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新媒體實驗:一條燒錢也要走的路——聯合報系數位內容中心專訪” 與新的 1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新媒體實驗:一條燒錢也要走的路——聯合報系數位內容中心專訪

Posted: 19 Sep 2014 04:38 AM PDT

新媒體實驗:一條燒錢也要走的路——聯合報系數位內容中心專訪

「因為他們會下咒——施妖術啊,」海格一面說,一面翻開報紙,「他們說這些防護最嚴密的地下金庫,都有龍在前面看守。而且你還得先找到路才行——古靈閣是在倫敦地底下好幾百哩的地方,懂了吧,比地下鐵要深得多啦。就算你想辦法偷到了某些東西,在你找到路出來之前早就餓死了。」

哈利坐著思索這些新鮮事,海格專心閱讀他的《預言家日報》。

文字、圖片會動來動去的《預言家日報》並不只是小說《哈利波特》獨有的魔法世界產物。2012 年 5 月,新聞集團旗下針對 iPad 設計的實驗性新聞週刊《The Daily》(後來解散)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推出了一個動態的週刊封面,以影片形式播放當日的一些紀念活動。(後來在「Red Bull Stratos(紅牛同溫層計畫)」再度推出動態封面)

同年 10 月 11 日,距離美國總統選舉日剩下不到一個月,當時兩位候選人,尋求連任的歐巴馬與挑戰者羅姆尼正在準備下一週的第二次辯論。一週前的第一回合辯論一般認為羅姆尼小小佔了上風。這場事關美國未來的總統選舉自然是媒體的焦點,彭博商業周刊在這一天推出了選舉特輯,對選民提出的問題雖然簡單卻直指人心:「所以⋯⋯ 你有過得比較好了嗎?(So… Are You Better Off?)」但他們如何讓平常過著忙碌生活的讀者快速了解過去幾年來國家整體的變化?

靠圖表。

這期以選票畫記欄意象為封面的商業周刊,透過精心設計的圖表,配合簡短的文字,協助讀者很快地了解歐巴馬治下的美國發生哪些何種變化。當時我用蘋果第一部配備視網膜螢幕的第三代 iPad 閱讀,體驗相當地新奇,商業周刊的圖表無論在資訊的呈現、美感與互動性上都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可以到這裡這裡點擊連結,看看靜態的圖表。當然,互動性與平板有所不同)


▲ 左邊的圖表說明「收入持平(增加 0.2%,幾乎沒有成長)」;右邊說明家庭購買力下降 8.2%。


▲ 各種食物,乃至於家用品價格的漲跌。


▲ 此圖(局部)試圖說明:景氣循環根本不在乎誰當總統。


▲ Call It Chimerica:說明美國與中國在經濟上的關係。

兩年之後,美國媒體在網路上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家媒體不斷藉由改版和重大事件(例如選舉、奧運和世界盃等等)在網站、排版和圖表設計上進行創新實驗,無論是呈現的形式、傳播的管道都較過去更加豐富。

那麼台灣呢?我們只有大家在吵架時習慣搬出來的「媒體亂象」而已嗎?

未必。

這次 Inside 來到位於汐止的聯合報系總部園區,採訪了新媒體部數位內容中心的副總經理官振萱、數位製作人曹以會和美術技資訊圖表製作人董谷音,這個單位隸屬於聯合報系集團旗下的數位創新處。

資深新聞人踏入數位新場域

本次受訪者由左至右:聯合報新媒體部副總經理官振萱、
新媒體部數位製作人曹以會、新媒體部美術暨資訊圖表製作人董谷音

「我們在集團內被定位為『Lab』(實驗室),做的是實驗性的事情。」

歷經天下雜誌、Yahoo,年輕歲月熬煮文字,專訪過無數名人,官振萱今年進入老報社,擁抱新事物。今年 1 月 1 日聯合報成立數位創新處,下轄新媒體部與產品發展部,她接下新媒體部副總經理的位置,協同一批同樣歷練豐富的資深新聞人,企圖在混沌不明的網路時代,為傳統媒體找到新的出路。

官振萱翻開名片背面,「New Media Lab」(新媒體實驗室)道出這個新部門的核心價值。也許並不急於產生實質效益,也非 IBM、微軟等科技公司前瞻的科技研發,而是進行各種可被驗證的應用性實驗,打破紙媒限制,讓新聞在可能性無限的行動數位介面上,激起更大、更千變萬化的浪花。

