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沃草創辦人柳林瑋醫師的公民覺醒之路”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沃草創辦人柳林瑋醫師的公民覺醒之路

Posted: 22 Apr 2014 02:17 AM PDT

沃草創辦人柳林瑋醫師的公民覺醒之路

沃草,他們希望做為一個農夫。希望能夠提供公民更好的平台和工具,讓更多人一起來參與社會議題,透過大家的關注將台灣的公民社會灌溉成肥沃的草原。 本次報導邀請來沃草的共創辦人之一 – 柳林瑋醫師,一同來聽聽他創立沃草背後的故事。

柳林瑋醫生的父母雖然只有高職畢業,他很感激他們能夠栽培他完成醫學院學歷。在成長過程中給予最完整的教育讓他能夠清楚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 能夠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身為知識份子最主要的已經不是分辨是非,而是堅守是非。「辨別是非一點都不難,難的是你要持續的堅守它」柳林瑋說到。這也是他覺得每次在關注社會議題必須要站出來的原因。

在柳林瑋爺爺奶奶的年代包含他的父母全家經歷白色恐怖時期。 因為長時間的歷史恐怖經驗,讓長輩們會擔心如果這些孩子去做了反體制的事情,會不會有危險? 柳林瑋說他完全可以同理他們的心情。然而,這也是他認為一定要站出來,而且每個人都要的原因。柳林瑋說:「如果我們不出來做,以後也會這樣跟自己的孩子講。」 無論是父母擔心子女安全或是歷史記憶的因素,如果不站出來,以後的世代何時才能夠當自己的主人?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而人民也能夠自己解決社會上的不公不義。——柳林瑋

當柳林瑋在念醫學系時覺得人生從此平步青雲,無論社會再怎麼差自己絕不會是最慘的那個,班上同學也對時局呈現消極的態度。反映到社會的就是瀰漫著強烈的失敗主義,民眾長久以來改變不了事實,最終變得屈服和冷漠。

2013年8月洪仲丘事件「公民1985行動聯盟」帶領全民上凱道,「要真相!要人權!」 這成為台灣公民覺醒嶄新的一頁,而沃草也在這次運動後應運而生。

沃草的核心精神就是要和自由、民主、人權站在一起!

目標希望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降低人民參政的門檻。 沃草透過兩項產品: 「市長,給問嗎?」 及「國會無雙」提供全民新的途徑關心社會和政治。

在未來沃草將推出兩項新服務: 公民學運網站、公民運動人力銀行,而詳細的內容就會在這星期五「鍵盤救台灣,創造新世代公民運動」活動中線上同步直播告訴大家!

4月25日【虛擬世界。需你世界】鍵盤救台灣,創造新世代公民運動

沃草共同創辦人- 柳林瑋將帶我們更深入了解沃草正在為台灣社會播種的理念及未來的展望。

我們同時也開放了各位朋友可以透過線上提問的方式交由主持人代為提問,屆時請點選以下的網址發問:

破解 Facebook 假點擊迷思

Posted: 22 Apr 2014 12:38 AM PDT

破解 Facebook 假點擊迷思

精準投放廣告給目標受眾,而非將成敗歸咎殭屍帳號。

Facebook 廣告優化服務 AdEspresso 執行長 Massimo Chieruzzi 表示自己每周花費 2 小時回覆 Hacker News 「抨擊 Facebook 廣告無用」的類似文章,直到最近一篇抨擊 《Facebook CPC ─不要浪費您的廣告費》的部落格文章,他再也受不了,決定跳出來澄清一切謬誤。

故事的始末

抨擊 Facebook 廣告的部落格主人 Phil Anderson 好奇 Facebook CPC 廣告的效益(註:Cost Per Click,每次點擊成本),因此便執行一項實驗希望能找出答案。

他為名為 BudgetSimple 的財務管理服務設立一個社群粉絲專頁,並投放 Facebook CPC 廣告試圖吸引Facebook 使用者點擊連結進入 BudgetSimple 網站。將投放廣告的目標受眾設定為 有按 BudgetSimple 服務競爭對手讚,並對「個人財務管理」有興趣的22-40 歲的美國、澳洲女性。此階段目的為測試 Facebook 廣告瞄準目標受眾的精準度

這是 Phil Anderson 投放的 Facebook 廣告:

最後的結果呈現:

Facebook 的資料呈現很棒的結果:92 次點擊,一個點擊只花費 50 美分,相當便宜,而像這樣子的廣告點擊率達到 4 % ,效益相當高。

接著用 Google Analytics 分析單純從這個 Faceook 廣告所點擊的訪客人數,結果卻與 Facebook 提供的數據差異很大,總共有 61 個人拜訪網站,而為了再次驗證,作者查看伺服器記錄,確實有 74 位訪客曾經點擊網站,不過離 Facebook 聲稱的 92 位訪客,還有 18 位的差距(Facebook 的 92 位裡頭包含作者本身的點擊 1 次、Facebook 認證內容的點擊 1 次 還有 3 個非真人的網路臭蟲,所有 referral (從其他網頁轉介而來)的拜訪人數),顯示真實的點擊的訪客不如 Facebook 所聲稱的那麼多

Phil Anderson 運用 Google Analytics 細部的分析也發現:每位訪客的平均拜訪時間只有 6 秒,顯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仔細瀏覽過網站內容;再者 80% 的訪客來自 Android 行動版,而他推論 Android 行動版較 iOS 的 Facebook 呈現更多廣告,很容易誤觸,因此,Phil Anderson 的結論是大部分的點擊都是「不小心按到的」,甚至還推測 Facebook 廣告沒有辦法對高品質的目標受眾投放,無法達到 CPC 廣告效益;恐怕還運用不實的假點擊增加利潤

AdExpresso 執行長的反擊

AdEspresso 執行長 Massimo Chieruzzi 表示他相信這些抨擊 Facebook 廣告的人都是用真實的數據資料。但他諷刺性地說:

不過我真的很嫉妒他們撰寫抨擊 Facebook 廣告的文章所帶來的流量,只要在 Facebook 花 50 美金的預算作實驗就能為部落格帶來那麼多流量。

我羨慕他們作為行銷人員,不過老實說,我寫這一篇也是為要增加我們網站的流量。

蓬勃發展的企業不是建立在虛華的指標上

Massimo Chieruzzi 表示,現今的 Facebook 廣告會有一定數量的假點擊,他不在意:

