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LINE宣佈進軍行動支付『LINE Pay』,以後可以用LINE叫計程車、轉帳匯錢、叫餐、送貨”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LINE宣佈進軍行動支付『LINE Pay』,以後可以用LINE叫計程車、轉帳匯錢、叫餐、送貨

Posted: 09 Oct 2014 07:43 AM PDT

LINE宣佈進軍行動支付『LINE Pay』,以後可以用LINE叫計程車、轉帳匯錢、叫餐、送貨

 

LINE今天在東京舉辦一年一度的「LINE Conference Tokyo 2014」,由執行長森川亮發表營運狀況並宣佈未來的服務內容,包含室內地圖「LINE Maps for Indoor」、行動支付「LINE Pay」、在地生活「LINE @」。以下是近期主要營運數字概況:

  • 每小時新增7萬名會員
  • 全球會員累積5.6億人
  • 每天 LINE 收發的訊息有 130億則,成長率達 87%
  • 每天有 3,400 萬通語音通話,成長率達120%

LINE Maps for indoor

是 LINE 推出的店家室內地圖服務,使用者不僅可以用地圖搜尋店家後導航,還會出現店家的營業時間與電話號碼,並與多家大型百貨公司合作,提供百貨櫃位、廁所、電梯等室內位置導航,未來將會推出繁中、簡中、日文、英文與韓文版本。

LINE Pay

在最近 APPLE Pay 引起全球話題,Facebook 也傳出想進軍行動支付,LINE 也在今天宣佈踏入行動支付領域,在日本的使用者將可以透過信用卡、預付卡或銀行戶頭儲值,未來就可以透過手機付款、轉錢給朋友、分錢給朋友。而由於之前 LINE 的被盜帳號事件頻傳,在安全性上將採取與 LINE 不同的密碼設定,此服務將於今年冬天推出,日本海外的使用者暫時只能使用信用卡功能。

同時間,搭配 LINE Pay,LINE 也推出類似像是 Uber 的線上叫車服務,將會於東京先推出,接著再推廣到全日本,未來可能推廣到全球,目前已經與 2,2000 台計程車合作,另外也推出外派服務「LINE WOW」, 使用者可以用這個服務向餐聽叫外送,並利用 LINE Pay 付款,未來可能延伸到送貨等服務,相當受到 Uber 的啟發。

LINE@ID

這部份應該是受到 微信公眾帳號的啟發,目前只有中小型地方商家可以使用此一功能,未來將提供給每一個人可以開設,比如說個人使用者將可以透過 LINE@ID 向其他使用者發送訊息,並結合 LINE Pay 銷售商品,經營自己的粉絲社群。

下單後一小時送達!群眾外包 O2O 配送 – Instacart

Posted: 09 Oct 2014 05:29 AM PDT

下單後一小時送達!群眾外包 O2O 配送 – Instacart


圖片來源:venturebeat.com

現代人時間越來越寶貴,購物下單後你希望多久可以收到商品?24小時?還是5小時?在美國,從網站或APP下單購買後開始計算,推出了只要1小時內就能送抵家門口的服務,而街上的行人,很多都是曾幫你送達物品的購物專家!Amazon的強勢獨大已紛紛開始讓美國線下零售商們群起反抗,eBay就曾與Milo平台合作推出一日送達的配送服務,而新創服務Instacart主打超快速配送模式更是引起注目,讓這場O2O (Online to Offline)物流大戰正如火如荼開打中!