數位創新處目前共有 5、60 名成員,新媒體實驗室佔了 3、40 人,陣容堅強,與官振萱一同受訪的美術暨資訊圖表製作人董谷音,在平面媒體擁有 30 年美術編輯資歷,中年自靜態設計跳轉到互動新媒介,一點也沒難倒她,作品甚至曾被國家地理雜誌於台灣舉辦的工作坊主持人盛讚「技驚四座」。

無論是華麗圖表,或是互動式頁面,宗旨都是「讓新聞更好懂,並且串聯事件的來龍去脈」,表面看似簡化,比起動輒數千字的報導,讀者有效吸收的程度可能來得更多。而這就有賴同樣是記者出身、擔任數位製作人的曹以會,憑藉敏銳的新聞嗅覺以及深厚的跑線背景,抽絲剝繭,架構扎實的內容。

那麼,這九個月來,他們究竟做了哪些事情?

聯合報 Plus

首先是 app,改版後的「聯合報 Plus」app 於 7 月份上架,官振萱透露,目前 app 的下載數約有 21 萬。除了一般的新聞之外,聯合報 Plus 也善用了平板的特性,在「互動釋新聞」單元針對各種議題以互動式視覺圖表的方式呈現新聞。舉例來說,上週他們就曾針對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推出互動式的資訊圖表,強調「三分鐘看懂 20 年」,要讓讀者輕鬆掌握近年來各縣市政治版圖的變化情形;而今天的大新聞之一——蘇格蘭獨立公投,自然也是「互動釋新聞」單元的重點議題。

另一個以分鐘為單位、透過時間軸方式呈現的即時新聞也是特色之一,官振萱說這是最受讀者歡迎的單元。不過現階段的 app 在執行時有時候出現不是很順暢的情形,在版型和互動的設計上也還有進步的空間。

所以,他們怎麼玩「新媒體」?

除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大選專題,其實還真不少。

今年世界盃,場上球員拚命,國外媒體在數位場域彼此較勁也叫人眼花瞭亂。善於數據分析的 Fivethirtyeight 精準預測賽事結果1;耕耘互動新聞已久的紐約時報,更是招式盡出,各種新媒體元素搭上創意玩得淋漓盡致,比方說,當時讓我們猜得不亦樂乎的足球落點遊戲2

然而當時我們卻不知道,其實聯合新媒體部也煞費苦心製作了相當精彩的專題。官振萱打開 iPad 秀出聯合報 Plus app,點入漢堡按鈕選擇「互動釋新聞」,我們眼睛一亮,同時也在心中暗歎,原來以前錯怪了台灣媒體都在原地踏步,原來在美國、英國,甚至中國不斷試圖炮製各種數位內容時,我們的主流媒體並未全然缺席。

這個專題從規劃到完成不過一個多月時間,人力相當精實,僅有兩個半,一個內容企劃,一名視覺設計,加上曹以會從旁協助。內容十分豐富,除了基本的賽程、球星、賽事分析,他們還模仿《紐約時報》分析紐約洋基守護神李維拉投球姿勢的動畫3,找來運動員到高架橋下示範「香蕉球」怎麼踢,還以簡單的動畫解釋何謂「越位」,讓你輕鬆晉身足球達人。

此外,前陣子喧騰不已的 12 年國教,他們將複雜的特招、免試等等選項透過互動清楚呈現,更以圖表直指「要進明星高中,仍以『考試』為主要升學管道」。一目了然的設計,獲得許多家長迴響,教育部甚至也來關切。

諸如世界盃、12 年國教、九合一選舉包含大量資訊都屬時效性長的大型專題,耗時較久,但他們也能快速隨著重大突發新聞製作有助讀者理解背景的中型專題。在馬航墜機意外發生當天,一天之內他們趕出包含豐富圖文,以及時間軸的圖解新聞,幫助讀者迅速了解狀況;當然,最近國際火熱話題蘇格蘭獨立公投,這類最容易引起讀者問號的新聞,最適合以互動方式解釋「為何他們想要脫離聯合王國」。

值得一提的還有「走訪消蝕的海岸線」、「核四風雲」等等,看得出來是新聞部與新媒體部密切合作的結果。本來不是那麼容易下嚥卻相當有意義的深度報導,經過重新組織設計之後,變得易讀許多。