我的 Facebook 廣告是得到 1 個、10 個、100 個或 1000 個假點擊?我甚至也不想花 5 分鐘去猜測假點擊的數目有多少。我不在意,因為我的企業不是藉由點擊來賺錢(點擊數是一個沒有價值的虛華指標)。我的企業是藉由顧客來賺錢,而我猜您的也是。

我也不在意網站是有 10 個或 1000 個訪客;我花錢買 Facebook 廣告不是為了網站訪客數(visitors/clicks),而是為了要獲得新的顧客(customer)。 對我來說,唯一最重要的指標便是:從 Facebook 廣告所得到顧客的數目,而獲取一位顧客的所花費的成本為多少。如果我能從 Facebook 為 AdExpresso 帶來新的註冊使用者,我不會在意要多少點擊數才會達成這個目標。點擊數只會用來理解我們頁面的轉換率,並提升使用者註冊的數目。

假點擊對 Facebook 沒有好處

我閱讀過大多數的貼文都假定 Facebook 很清楚有假點擊、殭屍帳號等的問題卻蓄意不改善,因為這些假點擊幫助 Facebook 獲得更多的廣告收入。不好意思,我不認為是如此,有兩個原因:

1. 如果上述論點是真的,Facebook 應該會促使使用者購買 CPC 廣告。但他們沒有,他們反倒鼓勵使用者使用 CPM。這就代表您是依據廣告曝光次數付費而非點擊數。

2. Facebook 需要讓廣告事業成長,成為一個成熟、可靠且有效率的平台。 每次當有人聲稱百分之多少的點擊是假帳號的時候,就洋洋灑灑寫一大篇文章,大傷 Facebook 的形象,對 Facebook 來說只有弊大於利。

我同意 Facebook 應該要儘快處理假帳號的問題,然而我認為作為相對一個比較新的廣告平台,需要花一些時間改善這些問題。

來談談 Facebook 實際的廣告數據

Massimo Chieruzzi 表示假帳號不是他真正關心的,所以他沒有花時間蒐資資料。不過,他指出旗下優化 Facebook 廣告服務──AdEspresso 的 Facebook 廣告的數據呈現蠻有趣的結果。

與前述的實驗不同,AdEspresso 的廣告:

  1. 花費合理的預算:美金 3000.68 元,而非美金 50 元。
  2. 廣告投放是由一個深諳 Facebook 廣告的人操作,而不是一個初學者。

然而,Massimo Chieruzzi 也重申:不要把數據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以下例子不是價值 1 億美金的廣告,行銷人員也需要測試在不同廣告通路投放廣告是否適用於自己的企業。以下是 AdEspresso 的廣告:

  • 廣告投放:2014,  2/15-4/8 的期間投放一則廣告訊息
  • 投放位置:電腦使用者的動態訊息(這樣就避開行動網速緩慢與錯誤點擊的風險與)
  • 目標投放:高度相關的自訂廣告受眾(Custom Audiences)
  • 付費類型:優化 CPM(oCPM),優化網站的轉換率

Facebook 數據

  • 2683 總點擊數
  • 2039 不重覆點擊數
  • 1095 網站點擊數
  • 190 次轉換
  • 529 個讚
  • 65 則評論
  • 39 則貼文分享

「總點擊數」與「不重複點擊」太過廣泛,因為它包含了點擊專頁名字的人、或按讚、留言等等。比較需要關注的指標是「網站點擊數」與「轉換數」,不巧的,我們不知道網站的不重覆點擊數,但我們假定長期的廣告投放,不重覆點擊數應該會比較少一些。

同時,看看社交討論度......有非常好的成效。人們不僅註冊 AdEspresso,他們還分享連結 39 次,並得到非常多的讚與評論。

Google Analytics 數據

  • 1389 則拜訪
  • 173 次轉換

哇,這真的很奇怪。我本來預期會看到低於 Facebook 的網站點擊率,但這裡卻增加 26.5%......好奇怪!

另一方面,轉換率也比較低一些,這也可能是因為 Facebook 與 Google Analytics 如何判定轉換的方式不同。

運用專業廣告分析服務 MixPanel 再測試一次

  • 1475 次點擊數
  • 1200 拜訪數
  • 176 次轉換

果不其然, MixPanel 與 Google Analytics 或 Facebook 的數據完全不同,點擊與轉換率都稍高一些。

也不用吃驚,這只代表實際的點擊、轉換比 Facebook 提供的數字還高。

看看 AdEspresso 伺服器的記錄,再次確認網站的拜訪人數

  • 2046 次從廣告 Landing Page 來的拜訪要求
  • 1500 次轉介的拜訪要求
  • 1059 次特殊的 ip 的轉介拜訪

在伺服器記錄裡頭有很高的 2046 的總拜訪數。 然而,深掘資料後發現 546 個要求是不是轉介進來的,這些很有可能是機器、網路蜘蛛與其他沒有 Javascript 讓 Google Analytics 與 Mix Panel 能夠追蹤的網站來源。

若排除這些, 1500 次點擊與 1059 個特殊 ip 的拜訪者。點擊數與 Mix Panel 很接近,所以我們可以假定這些是真正從 Facebook 廣告來的拜訪人數。

整體分析

沒有在可以篩選出單純從 Facebook 而來的拜訪人數的 Google Analytics 看到比 Facebook 提供的數字還低的拜訪率,Google Analytics 的數字還更高的時候,覺得很奇怪。

Massimo Chieruzzi  表示不是很確定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他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我們的 Facebook 動態消息廣告,利用「Custom Audiences」(註 1 )功能對有興趣的受眾投放,是相當精準的。 人們不只是點擊,甚至也按讚、評論與分享了。所有這些互動最後都會留在使用者的 Facebook 動態訊息,而很多使用者朋友也很可能也看到了。

由於我們的動態訊息廣告對 「Facebook 廣告工具」有興趣的受眾投放,這些人很有可能擁有在此產業與相同興趣朋友圈。他們點擊我們的廣告不是因為我們有付費,而是因為它們看到他們的朋友按讚/評論與分享它......免費的自然流量!以及免費的轉換率(很有可能)!記得 Facebook 是個社群網站......儘量佔它便宜吧!