圖片來源:instacart.com

Instacart 其實是利用募集群眾外包配送的服務模式來運行,服務地區包括了美國主要城市,舊金山、紐約、芝加哥、波士頓、洛杉磯等地,主要為配送的物品以生活必需品與雜貨為主,商品大約為30多萬個品項。在系統收到訂單後,將會與這些『購物專家』們進行配對,專家們在收到訂單後,就會到指定超市購買物品並於承諾的時間內送抵住家,對於許多不方便出門或趕時間的用戶相當方便。對於使用者來說,第一次使用Instacart只要購物超過10美金則免運費,之後消費金額超過35塊美金,1小時到貨運費5.99美金 、2小時運費3.99美金 ; 若是消費金額低於35美金 ,1小時到貨運費9.99美金 、2小時運費是7.99美金,對於Instacart來說,配送費用是他們最主要的獲利來源。

而要如何能成為這些扮演配送的重要角色-購物專家(Personal Shopper)呢?條件是擁有合法駕照、並擁有良好的駕駛記錄與手持裝置配備,駕駛車輛具保險等資格,提供給Instacart申請後就會開始審核,通過後開始訓練與提供配送服務,更棒的是還可自由彈性地選擇服務地區與工作時間,提供給當地不少工作機會。

Instacart是由先前於Amazon擔任過供應鏈工程師的Apoorva Mehta,在2012年6月所創立,他認為時代俱進,老舊的物流配送系統已不敷使用,因此有了創立Instacart 的想法,更獲得知名創投機構YC的支持,在2012年10月獲得230萬美金的投資,一開始在舊金山Mountain View與Palo Alto首先提供服務,測試市場水溫,Apoorva Mehta表示,一個成功的訂單都是必須具備『完整』 、『正確』 、與『及時性』等元素,對於舊金山忙碌的用戶來說,這樣高效率的服務確實相當實用!Instacart無倉庫,零庫存,沒有送貨人員,更沒有實體商店,這樣的『輕』型服務在創立9個月後,營收金額就飆漲了15倍,立即引起許多投資者目光。

2013年7月,Instacart就獲得紅杉資本850萬美金的A輪投資,9-12月份Instacart擴展至芝加哥、波士頓等地,2014年6月更獲得了4400萬美金的B輪投資,而Instacart此時已擴展至10個主要大城市,預估至2014年底將擴至17個城市,2015年服務將覆蓋至全美主要城市。

Instacart運用了大量的社會化力量,解決了物流配送的問題,創新的服務與驚人的效率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這樣的Uber式創業潮,正在美國發酵擴散當中,吸引更多年輕人創業躍躍欲試,端看台灣,雖然尚未看到類似的配送服務出現,新一波的電商大戰正也如火如荼展開,從早期的24hr到貨的電商龍頭PChome,到主打5小時抵達的ASAP閃電購物網,就連燦坤與金石堂與主打設計商品網站Pinkoi也紛紛推出3或是4小時內到貨,紛紛力拼這波『快速到貨』商機潮,現代人購物模式越趨改變,上一波力拼一機在手就能快速完成購物,新一波大戰更在於收貨的速度上,而是否又會出現更令人驚豔的服務與模式出現?我們就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pinkoi.com

不拼速度或低價,遠傳攜手時間軸推出 friDay 策展型電商

Posted: 09 Oct 2014 03:46 AM PDT

不拼速度或低價,遠傳攜手時間軸推出 friDay 策展型電商

右三起分別為遠傳副總洪小鈴,時間軸科技總經理葉建漢

台灣又一大型電商參戰!遠傳電信今年加碼投資時間軸至 6 億台幣,積極佈局數位內容服務市場,繼 4 月推出行動商務 app Qbon 優惠牆後,今天正式推出電商服務 friDay,結合雙方在內容服務、行動商務、社群上的三大優勢,創新融合「策展」概念,期望讓消費者不只是買,而且能「買出生活的靈感」,預計一年內營收達台幣 1 億。

百大部落客策展推薦商品

不拼速度,不拼低價,friDay 強調的是生活態度,標榜以內容做電商。從分眾社群形態出發,打破傳統商品種類框架,以策展概念建立五大主題館,針對不同消費族群量身大早特選商品,同時串接百大部落客網站,分享他們購買的商品評測或心得文,方便消費者在購買時作為參考。五大主題館分別為:時尚新潮男、小資應援團、俏媽咪寶貝、fresh 鮮館、達人品物誌。