新媒體時代,多工型人才

雖然每個人都有個「企劃」或「美編」、「文編」之類的職稱,但是他們並不若傳統組織各就各位,各司其職。作為實驗的場域,新媒體團隊經常崗位大風吹,本來應該在室內盯著電腦做設計的,跑去火龍果園訪問農家;原本該設定議題的編輯、企劃,打開程式修圖剪片。藉由雙方不同視角,激盪出更有意思的內容。常態生活性主題如台灣花卉介紹、或者夏日戲水都是此類成果。

「在新媒體團隊裡面,擁有多元 skill 是很基本的。」官振萱說,新媒體部未來希望尋找的都是「多工型」人才。曹以惠補充,有志踏入新媒體領域的人,應有一項核心技能,可以是編採可以是設計,但他建議應該培養可以互補的專長,「我們的設計團隊能夠完全獨立處理一整個議題,包括企劃、採訪、技術到最後整個產出都能一手包辦。」無論如何,既然是在新聞產業,每天的任務就是從可能相當破碎的資訊中找出脈絡連結,重新「解釋」給予讀者,因此擁有「新聞感」是必要的條件。

「一人當多人用」,國外也是如此。根據網路媒體工作者李怡志所言4,紐約時報新聞圖表中心就自行負責資料收集與採訪,並不仰賴記者。且有大約 20% 具備統計軟體與資料庫的能力,能夠自己收集、分析資訊。

官振萱說,他們也常到大學校園與學生交流,她觀察,新聞系所已意識到媒體轉型,開設不少相關課程,比如台大新聞所就設有 Data Journalism。學生也對新媒體充滿興致與熱情,期待未來能以多元型式「說故事」;不過相較之下,視覺設計相關系所在這方面的著墨仍少。

視覺與圖表的重要性

2012 年,紐約時報用一篇《Snow Fall》做了一次他們在數位化能力的火力展示。

原生的網路媒體也不落人後,Vox 媒體旗下的科技網站 The Verge 過去曾經針對專題報導重新設計整個網站的版面,例如 〈Good design is invisible: an interview with iA's Oliver Reichenstein〉、〈For Amusement Only: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American arcade〉等專題文章。甚至,The Verge 曾為一篇描寫科技品牌粉絲的專題文章 〈Fanboys〉分別針對 Mac/iOS、Windows 和 Android 三大類裝置製作專屬視覺和版面設計。更近一點的例子則是最近 Mashable 推出的 iPhone 6iPhone 6 Plus 評測文章。


▲ 同一篇文章,在三大類裝置的呈現方式都不一樣。

董谷音同意視覺很重要,但她也指出,新聞媒體最重要的就是公信力,因此基於這項原則,視覺的呈現必須要是冷靜、低調、符合新聞精神的風格,也不應在標題上取巧,整個新聞製作在視覺或內容上都要維持中立、有公信力。

視覺和圖表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服務新聞本身,以精簡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很快地掌握資訊,在互動上偶爾也可以加入一些幽默的效果。但是她反對使用過多的影音、製作過於複雜的圖表、加入無謂的特效去炫技⋯⋯ 那樣對新聞沒有意義。

「如果製作出連我們自己都懶得看的圖表,讀者更不可能會想看。」

她以組裡面一位同事製作的「夏日戲水專題」為例,配合新聞組的資料提供,以冷靜、中性不誇張的圖表和簡易動畫,告訴讀者戲水相關的安全知識,例如哪裡有暗流、看似安全的沙灘為何會出現許多溺斃的案例。

然而董谷音也不諱言,有些視覺表達囿於題材,不是那麼容易呈現,但這也是他們要努力突破、改進的,希望資訊視覺化之後所有的讀者都能輕鬆看懂。

目前數位內容中心製作的視覺化圖表新聞和專題約有七、八十則,官振萱表示,未來他們會朝向推出較為小型、容易進行並病毒傳播的資訊圖表,有點類似《經濟學人》的「Daily Chart」。

長篇即將沒落?

或許學界和教育界很擔心青少年的閱讀習慣,但新聞人卻不太擔心。

關於網路時代下的長篇閱讀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Nicholas Carr 寫的《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以及哈佛大學研究員 David Weinberger 寫的《Too Big To Know》,其中第六章就是在討論「長篇的形式 vs. 網路的形式」,並且對《網路讓我們變笨?》一書的主張做出回應。

台灣的媒體人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官振萱解釋,新聞人關心的重點在於,用何種形式、用何種媒介最能讓讀者接收訊息,長篇表達有其必要性,但是當我們需要精簡溝通的時候,不必特別拘泥於篇幅,只要能兼顧載具特性,那麼無論長短都是好的。