我們都很明白 Facebook 的社交效果,因為當我們檢視我們的伺服器記錄,我們發現 URL 也有來自 Twitter 的。差不多有 535 次的點擊與該則 Facebook 廣告的轉介有關,而其它 965 次點擊則單純來自「」的轉介,這很有可能是自然流量,但很難相信所有都是自然的。

如果要百分百詮釋資料的話,有太多變數要考慮。如果您創造一有趣的廣告並針對高度有興趣的群眾投放,不僅假點擊一點都不會造成影響,您甚至可以得到比您預期更多的流量與潛在客戶名單。

這對您的企業有什麼意義?

Massimo Chieruzzi  表示無論伺服器記錄如何、有多少假點擊,如果想要認真投放 Facebook 廣告,您必須:

  1. 分配合理的預算測試廣告管道的投放效果。這不僅是擁有可靠數據,也是學習如何從廣告得到最大收益的機會。
  2. 使用 Google Analytics 的 UTM 參數來追蹤流覽網站的人的來源。
  3. 追蹤轉換率。不論您什麼要推銷什麼──訂閱電子報、註冊、電子商務網站、下載量──追蹤您的主要轉換(而非點擊數)!
  4. 對高度相關的群眾投放廣告,那些很有可能對您的產品有興趣的群眾。

--

Massimo Chieruzzi 呼籲花費合理的預算才能知道廣告效果,約花費一個月 1000 美金(約台幣 29920)以下,不需要花費大筆金錢去買讚。

每一個市場、每一個網站、每一個品牌行銷策略都有可能在某一個社群成功,而再另外一個卻很慘。您需要測試看看,舉例來說假設您的公司是販賣工業水管那您可能不適合在 Pinterest 這個管道投放廣告,這不代表 Pinterest 沒有效果,這只代表這個管道不適合您。

所以不斷測試吧!從廣告管道、廣告創意、投放目標......等都需要測試,接著再把您的錢花在投資報酬最高的地方,並不斷測試並改進策略。

從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無限期支持方仰寧〉粉絲團殭屍粉絲事件就可知道,粉絲數字、點擊數字真的不能代表一切,而 Facebook 無法完全排除「某些真人運用按讚賺錢」的假帳號行為,無論任何大型平台都有殭屍帳號之時,行銷人員更是需要專心耕耘「轉換率」而非表淺的「點擊數」、「流量」,並對高度有興趣的目標群眾投放廣告,才是成功運用 Facebook 社交效果,獲取新客戶的治本之道。

備註

1. Custom Audiences:提供企業在 Facebook 上找到現有客戶的功能,例如企業可以利用現有客戶的 e-mail 放進 Facebook 搜尋到他們的 Facebook 帳號,對他們投放廣告。

Elon Musk:我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工程師——鋼鐵人訪中談話紀錄(下)

Posted: 21 Apr 2014 07:38 PM PDT

Elon Musk:我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工程師——鋼鐵人訪中談話紀錄(下)

〉〉Elon Musk:不要擔心細節做了卻沒人注意——鋼鐵人訪中談話紀錄(上)

陳偉鴻:除了旅行之外,可能還有居住,聽說你有一個計劃就是可以把大家運到火星上,而且可以住在那兒,最終可以實現 80000 個移民火星的指標,現場有沒有誰想獲得這樣的指標?你覺得他們報名夠踴躍嗎?

Musk:我覺得挺踴躍的,400 萬人將來可能會居住在火星上,但最關鍵的是這樣的,去火星的成本必須足夠低,大家都能負擔得起,我們必須在火星上建立基本的基礎設施,必須有火箭降落的空港,可以在那裡加油,大家可以在那裡生活。

所以,對我們來說,一定要把這個旅行變得便宜,並且能夠使人們在那裡建立自己的企業。當然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包括在火星上煉鋼鐵,企業家可以在火星上進行很多的創新,在火星上建一個企業,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酷的事情。

陳偉鴻:所以,你未來也有機會到火星上去,在那兒建企業。你會在那兒再做一些什麼樣我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事嗎?那個時候就是來自火星的 Musk,我們再拍一部新的劇,主要講的是你在火星上又做一些特別不可思議的事,你覺得會是什麼?

Musk:我想想,最重要的是要保證要有可靠的低成本的旅行方式,這樣才可以保證我們在火星上能夠成功,我個人可能不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企業,除非我認為是必要的。

我覺得其他人可能會這麼做,我只是想要給人們創造這樣的機會,能夠便宜的去旅行,我並不是想控制哪個產業,我只是想給大家創造這樣一個環境,讓其它的企業家能夠在火星上創造自己的企業,讓他們覺得在火星上創造企業是安全的,而且是可以長期持有的。

陳偉鴻:我們真的不知道,未來的 Musk 還會做出一些什麼,但是我們可以確切的知道,Musk 已經在地球上做出了一些大家看得到的事,我們找了一張他的履歷表。2002 年他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支付平台 Paypal 的創辦人,31 歲成為億萬富翁。

2008 年他是全球首位成功發射火箭的私人老闆。2012 年他是美國最大的私人太陽能供應上 Solar City 的董事長。

2013 年他是全球第一輛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電動汽車 Tesla 的創辦人。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兒都會很自然的用成功兩個字來定位這位年輕人,您自己會用什麼樣的字來描述一下當你看到這樣的一份履歷表的時候,你的內心感受?

Musk:我是具有創新精神,具有創意的工程師。我想我是工程師。

陳偉鴻:工程師是蠻樸素的一個字眼,你跟其他的工程師相比不同的地方是什麼?雖然你剛剛說了你沒有什麼不同,但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同,要不然那麼多工程師,大家都成為 Musk 你了?

比如說你的好奇心,或者說你的勇氣,不管多少錢往裡砸,或者你的執著,或者你對新事物的一種敏感,你對發展去世的一種判斷。這些恐怕是隱藏在履歷表背後的東西,我不知道你願意說哪個?在中國,這是一個人生考題,需要考慮一下。大家覺得比較突出的是什麼?

Musk:可能是我比較瘋狂吧,也許我太瘋狂了。

陳偉鴻:你看上去不像一個很瘋狂的人,你真的有那麼瘋狂嗎?

