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Yo!這樣也行?8 個小時開發只能傳 Yo 的 app,獲百萬美金投資”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Yo!這樣也行?8 個小時開發只能傳 Yo 的 app,獲百萬美金投資

Posted: 19 Jun 2014 04:30 AM PDT

Yo!這樣也行?8 個小時開發只能傳 Yo 的 app,獲百萬美金投資

這個 app 從頭到尾只花八個小時開發,唯一的功能是讓使用者互相「Yo」。

它真的把某些 app 開發者的成功祕訣「簡單」、「單一」發揮到淋漓盡致。Yo 不要求使用者輸入電話、帳號、密碼、社群網站個資,只要設定一個帳號,並且加入朋友的帳號,輕觸某個帳號,就可以傳送 Yo 到對方手機。只有推播通知,沒有任何記錄。

按下對方帳號,就會傳送,Yo。

美國政治部落格 ThinkProgress1 直言「Yo」宛如一個笑話;而如果說它是資工系學生課堂作業、或者因自學程式 180 天成名的女生其中一天的「修煉成果」,應該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Yo」紫色、毫無設計的 icon 今年愚人節在 App Store 上架,但它可不是來假的(雖然本來一度遭到 App Store 拒絕,因為測試人員以為那是個還沒完成的 app)。美國技術傳播者 Robert Scoble 形容 Yo 是「有史以來最愚蠢但又最令人上癮的 app」,目前已吸引 5 萬活躍使用者,傳送了 400 萬次的,Yo!

而且,更叫人吐血吃驚的是,Yo 已經得到某知名投資者挹注 100 萬美金相挺。本來住在以色列的開發者 Or Arbel 現在已經搬到舊金山,準備全職投入 Yo 的開發,租了辦公空間、招募新人、尋找「策略夥伴」,Yo,蓄勢待發,即將改變世界

Or Arbel 對自己的作品說得頭頭是道,他說 Yo 是基於情境的溝通工具,「一旦你開始『 Yo』,它就會對你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他也對使用者在 App Store 留下的評價感到驕傲,「不少人都說 Yo 改變了我的生命」。

這應該是玩笑成份居多,美國鄉民其實也挺酸的,「Yo 不只是一種簡單而且有效率的溝通方式,它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自從下載了 Yo,我的各種社交關係大躍進,我的禿頭甚至都開始生髮了呢」,這類反串評價讓 Yo 更紅了。

Or Arbel 說他正在開發與品牌結盟的 API,「在以 Yo 驅動的未來中,你將會收到各種你有興趣的事物中傳送過來的 Yo」。比方說,以後買星巴克,店員可能會直接對客人傳送 Yo,「喊姓名領飲料已經過氣了」。他也打算推出部落客專屬的 Yo 按鈕,一發新文即給讀者一個 Yo。最近已有一個應用實例——世界盃足球賽打得正火熱,使用者只要加入「WORLDCUP」,任何隊伍一進球便會收到 Yo。

而在某些瘋狂跳針的情境,例如脫口秀主持人 Jimmy Fallon、Channing Tatum、Ice Cube 同聚一堂卻只能 Wazzup 無限迴圈,Yo 搞不好也可以讓你們連口水都省了。

那麼 Or Arbel 究竟是怎麼想到 Yo 的呢2?原來是他以前待過的圖片分享新創公司 Mobli 負責人 Moshe Hogeg 請他寫一個「只要按一個鈕就可以召喚助理」的小軟體。雖然他當時已經跳槽到另一家股票公司 Stox 工作並以「很忙」為由拒絕,不過某天靈光乍現,Or Arbel 想到自己跟某個朋友用 WhatsApp 聊天都已「?」取代「你在幹嘛」、「!」取代「超棒 der」,或者只是百無聊賴整天 Yo 來 Yo 去。正是因為連打電話或傳個完整訊息都懶的「第一世界煩惱」,造就了 Yo。畢竟如果要用 WhatsApp 傳送「Yo」,從開啓 app、輸入聯絡人字母、打字到傳送得花 11 個步驟,而 Yo,頂多兩步。