以「小資應援團」為例,分成穿搭、3C、美妝、美食四類,由 friDay 編輯團隊挑出適合小資女性的商品,搭配合作部落客撰寫的文章,讓購物體驗變得更豐富有趣。 時間軸科技總經理葉建漢表示,friDay 與部落客有「簡單的分潤機制」,也就是消費者點選文章連結導回 friDay 購物,部落客能夠獲得一定的報酬,但並未透露比例。

目前 friDay 站上已有 10 萬商品,預計年底達到 12 萬。他們也跟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合作,特別開闢「fresh 鮮館」作為台灣設計師商品的販售平台。此外,跟一般電商網站相比,friDay 銷售奢華商品遊艇、重機也是一大噱頭。葉建漢透露,未來 friDay 還將推出影片內容,網友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影片,可以直接「邊看邊買」。

行動優先

行動對電商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談到如何衡量 friDay 的成績,除了營收、會員,行動購物比例是他們最看重的指標,洪小鈴表示,希望未來手機購物比例達到 50%。 時間軸團隊本來就是以行動建置營運聞名,接受遠傳投資之後,團隊員工人數擴增到 300 人,技術成員占了大多數。葉建漢指出,friDay 在行動 app 上的一大特色是語音搜尋,省去打字麻煩,手機下單更簡單。不過目前只有 Android 版,iOS 版尚在審核中。筆者使用 iPhone 上該網站時,似乎也尚未針對手機優化。

電商大航海時代

電信三雄攻電商,中華電信年初延攬前台灣 eBay 交易長、露天拍賣營運長葉奇鑫,聯袂日本 Benefit One、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率先推出經營企業福利的中華優購。而今遠傳的行動電商 friDay 也終於正式登上舞台;台灣大哥大八月剛聘請前淘寶網海外業務總監李芃君擔任新創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據天下雜誌報導,台哥大同樣以行動商務為主軸,「對於未來已畫好大致藍圖」。

三者不止彼此較勁,現在的台灣儼然進入「電商大航海時代」,個體戶、小型電商令人目不暇給,大型綜合電商的戰爭更是激烈。PChome、Yahoo 奇摩之外,ASAP、91mai 等新興網購平台備受矚目。挾著電信商雄厚資源,以及堅強的技術陣容,意圖以策展概念走出不一樣的路,friDay 將怎麼乘風破浪,值得觀察

不過其實筆者最想知道的是,為什麼到現在我們還是看不到任何一家電商推出像亞馬遜或中國淘寶、京東一般,能夠讓使用者留下單品評價的功能呢?

讓 Plastc 用一張卡取代你整個錢包!

Posted: 09 Oct 2014 01:08 AM PDT

讓 Plastc 用一張卡取代你整個錢包!

之前 Inside 文章〈覺得皮夾過厚?你該來看看這個信用卡多合一卡片「Coin」!〉介紹過可以儲存多張信用卡資訊的 Coin ,用一張卡取代你全部的信用卡。但現在,Plastc 不只要去取代你所有信用卡,它要取代你整個錢包!

Plastc 和 Coin 一樣是信用卡大小,而且都可以利用藍牙裝置與手機 App 同步,但特別的是, Plastc 能一次儲存 20 張卡片資訊及條碼,支援的技術包含了 NFC(同於 Apple pay 及 Google Wallet 所使用的技術)、刷卡機專用的 EMV (例如 Visa, Master等信用卡)、和許多證件使用的 RFID(例如悠遊卡及 ETC 儲值卡),簡單來說,Plastc 可以用來儲存你的信用卡、金融卡、身份 ID 證件、條碼禮物卡、條碼禮卷、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卡片技術 Plastc 全包就對了!

而 Plastc 厲害的地方還不止這些,其電子墨水觸控螢幕(E-ink touchscreen) 可以用手指滑動選擇其儲存的卡片或 ID 證件,選擇的卡片資訊直接會顯示在 E-ink 螢幕上,而且還能直接在上面輸入密碼( PIN code)。 E-ink 螢幕也能用來顯示帳戶餘額、證件照片、電池電量,實在是又時髦又實用!

