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Email 這樣寫就對了——10 個你、我、創業家都要會的技巧”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Email 這樣寫就對了——10 個你、我、創業家都要會的技巧

Posted: 19 Aug 2014 02:46 AM PDT

Email 這樣寫就對了——10 個你、我、創業家都要會的技巧

Email 在約 1972 年由 Ray Tomlinson 發明,一直到了今天 email 的使用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不同於社交網路如 Facebook,Pintrest,email 的使用比較在於工作的場合。大多數的人使用它來作為一種建立人脈、尋求工作或者是尋求投資者等的工具。

Why Email?

使用 email 來處理公事的原因來自於一種性質:除非系統出了錯,否則對方一定可以收到你的郵件。既然對方一定會收到,很多的時候往往是一封 email 決勝負。你的 email 寫的好不好,能不能夠引起他人對你的興趣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Hello Code 的創辦人 Belle Beth Cooper 在 The Next Web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 Email etiquette for entrepreneurs: How to get busy people to care 」,文中講了創業者該如何寫 email 給潛在的合作對象,文中所講述的例子也同樣的適用於一般人。(本文由作者編譯)

一般創業者發 email 的目的可以歸類為下面幾類:

尋求幫助或介紹

一般而言這類的 email 主要是用來聯絡潛在的客戶、投資者或者是員工。Belle 給了以下的建議:

明確地說出你的需求

首先最重要的是明確的說出你到底要什麼,說了太多冗長的話只會讓對方不知道如何幫助你,更可能會讓你的發信對象想要拒絕你。文中舉了一個例子:

Iris Shoor from Takipi:

當我在一開始藉由發 cold email (冷不防 email)來尋求未來合作機會的時候,我希望對方能給我的產品一些回饋以及建議卻從來沒有成功。我後來發現通常我越直接,我就越有機會可以獲得與對方會面的機會... 當你在尋求幫助的時候,通常在對方真的覺得可以幫助你的時候,你就越容易得到對方的回復。

以我個人成功的經驗而言,就是要具體。像是直接約一個可以見面的時間,要求一個展示自己產品的機會看看對方是否願意安裝在自己的伺服器上。

這樣子的方式,讓接收到你的 email 的人明確的知道你究竟要什麼,而不是在心裡猜測你究竟要幹嘛。

我們在以求職來舉例好了,假設今天你寫信給一個 Facebook 的 HR 希望可以獲得一個面試工程師的機會。如果你無法明確地說出你的需求而寫出下面的 email:

親愛的 HR 您好,我今天在電視上看到冰桶挑戰這件事,發現馬克真的是帥到一個掉渣。於是我又再回去看那部關於他的電影 “The Social Network” 覺得他不僅帥到掉渣還聰明到爆炸。我看完猛烈地覺得心中熱血沸騰,感覺到要爆了。再加上我今天在家裡看八點檔看到一個橋段讓覺得我該代替月亮來拯救這個世界。blah ... blah ... 在這裡附上我的簡歷,希望你可以給我一個面試機會!

根據統計一般 HR 只會花大概 6 秒時間看你的簡歷,那你覺得看 email 會花多久呢? 很有可能在看完前兩句後你的 email 就直接被無視了。

清楚地說明你寫這封 email 的理由

如果你寫 email 是為了向很忙碌的人尋求幫助,或者是你是想要毛遂自薦給一個一天到晚收到類似 email 的人,那將你的理由說清楚或許可以幫助你更容易得到對方的回復。

這就是你炫耀你已經先做過研究的時候了。如果你先做過了研究,告訴對方為什麼你選擇了他來進行你的訴求而不是隨意的亂發一些對這些大忙人無關緊要的郵件。

其實有很多的理由都可以提起對方回復你 email 的意願。舉例而言,你可以說明你與對方是校友關係,或者是你是由某個對方認識的長輩推薦你來向他聯絡等等。

讓你的要求可以簡單的持續追蹤(Follow Up)

通常根據不同性質的 email,作者推薦寫一小段關於自己以及關於自己新創公司的介紹。因為很多時候你可能是寫信給中間人,希望他幫你做個介紹。如此一來那個中間人就可以直接轉發你的 email。這樣子你也幫了你的中間人省下了不少時間,因為他不再需要幫你做介紹並且說明你的公司究竟是在做些什麼的。

