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食安危機爆不停!食品管家 HowGood 幫你把關”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食安危機爆不停!食品管家 HowGood 幫你把關

Posted: 25 Sep 2014 03:38 AM PDT

食安危機爆不停!食品管家 HowGood 幫你把關

吃下肚前 HowGood 先幫你做食安第一手把關

現在人愛大啖美食,吃下肚的食物安全警報也不斷拉升,就怕過沒幾天食安又一爆,就在吃東西吃下肚前,你是否也開始有懼怕感產生?「食安事件一定還會再發生!目前要解決食安問題,幾乎沒有希望」某食品公司總經理曾這樣說過,但「危機就是轉機!」,也許我們無法決定食品製作或程序或來源,但或許我們可多多選用像是HowGood這樣的服務,為我們吃下肚的食物,先替我們做健康的第一手把關!

由二個充滿熱情的兄弟Alexander Gillett and Arthur Gillett在2007年於美國紐約創立的HowGood,一開始是為了提供一個給用戶方便尋找有機健康食品的平台,進而發展出一套專屬自有的食品評鑑系統,評鑑包括了超過美國21個州與許多生技公司和食品公司的產品。二兄弟主要在希望開創一個簡單的工具,讓購物者可以簡單地辨別哪些食物是最好的,最安全與值得購買,讓民眾可安下地吃下買的每項商品,率先知道哪些食品是安全無虞,讓食品資訊可更加透明。

自小二兄弟就希望可做與食品相關行業,甚至夢想著可以開一家餐廳,就在某日在商店購物時,看到許多來自國外的食品包裝上標示不夠清楚,也有許多食品資訊缺乏,讓他們在購買時無法確定,這是否是一項值得購買的商品,因此兄弟倆產生了創立HowGood的想法,就在2006 年二兄弟密切討論這樣的想法概念後,用許多測試市場想法概念試水溫後,果然從當中找到了許多市場需求,而食品評鑑的面相也相當多元,消費者可以從當中尋找自己喜愛的產品,了解這是否是值得信賴的產品,而參與HowGood評鑑的食品多達超過十萬多種。

創辦人表示,目前雖然大部份的人,還是因為健康因素與食品安全來選購商品,但在國外,也越來越多年輕人會除了這些因素以外考量而購物,像是會選購對社會較有責任與道德感的企業品牌來做購物選擇,最近陸續也推出越來越多的綠色有機專屬網路商店,而HowGood更推出了APP,讓消費者拿著手機就可以輕鬆地輸入商品或是掃描條碼,可輕鬆地知道此項商品的評鑑狀況。

目前在HowGood中,僅只有6%左右的產品擁有最高等級的食品評鑑,而HowGood也在促進銷售上有明顯幫助,擁有最高評鑑等級的商品,在銷售量上也明顯增加27%,在食品安全拉警報的台灣,似乎也相當需要類似的服務呢!

前進瑞士!QSearch 奪 SSW 創業競賽台灣站冠軍

Posted: 25 Sep 2014 03:23 AM PDT

前進瑞士!QSearch 奪 SSW 創業競賽台灣站冠軍

SSW 全球組織者 Julien Berthomier

由國內三創數位育成中心引進、來自瑞士的全球創業競賽 SSW(Seedstars World)昨日於資策會民生科技服務大樓舉辦第一屆的台灣站競賽,由 20 組團隊爭取前往瑞士參加總決賽的機會,其中不乏一些我們常見的團隊。最後由今年三月才在 Echelon 2014 台灣站的 QSearch 再度奪下優勝獎,將前往瑞士參加總決賽,爭取最高 50 萬美元的投資。

評審名單

16 組團隊登場

redEHS

晶鐳科技打造長照照護雲端系統,把厚厚的紙本病歷電子化,方便照護人員管理與檢索。他們自行研發軟體,搭配硬體做系統整合,最新合作的硬體是 LG 七吋平板電腦,如果硬體故障,則由合作營運商 Verizon 負責維修。主要市場鎖定美國,目前約有 200 多家照護中心使用 redEHS,晶鐳科技向使用者收取軟體月租費以及試紙費用,他們也開發自動化的庫存領料機1

Rinse

來自臺灣團隊開發的 Rinse 要做攝影師社群的 LinkedIn/Dribbble。Rinse 是一個讓攝影師用照片搭配文字訴說故事、建立作品集的平台,採用邀請制,獲得認可的使用者才能加入使用。