Musk:堅持、執著很重要,物理老師會給我們創造一個思維的框架,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原則,物理的理論,我們提出質疑,質疑你是不是錯誤的,要證實自己的理論。

我覺得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則。另外,也許人們對於失敗過於擔憂了,你想像一下,如果失敗會怎麼樣,可能會飢餓,會失去住所,但我覺得要有勇氣去嘗試,有的時候人們自我限定了自己的能力,實際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陳偉鴻:在你來到現場之前,我們也詢問了大家願意用什麼樣的詞來描述您,或者說他們印象當中的你是什麼。來我們看一看,我們已經把它打在大螢幕上了。

我念一下,天馬行空、特立獨行、驚世駭俗、億萬富翁、顛覆、天才發明家、來自星星的人、火星人、改變世界、超級英雄。如果大家有認同這當中的任何一個詞,讓我聽一下你們的掌聲好嗎。看來我們的這個調查還是有足夠的說服力的。

然後我做了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就是我把這些詞都放到網上做了一個綜合的搜尋,然後出來了這樣的三個詞。第一個詞是賈伯斯,第二個詞是鋼鐵人,第三個詞是都敏俊。你覺得目前這三個人跟你有點像嗎?或者哪一個最像?

Musk:也許他們的某些方面有點像我,我非常崇拜賈伯斯,賈伯斯做的事情很偉大,他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產品,他的產品非常具有魔力,所以我崇拜他。他創造的蘋果非常偉大。

鋼鐵人,我喜歡他,他是 CE​​O,也是首席的工程師,通常在一個公司當中,你有做生意的人負責做 CEO,工程師的不負責,但是我希望工程是能夠負責,我喜歡工程師負責的企業。都教授我不太了解,所以就沒有辦法說。

陳偉鴻:現場的很多女性朋友要傷心流淚了,這是她們最近追的一個偶像之一。

Musk:我想他肯定很酷,因為長得很酷。

陳偉鴻:其實第三個小伙子是一個外星人,跟你現在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可以直接到外星上再回來。所以,下一次你的照片會不會出現在第四個圖片當中,因為你也會成為外星人。

Musk:可能會放在第四個。到底第四個人是誰我們非常的好奇,是我嗎,還是別人?

陳偉鴻:大家覺得呢,把剛才那些詞揉在一塊,有可能出現的人,他 ​​們認為有可能會出現你的照片,但我現在不知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尤其是創業者的心目中,你可能是他們的偶像,但我也想知道一下,在你的心中,你曾經有過偶像嗎,你會把誰視為偶像?

Musk:有很多人我都崇拜,我崇拜的人很多。比如富蘭克林,我覺得他是在適當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他是一個科學家,他是我的偶像。我喜歡的一般都是科學家、工程師,比如說在我們公司當中,我們許多名稱都是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那些做了有益的事情,改變了世界的人,我們都很崇拜。如果失去了這個人,我們會很悲傷,這些人都是我崇拜的人。

陳偉鴻:偶像在每個人心中,總是有這樣不可抵擋的巨大的精神動力,他吸引著你,他甚至還推動著你。我們今天終於知道了你內心的偶像,跟這麼多的科學家以及他們的科學精神有關,所以就不難理解,你為什麼又想要探索太空,又想要改變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許多傳統,讓更多的高科技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今天有很多人在關注著你的改變和改變背後的邏輯。所以,現場給一點時間,看看現場有沒有好奇的朋友跟你交流。

提問

提問:歡迎來到北京,你認為網路和太空以及可持續能源會對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你就創立了三個公司,我的問題是 20 年後,你是不是有同樣的想法,你認為在未來的 20 年當中,會做的一個最大的事情是什麼?

Musk:是的,從技術上講,我覺得有五個領域。有三個領域完全是積極的,包括可持續的能源以及航太,還有網路。還有兩個我是有問號的,即人工智慧、重新書寫我們的基因,這兩者恐怕會在未來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當然這裡面也與之相關有很多的風險,圍繞於此會發生很多有風險的事情。

這兩個領域,我希望能夠看到有一些新的情況出現,我也認為在這兩個領域會有很多機會。

陳偉鴻:期待看到在這樣的領域當中有越來越多的新生事物出現。

提問: Musk 你好,我是來自知乎,很多使用者都非常對你的思維方式很感興趣,比如您會想到去修一輛比飛機飛的還要快的火車,它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橫跨美國大陸。您曾經提到過您自己的思維方式是有一些特點的,您把它稱為物理學的思維方式。今天藉這個機會問一下,究竟是什麼物理學的思維方式?

Musk:我覺得物理是一個思維的最好的框架,特別是在你去探求一些新領域的時候,我覺得它非常有效。我之前可能講過這種觀點,比如說第一定律,那就是說我們要探尋這個事物,不管他是哪個領域的最原本的真相,那就一定是要有非常高的確定性。在你做出結論之前,必須在這些最本原的真實性去得出結論。所以,物理的思維方式是非常好的一個框架。

包括我們能源的消耗、產品等等,裡面都涉及到第一定律的應用,如果我們能夠有一些想法,我認為這件事可能是真的,我們要確保這件事不會違反其它的基本的定律,要保持一顆質疑心,不斷地問問題,這不是說你質疑自己就削弱自己的自信心,不是這樣的。而是你要敢於以一種邏輯的思維去思考,想我這樣想是不是有道理的,有別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得到很好的解答。

我也會向朋友求助,有的時候朋友可能會猶豫,不太願意告訴你不好的事情,可能不一定對,但有時候他們說的還是對的。所以,如果你有了一個新產品,或者服務可以跟你的朋友這樣說,能不能告訴我真正的想法,你覺得我這個到底有什麼問題,我一定不會生氣的,這樣我想朋友會對你講真話的。

提問:謝謝 Musk,我為你帶了禮物,但是個很簡單的禮品,這是一個寫出來的東西。非常簡單,但是是一個大師寫的書法作品,送給你。我特別興奮跟你近距離的接觸,可能你不一定會讀。

陳偉鴻:上面寫的是什麼?我覺得你恰恰寫了一個最不像 Musk 的人。

提問: 「平常心」。我來自上海,我請了一位書法大師寫了這幅字,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全世界推崇的偶像,還是你是一個乞丐,你還是你,保持一顆平常心。把這個送給你。我的問題是作為創新者,可能在美國創新的環境比較好,但在中國怎麼辦?

