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行動商務時代,Google 研究員說 app 應該這樣做”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行動商務時代,Google 研究員說 app 應該這樣做

Posted: 16 Sep 2015 03:46 AM PDT

IMG_7863▲ Stephen Griffiths

任職於 Google EMEA(歐洲、中東及非洲區)的行動專家(Mobile Expert) Stephen Griffiths 昨日來台發表了一份題為 〈打造友善行動商務 app 介面,讓消費者使用無礙〉 的報告,針對行動電子商務的 app 設計給予一些建議。

一開始,Stephen 先是分別引用了賈伯斯的名言:

Most people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design is what it looks like. It’s not k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他指出,指出,一個「消費者循環」其實就是在「痛苦」和「寫意愉快」之間擺盪,代表消費者走完採納、使用、交易與回頭等流程。根據 Google 對於 Android app 設計的理解,每一個負評可以抵掉三個好評。

App UX 設計原則

Stephen 將行動電子商務 app 的使用分為四個大階段:Adopt(採納)、Use(使用)、Transact(交易)、Return(本文指的是「再度光臨」),並且分別提出需要注意的設計原則。

採用

  • 品牌的 logo 需要謹慎、巧妙地使用。在 app 裡,由於使用者已經知道自己用的是哪個 app 了,所以其實沒有必要讓 app/品牌 的 logo 一直出現在畫面當中。
  • app 的目的/用途,以及使用者的體驗歷程優先順序要清楚。
  • 只有主要內容才需要出現在畫面上。
  • 捲動畫面的時候,別給使用者 dead end,可以加上顯示更多、篩選、排列或其他功能
  • 選單上的項目清單要短(最多七樣為佳),如果要做比較長,那們顯示、分區清楚很重要。
  • 選單上的術語對於目標使用者來說需要清楚、明瞭。

註冊、登入/請求許可

  • 註冊流程要快,同時要清楚地讓使用者知道「註冊有什麼好處」。
  • 要讓使用者可以選擇跳過註冊流程,先逛一下 app。
  • 一些與敏感資訊相關、需要註冊才能使用的服務,除了需要清楚說明為什麼需要註冊,註冊流程也要快速。
  • 假如需要註冊才能用,最好先讓使用者看一下 demo。
  • 提供多種註冊方式(Google 帳號、Facebook 和 Email 等等)。
  • 輸入密碼時可以選擇「顯示」或「隱藏」,有些人會因為害怕智慧型手機觸控鍵盤的緣故而輸入錯誤,因此需要在設定密碼的過程中「看見」自己輸入的字串。
  • 舊訪客應該要能保持在登入狀態。
  • 如需向使用者提出某些權限的取用請求,務必將原因或用圖說明清楚。

使用

搜尋

  • 搜尋很重要,一定要再找得到的地方。
  • 搜尋欄要有自動完成/搜尋建議的功能。
  • 前幾個結果一定要是高度相關。
  • 要能讓使用者輕鬆排列/過濾搜尋結果(例如按照價格高低排列)。
  • 顯示「近期搜尋紀錄」。
  • 訂房表單可預先填入建議的資料。

產品和服務

  • 要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掃視產品描述、找出特定資訊(價格、規格等等)。
  • 產品大圖一定要在摺疊內容之上。
  • 產品圖片/影片品質要好。
  • 顧客對商品的評價/評語要很容易找。
  • 產品價格、費用(例如運費、稅額)要透明。
  • 須提供商品是否有還有庫存的資訊。
  • 注意事項要寫清楚,而且很容易找到。
  • 最重要的按鍵就是那個讓使用者做出決定的 CTA(call to action,有人翻譯成「行動召喚」)按鍵,其次則是 CTA 案件旁邊那個按鍵,例如「加入願望清單」。
  • 顯示推薦商品。
  • 使用者要能夠很容易找到「購物車」或「訂房」等等的按鍵。

交易

  • 要能讓顧客安心結帳。
  • 讓使用者可以在購物車內編輯一些產品的關鍵資訊(數量、款式等等)。
  • 使用者可以在購物車內看見相關產品推薦資訊。
  • 移除一切會使用者在結帳過程中分心的東西。
  • 對於非首次使用的顧客,在結帳過程中應預先載入資訊(送貨地址、姓名、聯絡方式等等)。
  • 提供多種付費方式選項。
  • 信用卡資訊輸入介面要友善,最好可以用一個欄位就搞定。Stephen 便舉例,Uber 在輸入付款資訊(即信用卡資訊)時的設計,可讓使用者專心輸入數字,不必手動切換欄位,就是一個好的設計。(關於 Stephen 談到的這個設計案例,我們在 〈Square 的巧妙設計——單一文字框搞定信用卡訊息輸入〉 這篇文章也有更深入的介紹)
  • 輸入信用卡資訊時提供掃瞄功能。
  • 確認結帳前須再次顯示所有訂單資訊。