還想多深入了解怎麼使用 Plastc 嗎?先將你的各種卡片儲存在手機應用程式 Plastc Wallet ,然後利用藍牙同步 Plastc 卡片。要使用時,在 E-ink 螢幕上滑動解鎖,選擇你要的卡片,之後便將它當做普通卡片一樣使用!你可以選擇學生證去感應門卡、或選擇信用卡在刷卡機上輕輕一刷,使用 Plastc 當信用卡時,它會顯示你的照片跟簽名讓店家核對帳單,除此之外,交易完成後,Plastc 還會寄送通知到你的手機,上面顯示交易金額跟明細讓你確認。

至於充電部分,只要將 Plastc 卡片放在其專用的無線充電墊上便可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後一次可以持續使用 30 天,而且 Plastc 內建感應器能偵測光源,沒有使用時則自動進入睡眠模式以節省電源。比較起來,Coin 則無法重複充電使用,約兩年要換一次電池。

如果卡片遭竊怎麼辦?忘在櫃檯怎麼辦?不用擔心,在使用過程中,一旦你的手機跟 Plastc 卡片相隔太遠,Plastc 卡片先自動鎖起來,接著你的手機會收到通知提醒你取回卡片 ; 如果真的遭竊了,你還能夠從手機上的 Plastc Wallet 將 Plastc 上的信用卡及證件資料刪除。如果實在不幸地,小偷將手機跟 Plastc 卡片一併偷走,解鎖 Plastc Wallet 除了需要密碼外,還要進行人臉辨識 (Facial Authentication)... 嗯,這樣的防盜設計不賴吧?

最讓人吃驚的是,和 Plastc 合作的公司都是大有來頭,在其產品銷售後,將會得到 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通公司)、Bank of America、Chase、Charles Schwab、Citi、US Bank、Wells Fargo 等大銀行的支持。現在線上開放預訂 Plastc ,價格是美金$155(約台幣4500元),預計明年暑假可以收到。

相對 Coin,Plastc 功能強大太多,但最主要的支付功能卻得跟 Apple Pay 強碰,不過 Plastc 營運長 Ryan Marquis 並不擔心,他說 Plastc 同時支援 NFC 與 EMV,而且至今依然有很多情況必須使用實體卡片,比如地鐵售票機、ATM、自助加油機等等,「還有很多 POS 系統還沒跟上時代腳步。」何況,萬一 iPhone 遺失或者沒電,Plastc 至少還可充當備案。

155 美金取代整個錢包,你心動了嗎?

六大特質看出軟體工程師好壞

Posted: 08 Oct 2014 02:18 AM PDT

六大特質看出軟體工程師好壞

photo credit: hackNY.org

本文譯自〈Good Software Engineer / Bad Software Engineer〉,作者為 Color Genomics 軟體工程師 Katsuya Noguchi。

優秀(good)的工程師,與糟糕(bad)的工程師,到底有什麼差別?身為一名軟體工程師,這是一個我們經常必須捫心自問、並與其他人相互詰問的問題,以建立出色的團隊,並且自我成長。Ben Horowitz 撰寫的〈優秀的產品經理/糟糕的產品經理〉啟發了我,寫出軟體工程師的版本。以下是優秀工程師的特徵,不分順序。

寫出好的程式

優秀的工程師遵循風格指南(style guide),優秀的工程師能為程式碼恰如其分的命名,優秀的工程師能夠精確的描述程式,而不帶有強烈的個人意見,優秀的工程師寫出的程式儘可能的簡潔,優秀的工程師應該盡量把程式抽象化以防止功能彼此干擾,優秀的工程師在程式庫逐漸豐富的過程中,能夠時常修改程式內部結構(refactor),優秀的工程師能將商業邏輯與程式邏輯區隔清楚。

糟糕的工程師只在乎程式最終是不是有得出自己預期的結果,如果他們看到結果了,就代表工作結束了。

動作快,品質佳

優秀的工程師懂得在品質與時間壓力之間做出取捨,他們掌握技術負債的狀況,而且可以盡快「償還」負債,避免一發不可收拾。優秀的工程師要求自己在有限時間內寫出品質最好的程式,不斷追求進步,追求卓越。時間緊迫,從來不該成為寫出破爛程式的藉口。