Or Arbel 把 Yo 比喻成「不需推文的 Twitter、不需 Facebook 的 Poke、少了情色污染的 SnapChat、NSA 不得其門而入的聊天 app」,他說,Yo 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溝通方式」。Or Arbel 並不打算為 app 添加功能,「Yo」,是唯一的真理。

Yo 的爆紅並且獲得百萬美金挹注,您覺得荒謬嗎?(Yo,回頭看看那些沒得到半滴錢咬牙苦撐的新創公司⋯⋯)還是覺得興味盎然,潛力無窮?我的同事覺得這個 app 純粹浪費生命,另一個同事則認為「天下沒有笨點子」。Yo,那您覺得呢?

TMI 台灣創意工場宣布投資 IoT 新創團隊 Swivl、Spire

Posted: 19 Jun 2014 04:20 AM PDT

TMI 台灣創意工場宣布投資 IoT 新創團隊 Swivl、Spire

HWTrek 硬體加速平台,整合新創公司供應鏈資源並促成投資

剛被全球最大 IT 行業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獲選為年度 Top5「2014 Cool Vendors in China」殊榮的新創硬體加速平台─HWTrek,成功促成 Swivl 和 Spire 兩間 IoT(Internet of Things) 新創團隊獲得資金,吸引 TMI 台灣創意工場的投資資金挹注。

自去年 11 月發布硬體加速服務的 HWTrek 平台,目前有效註冊的硬體創造者超過 1500 位,以全球 IoT(Internet of Things) 新創產業為主要服務領域,初期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平台上來自全球 200 多個新創團隊的專案中,TMI 台灣創意工場選出了 Spire 和 Swivl 兩個新創團隊進行投資,每個投資金額在美金 5 至 30 萬元不等。

除了挹注資金,更藉由 HWTrek 平台的生產製造供應鏈資源,協助新創團隊在批量生產階段獲得專業供應鏈合作及有效率的生產製造管理,未來並協助拓展亞洲市場。HWTrek 創辦人兼執行長王仁中說:「不論是健康保健還是訊息溝通,硬體的創新無所不在,HWTrek 平台的使命不只是發掘創新科技,以提昇產業和現有的生活型態,我們更致力於將創意實現產品化!」HWTrek 平台正建立起一個連結硬體創造者、生產設計、供應鏈專家和資金的全球創新硬體社群,把創意概念實現為產品。


由 SATAPII Inc. 推出的 Swivl 產品是一款搭載 app、雲服務的即時影像錄製產品,只要利用這個裝置和手機結合,可以隨時隨地快速便利的完成影像錄製,並降低成本,可以做為遠距線上教學、影音紀錄等服務平台,目前已在美國有超過 2500 所學校使用,並在今年 CES 上推出它們的二代產品 ( 影像與 Slide 在後製內容可以切換呈現 ) 獲獎肯定。

「透過 HWTrek,我們能有權利機會和上百位新創公司、製造商和企業家接觸,這是有別於其它的育成機構的傳統模式。」Swivl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Brian Lamb 說道。「HWTrek 和 TMI 台灣創意工場持續不間斷的支持,讓我們和其他無數新創公司的物聯網產品不再只是流行。我很榮幸自己是 HWTrek 這個創意社群平台上的創業家,因為它正在改善人類與科技以及新創公司之間的互動。」


現今 86% 的穿戴科技的使用者目前都還只是停留在單純的記錄自已每日的卡洛里、心跳數。 Spire 於近日發表了第一個藉由穿戴科技來偵測使用者肢體動作和心理狀態的產品。Spire 是唯一能測量呼吸頻率的穿戴式產品,可藉由使用者的呼吸來記錄身體目前正處於緊張、放鬆、專注的不同狀態,並主動建議使用者透過一些適當的運動來改善,讓使用者不論是在辦公室工作或在晨跑,都能處於最佳平衡的身心狀態。

Spire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Jonathan Palley 表示:「呼吸影響和控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我們的呼吸追蹤器 Spire,提供使用者身體的資料,掌握自己的健康。」擁有包括史丹福大學的 「我們對於 TMI 台灣創意工場的投資感到非常興奮,因為 Spire 肩負著一個重要的挑戰,我們希望藉由著我們的產品,能使人們能夠在一天中隨時保持身心的最佳狀態來面對各種狀況。」Spire 的產品現在也正在它們網站上開放預購!