再度光顧

內容和設計

  • 直接用內容代替主畫面,例如 Medium。
  • 要能在(無盡的)捲動畫面中協助使用者去發現內容。
  • 顯示最近看過、歷史搜尋結果或內容。
  • 透過良好設計的音效帶給使用者驚喜。
  • 良好的視覺設計有助於促進使用者參與、讓使用者感到愉快。
  • 強化互動過程的動態設計。

Stephen 說,相較於 web 著重在觸及(reach),原生 app 著重的功能與體驗,但兩者也正在向對方靠攏。

原生 app 的優勢在於效能較佳、可提供使用者較佳的體驗,例如維持在登入狀態、可以預載資訊、體驗流暢等等,而且還可以善用各種智慧型手機上的感應器、GPS 或相機等等的硬體設計,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

Stephen 這番話,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 Mary Meeker 在她的年度網路趨勢報告提到的:

Re-imagination of nearly everything powered by new devices + connectivity + UI + beauty

Stephen 還提到,他認為負責 app UX 的設計師其實就等同於客戶、消費者,要設身處地的去思考使用者會遭遇的狀況,甚至就連如何吸引使用者下載 app 都要考量進去,但這部分勢必要與負責行銷的團隊共同合作。這點跟我們先前在 〈五個最常見的設計思維錯誤〉 的觀點相同。

Stepen 也寫了一份完整的報告(不只限於電子商務的行動 app),大家可以去這邊下載。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單門號成全球趨勢,台灣之星首創「保證最低價」方案

Posted: 16 Sep 2015 03:13 AM PDT

419258111_a7299d6a18_b你的電信資費真的划算嗎?

iPhone 6S 發表,儘管台灣上市日期未定,各家電信已經開放預約登記,然而,根據 iPhone 6/6 Plus 慣例,為搶 4G 客戶大多電信業者的資費方案令人眼花撩亂,許多民眾綁約2 年,每月支付上千元以上資費。然而,辦門號綁手機真的有比較划算嗎?

看完以下內容,消費者可能要重新思考了。

單門號方案成國際趨勢

近日,美日大吹單門號風潮,美國主要電信商 AT&T、Verizon 與 Sprint 近日宣布,停止新簽約用戶購機優惠政策,並提供更加低廉的語音、簡訊與行動上網服務資費方案,將新使用者推向單門號服務。事實上,T-Mobile 是美國首個停止購機優惠政策的電信商,兩年前執行至今,提升了不少業績,因此也引起同業的跟進。

螢幕截圖 2015-09-16 17.41.48Google Trends 搜尋「unlocked phone(空機)」全球趨勢穩定上升

從手機空機方面也可看見相同趨勢,日本電信商 Docomo 、 KDDI AU 等於 1 月開始宣布解除 SIM 卡手機鎖定(SIM-lock),至此以後,手機不需綁定特定電信商,消費者可以自由換機或攜碼移轉電信商,此外,也開放一類電信商可以自由販售空機。隨著空機市場崛起,華碩、 hTC 等廠商皆爭相投入日本空機市場, hTC 北亞區總經理董俊良預估,日本空機銷售量將從目前的 100 萬支,成長 10 倍,達到每年 1,000 萬支的市場規模。

再者,利用分期付款購機也已經相當普遍。美電信商 Sprint 近期推出 iPhone Forever 方案,採用分期付款概念,用戶只要每月多付 22 美元(相當於月付台幣 716 元),在綁約期限內,若新 iPhone 推出,每年自動升級新 iPhone。此外,高性價比的智慧型手機不斷增加,現在消費者用親民價格即可買到高 C/P 值手機,為購機優惠而綁約的人會越來越少。

聰明的消費者逐漸了解到,辦門號綁手機不一定比較好,若在超過合約期限後,不馬上換機,還是支付一樣高的資費,並不實惠;且手機每半年至 一年推陳出新,消費者在兩年內換機還得負擔違約金,諸多限制讓民眾在電信服務上,不僅失去選擇自由,荷包也縮水了。

專攻消費者痛點,台灣之星推出「單門號保證最低價」方案

fee現行電信商的固定資費方案,不符實際使用現況。資料來源:台灣之星

繼「4G 上網流量無限延遞」後,台灣之星為網路門市申辦用戶,推出全球首創的「單門號保證最低價」資費方案。台灣之星之所以能夠保證用戶支付最低價格的資費,原因來自於資費是浮動的,每位用戶皆可「用多少、付多少」。

fixed每月網路用量浮動:少用卻多繳,多用卻繳更貴。資料來源:台灣之星

市場上許多消費者面臨的問題就是,每個月使用的網路流量不同,用得少無法少付,超過的月租用量卻要支付更昂貴費用。且消費者因應各種情境,如出差、出外旅遊等,每月網路用量實際上是浮動的,然而電信資費卻是固定的,這樣的收費規則其實並不合理。

而台灣之星因應此現況推出的單門號保證最低價方案,保證最低價的首要舉措是先把「月租費砍半」,第二則是「根據用量以最低費用付款」;例如原本599元的月租費,就會自動砍半變成299元;網路用量的收費則是在電信帳單每日出帳時,根據當期實際用量,以九組資費方案都試算一次,以最適合的資費方案(最低的價格)向消費者收費。