Rinse 希望能在市場上為藝廊和攝影師建立橋樑,商業模式則是透過向藝廊和攝影師收取媒合費用。Rinse 的使用者有 35% 在美國、25% 在歐洲、20% 在日本,除了與 10 家藝廊合作(這些藝廊支付年費),Rinse 也與一些知名的媒體和網路平台取得合作,例如 Big Issue(大誌)和 Medium 等等。

懶旅人

台灣是個適合一日遊的地方,很多人喜歡在週末隨性說走就走。懶旅人(FB 最夯美食玩樂 )依照位置與抵達時間,以及使用者選擇的主要景點,即時推薦附近美食餐廳、附近景點、娛樂場所,幫忙填補剩下的時間。這些地點是從 Facebook 搜集而來,從中找到每個區域最適合拜訪的時機;同時使用 Google Maps API 提供交通路線,如果使用者提早或較晚到達建議的地點,整個旅程計劃也會自動調整。使用手機拍照時,照片能與旅程同步,旅程結束的同時,也完成了今日的旅行回憶錄。

MyBigDay

我們經常會在 Facebook 上看到朋友們安排婚宴桌次、詢問親友參加的意願等等,不外乎是填寫 Google Docs 或是留言回覆等等,MyBigDay 提供婚禮籌劃服務,協助新人能夠更輕鬆地完成累人的婚禮籌備工作。

MyBigDay 還提供了「Guest App」,讓參加婚宴的賓客可以直接將現場的照片上傳,希望新人可以不必再「挨家挨戶」地拜託大家上傳婚禮照片。目前 MyBigDay 平均每個月有 210 對新人使用,上個月有 60 人付費使用。已經與國內 50 家實體業者合作。

Market Visio

股市變幻莫測,如果只看 Google / Yahoo 財經決定投資標的可能遠遠不夠。MarketVis.io 除了在網站放上個股走勢之外,也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撈取相關資料,以及下載各家公司的 10-Q(年報表)、10-K(季報表),讓使用者掌握更翔實的訊息。此外美國勞工統計局、能源資訊部、人口普查局、世界銀行,都是 MarketVis.io 欲呈現的資料,他們將這些數據製成一目了然的圖表,方便投資人參考。創辦人 Wan Chun Chen 表示,MarketVis.io 已有 6000 多名使用者,同時強調他們純為資訊揭露,不提供交易功能,與國內的財經資訊網站財報狗、Nvesto 的模式相似。

QSearch

號稱要當「Facebook 上的 Google」,QSearch 一開始是以免費的瀏覽器延伸套件形式,協助使用者快速搜尋自己、朋友和粉絲團在 Facebook 分享的內容。後來 Qsearch 推出收費服務「PowerList」針對 Facebook 廣告進行最佳化,有效提升廣告點擊率,以及針對社群網站的監控服務,為使用者分析當下受歡迎的文章、連結或關鍵字到底是從什麼時間點,或是被哪些人(或是粉絲團)轉載之後紅起來的。

去年 Inside 曾經專訪過 QSearch 的團隊,請見 〈 讓你快速搜尋 Facebook 塗鴉牆內容——QSearch 團隊專訪〉。

Pamperologist

現在已有不少 LBS app 為使用者推薦店家,美國的 Yelp 就是當中的佼佼者,不過有時評分最高的不見得適合自己。來自新加坡的 Pamperologist 專注於女性美容,包括髮型沙龍、指甲、按摩等等,創辦人 Sophia Lin 將其形容為 Yelp + Pinterest,藉由使用者照片分享,讓其他使用者獲得真實且俱有參考價值的資訊,並且能夠直接預約鍾意的店家。目前服務僅限新加坡,未來還將加入遊戲設計以及手機支付等功能。營收來自廣告、店家訂閱(以直接讓使用者從 app 上預約)、交易抽成。

微光計畫

太和光為國內育成中心 AppWorks 第一支軟硬整合團隊,聚焦在「微物聯網」領域,專注以行動裝置連結身邊物品的軟硬整合研發,例如以行動裝置控制家電產品等,帶來智慧家電的生活模式。