糟糕的工程師抱著「趕快把事情搞定」,交差了事的心態,產出亂七八糟的程式,聲稱自己為大家節省了時間。殊不知他們寫出的程式會成為團隊的負擔,終究得要有人出面替他收拾殘局。

追根究底的精神

優秀的工程師從不盲目而行,他們質疑每個問題,以判斷手上的專案出現的到底是真正的麻煩,抑或只是表面的症狀。

他們懂得找出問題的根源,以揪出導致「表面症狀」的深層原因。他們一方面理解細節,一方面也能綜觀大局,確認自己正在著手解決的是真正的問題。

糟糕的工程師則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從不對他們被要求解決的問題發出疑問。盲目地執行無法產生價值,這種行為儘管在短時間內可以見到效果,卻可能不利長期發展。

用個例子來說明優秀的工程師與糟糕的工程師,究竟有什麼差別:產品經理發現公司網站某個網頁載入的速度非常緩慢,於是要求工程師解決問題。糟糕的工程師二話不說,執行這項任務,但是優秀的工程師則嘗試理解數據,判別導致網頁變慢的根本原因,並且發現 90% 的載入時間都耗在其中一個資料庫查詢指令上了,而那是因為少了一個資料庫索引。不急著隨便植入解決方案,優秀的工程師追本溯源,而不只著眼於表面的問題。治標不治本,可能拖延或掩蓋真正的問題,導致「後續治療」更加艱難。

優秀的工程師懂得把巨大的任務拆解成一個個微小的問題。小小的問題更容易思考、理解、編寫程式、維持、重複利用。優秀的工程師辨別模式,並且歸納該種模式。糟糕的工程師只會蠻幹。

做出合宜的抉擇

優秀的工程師知道,沒有什麼完美的設計、服務或工具能夠全面適用於各種狀況。優秀的工程師知道可用的選擇,知道自己手上的籌碼,做出適宜的權衡。

糟糕的工程師漫不經心,一味使用時下熱門的設計、服務或工具,糟糕的工程師不會考慮其他可能的選項。

善於團隊合作

優秀的工程師也是優秀的團隊成員。他們寫的程式不只可與機器溝通,更要緊的是跟其他工程師溝通。他們知道,程式的「一生」多數時間都是被其他人讀取,這些人常常需要修改程式,或在其基礎上創造新的事物。他們編寫測試套件,除了用來驗證自己的程式,也是用來向他人說明,程式應該如何表現,優秀的工程師會讓後人不必花太多力氣就能進行修改。

糟糕的工程師不在乎程式的可維護性與可讀性,他們的工作在寫完程式的那一刻就結束了,只有在被強迫的狀況下,他們才會編寫測試套件。

優秀的工程師充分利用程式審查,學習程式庫其它部分,分享他們的風格,控制整體程式庫的品質,他們既了解也相信程式審查是向他人學習最快的方式,而且可以改善工程團隊的輸出品質。

優秀的工程師發表意見時,目的不在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而是誠摯的希望與團隊一同成長。他們思量整體的設計、設想極端情況(edge case)、改進形式,考慮各種可能更進一步加強資料庫品質。他們提出意見時,通常是以「為什麼(why)」(為什麼你會想這樣寫?)起頭,而不是「什麼(what)(這是什麼東西?)」。

洞察力(perspective)

優秀的工程師有長遠的洞察力,支撐他們從容度過軟體開發的高潮與低潮。工程師必然會經歷許多洩氣的時刻,比方說,當他們臨時收到伺服器掛了的問題、或者被要求處理高技術負債的程式庫、或者逼近死線。就算身處這些惡劣情況,優秀的工程師依然抱持積極正面的態度,高度的自我激勵,以及運動員般的專注與自律。

糟糕的工程師隨便都能失去動力,而他們的動機也不是發自內心。糟糕的工程師把壓力發洩在其他人身上,只要事情一不如意,他們馬上就陷入沮喪,不願自己先努力試著解決,而是直接求助別人,卻叨擾了同事。

您認為優秀的工程師還需具備哪些特質呢?歡迎與我們分享。

饕客們的懶人救星!餐飲外送界的 Uber – doordash 引爆 O2O 熱潮來臨!