現已建立超過 250 位創新硬體相關領域專家進駐 HWTrek 的開放交流社群,更與包含和碩、緯創、佳世達、大聯大…等亞洲硬體製造供應鏈夥伴策略合作,協助早期硬體創造者在硬體設計及生產製造階段獲得有效資源,透過 HWTrek 平台硬體加速服務,目前已有 40 件以上的新創硬體專案獲得與 HWTrek 平台供應鏈夥伴合作的資源,順利進入生產製造流程,不僅讓這些早期創新者更有效率地找到合適的專業供應鏈合作夥伴,同時也使亞洲供應鏈製造廠有機會在創意前期就參與具潛力的國際創新專案。

大學畢業生的困惑:未來在台灣還是在中國?——我在微軟加速器的日子(下)

Posted: 19 Jun 2014 03:20 AM PDT

大學畢業生的困惑:未來在台灣還是在中國?——我在微軟加速器的日子(下)

〉〉22 歲台灣大學生遇上 16 歲中國開發者——我在微軟加速器的日子(上)

作者介紹:Jimmy Tsao,一個對創業充滿熱情的台灣男孩。在台大主修人類學,熱愛旅行、電影、網路、科技與研究人群。2014 年 2 月提著行李離開台北,以交換學生的身分來到北京大學學習。來到北京之後致力於理解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創業文化,目前在微軟創投加速器實習,夢想是結合人類學知識與科技,為人們打造更美好的未來。閱讀〈22 歲台灣大學生遇上 16 歲中國開發者——我在微軟加速器的日子(上)

無處不創業

台灣曾經有人說過,如果想要從事網路創業,就一定要去北京一趟。因為那裡不但擁有遠比台灣豐富的資源、競爭的團隊,更有相當熱烈的創業氛圍。實際到了北京生活之後,更加深了此一感受。在北京,創業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不管是在校園裡、馬路上、地鐵上、咖啡廳還是微博微信上,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在談科技、談 BAT(中國網路企業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談哪家公司下個月又要在納斯達克上市。而除了廣大的新創企業與成熟的創投產業之外,近幾年北京的創業媒體與孵化器等創業服務機構也隨著創業生態的蓬勃而漸多。這些機構圍繞著新創企業,與北京的創業者們一同建立了一個資訊透明、資源共享的創業生態系統。

在微軟創投加速器,我們每週都要接待許多來參訪的團體,除了懷抱創業夢想的學生以及一些剛才起步的創業團隊之外,也時常會有學校單位、投資機構以及政府官員來前來尋求合作機會。我認為,微軟創投加速器其實就像北京創業生態的縮影。抱持理想而不畏懼失敗的創業家們在這裡打造夢想,而身為創業前輩的微軟則扮演導師與資源提供者的角色、協助這些新一代的創業者完成夢想。

一分鐘就拿到百萬投資的故事

今年四月,微軟創投全球合夥人 Rahul Sood 第一次來到中國。我們聯合了 36Kr 一同舉辦「WISE Talk 世界在發生什麽」活動。在當天活動中,Rahul 與真格基金的王強老師分別就「世界發生什麼」以及「科技在改變什麼」兩個主題帶來的主題演講,而後我們也邀請了三位知名的創投合伙人與三名加速器的優秀校友分別從投資人與創業者的角度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討論。

活動最後,我們安排了「一分鐘 demo」活動,所謂的「一分鐘 demo」就是創業者們要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向投資人展示自己的專案。我們選出 9 個優秀的新創團隊上台 demo,其中有一個 90 後的青年創業家在 demo 完後獲得了真格基金王強老師的關注,並在當晚的創辦人酒會上拿到了真格基金總經理所簽訂的一頁 TermSheet,獲得了百萬美元的投資。