在你作介紹之前,先了解情況

如果你要寫 email 向別人做自我介紹或是介紹別人之前,你該注意的事情是是否雙方都對對方有興趣。否則你很有可能會把整件事情弄成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先對雙方都做好研究與了解,也可以加深別人對你的信賴感,相信你做的這個聯結是有意義的。

持續追蹤

通常在你沒有得到對方回復的時候,發一封持續追蹤的 email 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情。通常你的持續追蹤 email 在得體與惱人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選擇正確的目標

早在最一開始,你就必須找到正確的目標這樣子你就比較有可能可以免去等不到對方回復的痛苦了。對創業家而言這點相對容易做到,因為像是記者,投資者這類的人,通常你在網路上找到他們到底對什麼比較感興趣。

增加價值

當你寫追蹤 email 的時候,每次都為你的 email 增加點價值,可以讓這個舉動看你來沒那麼突兀。舉例而言,你可以為對方推薦一些與他相關或者是他會感興趣的產品,或者向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知道何時放手

知道何時該放手其實是比較有爭議的,因為這取決於你的對象。有些人會告訴你,先萬不要放手。而有些人會告訴你,假設你寫了一封 cold email 而三、四天之後你沒有得到回復,代表你該放棄了。不論你怎麼取決,值得注意的是當對方明確的告訴你不希望你再寄 email 給他們,這代表你真的該放棄了。

增加媒體曝光率

作者也在這裡替我們提供了一些小技巧。

瞄準目標

假設想要讓自己的新創公司上新聞,卻不知道該聯絡哪家媒體該怎麼辦呢?
Crew 的共同創辦人 Mikael 的策略是藉由你的競爭者來尋找對口媒體做法如下:

  1. 請去這個網站
  2. 搜尋你的對手的產品網址
  3. 點擊 “Sites Linking In”

追蹤作家與寫手

多認識一些獨立作家以及記者,可以幫助你讓你的產品更容易的推上媒體的版面,因為你已經知道究竟你的產品適合由誰幫你做介紹。

說謝謝

如果你的產品成功地登上了媒體,千萬別忘記向媒體朋友說聲謝謝以及做事後的追蹤。你可以發個短信,或者是 email 來表達你對於媒體朋友的感謝,以及一些關於這則報導的反饋。

如果你發現有某個媒體朋友特別對於你的產品的優點以及利基介紹的特別的詳盡,那麼你回報他最好的方式除了跟他說謝謝之外,如果你們的公司有什麼新發表,或者是在你們的產業有什麼新消息你也可以提供給他。

寄出之前再等等

最後,在每次寄出你的 email 之前你應該要再仔細地讀一次它。Scott Britton 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檢驗自己的 cold email 是否合格的方式。就是再讀一次,並設身處地的設想,假設今天你是收到這封郵件的人那你是否會願意給對方幫助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再重新好好改改內容吧。畢竟有的時候寫 email 就像是會面的第一印象,搞砸了就很難救回來。

冷知識:你知道每個視窗都有的 [x] 是怎麼來的嗎?

Posted: 19 Aug 2014 02:35 AM PDT

冷知識:你知道每個視窗都有的 [x] 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已經很習慣視窗右上角的 [x],也知道它的作用就是關閉視窗。但 [x] 並非與生俱來,非常有探究事物本源精神的 Lauren Archer 於 Medium 發表了〈x to close〉,帶領讀者一同乘坐時光機,探索 [x] 的歷史。看著一張張過去的 Windows、Mac 作業系統截圖,彷彿上了一堂科技史。

我們在電腦的操作介面上都會看到 X 。X 是一個強大的符號,[x] 可以關閉視窗、彈出視窗、工具列、分頁以及其他任何可能讓佔據我們螢幕上的空間的東西。

Twitter X

按下 [x] 這個鍵去關閉某種功能已經成為一種當我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的一種本能性的行為,以及一種網路以及軟體設計的標準。雖然這樣子看起來 [x] 好像一直是圖形介面的一部份,但是當我們簡單的回顧一下圖形介面的歷史就可以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子。

那麼究竟 [x] 是在什麼時候第一次出現在 UI 的字典裡面呢?

