大產品都是針對想要強化品牌認知度的廣告主所推出的,以下就讓筆者簡單的做個速寫。

一、TRP(Target Rating Point)

購買電視廣告在過去一向是主要的廣告媒介,但一項由 Nielsen(Facebook 所贊助)所進行的客戶研究,顯示 Facebook 的 Video Ads 可以強化品牌在電視廣告活動上的觸及以及有效性,該項調查做了以下的總結。

  • Facebook 影片廣告可以提升電視廣告目標受眾的觸及,Nielsen 觀察了 43 個在美國進行的廣告活動,當電視廣告搭配 Facebook Video Ads 同時進行相對於只有電視廣告時,總體目標受眾的觸及率提升了 19%,如果將目標受眾更細的鎖定在千禧年世代的話,目標受眾的提升率甚至來到了 37%。
  • 相較於傳統電視廣告,Facebook Video Ads 有著更高的效率,Nielsen 針對同樣的 43 檔在美國進行的廣告活動做了觀察,Facebook Video Ads 在取得的曝光數量上,足足是傳統電視廣告的兩倍以上,意味著廣告主可以用更低的廣告預算取得目標受眾的曝光。
  • Facebook Video Ads 與電視廣告搭配下,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廣告有效性(Effectiveness),Nielsen 觀察了七檔在美國進行的廣告活動,相較於使用者只有看到電視廣告,如果目標受眾同時接受過電視廣告以及 Facebook Video Ads 的曝光,受眾對該品牌廣告的記憶度將上升 3.2%,對品牌連結度(Brand Linkage)將有 11.5% 的提升,品牌連結度是用來評估當目標受眾看到廣告訊息後,要購買產品或服務時會想起該品牌的評估指標,最後,目標受眾對於整體品牌廣告的喜愛度(Likeability)有 22.7% 的提升,所謂的廣告喜愛度,是指廣告訊息能抓住目標受眾的新的程度指標,廣告主可以透過 TRP 這樣一個指標,來規劃他跨越傳統電視廣告與 Facebook Video Ads 的廣告活動的目標受眾,也就是說廣告主可以直接跟 Facebook 購買部份 TRP,然後 Facebook 會透過與 Nielsen 的 Total Ad Rating 評估系統,去驗證 Facebook 所投放出去的廣告對電視廣告成效的影響,乃至於更準確的推估出廣告活動,為品牌在使用者心中提升了多少品牌連結度以及廣告喜愛度。

透過 Nielsen 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電視廣告與 Facebook Video Ads 是相互補足與相互影響的兩個廣告工具,因此 Facebook 提出 Total Rating Point(TRP)這一個全新的廣告績效指標,廣告主可以透過規劃要多少 TRP 來規劃他跨越 Facebook Video Ads 與傳統電視廣告的廣告活動。

682x400xtv-facebook.jpg.pagespeed.ic.q8AYF7OwuP

在評估傳統電視廣告成效上,有一種方式是透過電視上安裝一種名為 People’s Meter 的特殊機器,安裝數基本上是數千台,這些機器會每天去紀錄訂閱戶的電視觀看行為,包含觀看的電視節目以及時間還有廣告等等,由於訂閱戶有不同地理以及人口統計受眾的特性,所以可以使用這些數據,當作樣本去代表全體的電視訂閱戶,透過這些數據去計算出 GRP 以及 TRP,然後推估出電視廣告對行銷活動成效的影響,大家可以在 wiki 上找到這些指標的定義與計算方法,這邊也有一篇 comScore 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我就不在這邊多做說明。

簡言之就是廣告主可以直接跟 Facebook 購買 TRP,然後 Nielsen 會透過他們的 Digital Ad Rating 評估系統,評估 Facebook 影片廣告,對目標受眾心目中廣告主品牌的品牌連結度與廣告喜愛度產生了多少影響,讓廣告主更能全面掌握兩者間的交互影響結果。

二、Optimization Brand Awareness

Facebook 預計將發佈一項名為《Brand Aeareness Optimization Bidding》的工具,這個工具的目的,是讓廣告主在 Facebook 所擁有的廣告庫存中,去觸及更多有可能對他的品牌產生迴響(recall)的目標受眾,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分別名為觸及(reach)以及注意(attention),透過品牌認知最佳化競標,行銷目標為提升品牌認知的廣告主可以透過更多的微調(Tweak)去讓廣告取得更多的觸及以及注意,Facebook 在這裡定義的 Brand Awareness(品牌認知)是指《有多少人記得該廣告是由你的品牌所產出的》,預計在今年(2015年)十月會進行有限度的開放。