曹以會則舉例,去年受聯合報邀請來台授課的紐約時報負責圖像編輯 Archie Tse 有提到,紐約時報曾經在網站上為候選人製作過非常精細的選舉行程圖表,結果追蹤數據後發現,流量幾乎只來自紐約時報自己人跟候選人的辦公室。

說故事方式的改變

與其說現代人不愛閱讀長篇文章或書籍,官振萱說她認為在新的時代,新聞媒體說故事的方式需要配合閱聽者的喜好做出改變。舉例來說,經過他們的調查,台灣讀者似乎偏愛各種即時新聞的內容。

而提到即時新聞,官振萱也很大方地稱蘋果日報在這一塊做得非常成功,就拿聯合報 Plus app 來說,最受讀者歡迎的就是即時新聞單元,只是聯合報選擇的新聞題材與蘋果日報較為不同。

雖然許多人對於輕薄短小、大量產出的「即時新聞」持比較反對的意見,但官振萱也指出,報社製作即時新聞其實還有另一層用意:練習。她說報社很重視速度,如果平日有在操練,當遭遇重大即時新聞的時候,例如前一陣子復興航空事故,同仁才能迅速反應。

國外競爭激烈,國內媒體還在摸索

官振萱分析,以美國為例,近年有大筆的資金流向新聞媒體,例如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以個人名義收購華盛頓郵報、eBay 創辦人 Pierre Omidyar 去年宣布與負責報導美國國安局大規模電子監聽計畫「PRISM」的前英國《衛報》記者 Glenn Greenwald 共同創立一家新的新聞機構「First Look」等等,除了資金充沛之外,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幾乎每個媒體集團都在大舉投資新媒體,而多家新聞媒體相繼改版,也讓讀者有機會見到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

她指出,這樣精采的現象,給了台灣新聞產業的人很好的學習機會,各個媒體應該挑選自身擅長的方式,走出自己的新媒體之路。國內的新媒體儘管資源不如國外,市場方面也可能沒有國外那麼競爭,但許多同業們,包含聯合報都在摸索下一條路。

實驗,才正開始

數位化浪潮幾乎傾覆媒體。我們較為熟悉的英語系國家英美傳統媒體的數位嘗試已經熱熱烈烈進行了好幾年,從商業模式的更新、到各種創新報導的實驗,無不令人興奮。

但是台灣,無論是傳統媒體數位版,或是網路原生媒體(在此非常不好意思的說,Inside 也是其中之一),似乎都還是相當靜悄悄。前幾年「動新聞」紅極一時,儘管引起傳統新聞人抨擊,但不失為一種面對網路新世代的實驗。而行動與網路科技的快速演進,新聞報導的形式理應有更自由廣闊的揮灑空間,但多數卻仍只停留在靜止的圖文式呈現,最多就是加了影片,殊為可惜。

面對數位轉型,主流媒體崇尚能夠在短時間內引爆最多點閱的「即時新聞」,也有媒體隨時跟風「整理自各大媒體的拼湊式報導」,有些媒體則是直接弄了形似內容農場的頁面,直接張貼來自中國社群媒體流傳的軼事怪談。這些欠缺營養的「短訊、趣聞」充斥社群媒體,榨取我們的注意力。

但是,除了爭取流量之外,還是有些媒體企圖做些吃力不討好,卻是身為媒體真正該做的事。如聯合報如此大規模的成立一處「新媒體實驗中心」,應是台灣媒體首見,因此就更值得稱許。只是也許還在起步階段,心力都放在產出精緻的內容之上,宣傳力度似乎還得加強,擺放在聯合報 Plus app 中的位置太過隱晦。不止我們,周遭許多朋友都不知道,原來世界盃期間,iPad 一滑就能當個最專業的一日球迷。

另外,中央社也常利用 SlideShare 或時間軸描述事件,天下雜誌前陣子時有精彩豐富的網路專題(例如「雙面中國」),風傳媒也已開始有一些比較活潑的做法,比如以數位雜誌的方式深度解析蘇格蘭。誕生於網路的獨立媒體雖然資源相對稀缺,但仍力爭上游,上下游市集「2014 緬甸關鍵報告」非常令人激賞;學運時期爆紅的新聞 e 論壇,充分運用社群散播擴大影響力,沉潛了一陣子,最近他們釋出一支預告影片,服貿後續追蹤報導即將上線,備受期待。

比起國外已經實驗幾年的成果,台灣媒體「新媒體」無論在技術或者「說故事」的表現上也許都還算稚嫩。但是,才剛起步而已,相信這場實驗冒出的火花將會一次比一次更令人讚嘆。