999以最低價格作為月租費,費用透明。資料來源:台灣之星

消費者無須在多種資費方案上計算,只需選擇欲使用的服務 3G 或 4G,其餘皆依據用量計費。特別的是,網路用量使用超過 2.5GB,網內互打即全門號免費(相對於其他電信公司只給吃到飽用戶網內互打免費,真的非常實惠),網外互打贈送 30 分鐘免費,而若當月用量超過 7.5 GB,及自動以 599 元的價格升級吃到飽的服務,不僅網內互打免費,網外更是贈送 160 分鐘的免費語音,對於網路一族來說 C/P 值超高。

feee

第三,台灣之星能保證最低價的原因在於,採取全自助式服務,所有申辦作業在網路上完成,電信帳單也是網路化,台灣之星也有專責的免費客服可解決疑問,消費者只需自備手機即可。更多說明可參考以下影片

台灣目前未升級 4G 的 3G 用戶仍佔80%,成為各家電信業者優先爭取的目標顧客。台灣之星針對網路門市推出「單門號保證最低價方案」切入市場,實為後進者的良策,對於網路科技使用程度高、喜愛自由、嘗鮮的年輕消費者極具吸引力。而對於預付卡族群,更是推出目前市面上最超值的「大玩特玩卡」方案,而對於網路資費較低的族群,也推出「data無限遞延」,將未用完流量無限累積至未來使用,這些都是過去電信業者未嘗試過的作法。

台灣之星所設計的多種資費方案,以更優惠、透明、合理的價格收費,滿足下世代年輕市場的需求,已在三雄壟斷許久的電信市場投入一顆震憾彈,短期可能影響台灣其他電信商跟進,長期甚至可能引領台灣的電信資費的發展走向。

台灣之星網路門市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專訪《關鍵評論網》:我們要成為台灣的主流媒體

Posted: 16 Sep 2015 02:32 AM PDT

4HdrWhlLnKUT0PVgOc0bnaXSwehiNAXfywj4iJNHYUM,nJCSHP9Ld_nkva2yq5mCL1sGD6p4meNLCTxSofbegyE TNL 總編輯楊士範

上週,一張敘利亞小男童伏臥陳屍海灘的照片,撼動全世界。台灣人也不例外,關於敘利亞難民的資訊傾刻洶湧而來,淹沒 Facebook 牆面,很多人為那具冰冷身軀流下眼淚,但同時,心裡也慌了。

這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有如此慘絕人寰的事件?還有多少人跟他們一樣,被放上窄仄的船隻,浮沉在兇險的浪濤中搏命?看著一則一則新聞,試圖從片段中拼湊小男孩的身世,乃至於地球不遠處的災難,成千上百個問號沖刷茫然的腦袋。

【當3歲敘利亞小男孩死在海邊這一幕,能不能喚起你對敘利亞戰況的一點點關注?】#敘利亞 #KıyıyaVuranİnsanlık #TNL影音製作團隊3歲的Aylan,臉朝下孤零零的躺在土耳其海灘上。他跟著媽媽、哥哥搭著船從敘利亞出發,原以為能到希臘找到一方沒有戰爭的天堂,但他再也無法睜著眼,看到明天的太陽.......敘利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造成大批難民湧向歐洲?關鍵評論網影音製作團隊在今年四月做了一支動畫影片,3分鐘讓你了解,敘利亞發生了什麼事?此刻,再加上ISIS的燒殺擄虐,用「人間煉獄」形容敘利亞的情況,並不為過......-全文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47828/更多TNL影音團隊內容→http://www.thenewslens.com/topic/videos/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newslens

Posted by The News Lens Video 關鍵評論網影音 on Thursday, September 3, 2015

《關鍵評論網》一支影片,彌補了很多讀者與國際脫軌的斷裂感。一位站在破敗的家園旁、神情哀傷的小男生口中吐出不公不義做為序幕,接著中文旁白娓娓道來,從 2011 年開始,戰爭如何蹂躪敘利亞,輔以圖表、動畫、影像、文字、數字,解釋悲劇的來龍去脈。本來一無所知的人,在影片的輔助下,終於稍稍在腦海中建構出對這個陌生國度的認知。

影片在 Facebook 上熱傳,短短五天突破 120 萬觀看次數。許多讀者留言「這才是我們想看的新聞!」幾乎每則留言,社群編輯幾乎都悉心回覆。其實這支影片早在今年五月就已製作發表,當時發佈在關鍵評論網主站上,吸引部分本就關心國際事務的讀者,而今一張渲染力十足的照片,再度在傳播力更高的 Facebook 上,大大凸顯影片的價值。