 

ChromeX

讓我們從現有的 Microsoft 版本 Windows 7x 開始,來回朔 [x] 的起源。

Windows 7 x

如果你也是 Windows 的使用者,那麼你應該至少可以看到一個 [x] 的符號出現在你的螢幕上。

但是 Windows 1.0 並沒有使用 [x] 這個符號來關閉東西。

Windows 1.0

2.0 也沒有

Windows 2.0

3.0 還是沒有

Windows 3.0

[x] 這個符號直到了 Windows 95 才出現,並且加入了視窗的右上角的放大與縮小的行列。

Widows 95

而且它不只是等到了 Window 95 才出現,他甚至是一個 Windows 95 後期才加上去的更動。我們可以從早期的 Demo(代號:芝加哥)可以看出端倪。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縮小以及放大的符號已經被重新設計過了,關閉視窗的按鈕也跟之前一樣在左上角而非以 [x] 的方式在右上角出現。

Windows Chicago August 1993

所以,究竟是誰要對這個最後的更動負責呢? 最起碼我認為,他就是把 [x] 這個符號大量散播以及使用在使用者介面的「始作俑者」。

Windows 95 一直都是以讓電腦普及為目的而產生。也因此他們的目標則是讓所有新接觸電腦的人都可以學會怎麼樣使用 Windows 95。而對於 Windows 3.0 設計的更動主要來自使用者對於使用性所給回饋,與反應。

Windows 95 成功了。

他去除了所有其他作業系統的競爭者,而且被全世界的企業以及家用使用者所接受。

不過,我們今天的目標並非找出 [x] 這個符號究竟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有名,而是找出他究竟是什麼時候第一次成為了操作介面的一個重要的元素。

那麼,我們有辦法再找到 [x] 這個符號在圖形介面出現的更早的例子嗎?

Mac OS 也並沒有使用任何的 [x] 來作為關閉的功能。只有到了 OS X ,[x] 才第一次出現,而且只有在你將滑鼠鼠標移到紅色的關閉鍵上方 x 這個符號才會出現。

Mac OS 2

而 Linux 的圖形介面則是在 Windows 95 上市之後才開始使用[x]這個符號。

X Window System

繼續下去似乎行不同,那麼我們回到最開始吧。回到 Windows 或者 Linux 或者是 Max OS 出現之前。回到最早將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桌面」這個比喻加以應用的圖形介面:The 8081 Information System from Xerox。

Xero 8108

Xerox 8081 又稱作:「The Xerox Star」、「View Point」,或者是「GlobalView」。Xerox 在 1997 年開始了 8101 這個系列的研發並且在 1981 年第一次以「Dandelion」這個名字售出。而這個圖形介面後來被蘋果宣稱用來作為他們的 Lisa/Mac OS 原型,而蘋果的靈感來自於在 1979 年 12 月在 Xerox 總部的參訪。

不過 [x] 仍然沒有出現

Xerox Star

還記得嗎? [x] 也並沒有在蘋果早期的作業系統出現過

Mac OS 1

在早期的 Visi On GUI(1983 年發表,第一個為 IBM 電腦整合圖形軟體環境的圖形介面),我們還是找不到 [x]

Visi On

在 Digital Research 1984 年研發的,為了給 DOS系統電腦使用的 GEM 使用者介面裏,我們仍然見不到 [x] 的蹤跡。

GEM

 

但是! 難道是這個? 可能嗎?

這個螢幕截取照片上的 Atari TOS 1.0。這個來自 Atari Corp建立在 GEM 上後來於 1985 年被移植到 Atari ST 的系統。他已經是我最早能夠發現 [x] 出現的地方。

Atari TOS 1.0

但是為什麼在那裡?為什麼是這個時候?

Atari 是一家美國的公司,但是他們卻採用了日本的文化。而日本文化可能就是他們使用 [x] 這個符號的參考。首先 。首先,Atari 這個名字在日本的一個遊戲 Go 上的意義就是 「擊中目標」。

使用 [x] 作為關閉,而 [o] 作為開啓很有可能來自日本的符號 batsu 以及 maru。

Maru (O)Batsu (X)

batsu (X) 是象徵「不正確」的符號,同時也可以代表虛假、壞處、錯誤或攻擊,相對而言,maru (O) 則是「正確」、真實、美好、整體,或者珍貴的事物。我們也能以簡單的身體語言說出 O 與 X:雙手交叉於胸前成了 X,雙手舉高在頭頂交會就是 O。

另外一個我們很熟悉的 O/X 例子,是經典遊戲機 PlayStation 的遙控器設計,O/X 分別表示 yes 與 no。

第一個以行數為基礎的文字編輯器 Quick Editor(又稱 wed),是由 Ken Thompson 於 1965 年寫出來的,他後來曾協助開發 Unix。Qed 的「關閉程式」指令,是由 [q] 代表。

