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攜手女友創業一年後,我得到的教訓與經驗”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攜手女友創業一年後,我得到的教訓與經驗

Posted: 05 Feb 2014 01:34 AM PST

攜手女友創業一年後,我得到的教訓與經驗

500 Days of Summer 2_0圖為《戀夏五百日》劇照

本文轉自〈攜女友創業者的年終總結:經驗和教訓〉 2013 年,本文作者 Matt Goldman 與他女朋友 Joelle Steiniger 辭職創業,先後創立了第三方分析數據整合網站 Minimalytics,和企業新聞 RSS 客製平台 Hookfeed,至今發展勢頭良好,作者在本文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
時光荏苒。 率先進軍 SaaS(軟體即服務)產業的經歷,就像是坐過山車一般,不斷地上下起伏。成功之處不多,失敗之處不少,一年過後,剩下的只有經驗教訓了。 今年我和 Joelle(我的女朋友和合作夥伴)脫離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全職創業,從一無所有到數千名關注者,與本產業的大人物聊天,向同行學習,創立 Minimalytics,然後創立 Hookfeed,遇見了不少了不起的人。 整個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犯了大量錯誤,一直以來我們都會把每個小錯誤寫成文章,而本文則是其中分量最大的那些彙整,希望能對讀者的創業有所幫助。

產品開發週期並不短,要做好規劃。

我們三月初開始開發,首先做好了兩個首頁,然後開始專注於將創意轉化為產品。幾個月內就做出了成品,然後賺了一大筆,聽起來是否覺得很順利呢? 並非如此,事實上整個流程是這樣的:
  • 4 月 8 日:Minimalytics 的 Teaser 頁面開發完畢
  • 4 月 29 日:Hookfeed 的 Teaser 頁面開發完畢
  • 8 月 21 日:Minimalytics 有了首位測試者 Minimalytics 能夠整合第三方的數據分析報告,根據你的時間安排,將最重要的其發送給你和客戶,節約時間。Minimalytics 支持 Stripe、Google Analytics、KISSmetrics 等多種第三方服務。
  • 10 月 24 日:Hookfeed 有了首位測試者 Hookfeed 是企業新聞客製平台,能夠整合 200 多個程式和網站的通知訊息,為團隊每個人提供量身定做的通知系統。
  • 12 月 17 日:Hookfeed 正式版上線
從開發到網站正式上線,超過 9 個月的開發週期內,我們只正式上線了一個產品。 Minimalytics 仍處於測試階段,離正式版還差很遠,我們把事情弄得過分複雜化了,目前我們的工作就是讓它回歸本質:-)。另外,儘管 Hookfeed 上線了,它離獲利也至少還有幾個月。 幸運的是,我們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所以我的建議是,創業者應該留出至少一年的資金儲備。 如果你覺得你能在幾個月內開發出獲利的產品(我確實做到了這點),聽我一言:做好心理準備,產品不會像你想的那麼快獲利,也不能像你想的一樣賺那麼多。

悶聲做大事

幾乎每次與有經驗的創業者在 Skype 上談話,都以「你們為什麼要同時做兩個產品?專心做一個。」的建議作為結尾。 每次我們的回答都是,「好吧好吧……我們想做兩個產品,所以就開發了兩個,感謝您的建議,不過我覺得我們可以先嘗試著這麼做一下。」 同時開發兩個產品是個很棒的事情(下文我會細細說明),但這樣做的缺點在於:增加了我們用於行銷的時間,增加了支出,放緩了開發進度。話雖這麼說,如果時間倒回三月,我還是會這麼做,對於那些更聰 ​明的人提供的意見,我們會更加關注。 實際上,可取的方法是同時行銷兩個產品,但只專注開發一個。

適時讓客戶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雖然我們創業時有著「再也不替人打工」的夢想,不管是老闆還是顧客……還是有個零售業的客戶找到了我,他有多個網站需要重新製作。 當 Joelle 來和我一起工作後,我們意識到可以延長開發週期,於是我們與客戶簽了合約,四個月內重建所有網站。正好我剛剛讀過《自由職業者高效工作指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能夠以平常 5 倍速度工作。 合約在七月結束,七月前,我們一半工作都不在創業上,事實證明這幾乎破壞了產品進程。所以在那之後,我們重新調整了外快和創業的時間安排。 對於創業以外的工作,我們建議如下:
  • 如果客戶可靠就做吧,反之,則一定不能接手。
  • 提高工作效率。
  • 不要按時計費,日薪、週薪、月薪都行,最好是整個專案一起結算。
  • 工作時間不要碎片化,利用整塊時間。

不要慌

來日方長,不要總去想成功需要多少努力,這類思考很浪費時間。 也不是說你除了睡覺就必須去工作,但合理安排的工作時間內,一定要完全投入。 當你離開全職工作,成為自由職業者後,你會對全職工作的條條框框產生自然抗拒,「工作時間」就是之一。 以往我得早上 5、6 點起來工作到半夜,而辭職後我睡懶覺,隨便吃點什麼,去 Tiny Factory 聊聊天,玩玩遊戲,盡我所能迴避工作。但我決定以後繼續 5 點起,在生產力最高時投入工作,下午 6 點讓自己下班,並規律生活和飲食。早上做文件和程式編寫這類繁重的工作效率高,而下午則適合輕鬆一些的。 昨天我這樣做了,感覺非常棒,下午 6 點時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可以思考諸如「一會兒該看什麼書?」、「晚上吃點什麼?」、「週末找個什麼人見面呢?」這類問題。 這可都是過去半年一直被遺忘的美好事情。