這是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下稱 TNL)的核心之一,「把最有價值的訊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遞出去」。2013 年,時任商業周刊數位編輯的楊士範與該刊專欄作家鍾子偉,共同創辦《關鍵評論網》,以美國網路媒體《赫芬頓郵報》為目標,期許在為人詬病已久的台灣媒體環境中,讓擲地有聲的言論得以被大眾聽見,讓思辨精神深入社會每個角落。

tnl▲TNL 網站截圖

哈佛商學院畢業、曾任中國三麗鷗總經理的鍾子偉負責搞定資金,媒體經驗豐碩的楊士範得以無後顧之憂專心當總編輯。不過兩年光景,即繳出每月不重複訪客突破 500 萬的成績單,完成由前華盛頓郵報及華爾街日報總編輯 Marcus Brauchli 創立的 North Base Media、美國知名早期種子基金和加速器 500 Startups 共同投資的 A 輪融資,並於近日發表中英雙語版本,預期年底達成損益兩平的目標。

編輯的修煉:把讀者放在心中第一位

回首最初,TNL 先從社群網站起步,兩位創辦者靠著過去於媒體界與商界累積的人脈,邀請見識、文筆具足的好友撰寫時事評論。當時台灣年輕公民意識萌芽,以普羅大眾為對象的時評網站卻相當罕見,且訊息牆面的競爭尚未如今日擁擠,「搭上 Facebook 還能快速成長的末班車」,TNL 乘勢崛起。至今,已有 500 名專欄作者,有些是邀稿而來、有些則是慕名投稿。現在,每天平均發出 12 則評論文章。

XThVZHCWM1P6FnuVfC5ICNE8W3bwm3d0zo636BqXaZE,7zmNiZhNPMIQpQWMasr971HgtX1-EGMpRL3855f0i10TNL 辦公室一景

在「個人意見」眾聲喧嘩的時代,該怎麼從中淘選,倚靠的便是編輯力量。

傳統媒體的編輯通常掩藏在記者的光芒底下,不會特別標註(當然如此一來,記者也經常得揹編輯的黑鍋,比如常見的標題內文不符)。但楊士範說,「我們非常樂於把編輯放到檯面上,事實上自有出版品以來,編輯就一直是重要的角色。」

每一篇 TNL 出刊的新聞網摘與評論,除了作者之外,文末都會標示「責任編輯」與「核稿編輯」。楊士範說明,責任編輯是「製作這篇稿子的人」,核稿編輯則是再次審閱檢查,「文中的舉例、引述、數據、錯字」都需經過編輯的勘誤與考證,有時因為數字兜不起來、邏輯矛盾,甚至得花上三、四天的時間與作者來回溝通。

談起編輯該秉持的心態與職責,他嚴肅起來,「當一名編輯,你最該思考的是,自己有沒有把讀者放在心裡的第一位」。

倘若編輯只是把來稿「複製貼上」,是對這個職業的輕慢。「一篇文章來了,你有沒有想過要給什麼樣的讀者看、排版是否符合網路閱讀的方式、是不是不夠友善,需要加點圖片、加點 reference(參考資訊)、地圖或表格,你要怎麼做,才能讓讀者更有效率的吸收到這篇文章的資訊⋯⋯」

在即時新聞、標題殺人討戰文漫天飛舞的亂象中,不少年輕的新聞人淪為高層盲目追求點閱率的代罪羔羊。TNL 重新發掘編輯精髓的精神彌足珍貴,一篇精彩的評論事實上是作者與編輯的共同傑作。而他們的努力,也印證了「讀者不愛閱讀深度文章」只是藉口,編輯能否挖出優異的作者,善用數位互動優勢與社群操作技巧,把長篇大論凝鍊成扎實卻易讀的內容,讓讀者主動分享出去。

Nen1.svg《獵人》六大系。圖片來源:wikipedia

包括楊士範在內,目前 TNL 共有 10 名文編,背景組成多元,比如楊士範自己財經系畢業、在科技領域深耕多年。他以漫畫《獵人》「六大系」形容 TNL 的編輯,每個人擁有核心專業、也修煉旁支才能。例如出身法律的編輯,除了能對法學相關文章「揪錯」之外,也能針對政治、政策評論提供意見,但相距較遠的生活類也許就不那麼擅長。編輯團隊有政治、有法律、有財金⋯⋯每人各司其職,也能互相協助。

特別的是,TNL 幾乎沒有主修新聞傳播的成員,楊士範自己也頗為不解。不過他們對專門議題的深厚素養,卻也可能是部分新聞系學生難以企及,編採從做中學,不見得是壞事。

鑑於記者「目擊現場」所見到的真實性依然無可取代,針對 TNL 是否計畫培養或招募記者的問題,楊士範表示,其實 TNL 不乏編輯親自專訪的文章,前年 318 學運也有成員進到立法院,但是「即時轉播了兩天,我就叫他們回來」,畢竟大媒體有足夠人力可輪班,但彼時整個團隊只有 12 人的 TNL「不可能打正規戰,要量力而為,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