然而太和光除了為大眾開發讓生活更加便利的產品外,也服務一些與我們很不一樣的人,他們曾經開發過「漸凍人溝通板」,協助漸動人與外界溝通。這次 SSW Taipei,太和光創辦人吉正然為我們介紹他們透過 beacon 技術建立的導航地圖,為盲人指引路線,他們希望最終可以幫助全球約 3,000 萬的視障人士。吉正然稱全台北市約有 10 萬盞路燈,假如我們在這些路燈架設約五萬個 beacon 裝置,大約需要 100 萬美元(三千萬台幣),而這些錢卻只能買到 30 隻導盲犬。

DIITU

Diitu Move 為半封閉社群網站,以婚禮、聚會、演唱會等帶有「集體回憶」性質的事件,以社群搜尋引擎或演算法將參與人群連結起來,將同一時空的照片串聯起來,並且編排成優雅的動態雜誌。商業模式是從結婚典禮或者品牌、企業活動收費。八月參加 TechCrunch Beijing 創業大賽前五名。

Ragic

曾經獲得「Echelon 2012 Taiwan Satellite」優勝的 Ragic,協助企業快速建立線上企業系統的服務。Ragic 認為傳統的企業資訊系統不但過於昂貴,還需要專業人員長期維護,而免費的服務像是 Google 文件,也無法當做企業資訊系統使用。所以他們為企業提供多種網頁應用程式(web app)解決方案,讓使用者即便不懂程式,也能輕鬆地修改企業的資訊系統,iOS app 即將上線。

然而,Ragic 的目的並非是與市面上大型 ERP 供應商爭奪大型企業客戶,而是鎖定中小企業與企業集團中的小規模部分或團隊。他們的客戶遍及全球,包含中華電信、第一金控、Intel 和亞馬遜等等。

FunXFun

社群化折扣訊息接收工具。蒐集國內外 200 多種品牌的折扣訊息,使用者可以透過幾個簡單步驟客製化,只接收喜愛品牌的優惠資訊,當身處該店家附近,能夠自動推播該品牌的最新優惠折扣訊息,同時也有留言互動功能。欲購買國外商品時,Shopal 也能自動生成商品清單,直接彙整給代買者,免去一頁一頁整理的麻煩。目前轉換率為 40%,顧客留存率 25%。未來預計加入手機支付功能。

Absolute

Absolute 開發的 LINKASE Pro 是一款 iPhone 保護殼,利用特殊的電磁波導引技術來增加手機 WiFi 與 3G 訊號的收訊,並且節省手機電力(約 20%)。Absolute 相信周邊裝置市場雖然競爭,但規模也很大。去年他們賣出三萬個,今年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 10 萬名使用者,並且以每天 200 個的速度再增加,預計今年就可以達到損益兩平。

未來除了開發更多適用機種(例如 iPhone 6/6 Plus)的 LINKASE Pro,Absolute 也預計拓展到行動電源和外接記憶體等領域。

DearDays

許多人寫日記經常半途而廢,因為缺乏靈感。DearDays 號稱「幫你把每天的日記都先完成 99%」,使用者只要補足剩下的 1%。主要是利用使用者手機中的照片排成漂亮的時光軌跡,並以提供問題的方式請使用者記錄自己的想法。比如今天若是使用者的生日,DearDays 可能就會詢問「生日中你沒說出的第三個願望是什麼?」今年 4 月上架,售價台幣 60,目前累積 1400 位付費使用者,限免活動吸引 1.5 萬下載量,月活躍使用者約 300 位。

BirdieView

類似蘋果的 Find my Friend app,BirdieView 是一款 LBS(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app,透過手機 GPS 定位,使用者可以知道安裝 app 的人當下的位置,還可以設立地理柵欄(Geo-fence),假如小朋友離開設定的範圍,就會發送通知給家長,反之也可以設定進入某個範圍後發送通知。

TAKKO

「改天吃個飯吧!」多年不見的 A 在臉書上稍了訊息。「好啊,改天」,Z 等了好幾天才回答。——楊雅喆〈最殘酷的問候:改天吃個飯

我們很常隨性所致,跟老友在即時通訊上相談甚歡後拋出這麼一句,「改天吃個飯吧!」但若當下沒有決定日期地點,也許過了一百天也見不到面。TAKKO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基本上又是個聊天軟體,但是多了電影、餐廳等資訊,不用離開 app 就可查閱,並且直接把資訊丟進對話視窗,眾人同意之後,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日期,簡化這段眾人從線上聊天到線下聚會的歷程。