比如說,我們也知道 Tesla 沒有世界巨頭那麼有實力,可是你卻能做成自己的事,大公司可能看不起小公司,但與此同時,大公司也會擔心你們會搶他們的風頭,掙他們原本能掙的錢,相當於你在從他們大公司手裡搶錢。可能他們會做一些傷害你們的事,這時候你們怎麼去應對?

Musk:非常感謝你的禮物,很酷的禮物。謝謝。你是說在一種充滿懷疑的環境下我怎麼辦。我確實在那些大公司裡有不少敵人,我說的是航太產業。

在汽車產業,我覺得有一點好處,那些大的汽車公司對我們有點擔心,他們擔心了以後,可能更願意自己也去做電動汽車了,我覺得這是好事。為什麼我覺得大公司會這樣呢?是因為既然我們能做出很好的電動汽車,他們為什麼不能呢。

因為那些公司太有實力了,他們可以影響政府的規則,可以讓規章制度定的很鬆,非常容易就達到。因此,要讓這些大公司開始認真地對待電動汽車,就是他們必須得出這種結論,如果他們不做,所有電動車的客戶就都被我們一家所擁有了。

這樣反而能夠迫使他們,或者說反逼他們去重視電動車這個市場。如果他們不想跟我競爭,他們認為不跟 Tesla 競爭,未來的市場局面不太好,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事實上, Tesla 的影響就是吸引其他的公司和我們一起來生產電動車,最後我們可能只能佔市佔率的一小部分,但我們卻引領了整個產業,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產業的好事。

陳偉鴻:其實還有一些比較刺耳的評論,有人一直覺得你好像一直在做的是富人的遊戲,不管是火箭也好,汽車也好,什麼時候能夠讓你這種改變世界的願望,讓普通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

Musk:說得很對, Tesla 車目前還是很昂貴,我們公司的目標一直是讓電動車所消費得起。我剛剛在很長時間以前就寫過一篇這方面的部落格,來給群眾解釋我們 Tesla 最早就是一款跑車,當時能買得起的人更少,後來我們推出了一個價格低一些的車,在中國由於進口稅等等的原因,價格就進一步攀升,但是在美國它只是一個中檔車。

我們的第三款車就更加容易買到了,是可以負擔得起的費用。如果我們這三部都能成功的話,還是比較理想的。第三步是通過技術的創新,使我們的技術能夠可複制,能夠進行規模化的生產,因為現在這種小的規模沒有辦法建大的工廠,技術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

長期而言,人們一般會認為 Tesla 最早是一個跑車,我們公司的定位就是盯准了跑車這樣一個稀缺市場,其實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還有二和三。

陳偉鴻:希望未來的二、三、四能夠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這種顛覆的思維帶給人們的改變。今天的對話是 Musk 的電視首秀,在我們對話結束之前,你能不能告訴大家,你希望留給中國或世界什麼樣的形象?

Musk:我認為中國是對 Tesla 的未來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將在這兒進行巨額的投資,包括對於充電的環境進行投資,我們要把我們的超能充電站設在這兒,在北京和上海各設一個,未來幾天就要開幕了,我們要建立七大的超級充電的網絡,所有的超級充電站都會提供太陽能。

我們所有的充電站都不用煤的,用的是太陽能,它可以 24 小時的不間斷的,白天是電池充電,到晚上我們還可以有續航能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動作。我們的銷售,我們的服務,都會對中國進行定制。雖然說這個車現在還沒有投放,但我們是看準長期的,未來三到四年,我們會有一些在地化的生產。

我想傳達的最重要的信息,我們認為中國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國家,我們將在中國做很多的投資,來保證任何買車的人都有很好的體驗。

陳偉鴻:謝謝 Musk 先生來到我們今天的《對話》節目現場。大家可能都記得這樣的一些時間節點,1879 年愛迪生經過了 1600 多次的實驗創造了世界上第一隻電燈泡。

2007 年,賈伯斯經過了兩年不斷失敗之後,向全球發表了第一款 iPhone 手機。2010 年 Musk 先生花光了所有的家當,終於成功的通過私人的公司將載人飛船送上了太空。

可以看到,從古至今,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乏一些狂想家,但是真正能夠推動人類進程的,應該是那些敢於夢想,並且不顧一切去實踐的人,我們希望這樣的人越來越多。謝謝各位來關注我們本期《對話》,也謝謝 Musk 來到我們現場。我們下期再見。

Elon Musk:不要擔心細節做了卻沒人注意——鋼鐵人訪中談話紀錄(上)

Posted: 21 Apr 2014 07:35 PM PDT

Elon Musk:不要擔心細節做了卻沒人注意——鋼鐵人訪中談話紀錄(上)

Elon Musk 的中國首秀最終選在了 GeekPark 的奇點大會上。在與 CCTV 主持人陳偉鴻持續一小時的對話中,這位身兼三家公司創辦人身份的傳奇人物講述了自己成立 Tesla 的初衷,揭秘了 Space X 三次火箭發射失敗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向我們解構了一個全新的商業世界。

陳偉鴻:今天是 Musk 先生首次訪華的首次公開活動,我們也特別感謝他將自己的中國電視首秀放在了《對話》這個平台上。今天來的很多人可能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期待,今天《對話》的一開始,讓你聽一聽感受一下他們的熱情。

剛才在走到今天的現場的時候,有不少的朋友問我說,你知道 Musk 先生今天是坐什麼車來的嗎?這還要問嗎,他一定是坐的 Tesla 來的,這是全世界最紅的車。問題是當你從這輛車走下來的時候,你遇到的這些人,他們眼中閃現著什麼樣的光芒?你從他們看你的眼神裡能讀到一些什麼?

Musk:當然有很多興奮的觀眾想這是什麼車,可能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宣傳和教育工作,讓大家知道這是一款不同的車。比如說,這個車看起來很特別,很多人不太熟悉這款車,可能認為這是不是用汽油的車。

陳偉鴻:這款車到底有多特別,很多網上的朋友也把他們認為最特別的地方歸納了出來。他們說這款車的特別之處,包括了只要車主靠近門把手就會自動浮出,它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箱,它完全充電的時間和手機充電一樣快,而且還免費。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一輛車。它充一次電的續航能力,相當於如果在北京可以從北京開到山東的濟南,如果在美國,可以從舊金山開到洛杉磯。太多太多了,我想問問 Musk,你自己最滿意剛才的哪一個特性?