三、Expansion of mobile polling

676x380x12057003_834529916664410_2087387836_n.png.pagespeed.ic.-WrnP1hhsJ

為了幫助廣告主更有效的評估廣告的有效性,在幾個月前 Facebook 與 Nielsen 進行合作,對使用者進行行動民調(Mobile Polling),今天 Facebook 宣佈將與另外一家市調公司 Millward Brown Digital 進行合作,將行動民意調查這項服務做廣度的擴張,如果我聯想的沒錯的話,透過 Mobile Polling,廣告主可以在廣告後台直接看到廣告活動對品牌各項指標的影響,可以更有效與正確的評估廣告操作策略,對品牌認知改變上的有效性。

四、Video Ads on the Carousel

51eaa42c34b327b1f36d22e921d181da.gif.pagespeed.ce.hvtKEhp8J7

Carousel(跑馬燈)型態的廣告,讓廣告主有更多的空間在 Facebook 的 News Feed 上進行產品與服務的展示,從發佈到現在短短的幾個月,這種廣告型態被許多有創意的廣告主,拿來創造出多種形形色色有趣的故事述說方式(Storytelling),在今天 Advertising Week 的活動上,Facebook 宣佈將對這種廣告型態進行延伸,未來廣告主將可以在跑馬燈廣告中插入影片型態的廣告,透過 Video Ad 與 Carousel 的混搭,廣告主將有更多的選項去組合他們的創意,這項功能預計本週會發佈到Power Editor 中,接下來幾週會發佈到 Ads Create Tool 裡。

觀察 Facebook 在近期的廣告技術投資,可以漸漸看到他們現在不只針對著重成效型廣告(訂單轉換、應用程式安裝、服務訂閱…etc)的客戶,進行大量的技術與商業開發資源的投資,現在開始對於想要透過數位廣告,建立品牌認知度的品牌廣告商,都開始強化品牌建立的成效評估工具,未來可見而知,Facebook 肯定會開始啃食那些傳統廣告渠道上的廣告預算,無論是廣告主還是協助廣告主的媒體代理商以及廣告公司們,都將面臨思維上以及媒體操作策略上的調整,畢竟,你目標受眾的眼球看向哪邊,你就得朝著那個方向去找尋他。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運用閒置人力,亞馬遜在美推 1 小時到貨

Posted: 04 Oct 2015 06:21 PM PDT

flex

本文原刊登於《聯合新聞網》。

繼先前針對Prime Now付費會員提供快速到貨服務,甚至將進一步利用閒置人力資源,讓1小時快速到貨服務能在更多城市內推行。

亞馬遜近期在美國境內推行全新配送服務「Flex」,相較先前針對Prime Now付費會員提供快速到貨服務,在於「Flex」將透過有空閒時間的兼職人員協助貨品配送,藉此在1-2小時內將貨品送達客戶手中。此項服務除可讓亞馬遜可在更多城市內推行快速到貨服務,更可協助增加在地工作機會。

根據亞馬遜說明細節,「Flex」服務兼職人員至少需年滿21歲,並且自備智慧型手機與配送貨品使用車輛,同時每天工作時間可利用個人閒暇的2小時、4小時或8小時空檔進行送貨,工資時薪約在18-25美元左右。當兼職人員接下此份工作後,系統便會透過App發送送貨通知,此時即可到亞馬遜附近的倉庫接貨,並且迅速、確保將貨品送達消費者手中。

目前此項服務先在美國西雅圖地區針對Prime Now付費會員提供使用,並且可選擇額外支付8美元於1小時內送達,或是以2小時內的時間送達服務,同時亦可透過手機App追蹤貨品當下位置。

亞馬遜此項服務同樣也充分使用閒置人力等資源,一如目前在各地區推行的Uber服務同樣使用閒置資源,雖然有效地降低相關成本支出,但也可能引發其他問題,例如兼職人員是否可能影響配送貨品服務品質,或是可能將消費者訂購貨品遺失等。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MVP 耗時且失敗率高,你該怎麼驗證創業點子?