Screen Shot 2015-09-16 at 4.35.42 PM新聞網摘摘取各家媒體重點。圖片截自 TNL 網站

因此,編輯除了處理評論來稿之外,也要參考各家媒體編寫綜合性的「新聞網摘」。值得一提的是,時任美國新媒體 Vox Media 產品經理的 Melissa Bell 去年特別來台與 TNL 團隊一起工作三天,她建議 TNL 把本來「羅列所有重要新聞於一篇」的方式,改成每則重要新聞皆獨立成篇,有時外人反而能夠突破盲點。

新媒體不可或缺的嘗試:影音與互動

發揚文字針砭的力量的同時, TNL 2014 年中開始投入影音製作。6 人團隊屢屢製作出在社群上廣泛流傳的影片,有利用路透社等國外新聞通訊社授權影片所製作的新聞時事,也有解釋性動畫。楊士範說,團隊習慣一人作業,這些影片大多是「一人獨力完成」,除了過音之外,幾乎從頭到尾包括腳本、設計、剪接、製作都「各自做各自的」,每個成員一個月大概可以產出兩支影片。

由於人力精實,影音動畫製作成本又比較高,主要都是精挑細選發酵期長的議題,像是本文開頭的敘利亞戰爭,抑或可樂如何殘害身體,但每天也都做出一則全球大事精選的「關鍵 77 秒」,讓讀者快速藉由影像掌握國際大事。現在影音內容已佔關鍵評論網每日內容量 10%。

Screen Shot 2015-09-16 at 4.30.51 PM去年,趁著選舉大熱,TNL 與資訊設計公司 Re-lab 合作,嘗試國外流行許久的互動式遊戲「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相信很多人都有玩過,有些人對結果「震驚了」,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與自己認同的政見,搞不好其實互斥。把枯燥乏味的政見以輕鬆的方式讓選民更加了解,引發一陣轉發炫風,楊士範透露,「政見給窺嗎」光一週就創下 40 多萬瀏覽量,10 幾萬人玩得不亦樂乎。

不過這類遊戲並不那麼容易開發,尤其初試啼聲,從發想到上線花了一整個月。技術不是問題,企劃曠日費時,先請幾十個人用便利貼試玩,設想各種情境,才能真正下手寫程式。但楊士範說,未來肯定會試著做出更多互動性的設計,讓新聞的形式表現更加豐富。

善用科技的媒體公司

自 Facebook 的土壤中長出,TNL 很快利用 WordPress 建立網站,但在壯大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不敷使用,一些外掛隨著改版升級可能失效,因此他們決定自己架設後台,組建技術團隊,貝殼放大工程師支援的改版計畫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國外許多當紅新媒體如 Vox Media、Buzzfeed 皆以「科技公司」自居,以技術力為傲,即使像是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傳統媒體,也都有強悍的技術團隊,不但自行開發內容管理系統,甚至還能把部分工具開源給其他媒體平台使用。楊士範說,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是「善用科技的媒體公司」。

現在 TNL 僅有 2 名工程師、2 名設計師,剛推出的 iOS、Android app 仍得交給外包,然相比同樣類型的媒體,它們網羅最多管道,桌面網站、行動版網站、app 一應俱全,從靜態圖文到影音互動,不斷進行各種數位新聞實驗,稱得上是發展最全面的網路原生媒體。

不過,就如媒體被 Facebook 緊緊牽制,TNL 超過 5 成的流量來自 Facebook。楊士範認為,Facebook 作為訊息流通的平台,並無不好,但他比較憂慮的是,Facebook 的演算法往往說改就改,看不見的手操縱著使用者能看到的內容。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順應 Facebook 不定期釋出的建議,比方說,把影片直接放到 Facebook 上,而不堅持導流到自己網站。這招效果很好,據他所說,可樂傷身與敘利亞戰爭的影片,兩週內就為 TNL 影音粉絲團帶來 2 萬粉絲。

楊士範深知,媒體所面對的競爭者,不是只有其它同儕,而是所有科技巨頭。「已成為全球最大媒體、儘管自己並不產生內容」的 Facebook,抑或搜尋霸主 Google,連蘋果都要推出 News app,巨大的挑戰不斷迎面襲來,媒體的生存之道,放諸國內外,尚無確切的解答。

Screen Shot 2015-09-16 at 4.43.03 PMTNL 其中一種由品牌贊助的文章形式,以黃底、標注 sponsor content 識別

Screen Shot 2015-09-16 at 4.44.59 PM▲贊助專題

他認為,現階段新媒體的商業模式無論再怎麼變形,都不出這四種: 廣告、活動、付費訂閱、電子商務。TNL 暫不考慮後兩者,仍以廣告與活動為主。在廣告方面,楊士範強調,TNL 中的「廣編特輯」完全由業務部操刀,編輯部絕不涉入,也不會在 Facebook 中曝光;至於另外一種企業「贊助專題」,楊士範解釋,「贊助專題中間有可能會包一些我們自己做的內容,那些是會推到 Facebook 上,而贊助單位是無法干涉任何我們寫的內容。」

b未來大人物活動一景。照片來源:Facebook 活動頁面

此外,他們今年初首度舉辦售票活動「未來大人物」近千人參與,獲得一致好評,往後將成每年固定活動,繼續找尋 30 歲以下的台灣優秀青年,為他們搭建分享的舞台。同時也會間歇性各式中小型收費活動,既增加交流的機會,也是自己永續經營的方法。