Posted: 08 Oct 2014 01:57 AM PDT

饕客們的懶人救星!餐飲外送界的 Uber – doordash 引爆 O2O 熱潮來臨!


圖片來源:doordash.com

「對不起,我們沒有提供外送服務!」每當在家或是公司開會時,想用外送服務快速訂餐,最怕就是聽到對方回答這句話,外送難道就只能選某些餐廳快速打發嗎?當美食越來越多競爭激烈,要滿足饕客們在家挑剃的嘴,或許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像doordash.com這樣的服務將會顛覆你的觀念,獨有的配送系統更讓O2O物流配送模式正式引爆白熱化大戰!懶人們想吃好料?只要輕鬆透過doordash網站與APP就可快速查詢附近店家的菜單,使用方式很簡單,首先輸入欲搜尋的地區,若是不在此範圍內也沒關係,只要先發送出位置,靜候doordash寄出通知即可,輸入後接下來,從菜單內挑選想吃的餐點做選擇,外送費用每一筆約落在6塊美金,而餐點約在30-60分鐘內就會抵達家門口。


圖片來源:doordash.com

而說doordash是餐飲外送界的Uber一點也不為過,特別的地方在於doordash擁有獨特的一套配送外送系統,與Uber模式雷同,根據體系中目前配送車輛的即時位置來進行媒合調度,這些自網站上申請加入doordash的兼職配送員也可藉由加入doordash取得訂單增加額外收入,根據第一個回覆的配送員即可取得當筆訂單,報酬每小時約20美金,甚至還有機會得到許多小費的機會,雖然目前doordash開放外送地區僅在舊金山地區,但doordash已上看千萬美金的營收,可說是後市看俏,也引起大家再度對燒得很夯的O2O話題引起重視!


圖片來源:veooz.com

在中國流傳這麼一句話:「要創業; 學Uber!」,Uber創立幾年已開創百億美元以上可觀的價值,許多產業貼上Uber標簽也更容易引起創投界的注目(之後會再陸續介紹更多新創團隊),而Uber取得的重大成功,更成為創業家們學習與觀察的對象!2013年由Tony Xu所創立的doordash可說是創辦人與產品都相當年輕的一項服務,更是由著名的創投公司Y Combinator(簡稱YC)所培育的產品。


圖片來源:westsidepeoplemag.com

Tony Xu先前曾於行動支付公司擔任產品經理一職,在2013年後全心投入創立doordash,當產品在推出一年後曾有人問Tony,粗估舊金山地區Palo Alto本地居民約花多少金額在外送訂餐上?Tony回答是100萬美元,沒想到實際金額是他預期的10倍以上,而更多餐廳業者更靠著doordash增加了近50萬美元的年收入,舊金山地區有高達五分之一的家庭曾使用過doordash訂餐!doordash的目標更不僅於此,目標在希望能建立起一套自動學習回饋的系統,可以從一連串的使用者經驗中學習掌握,運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將美食送抵到消費者的口中,包括一連串像是中間飯菜運送保溫時間計算、餐廳的製作錯誤率估計、運送所耗費的時間等,都將更能精確的估計與計算!在今年5月,doordash 已獲得來自紅杉資本領投的1730 萬美元A輪融資,更也證明了O2O新物流時代的來臨,這樣的商業模式可行性,也正在美國與中國等各大地區發展創造當中,O2O的新物流配送服務近年正夯,而快速配送服務又是最引起注意的項目之一,一連串的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之相互整合與配合更是重點所在,目的在於讓用戶、平台與餐飲商三方都獲得共贏共享的局面,而之後又將是否會有更多新創服務推出,台灣也是否會產生類似服務,值得我們再觀察注意!


圖片來源:techcrunch.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