Musk:沒有唯一,它的很多功能都是很值得推薦的。因為我們在考慮一個產品的時候都是這樣,我們要看它整合起來是不是確實很有價值的一個產品,特別是很物有所值的一個產品,這是我們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如果我們只有其中一點,那值得推薦的亮點,我覺得它不夠了。所以,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對於電動車來講,就是它的續航能力,這也是大部分人所關心的,充電以後能走多久,如果續航能力長的話,我覺得這是需要推薦的。

陳偉鴻:很多人覺得你重新定義了汽車,因為在你之前,幾乎沒有人可以想像到汽車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加入到我們的生活裡。我想知道,你怎麼就有這樣的想法去顛覆人們對於汽車原有的一些想法?

Musk:我們之所以創造了 Tesla ,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事實。電動車總是很慢,看起來很醜,續航能力很差、很短,沒有人願意買這樣的車,覺得不值,沒有用油的車好用。所以,我們就專門做了這個車,我們盡了一連串努力,希望它能夠在各方面媲美其它燒汽油的車輛,事實看來,我們還是做到了。像之前你也點到了,現在我們已經創造了最高的分。當然我們所做這項工作的原因,並不是說我們希望能夠創造出最好的汽車並不是這個名頭,我們是希望打破常規,改變人們對於電動車既有的認識,我們向他們證明,我們的電動車完全能夠比汽油車好得多。

陳偉鴻:你是一個見到什麼都希望能打破它原有的規則,重新去定義它的人嗎?

Musk:我倒不是說一定要破壞,搞顛覆性的創新,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東西是需要實現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有些顛覆的話,我是會做的。比如汽車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轉型,由以前的穩定性變成快的,這個可能還並不是說真正特別革命性的。真正能夠鼓勵我的是,要進行顛覆性創新的時候,我才會去做必要的顛覆,必要的破壞。

陳偉鴻:其實你對這款車的外型設計上也做了非常多用心的設計,甚至在細節上達到了一種苛刻的地步,不惜延遲交貨,你為什麼這麼願意在一個細節上打造的這麼極致?

Musk:細節決定成敗,任何產品的細節一定要做對,這很重要。有一些東西說是好的,不錯,和一些棒極了的產品,這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所以,你能再多投入一點,使得兩者之間的差別得到彌補,我覺得是值得的。你希望人們能希望你的車,用了這個車他們盡可能的幸福開心,但是它好像有點小毛病,那就把你的整個神話打破了,就沒好印象了。所以,我們試圖琢磨任何一個精細的細節,讓大家有一個良好的體驗。大家未必了解它所有的細節,我們也知道,可能總會有人了解到所有它的好處,但即便有一些人不是有意識的了解到這個車的好性能,但他在無意當中意識到很喜歡這輛車,願意去嘗試它,這就是無意識的感覺激發了我們追求完美的細節性。

陳偉鴻:你自己喜歡這輛車嗎,如果滿分是 100 分,你給這輛車打多少分?

Musk:我打分數很嚴格的,​​非常苛刻,我也不知道。我想想,打 80 分吧。

陳偉鴻:其實我覺得這樣的一個 80 分是來之不易的,你知道在 08 年第一輛 Tesla 問世的時候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包括成本很高、資金鍊的斷裂等等,但是我覺得你很勇敢,當我們看到那段歷史的時候,覺得不是每一個人在那個時候都可以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把所有的錢都投到這個專案當中去,你那時候想過,萬一失敗這些錢可全像都到海裡了,想過類似這樣的問題嗎?

Musk:我想了,我想我所有的錢都會賠掉,我認為是這樣的,我當時做好了準備。但這還並不是最難做的決定,最難做的決定是,我有兩個公司。在你創造這些公司的時候,你感覺他們就像你的孩子一樣,我所有的錢本來可以一分為二的,或者關到一家公司,把所有的錢放一家公司裡。

陳偉鴻:我應該怎麼來理解你的舉動,可以把它理解成你對自己和對這個產業的未來很有信心?或者把它理解為你是一個更願意去豪賭未來的一個人,有這麼一點賭博的性質在裡面?

Musk:其實我不賭博,我不喜歡到賭場去賭博。我可以看到它的真實性,我不喜歡真實的賭場。如果你不能做主人的話,你就不想玩。關於在這方面投下賭注,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失敗,但是如果你覺得這個賭注夠大、值得做,即使失敗你也會做這件事情。大多數的新興公司都會破產,如果我們創辦一個公司,最重要的可能性可能會失敗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準備,應對這樣的風險。但是,我還是要試一試,如果失敗的話,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如何應用到下次未來的嘗試當中,這是我所關注的。

陳偉鴻:可能很多人跟你一樣的是,他們都對電動車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但不知道什麼樣的一個機遇會在什麼樣的時刻出現在我們眼前。所以,當他們看到你的成功的時候,就會非常羨慕,說你實在是一個太會把握機遇的人了。你在網路泡沫剛開始的時候進去,你在網路泡沫破滅的時候已經撤出來了。當你在做電動車的時候,奧巴馬政府頒布了新能源的相關策略,是不是這些政策到位了,環境允許了,也給你的 Tesla 順利的面世,鋪就了一條非常好的路?你覺得跟他們有關係嗎?

Musk:我可以這樣說吧,對於 Paypal 來說,實際上在 2001 年的時候網路泡沫就已經破滅了,但是我們 2002 年上市,被收購。這給了我資本,使得我能夠創造 Tesla 公司。我應該這樣說,當我們創建 Tesla 的時候,政府還沒有電動車的激勵政策,也沒有任何人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也沒有覺得政府會給我們任何激勵政策, Tesla 創立的時候,是在 2003 年,2004 年才正式開始運作。那時候總統是布希,他並沒有支持電動車的發展。所以,我們並沒有預期到政府會幫助我們。

陳偉鴻:什麼讓你繼續堅持下來呢?你怎麼會認為它就是未來的方向,它一定能成?

Musk:我不知道它會成功,我只是希望這個產業在未來會成功。汽車產業發展了很長時間,電動車是很難發展的一個細分市場。看一下美國最年輕的汽車公司,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幾年前經歷了破產的危機。這個環境對於新興的企業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環境,其實這個產業競爭還是很激烈的。還有一些電動汽車的新興企業都已經破產了。我們只是接近破產,但是我們沒有破產。

08 年其實是我們的一個低點,我們經歷過幾個低點,08 年我們完成了融資,是在聖誕節 6 點鐘的時候。如果不能完成這個融資,聖誕節之後兩天我們就要破產。但是我們成功了。

陳偉鴻:相當於是命在旦夕的危機時刻,那時候你身邊的朋友擔心你嗎?