成為台灣的主流媒體

即使再怎麼小心翼翼,再怎麼維護「多元觀點」的理念,每則新聞、每篇評論、每支影片都有「第二雙眼睛」守衛,總還是有疏漏:敘利亞的影片視角太過簡化,癌症地圖不夠周到⋯⋯而但凡評論,通常有立場,更是經常引來網友互戰,留言區充斥煙硝味,TNL 也常面臨「選文標準」的質疑,怎麼化有益的建議為成長之道,也是他們的重大挑戰。

這幾年來新舊媒體以「評論」為號召的平台所在多有,例如聯合新聞網「鳴人堂」、天下雜誌「獨立論壇」、「想想」等等。我們問楊士範,怕不怕瓜分讀者呢?他說,自己樂見媒體多樣化的現象,「一個言論自由被限縮的國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何況台灣媒體沉屙已久,看起來雖然像是評論平台大爆發,但說是破敗後的新生,正常能量釋放也不為過。

TNL 辦公室牆上貼著密密麻麻的數字、流程圖、兩名創辦人的行事曆,標誌著他們 2013 年開站以來不斷破紀錄的瀏覽量。還有,旁邊掛著一幀幀雜誌專訪的報導,一個 2 歲不到即創下傲人成績的網路媒體,欣喜於主流媒體加持。

但楊士範希望,有朝一日,關鍵評論網也能成為主流媒體,真正發揮影響力,「不一定所有人都是忠實讀者,但是走在路上隨便問個路人,他們都知道『關鍵評論網』」。兼顧主流群眾與內容素質,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TNL 的下一步,相信關心新媒體發展的讀者都很期待。

最後,來看看楊士範的手機桌面長什麼樣子吧!可以很明顯觀察到,他下載了很多媒體獨立 app、新聞集成 app,以及相關的待讀、筆記 app,不難想見身為總編輯,一天要消化多少資訊。

12003280_10153612450768610_1386213315731734473_n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寒冬將至,中國網路新創企業將大量死亡

Posted: 16 Sep 2015 12:05 AM PDT

01圖片來源:天下編輯部

本文轉自《天下雜誌》〈寒冬將至 中國網路新創企業將大量死亡〉,作者辜樹仁。Inside 獲授權轉載。

還不到中秋節,天氣已經從盛夏的酷熱難耐,轉為秋高氣爽、涼爽宜人,街上行人都享受著這股難得的涼意。

但對中國的創投業和新創企業來說,這卻是他們不想見到的氛圍。經過兩、三年的瘋狂發展之後,一股涼意、甚至是寒流,在七月股災之後,正向中國網路業襲來。

中國網路業,尤其是從事O2O平台服務的網路新創企業,對傳統行業排山倒海、勢如破竹的衝擊力,在過去一年達到高峰。

「滴滴打車(中國版優步Uber)搶了我們一半的生意,本來一天跑500(人民幣)才有利潤,現在賺得錢連保本都保不了,」一位杭州出租車司機向乘客抱怨。

除了「滴滴打車」(年初已和「快的打車」合併為「滴滴快的」)等各種服務仲介平台之外,各種便宜又大碗的「上門服務」過去一年在中國如雨後春傘般冒出,上門洗車、上門理髮、上門做臉、上門送餐,甚至上門煮菜等五花八門的服務,尤其受到年輕上班族的歡迎。

那些上門服務提供者,通常都會騎著一輛後面拖了一個小拖車的電動機車,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小拖車中裝滿了他們用來服務的的各種生財工具。

但這些O2O服務,雖然是一種創新商業模式和平台服務,但對實體經濟似乎幫助有限。

浙江義烏一位出租車司機就抱怨說,「滴滴打車」不會把市場做大,因為坐出租車的人數,不會因為他們就從100人變成110人,只會搶走原來出租車的生意,讓大家賺得錢變少。

02網路補貼

而且,「我們出租車,一毛稅都跑不掉,但他們,政府連一毛錢都收不到,」這位司機忿忿不平地說。

O2O服務可以迅速搶佔中國市場,首先當然是歸功於中國相關傳統行業的服務,本就叫人不敢恭維,現在有又便宜又好的服務,消費者何樂不為。

尤其是出租車,難叫難等,常常還得衝到大馬路中間和其他乘客搶車。有時好不容易搶到車,又被拒載,被丟在路旁。上下班尖峰時刻,叫車更是難如登天。

也因此,除了消費者之外,中國創投業者們看好O2O龐大的需求,瘋狂搶案投資,光是經緯創投一家,今年上半年就投了100億人民幣。網路新創企業的估值,不斷追高,「滴滴快的」已經喊到150億美元的天價。本來投資成熟企業的私募基金業者,也紛紛搶進新創企業天使輪投資。