Lovely Day

Lovely Day 是一款標榜為女孩們設計、帶有少女風格的行事曆 app,今年六月上架後很快就成為 App Store 推薦的當週新款 app,更在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七個亞洲 App Store 的工具類免費 app 下載第一名,短短三個月內已經累積了超過 22 萬的下載數,每個月的活躍使用者約有 4.3 萬人。

Lovely Day 無需註冊即可使用,不過如要分享日常活動到社群網站還是要登入(例如 Facebook connect)。Lovely Day 分析使用者資料(做什麼、誰、何時等)後可以預測、建議和提醒,並且銷售貼圖合佈景主題。下個月 Android 版 app 將會上架。目前團隊正在尋求種子投資。

小結:英文真的很重要

由於主辦單位來自瑞士,這是一場相當國際化的創業競賽,語言的重要性瞬間放大。不得不說,英文表達能力的確是昨天不少台灣團隊很大的劣勢,有人講得七零八落,連語意都表達不清,甚至聽不懂評審的問題,需要主持人從旁翻譯,甚至還有兩人站在台上互推回答的狀況,感覺練習不足,跟新加坡、海歸創業者相比就更不忍卒睹了。如果創業的主題出類拔萃,也許可以削弱語言的問題,但如果特色並不明顯,又無法清楚闡述想法,就真的白白浪費這個難得的機會了。報名參加的團隊應該都是企圖「going global」,但最基本的實力得跟得上野心啊。

另外有些團隊面對評審針對競爭者的問題,也沒準備好,只能回答「沒聽過、沒用過」,這似乎也是部分團隊的通病,一味強調獨特性,卻不知道(或者視而不見?)市場也許早已有相似的產品,遑論分析自己真正的優勢與劣勢。另外,也有團隊被評審問到「客戶取得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時,對產品的數據狀況外。這也許是主辦單位可以從旁協助,提示團隊的準備方向。

我們仍非常佩服每一位創業者的勇氣與熱情,我們仍然最希望看到台灣團隊振翅高飛。恭喜 QSearch,祝福你們在瑞士大放異彩,而這次未獲評審青睞的團隊,相信你們未來也將在另外一座舞台重新振作。

Google 人事副總的告誡:履歷犯下五大致命錯誤,神仙也救不了你

Posted: 24 Sep 2014 09:44 PM PDT

Google 人事副總的告誡:履歷犯下五大致命錯誤,神仙也救不了你

Photo Credit: Dustin Fenstermacher

本文譯自 The Biggest Mistakes I See on Resum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作者為 Google 人事高級副總裁 Laszlo Bock。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已寄出上百封履歷,幾乎每種工作都應徵過了。同時我也看過超過 20,000 封履歷,在 Google 工作,有時光是一個禮拜我們就會收到 50,000 封履歷。

我看過不計其數的履歷,多到不行。

有些非常出色,多數都還過得去,但還有一大部分,簡直災難。15 年來,我不斷看到同樣的錯誤一再出現,任何人都可能因為這些錯誤與理想的工作擦肩而過。最最令人沮喪的是,許多出類拔萃的人才,他們的履歷卻也經常犯下此類低級錯誤。但是,在競爭兇猛的勞動市場,人資可以對最細微的品質斤斤計較。即使應徵者再怎麼傑出,隨便一個筆誤就不予考慮。

LinkedIn 上一半以上的使用者的履歷一定都出現至少一種錯誤,我希望你們可以贏得夢幻職位,而不是徒留遺憾。以下是五個我最常看到的錯誤:

1. 筆誤不是藉口

雖然這很明顯是不該犯的錯誤,但是它就是層出不窮。2013 年 CareerBuilder 的調查發現 58% 的履歷都有「筆誤」的狀況。

而且實際上,那些對於自己的履歷特別謹慎以對的人,最可能犯這種錯。因為他們總是反覆修改到最後一秒,只是如此一來,主詞和動詞突然就衝突了,句號突然點在莫名其妙的地方了,日期突然就前後不一了,卻因沒時間檢查再也無法挽回⋯⋯我總能在 MBA 學生的履歷中挑到這種毛病。錯字很致命,僱主很容易因此認為應徵者不在乎細節與品質。有沒有避免這種錯誤的方法?有的。