後記

既然採訪是新聞人,三位受訪人又服務於數位創新處,不免要來聊聊他們平常使用智慧型行動裝置的一些習慣。

曹以會表示,自己比較偏好原生的新聞內容,因此除了自家服務之外,他每天一大早就會迅速地透過 app 將國內競爭對手像是中央社和蘋果日報的新聞看過一遍。但也會常常抱著研究的心情去看衛報與紐約時報的變化。另外由於自己喜歡看體育賽事,也經常使用相關的 app,例如每次到了四大網球公開賽的時候,他就會去下載賽事專用的 app。

董谷音由於長期收聽 BBC 廣播,自然也很長使用他們的 app,其他像是衛報、時代雜誌和紐約時報等,除了吸收新聞之外觀察設計當然也是重點。除了新聞類的 app 之外,她說自己很喜歡國內愛料理的 app,用來找素食料理的食譜相當方便。

出乎意料的,曹、董二位似乎都不太常使用 Flipboard 這類的新聞聚合器。

而官振萱說自己除了喜歡收看線上影音之外,最常使用的新聞類 app 是台灣出品的 app「DrawNews」,除了使用方便之外,與 Evernote 整合是最吸引她使用的主因。

最後,我們特地向三位要了他們的平板截圖,讓各位讀者了解一下三位媒體人平常都使用哪些 app:


▲ 官振萱的桌面


▲ 曹以會


▲ 董谷音

新加坡新創團隊的後盾,來自願意分攤風險的政府

Posted: 19 Sep 2014 03:16 AM PDT

新加坡新創團隊的後盾,來自願意分攤風險的政府

本文作者鄒文翔(Aaron Tsou),不斷朝科技及新創產業努力邁進。擔任政大創新育成中心商業記者期間,提出「創業觀察系列」報導構想。獨自前往海外國家,訪談創新創業領域人士,並分享征戰國際市場的必要知識。希望運用自身專長,為台灣創業圈盡一份力。

「創業觀察系列」訪談國外的創新創業領域人士,包含政府官員、育成中心、企業主及投資人,分享在其他國家創業的必備觀念及知識,讓更多人瞭解,征戰國際市場前的準備。

哪個國家在經商便利度的總排名,連續超過 5 年榮登全球之冠1?甚至在該國成立公司,不消一天即可完成?兩者的答案是新加坡,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獅城。

(圖 /Mohan Belani 提供)

新加坡是一個面積約台北市 2.5 倍大,總人口不及台灣 1/4、甚至沒有天然資源的小國2。不過,鄰近東南亞的優越地理位置、加上高效能又清廉的政府3、健全的基礎建設、法治制度及完善的金融體系,新加坡現今卻是亞洲人均 GDP 最高的國家、居四小龍之首4

走在街道上,你會看見豔陽下的美觀建築及公園綠地;若搭乘小船在新加坡河遊覽,則能感受清爽的微風拂面。這座「花園城市」並非浪得虛名,更是全球最理想居住的城市之一5

(圖 / 鄒文翔攝)

在新加坡創業的優勢

科技新聞媒體 e27 的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Mohan Belani 表示,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商業及金融中心,具備良好的基礎建設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 (註 6)。此外,政府提供多樣化的輔助及共同投資方案,吸引國際投資人合作。降低資金周轉的難度。

當地創投公司 TNF Ventures 的投資經理 Frank Lee 則認為,許多跨國企業把亞洲總部設在新加坡,相較於鄰近國家,新加坡 B2B(Business-to-business)的優勢更高。再者,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與歐美市場接軌,較其他亞洲國家容易。

綜合以上觀點,這也是為何許多瞄準亞洲市場的企業,決定將公司設立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便利的經商環境、良善的基礎建設、法治及金融體系皆是原因之一。其中,政府的角色尤其為重。

(圖 /Michelle Woo 提供)

新加坡政府

新加坡的創業環境,是從政府開始,上往下向民間擴散。由總理主導的研發、創新與新創事業委員會(RIEC),幾乎涵蓋所有核心內閣成員。在此架構下,負責執行國家創新與創業計畫的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NRF)官員表示,RIEC 彙整近 8 成的內閣成員,是因創新創業仰賴教育部及財政部等各部會通力合作,才能做起來。