Musk:是的,我的朋友確實會擔憂我,那時候我看起來很糟糕,壓力很大。實際上,2008 年的聖誕節的星期天,我早上起來的時候,我想是不是會精神崩潰。

陳偉鴻:很好這樣的日子很快過去了,我們看到了到 2010 年的時候,你的事業發展迎來了春天般的感受。因為在搜尋引擎上,我們注意到你的關注指數從 08 年開始比較平穩,到 2010 年的時候,突然間有一個大的攀升,說明在這一年圍繞著你有很多大事,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可以看一看,在 2010 年有一個大的爆發,如果回到 2010 年,你還記得那一年你做的最值得讓你驕傲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嗎?大家可以在大螢幕上看到關注指數的變化。

Musk:我想一想,2010 年到底是什麼事呢,我記不得了。

陳偉鴻:我們梳理了一下,第一件事就是你旗下的三家企業之一把太陽能供應上 Solar City,還有一件事是成為了第一家成功的把載人的飛船模型送到的軌道上。

7 月份, Tesla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我覺得對很多人來說,這個時刻都不會忘記。為什麼會說 2010 年他幾乎沒記住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像這些上市、上天都不太重要是嗎?

Musk:當然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IPO 非常順利,是一個大的事件。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2010 年、2012 年都發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2010 年是我們第一次火箭發射成功。

2012 年是我們把第一個車推向了市場。對我們來說,上市並不是那麼重要,從一個私有的公司變成了一個公開上市的公司。

但是,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里程碑意義的成功,並不是一個成就。在我們上市的時候,我們就面對著美國媒體的很多批評,很多人想要賣空我們的股票,傳播了很多負面的訊息、謠言。

所以,對我們來說,上市之後負擔增加了,當然上市是有必要的,能夠融資,可以把我們的股權結構變得更加合理。但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負擔,運營公司變得更加困難了。

陳偉鴻:現在大家大螢幕上看到的是上市的瞬間,在納斯達克拍到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在您的辦公室出現嗎?或者你會把它收藏在什麼地方?我覺得你笑的還是挺開心的。

Musk:我其實自己沒有這張照片,我都不知道有這張照片。

陳偉鴻:好,回頭我們把這張照片送給你。

Musk:謝謝。我看到我兩個孩子在了,他們現在在北京。他們過去也來過北京,看過長城。

陳偉鴻:那個穿綠衣服的寶寶怎麼把頭轉過去了,是他覺得現場太激動了,已經不敢看了?

Musk:他是有點害羞,另外一個是面對著鏡頭的。因為他五歲,他說中國是他想來的地方,現在來了。所以,他非常興奮。

陳偉鴻:從這張照片上可以得出一個判斷,對這個綠衣服的寶寶來說,納斯達克不是他想去的,中國才是他想去的,所以,到中國他一定會把燦爛的面容留給大家。

其實對 Musk 來說,像這樣財富瞬間爆發的時刻,他都不是記得那麼清楚了,因為也許對你來說 31 歲就成為億萬富翁,實在是讓你接觸了別人很多都不能接觸到的東西。

一般人提到億萬富翁,可能想到的是瞬間富足的生活,又買飛機,又買遊艇等等,但是大家看到的 Musk,在成為億萬富翁之間,他的很多錢不是拿來享受,而是拿來投資,風險很高的一些投資不斷地在你成為億萬富翁之後的這些年中,一次又一次的發展。所以,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愛冒險的人嗎?

Musk:我不介意冒險。通常人們過度強調了錢給人們帶來的變化,有錢你可以買很多東西,但並不能夠帶來太多的快樂,錢和快樂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

所以,對我來說,我要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盡我的所能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想改變世界,希望能夠盡我的努力建造一個新的事物,使人們享受生活,這是我想做的事情。

陳偉鴻:這樣一個改變世界和創造新事物的精神,其實跟一個人很像。這個人在電影螢幕上出現過,我不知道現場的各位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我們把這個電影當中的劇照呈現給各位就知道了。

這是電影《鋼鐵人》當中的一個小片段,Musk 曾經在這部電影當中出演了一個角色,你對自己的演技還感到滿意嗎?

Musk:我覺得還可以。《鋼鐵人》的導演第一次拍鋼鐵人的時候就來拜訪我,希望我給他一些建議。有些人對他說我是類似於鋼鐵人的這樣一個人物,所以他們就到 Tesla 看了看,問我鋼鐵人有什麼樣的能力,鋼鐵人還能夠做什麼樣的事情?

他們確實在鋼鐵人第一部當中拍攝了 Tesla 的場景,那時候贊助人給鋼鐵人很多資金,把 Tesla 放在背景當中,我們那時候會說 Tesla 不知道會不會成功,我們不在意你放不放在背景下。

鋼鐵人 2 的時候,他們說是不是把 Tesla 放在背景當中,我說不用。對於鋼鐵人 2 來說,有一部分是在我們公司拍攝的,我們是壞人工廠的場景。這個場景就是在加州一個酒店當中,我自己和朋友在一起開 Party,我講到如何進行合作。

陳偉鴻:你看到 Musk 的娓娓道來,你就會相信鋼鐵人導演說過的一句話,他當初想把這個漫畫搬上大銀幕的時候,他腦海中的鋼鐵人原形就是 Musk。他們聊了很多,所以把很多對鋼鐵人很多共通的人士放到了電影當中。

在生活當中,Musk 做了很多鋼鐵人所做的事情,比如很多人想像不到的造火箭,這個事你怎麼想的?這是舉全國之力都不可能做到的一個事,你憑個人之力就已經打算要做了。

Musk:我覺得火箭很重要,而且我們大家要去探尋,是不是在別的星球當中有物種,有生物。所以,我最初創立這個公司,就是希望把火箭的技術推進,因為我感覺有一定的退步。69 年的時候,人類首次登月,當時是人類歷史上的創舉,但後來我們好像喪失了這種登月的能力。