早期的文字編輯器,包括 Vi、vim、emacs、edlin、Ed、em、ex 等等,關閉程式指令很不一致,[q]、[e]、[c]、[ESC] 都有人用,唯 [x] 從來不是個受到青睞的選項。X 普遍被用來刪除字元,但不會被當作是關閉程式的符號。

直到圖形介面作業系統發展起來之後,[x] 才從一個單純字母轉變成一個真實的圖標,代表一個動作、並且成為唯一代表「關閉」的符號。[x] 首次出現在圖形使用者介面設計可能是 Atari TOS,也許是受到日本 batsu(o)與 maru(x)的啓發。當然,今天 x 會被理所當然當成「關閉」指令,關鍵在於 Windows 95 的採用並且一舉攻佔全世界作業系統。自此 [x] 變成標準的「關閉」符號,網頁、app 或軟體設計無一不沿用。

讓 [x] 傳遍世界的源頭現身說法

Lauren Archer 這篇有趣的 [x] 探源文章一出,傳遍網路,引來許多人參與討論。他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探究 [x] 的歷史,但依然無法肯定 Windows 的 [x] 究竟是不是真的來自 Atari TOS。但是網路傳播的威力,「釣出」Windows 95 的團隊成員 Daniel Oran 現身說法,他是「開始」按鈕與「工具列」的創造者,終於揭開 [x] 的謎底。

Daniel Oran 寫信娓娓道來 Windows 採用 [x] 的歷史:

1993 年,我們(Windows 95 團隊)在眾多不同的「關閉按鈕」設計中考慮,不過來源並非 Atari,而是 NeXT(如下影片),觀察視窗右上方有個灰階 3D 圖像的 [x],Windows 借鑑了這個圖示。

本來我 Daniel Oran 想把 [x] 擺在左上方,不過這會跟當時雙按 Alt-空白鍵後「開啓新視窗」功能衝突,這個功能又是我們從跟 IBM 合作的 OS/2 中借來的。

附件檔案是一張早期的芝加哥(Windows 95 早期版本代號)點陣圖,包含一個 [x] 按鈕。這張圖片截自 1993 年 9 月 22 日。(夾帶這個檔案時,我才發現這個檔案如此久遠,檔名只能有 8 個字元。在 Windows 95 出現之前,這已是極限。)

感謝你趣味十足的文章!

Danny

Windows Chicago (1993/9/22)

NeXT 1988

冰桶挑戰掀熱潮,讓漸凍人協會(ALSA)被 2800 萬網友看見

Posted: 19 Aug 2014 01:25 AM PDT

冰桶挑戰掀熱潮,讓漸凍人協會(ALSA)被 2800 萬網友看見

加拿大冰球選手 Paul Bissonnette 參與 Ice Bucket Challenge 影片截圖

「冰桶挑戰」在社群網站造成熱潮,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也在自己的動態上張貼了一段潑水影片,響應美國 ALS ( 肌萎缩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 協會發起的慈善活動。Facebook 數據小組分析了自 6 月第一週到 8 月 17 日以來 Facebook 上與冰桶挑戰相關的數據,有了以下幾點發現:

  • 超過 2800 萬的民眾在 Facebook 上參與了挑戰冰桶的討論,包含張貼、評論貼文以及對貼文按讚。下圖為自六月以來所累積的參與人數,活動的主要活躍期為上週。

  • 240 萬則與冰桶挑戰相關的影片在 Facebook 上被分享轉載。
  • 冰桶挑戰主要發跡於波士頓,大多數人將之歸因於波士頓大學的前校棒球員 Pete Frates 在 2012 年時被診斷罹患了 ALS ( 肌萎縮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使得波士頓成為以冰桶挑戰替 ASL 募款的核心地區。下圖顯示了冰桶挑戰在美國的擴散過程,此活動至今已蔓延至美國東北地區。

  • 冰桶挑戰目前已在全世界掀起熱潮──參與度前 10 大的國家分別為:
  1. 美國
  2. 澳洲
  3. 紐西蘭
  4. 加拿大
  5. 墨西哥
  6. 巴西
  7. 德國
  8. 菲律賓
  9. 波多黎各
  10. 印度
  • 公眾人物參與冰桶挑戰的熱門貼文:

如欲了解更多「冰桶挑戰」的數據統計資訊,請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