從下往上重新複查一次自己的履歷,反著閱讀,可以讓你一次只專注於一行文字。再不然,就是找個信任的朋友幫你校對。

2. 又臭又長不討喜

應該有不少履歷教戰守則都一再告誡我們,每 10 年工作經驗只用一張紙呈現就好。但是偏偏這實在很難做到,但是 3、4 甚至 10 頁的履歷讀起來實在要人命。就像 Blaise Pascal 的名言:「我應該寫封簡短的信,但我沒時間。」一份節奏明快、焦點清晰的履歷,需要經過整合、決定優先次序、傳達關於你這個人最重要的訊息,相當耗費心神。以下這句話請謹記在心:履歷的唯一目的,是拿到面試的門票。履歷的目的,不在說服人資僱用你(這是「面試」的作用),或者陳述你的人生故事(這個部分請向摯愛的伴侶交代就好),你的履歷是讓你獲取面試機會的「工具」。當你順利坐進面試會議廳的椅子上,履歷就再也無足輕重。請濃縮你的履歷,又臭又長絕不討喜。

3. 格式維持簡單一致

除非你是要應徵設計師或藝術家的職位,不然應該儘量維持履歷的乾淨易讀。字體大小請至少設定在 10,邊緣至少空下半英寸的留白。白紙黑字,行距一致、欄位對齊,每頁都應標記你的大名與聯絡方式。別嫌麻煩,檢查你的履歷在 Google Docs 與 Word 的呈現是否一樣完美,夾帶進電子郵件寄出之前請先打開預覽。跨平台瀏覽時,原先規劃的格式容易亂了套,存成 PDF 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法。

4. 機密資訊不外洩

曾有一名任職全球前三大顧問諮詢公司的應徵者來信,這家公司的保密政策非常嚴格:客戶名稱絕對不能外流。這名應徵者在履歷中敘述:「曾經擔任位於華盛頓 Redmond 的軟體公司的顧問」,被我拒絕。保密條款致使前僱主的需求(三緘其口)以及你的需求(儘可能展現自己有多優秀)彼此抵觸。應徵者往往想方設法在表面上遵循規定,實際上卻違反保密本意。這是錯誤的策略。況且,即使這位應徵者沒明說那家公司就是微軟,明眼人一秒就看穿。粗略估算,約有 5-10% 的履歷透露機密資訊,身為一名僱主,我一看到這種跡象就知道這些應徵者可以洗洗睡了,除非我覺得我自己的交易秘辛被其他人寄給競爭者也沒關係。

《紐時測試》很有效:如果你不希望在紐約時報首頁看到你自己(或你老闆)跟某件事牽扯在一起,就別在履歷中提及那件事。

5. 謊言終有一天反噬你

謊言令我心碎。在履歷中說謊一點也不值得。所有員工,上至 CEO,都可能因謊言遭到驅逐。人們誆稱自己的學位(缺了三學分而拿不到學士學位,就是沒有學士學位)與成績(我曾看過上百人「不小心」多算了幾分,卻從沒看過有人「不小心」少算了幾分),甚至膨脹學歷(上過幾堂「線上課程」,跟真的從 UCLA 畢業完全是兩回事)。此外,應徵者也羅織他們前份工作的任職時間,羅織他們的團隊規模,羅織銷售數據。人們永遠為了利己鑄下大錯。

撒謊三個最大的問題:

  1. 抓包輕而易舉:網路搜尋、背景調查、或者你前公司的同事們,有太多方法能證明你是騙子。
  2. 謊言陰魂不散,總是出其不意反噬:靠著那份說謊的履歷,工作了 15 年後獲得大力晉升,結果陳年瘡疤卻被挖了出來⋯⋯只能收拾包袱難堪走人,還得為下一場面試想個好理由。
  3. 聽媽媽的話準沒錯,我認真的。

懂了吧,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履歷會被丟到垃圾桶的原因。別再犯錯了,人資找的是最優秀的人才,大部份人在篩履歷的過程就會被淘汰。

不過往好處想,多數履歷都不完美,比別人多一分謹慎,避免上述那些錯誤,立刻讓你鶴立雞群。

下一篇文章我會告訴你們,「應該」怎麼寫履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