台灣的年輕創業者該何去何從

隨著來到北京進入加速器實習的日子漸久,我也愈來愈了解北京的創業生態。原本我以為我對北京的創業生態已經了解夠多,沒想到這個 90 後年輕人只花了一分鐘就拿到百萬投資的故事還是讓我看傻了。在台灣,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即便已經擁有了成型的產品與無懈可擊的團隊,台灣的新創團隊仍然很難在非常早期的時候就拿到早期投資,更不要說會發生那種只拿著一個想法就拿到天使投資的故事。

在來北京之前,我曾在台灣一家在做旅遊行程電子商務的新創企業實習了半年。在實習的那半年,我隨著公司經歷了一段原先產品失敗,pivot 重新找尋方向,最後再到成功找到商業模式的過程。當時的我作為新創團隊成員的一份子,時常感受到在台灣創業的不易。而在來到資源豐富,創業生態與產業已經相當成熟的北京,並親眼見證一分鐘拿到百萬投資的故事後,更讓我強烈感受到台灣創業資源的匱乏。

五月中旬,台灣工研院與台灣雲端運算協會帶著六家新創團隊來加速器參訪。當天我們請了加速器內的唯一一家台灣團隊-活動通的 CEO 羅子文來就台灣團隊在大陸的發展狀況為題進行主題演講。在談話的過程中,他和我們分享在中國創業與在台灣創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市場規模,中國由於市場巨大,創業者們大多具有很強的成功欲望。相較之下,台灣的創業者時常會被台灣本地的小市場所侷限,往往只願意做台灣市場,而無法走出台灣。

聽完羅子文的分享後我非常感同身受。在大陸,創業者們不僅有市場、有政策、有成熟的投資環境,更有整條完整的產業鏈。反觀台灣,台灣的創業者們不但很難拿到早期投資,也缺乏相應的服務機構與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們的教育與社會制度,也不鼓勵年輕人挑戰與創新。在台灣每當我向別人提起我想要創業的時候,我更常聽到的是「別做夢,你應該先去工作幾年磨練磨練」,而非「我欣賞你的熱情,大膽去創業吧!」。

後記:該走,還是該留?

在 Rahul Sood 首次來訪中國的第三天,我們團隊與他一起共進了晚餐。在吃飯的時候,Rahul 要我們每個人都分享一個只有自己知道,但別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輪到我的時候,我告訴大家我非常擔憂我的未來,因為在兩個月後我就要離開北京,回到台灣工作,雖然我一心想要創業,但台灣創業的環境並不好,資源也不多,政府也不鼓勵年輕人創業,因此即便我現在擁有一個很好的想法,我也很難相信自己能夠在台灣創業成功。

聽完我的分享後,Rahul問我,既然在台灣創業不易,那何不留在中國創業,而非得說一定要回台灣創業不可呢?我告訴他,因為我覺得台灣雖然創業環境不好,但還是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所以我想要用我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雖然認同我的理想,但Rahul還是建議我先留在大陸工作,或是直接在大陸創業,等到成功後,再把大陸的創業經驗帶回台灣。

在加速器實習兩個多月下來,我不僅藉由實際參與的方式理解了北京的創業生態與特別的商業模式,也藉由與創始人們的日常接觸當中,了解到了許多創始人們背後的創業故事。在加速器實習的這三個月,其實是一趟為自己加速的旅程。寫到目前。距離我結束在北大的課程只剩下兩個禮拜的時間,而加速器這邊要我留下來做投後管理,也有不少新創團隊希望我加入他們團隊,雖然目前我尚未決定是要留在北京,還是直接回台灣創業。但很肯定的是,未來我一定會在台灣創業,並到北京發展。希望在可見的兩三年內,我能夠帶著我的團隊與商業計畫,回到微軟創投加速器作 Pitch,再次為自己加速。