不過,O2O新創企業的迅速壯大,除了服務好、便宜,其實背後是網路新創企業憑藉市場龐大資金支持下,瘋狂補貼消費者和用戶的結果,這也是當前中國O2O行業的最大風險所在。

「他們自己跑來跟我說,只要我加入,還不用跑,第一年就先給我8000人民幣獎金,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啊?」北京一位出租車司機想起滴滴打車跟他接觸的經過時說。

一位熟悉北京創業與創投圈的台灣創業家表示,滴滴打車一個月就要燒掉將近一億人民幣,除了營運成本之外,就是各式各樣的補貼。

在中國各大城市的街道與地鐵廣告看板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種「下載XX APP,就送XX元現金券、紅包、獎金」,或是「買100,送100」的網路服務平台廣告。

這位台灣創業家解釋,補貼消費者和用戶就是中國O2O的遊戲規則,中國業者都是先擴大用戶規模,搶佔市佔率,再來考慮如何賺錢,不這麼做,就完全搶不到市場。「就是要燒錢燒到讓消費者與用戶的行為固化,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這位台灣創業家說,「燒錢就是為了燒存活率。」

一個過去各行各業過度投資、產能過剩,搞到大家都沒錢賺的發展模式,一個習近平與李克強推動深化改革,最想改掉的中國產業界壞習慣,好像又在網路業出現。不同的只是過去是政府補貼企業,現在是網路業者自己補貼消費者和用戶。

這種靠補貼的商業發展模式,在景氣好、資金供應無虞的市場環境下,可能撐得過去,但偏偏現在中國到處瀰漫不景氣氛圍,股災又重創市場信心。

處在資金鏈末端的創業家們,到這個月為止,還感覺不到泡沫化的氛圍。

「現在還沒有長期低迷的氛圍,大家賭性還是很大,」這位台灣創業家認為,「大部分新創企業都認為機會還很多,因為各行各業可以被改造的空間還很大。」

但是,身處資金鏈上端,對資金供需很敏感的創投業者,已經嗅到一絲寒冬將至的氣息,陸續發出警告。

過去一年科技新創企業估值飆高,天使輪平均融資規模,從1000多萬人民幣增加到3000、4000萬,在去年底已經引起部分創投界人士的警覺心。

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去年底就曾發出一封公開信,形容中國創投圈「正變得無比瘋狂」,警告市場將由熱轉冷,建議企業要「做好準備,逆勢發力。」

今年八月底,中國農產品交易平台「一畝田」傳出裁員超過1000人;提供網上點餐、送餐上門的「餓了麽」在公開宣布F輪融資6.3億美元後,又馬上撤回新聞稿,引起市場不安。

中國長石資本合夥人 何華峰在《金融時報》中文網投書指出,創投圈已由熱轉冷,七月股災是拐點,很多投資人已放慢看項目的節奏。

何華峰進一步指出,免費不是商業,補貼只是加快成長的特定手段,但很多人把網路與免費劃上等號。一上來就補貼,做數據,再去融更多的資。交易的數據和融資的數據,都有很多水分,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創業從來都是少數人才能成功。在資本的冬天,遊戲規則變了,很多資質不佳或準備不充分的企業會批量死掉,」何華峰說,「但對於可以活下來的企業,確是好事。」

特色圖片來自 Jonathan Kos-Read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不是按「爛」!Facebook 正在開發的新按鈕是要讓你表達「同理心」

Posted: 15 Sep 2015 09:08 PM PDT

Screen Shot 2015-09-16 at 11.57.29 AM

今日您可能聽聞 Facebook 即將推出「dislike」按鈕的新聞,不過其實報導有誤。包括 Inside 都發出了這則訊息,我們深感抱歉。

事實上,Facebook 並不是真的要讓使用者按「爛」或噓文。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在公開 Q&A 面對參與者提問「Facebook 會推出除了『讚』以外的選項嗎」時解釋:

我們發現,其實大家的要求,並非真的想針對別人的貼文,給予負面回應,事實上大家想要的,是能夠有一個按鈕,表達同理心。

生活中,並非每個時機點都是美好的時刻,對吧?而如果你分享的東西,是哀傷的,就像是觸動你心的難民危機,又或者親人過世的消息,這時「讚」的按鈕,的確不太適合你周遭的朋友,用來表達他們其實理解你的感受。

Mark Zuckerberg 舉例的這些情境,您可能多少也碰過「讚」不下去的時刻,但當然 dislike(不讚)也不中肯。他說,Facebook 正在研擬一個讓大家能夠適切表達感同身受的按鈕,其中一個選擇也許是「sorry(遺憾)」,無論最後的詞彙是什麼,Mark Zuckerberg 表示,「(這個按鈕)須讓人人都能理解,能夠翻譯成任何語言,中肯、簡潔的傳達情緒」。