為打造屬於新加坡的創業環境,政府更推出許多措施獎勵創業。例如,新加坡稅務局(IRAS)針對當地新創企業,提供 Tax Exemption Scheme for New Start-up Companies,為團隊減免稅務;另一項由 NRF 主責的計劃 Technology Incubation Scheme(TIS),只要公司設立在新加坡,並取得政府認同的創投投資,政府會直接認購 85% 的募資金額(最高達新加坡幣 50 萬元、相當於新台幣 1200 萬元),創投可日後再買回政府股份。育成加速器 Plug and Play Singapore 的事業發展部經理 Wayne Soh 說:「等於是政府幫創投分攤大部分風險,創業團隊更可得到所需資金。」NRF 官員自信地表示,新加坡政府並非想打造下一個矽谷,而是找出屬於自己的創業環境。

(圖 / 鄒文翔攝)

一月份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題報導中,新加坡就有一個創業聚落,成功地抓住國際鎂光燈。

創業聚落 Plug-in@Blk71

由政府、企業及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在 2011 年聯合成立的 Plug-in@Blk71,是參訪當地創業的必經之地。這棟 7 層的舊工業大樓,如今卻是近百個新創團隊、創投及育成加速器的創業聚落。

因每層樓有不同的育成中心及投資者,所以創業團隊可自行選擇育成機構,尋求合適的諮詢。Wayne 進一步說:「不論你的市場是鎖定美國、中國、印度或東南亞,在這裡都能找到育成加速器及投資人的幫助。」

e27、TNF Ventures 及 Plug and Play Singapore 的辦公室就在 Blk71,Wayne Soh 表示,雖有些空間須付費才能使用,但相較在市區租辦公室便宜許多。此外,這裡也有開放空間供團隊免費運用,並定期舉辦講座,邀請進駐團隊相互激盪想法。

參訪期間,碰巧有一場創新工作坊在 Plug and Play Singapore 進行。從泰國、越南、印尼及各地來的新創企業家,當他們分享彼此的事業時,台下不時地傳來歡呼及掌聲。不論從何地而來,各團隊追求事業及目標的決心,有共同的頻率。

但是,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公司,必須要有克服以下困難的心理準備。

(圖 / 鄒文翔攝)

在新加坡創業的挑戰

雖政府提供多樣化的輔助計畫及資金,但外國人並非皆可申請。例如,政府機構 Spring Singapore 的計畫僅開放給當地公民或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Frank Lee 說:「通常得先拿到政府認可的創投投資,或證明新創企業有助於新加坡國家發展,才能取得政府資金。」

至於哪些性質的新創企業符合其國家發展?攤開新加坡政府在 2005 年規劃的「智慧國 2015 計畫(iN2015 Masterplan)」,不難得出是資通訊及網路產業。除此之外,互動及數位媒體、生物醫學、環境及淨水科技至太空產業,也為重點項目。

最後,必須留意在新加坡創業的成本。較高昂的成本源自兩個原因,一是當地員工的工資,高於鄰近國家許多6。坐落在市中心、提供獨特辦公環境的 The Co 公司總經理 Michelle Woo 分享,「新加坡大學畢業生面試工作時,一般最關心的就是薪水和可以拿多少股份。」二是高物價水準的生活開銷7。初步估計,Frank Lee 說:「4 位成員組成的新創團隊,平均每個月需花新加坡幣 1 萬至 4 萬元維持營運(約新台幣 24 萬至 96 萬元)。」

前進國際市場

但是,對渴望實現目標的新創團隊而言,新加坡的潛在機會仍大於面臨的挑戰。在新加坡、台北兩地皆有辦公室、創意引晴(Viscovery)公司的事業發展部經理黃心怡表示,因為累積國際人脈的機會更多,所以瞄準東南亞及歐美市場的公司,把據點設在新加坡是最好的後盾。

曾帶領多家網路新創團隊前往新加坡的 TMI 台灣創意工場合夥人許安德(Mark Hsu)則分享,若團隊組成十分國際化,又瞄準的是全球市場,那新加坡十分適合該團隊。當地的創投結構完整,又能接觸到北美、歐洲及日本投資人,後續打進國際市場的機會較高。

(圖 / 鄒文翔攝)

如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新加坡一面是擁抱高科技、對經商友善,又容易與國際接軌的環境;另一面則是高度競爭的勞動市場及高物價水平。不過,如 Wayne 受訪時所說:「想清楚來新加坡創業的理由。」這才是關鍵所在。

創業觀察系列報導

揭開奢華面紗,杜拜也是創業天堂
以色列的創業氣魄——別人做的事,我全都可以做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