Posted: 04 Oct 2015 06:14 PM PDT

編者按:一個好的創業點子可以讓你成功,相反,一個不好的點子可能會導致你的失敗。Griggi.com公司的創辦人Rakesh_k根據他的自身經驗提出了一些實用性的方法。

過去的幾個月裡,你可能一直為自己很酷的創業點子而努力工作,並且可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但你依舊不能確定人們是否喜歡你的產品是否會購買你的產品。

有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也許你用了幾年的時間來打造自己的產品,但上市的時候可能找不到任何使用者。很多創業公司沿著他們的想法埋頭苦幹了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但可能是有很少的使用者。

我們(Griggi.com)也有同樣的疑惑:我們的產品到底會不會受到使用者的喜歡。所以我們做了一個試驗,並遵循了「Lean sStartup Methods」。下面是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

很多創業公司在驗證想法之前就會開發推出自己的產品,這很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

如果你和科技創業者聊天會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先開發產品,待正式上線之後再看看效果怎麼樣。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他們並沒有在產品生產之前對這個想法進行測試。

事實上,我們幾乎都會犯著同樣的錯誤。

當我們冒出一個新的想法,並且這個想法可能會產生一些有用的效果時,我就是開始準備先打造一個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其實就是最小的可用產品也就是產品的測試版,其中會包括一些最高的優先功能。

我的共同創辦人對這種方法沒有多大的熱情,他花五年的時間在不同的想法上,但每次都沒有驗證過,結果也不是很成功。所以這次他決定先驗證下自己的想法。

1、MVP:一個可以進行作業到可能很糙的產品,它可能有一些 bug,而且 UI 也不太好。這個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才可以驗證出來。

0012、一個美觀的登錄頁面,它側重於理念的驗證。這個最多需要六天的時間就可以驗證一個想法。

002不用說,我們選擇了第二種方法,即驗證有限,產品第二。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它的前期比較混亂,這也會導致創始人沒有時間去驗證他們的想法。

在當下的創業生態系統中,下面這些或多或少都出現在創業公司中,它們並沒有像呈現他們期待的效果。

1、MVP 多數都失敗了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都期望產品能夠快速上線。這就是著名的「build fast and kill fast」准則。但不幸的是,事實上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開發一個 MVP 比預想中要難得多。即使你有了這個領域裡的專業知識,這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其次,很多創辦人不希望將未完成的產品展現給使用者眼前,這不符合他們對產品的想像。

2、調查沒有用處

調查數據對於假想的產品來說並沒有任何用處。人們一般都很善良,他們會對一個本不感興趣的產品表示「當然,我會買的」,因為他們說買的時候並不需要真正付錢。

3、「即將推出」的頁面效果不如預期

很多人都會利用「即將推出」這個頁面來驗證他們的想法:

  • 步驟一:用「即將推出」頁面吸引 100 萬個信箱註冊
  • 步驟二:開發產品
  • 步驟三:獲利

這個頁面只有最大化地優化註冊,它才可能會成功,但這並不會驗證你的想法。即使前期你獲得了大量的註冊使用者,你也無法讓他們去思考你的產品。這些註冊使用者並不會專為真正的實際使用者。

正確的解決方案是在此之前就進行驗證。

產品的驗證是一個迭代的過程,它應該是創業公司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應該在正式研發產品之前就做。驗證應該基於強有力的數據,在沒有這部分數據的時候不應該盲目地投入產品開發

實現解決方案:

我們在開發登錄頁面的時候,我們的目的很清晰:它應該用來衡量訪問對我們假想產品的興趣,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註冊量。

在我們早期展示出來的登錄頁面快照中,請注意我們並沒有在頁面中放一個「信箱帳號」選項,而是增加了一個「Get started」的選項,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選項來檢驗有多少人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點擊「Get started」之後,會出現兩個選項,這樣會給使用者一個緩衝時間,所以只有真正感興趣的人才會進行下一步操作。

我們之所以添加了第三個選項,是為了過濾只有微弱興趣的人。

我們在「即將推出」頁面中並沒有展示產品的價格,取而代之的是「buy now」。

003

我們的最後一個頁面是「work in progress」,這裡會要求信箱帳號。一旦使用者知道我們的產品還沒有正式問世,他們很可能不會輸入自己的信箱帳號;沒關係,我們對使用者的導航模式更感興趣。

004

分析結果:

在後端,我們有一個用於分析的混合面板。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統計結果:訪問點擊「buy router」和「install software」的百分比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設想。

005

我們也通過 Disqus 得到了一些有見地的評論。

我們最後根據這些數據決定我們下一步的計劃:

一些訪問推出了一些很有效的觀點:對於一個全球範圍內可訪問的網站來講,它的使用者群呈現零碎鬆散的狀態,我們並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最初,如果使用者都在一個地域性相近的集群,最好是一個城市,這種模式才是最有效的發展效果。

006上述這些就是我們驗證我們想法的具體過程。雖然每個創業公司的產品不同,驗證過程也不盡相同,但在驗證的具體操作中可以靈活地運用這套方法。

本文出處:36kr,編譯自Yourstory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