他也解釋了為何 Facebook 不考慮推出「dislike」按鈕,「我們不想把 Facebook 變成一個大家對好友訊息推(upvote)、噓(downvote)的論壇,那並不是我們想要建立的社群。」

以下是 Mark Zuckerberg 在公開問答中,對「dislike」按鈕的回應:

我想,許多人早就對於 Facebook 提供「不喜歡」按鈕,期待已久。而今天是特別的一天,因為類似的功能,正在進入測試的階段。

你們知道,Facebook 是花了點時間才走到現在,因為我們不想單純設置一個「不喜歡」按鈕,讓 Facebook 成為一個讓大家相互用「讚」(like)和「爛」(dislike)按鈕,去評論別人貼文的論壇。若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想,你一定也不想在分享自己當天生活中最重要的時刻和事件,被其他人以「不喜歡」作為回應,而這也的確違背了我們打造社群平台的初衷。

但多年來,始終有人要求 Facebook 提供一個類似功能的按鈕,但就我們實際上的了解,我們發現,其實大家的要求,並非真的想針對別人的貼文,給予負面回應,事實上大家想要的,是能夠有一個按鈕,表達同理心。

生活中,並非每個時機點都是美好的時刻,對吧?而如果你分享的東西,是哀傷的,就像是觸動你心的難民危機,又或者親人過世的消息,這時「讚」的按鈕,的確不太適合你周遭的朋友,用來表達他們其實理解你的感受。

所以,我認為,Facebook 提供使用者一個除了「喜歡」的按鈕以外,能快速表達他們心情並分享的其他選擇,是重要的。新的互動功能即便看似簡單,但它的複雜程度還是超出想像,不過我想,它依舊很快能進入測試,並在測試完成後,廣泛推出。

最後,感謝你們在這些年對 Facebook 的回饋,我想我們終於聽見你們的心聲;而且我們正在努力,希望能夠提供一個真正符合我們社會需要的東西。

You know, I think people have asked about the Dislike button for many years and probably hundreds of people have asked about this. Today is a special day because today is the day where I actually get to say that we’re working on it, and are very close to shipping a test of it.

You know, it took us awhile to get here. Because you know, we didn’t want to just build a Dislike button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turn Facebook into a forum where people are voting up or down on people’s posts. That doesn’t seem like the kind of community we want to create. You don’t want to go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haring some moment that’s important to you in your day and then have someone down vote it. That isn’t what we’re here to build in the world.

But over the years of people asking for this, what we’ve kind of come to understand is that people aren’t looking an ability to downvote other people’s posts. What they really want is to be able to express empathy.

Not every moment is a good moment, right? And if you are sharing something that is sad, whether it’s something in current events like the refugee crisis that touches you or if a family member past away, then it might not feel comfortable to Like that post. But your friends and people want to be able to express that they understand and that they relate to you.

So I do think that it’s important to give people more options than just Like as a quick way to emote and share what they’re feeling on a post, so we’ve been working on this for awhile. It’s surprisingly complicated to make an interaction that you want to be that simple. But we have an idea that we think we’re going to be ready to test soon, and depending on how that does, we’ll roll it out more broadly.

But thank you for all the feedback on this over the years. I think we’ve finally heard you and we’re working on this and hopefully we will deliver something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our community.

本則新聞由 Liz、Lisa 共同編寫。參考來源:TechCrunch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更新)表達更多情緒,Facebook 將加入「不讚」按鈕

Posted: 15 Sep 2015 06:56 PM PDT

photo.php

非常抱歉,本則報導有誤,Facebook 並不是要推出「dislike」按鈕,而是要讓使用者能夠表達同理心。詳情請看〈不是按「爛」!Facebook 正在開發的新按鈕是要讓你表達「同理心」〉。

Facebook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透露,目前已經著手準備在 Facebook 服務平台推出「不讚 (dislike)」按鈕,此讓使用者能有額外感受選擇。

在 Facebook舉辦的 Q&A 活動中, Facebook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確認內部已經開始規劃增加「不讚」按鈕,讓使用者能表達更多情緒感受。

而過去 Facebook 僅維持提供「讚」按鈕,主要在於希望使用者是基於正向、樂觀想法與他人互動,但確實也發現在部分情況,例如在個人動態牆上與朋友分享悲傷體驗時,卻累積多數的按「讚」次數多半會令人在感受有所矛盾。

同時,在越來越多使用者反應希望能在 Facebook 上更快表達「不讚」感受,並且希望能像使用「讚」按鈕般直覺方便,而非透過重重選項挑選合適表情符號或選擇當下感受敘述,因此才促成 Facebook 決定增加額外情感表達按鈕,讓使用者能更清楚表達當下感受。

Mark Zuckerberg 表示「不讚」按鈕很快就會在 Facebook 服務平台提供,但同時也說明增加新按鈕選項雖然看起來容易,但其實背後使用邏輯卻相當不簡單,例如避免使用者濫用「不讚」按鈕造成網路霸凌現象,或是造成使用誤解等困擾。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