在美國,我們後來有了飛船,但是還出現了 7 個人去世的慘劇,所以,我覺得空間這樣一個概念不應該放棄,我們應該把倒退的趨勢進行逆轉,所以,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試著去追求,大家希望能夠再重振火箭業。

後來我們到週五的時候,有了一個非常大的里程碑,就是我們實現了軟著陸,是在海上實現了軟著陸,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實現的。

我們公司成立至今 12 年了,所以我們還是花了一點時間才到了目前這樣一種程度。我們還希望能夠有類似的一些行動,使得我們能夠不斷地增強自己的信心,從在水裡著陸一直到在陸地上著陸,慢慢來。

所以,在過去這一年進展是比較順利的。我們又會回到這個發射基地去,再次發射一枚衛星,可能明年要做這件事。如果能成功的話,我們認為對於整個航太產業來說,還是很大的一個舉動。

因為飛機等這類的飛行器,目前的這樣一種成本都是很高的。但是我們的成功起碼能降到一半以下,一般來講,飛機或者飛行器只能發射一次,這是非常昂貴的,火箭也是一樣的,現在火箭都是一次性的,如果能回收回來,像我們這樣,在水裡已經產生回收。它可能本來價值是 600 萬,這樣攤平以後成本就是 6000 了。

陳偉鴻:聽起來這又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舉動,而且對你來說歷經了好幾次的失敗,在前三次失敗的時候,已經把你投的幾億美元全部燒光了,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了。這個時候,我們看到你還是繼續前行,支撐你的到底是這個火箭夢,還是說你一定要把一個事情做成功的願望?

Musk:有一些目標,我覺得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認定這些。我就是感覺好像不是說個人的野心,個人的雄心了,不是這個層面上的問題。我在掌握未來的時候,如果有一些東西,沒有這些事情的發生未來就不會那麼好。

當我認知了這一點以後,我就會認為這是很重要的目標。所以,我們特別強調,比如說能源的可持續,所以,我們才進行電動汽車等等的設計,都是這樣的理念驅動之下所看到的結果。

我們是看長期,在歷史上我們做一些考量,要不是一個方向,要不是另一個方向,包括說是不是多星球都可以孕育物種,還是只有地球才可以。我覺得這對於探究未來的景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畢竟我們有很多生物是會面臨滅絕的,所以,這一點是很值得去探求的。

我希望未來會更好。這就是我不斷去做這些事的原因,因為我希望掌握未來,能夠說未來是這樣去發展,我是儘自己所能吧,來做我自己的這部分努力,扮演我的角色而已。

陳偉鴻:你知道在歷經了三次火車發射的失敗之後,在第四次即將發射之前,媒體曾經給出過這樣的評價,說這次的發射要不是史詩般的勝利,就是事實般的失敗,沒有中間項。我想知道在發射的前一天晚上,你自己在考慮一些什麼?

Musk:我們已經發射三次都失敗了,當時我覺得第四次可能也成功不了,可能遊戲就結束了。

陳偉鴻:是因為錢都花完了,沒辦法繼續再做了嗎?

Musk:是。

陳偉鴻:這還是真的,我以為你總是有源源不斷地錢可以補充你之前的投資。

Musk:沒有。當時大概是 2008 年,所有的錢都是從 Paypal 來的,但是我把它分配在我的三個公司裡面,當時沒有任何錢剩下了,我還得從朋友那兒借錢付租金,確確實實我當時別無選擇了,如果地四磁針的發射失敗,可能這個公司就死掉了。

當我在建公司的時候,在想要籌備夠能支撐三次失敗的錢,結果三次都失敗了。但是我們很幸運,又籌了一點錢第四次可以發射了。當時前一夜根本沒闔眼,而且在第四次發射之前壓力太大了,完全精疲力盡,根本沒有感受到什麼興奮。很累很累。

陳偉鴻:這是 Musk 的最真實的心聲,可能大家只看到了火箭成功的升天,但是在成功之前,Musk 承受了那麼多的孤獨、無助,也許「四」可以成為你的幸運數字。

我聽說曾經有一次你還把太空船運上了天空,跟國際天空站進行了對接。這在全世界來講是相當牛的一件事情,這是真的嗎?

Musk:是,真的挺瘋狂的,其實我也難以置信,我自己也很難想像。

陳偉鴻:太不可思議了。

Musk:我同意。因為當時我們有一個 NASA 的專案,它是一個商業的專案,當時太空船退休了,需要有一個替代品,但又只有很少的一點預算,所以他們就發起一個競爭。

一般來講,這樣的競爭一定是大公司最後贏,但是波音一看這麼點錢不夠,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投標了。後來我們說我們願意幹,我們投標。

那些大的航太公司想,他們這個小公司肯定做不成,這樣 NASA 還得跟我們簽約。但幸運的是我們沒有失敗。

他們真的是很自大,非常傲慢,所以是他們自己放棄了這樣一種投標的機會,才給我的公司一種去參與的機會。最後我們還做成了,我目前還是難以置信,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陳偉鴻:在我看來,還有一件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他們家發射的火箭去了之後還能再回家。來,我們看一下。大家說夠不夠神奇?(答:夠)。

其實我們通過電視的特技讓這個火箭升空和回家的速度變得快很多。其實很多人都想做類似的事情,無論是大公司或者是私人的航天公司,他們都嘗試過。但是,又一個好奇出現了,為什麼最後做成這件事的還是你?你跟別人比有什麼不一樣?

Musk:我也不知道,我說的實話,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獨特之處。你看那些大公司早期的歷史,他們也都是一點一點進步。

我想這也是給那些創業者的一個建議吧,一般從小規模開始做,逐漸完善自己,逐步進展,這樣客戶會給你越來越多的信心,你積累越來越多,積小胜為大勝,慢慢積累你的成功,一步一步地做,從小到大,這樣你就逐漸成長起來,拿到的合同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大。

我們是一點一點的贏得了 NASA 對我們的信心,包括那些商用衛星對我們的信心,所以,我們才獲取了這些資源,能夠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包括剛剛說升空後回原點,這對於未來的太空之旅是非常重要的。

剛剛我已經說了,飛行器發射以後能不能再次使用,成本的差別至少是 100 倍的。所以,未來有了我們這樣的努力,可能普通的公民都能承擔得起去太空旅旅行了。

〉〉Elon Musk:我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工程師——鋼鐵人訪中談話紀錄(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