日本手機產業節節敗退?其實他們是鴨子滑水

Posted: 18 Jun 2014 10:24 PM PDT

日本手機產業節節敗退?其實他們是鴨子滑水

去年此時 NTT docomo 主推 XPERIA 與 GALAXY 雙機種,再加上秋季開賣 iPhone 終成定局,不出業界所料,棄保效應浮現後,連主場也守不住的 NEC 與 Panasonic 相繼退出智慧型手機市場。

綜觀日系智慧型手機品牌的營運狀況,夏普算是勉強過關,富士通 (吸收有東芝的手機團隊) 去年度則大虧 200 多億日圓;對此,不改唱衰本色的日本鄉民,便不時會在「富士通、夏普的手機事業什麼時候葛屁」的討論串上發表高見。目前看起來較有發展性可言的,便是 SONY 與京瓷了。SONY 不需多做解釋,京瓷的企業形象則比較難與智慧型手機連在一起。和老孫關係不太好的京瓷是 Verizon 的供應商,名氣不怎麼大但市占率卻能擠進美國市場的前五,屬於穩紮穩打型。雖然如此,由於碩果僅存的品牌愈來愈少,很容易帶給外界「日本企業與行動裝置領域漸行漸遠」的印象。事實果真如此嗎?

根據 2010 年 12 月 16 日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刊登於 WSJ 的報告,從 iPhone3 的 BOM 表統計出各國企業在 iPhone 製造上所占的比重,日本為 34%、德國為 17%、南韓為 13%、美國為 6%、中國為 3.6%、其餘零細國家加起來則為 27%。至今,日本企業在 iPhone 製造的比重上仍維持一直以來的水平。或許不少人會認為在硬體上賺錢有什麼好拿來說嘴,但耳熟能詳的 Stan 哥微笑曲線能告訴我們差別在哪裡。

上圖中行動裝置微笑曲線兩端的 A 代表設計,F 泛指零售,B 為關鍵零組件與材料,C 為用來生產 D 的設備,D 為中低階零組件,E 為組裝。下表則為 2014 年度登記有案之蘋果供應商的日本企業們;

夏普、爾必達、東芝等不需多費唇舌,旭化成、村田製作所、日本顯示器、瑞薩電子、住友化学、太陽誘電…等算是有名氣,而第一精工、阿爾卑斯電氣、IBIDEN、Mitsumi、SMK…等便是一般人聽都沒聽過的陌生名詞。除了表中提到的數十家公司直接賣關鍵材料、零組件給蘋果,日本企業還賣原料、生產設備給台、韓的蘋果供應商進行加工,比方說 JSR、Fujifilm Holdings…等。眾所周知,台、韓的對日貿易赤字,不少是來自對這些化學材料、半導體等產業機械設備的大量採購。上述日本企業清一色坐落於附加價值高的 B、C 區間。除了 iPhone 的例子,iPad 或 GALAXY、XPERIA…皆同理可證,甚至這些日本企業在 GALAXY 等機種的獲利率還要高於 iPhone、iPad。

對日本產業相當有研究的 UC San Diego 德籍教授 Ulrike Schaede 更指出,由於蘋果的秘密主義與智財保護的緣故,參與蘋果產品設計階段的日本企業並不能予以公開。光從媒體的報導來看,行動裝置抿嘴曲線代表之 NEC、Panasonic 的敗退,似乎意味著日本企業在行動裝置領域的落於人後,但事實證明,行動裝置微笑曲線的 A、B、C 區間中日本企業的蹤影未曾淡出過。相較之下,台港中的企業仍多半停留在 D、E 區間,有辦法更上一層樓的實在是寥寥無幾。對製造業而言,壟罩在蘋果光之下固然可喜可賀,但蘋果光也有等級之分。D、E 區間的總是大張旗鼓四處宣揚,A、B、C 區間的大多不是默不吭聲,就是躲躲藏藏地怕被別人知道。如此的心態差距不但諷刺,更著實令人憂心。

參考文獻:日本に多大な利益をもたらす製品、それはスマホです!

(圖片來自 Richard Farrell,CC licens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