我們花太多時間在一起

和女朋友生活、工作在一起時,眼裡總是會出現對方,這對於工作並不很好。 我們發現彼此單獨工作時效率最高,我早晨 5 到 8 點和下午在咖啡廳或酒吧時效率最高,而 Joelle 不在家工作時,她效率甚至提高了 10 倍。於是我們試著分別走出家門,這不僅提高了效率,還讓在一起的時間更加寶貴。 這對於首次約會的一對來說可能有些難做到,尤其是,大部分時間你還得把對面當作商業夥伴而非女朋友看待。

身體健康狀況下降

我們本來身體都不錯。 但是今年太繁忙,我們就暫停了健身,給工作讓位,於是身體出現了不同的狀況,我比 Joelle 要嚴重一些。她一直做鐵人三項,而我只喜歡散步,反感這些激烈的運動。 總之,如果你有個合作夥伴或團隊,一定記得要相互鼓勵出去鍛煉,保持身體健康,這是無價的。

好的一面

上面是我們的教訓,現在就輪到經驗了,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

同時進行兩個產品的行銷

上文提到,儘管同時開發兩個產品讓我們進度大大減慢,但這樣做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機會,和更多關注者。 我們無意在 Minimalytics 之前推出 Hookfeed,但曾嘗試在前者內測申請確認郵件中推廣後者,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有效。 我們還做到了,在一個產品的文章中,引申出另一個產品的話題,讀者會點擊這些鏈接,查看具體內容。Minimalytics 一直比 Hookfeed 更受歡迎,內測申請人數是 2891 比 1322,我們從它的關注者裡創造了不少 Hookfeed 的關注者。 至於成本,不過是一個帶有動畫的首頁,用於解釋產品用途而已。 不等成功就去討教 在只有創業的想法時,我們就開始尋求成功創業者幫助,而在首頁建立後,我們能夠更加光明正大地向他們聯繫,回覆率達到了 100%。這個過程中我們學到了許多,也認識了很多很棒的朋友。 還沒有建立首頁就去找人取經,讓我們一直有些惴惴不安,不過現在我很欣慰,這個選擇是對的。 不要怕,去找你的偶像聊天吧。

相信自己

我們創業時各方面狀況,都不被看好:
  • Joelle 是我同事(勉強算是上級),我們那時開始交往。
  • 我放棄了穩定工作創立 Small HQ(Minimalytics 和 Hookfeed 的母公司),開始用存款創業。
  • Joelle 三月時辭職,與我合作創業,之後開始同居。
  • 我們同時開發兩款產品。
  • 拒絕了客戶任務,沒有收入來源。
  • 「你跟女朋友一起工作?噢那可真難……」
Joelle 對這類嘲諷一般回應,「如果你連合作夥伴都無法忍受,還談什麼戀愛?」 對於其他人的觀點,有些要當作建議採納,有些可以直接忽略。 大多局外人的建議都浮於表面,真正有意義的,還是要看失敗者的教訓。

七個夜間習慣,讓你的每個明天都充滿生產力

Posted: 05 Feb 2014 12:19 AM PST

七個夜間習慣,讓你的每個明天都充滿生產力

still011Her Morning Elegance MV 畫面

今天是春節連假後開工第一天,覺得有些意興闌珊,無法收心嗎?不妨就從今晚開始,參照美國企管書籍作者 Kevin Daum 提供的七個「今夜必做事項」,一一完成讓自己一夜好眠,為明天的高生產力儲蓄精神吧。

1. 完成一項「組織性」的計劃

忙碌的人都有一些需要組織性的專案卻遲遲沒有了結。有可能是清理日積月累的檔案櫃,或者清空電子信箱。無論是什麼,每天晚上抽出 20 分鐘做這些事,即使你只完成一半,你也會覺得自己終於開始有所作為了。不出一個星期,這項繁瑣的工作會在你的手中終結,讓自己如釋重負。

2. 處理所有跟人際溝通有關的事物

我痛恨任何過夜的郵件跟訊息,它們彷彿無時無刻不在我腦子裡尖叫:快回覆我!快回我!袖手旁觀要其他人空等,讓我覺得自己很無禮,帶著罪惡感進入夢鄉實在很不舒服。就算無法懇切細膩的處理每封郵件或訊息,至少至少還是得面對你有回應的義務。不如就編寫一則簽名檔:
謝謝,我已經收到了。不過我現在有點忙,請靜待我的回覆。
如此一來,就把事情的輕重緩急劃分出來,而且也避免得罪他人。

3. 淨空腦袋

在我真的忙得疲於奔命時,我的腦子總是一堆事情攪和在一起團團轉,甚至因此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不過與其抑制精神能量,我會選擇將它釋放。我會坐下來,把腦子裡的一件一件事寫下來。有些是毫無實際價值的,不過一旦我將它們全部梳理出來,我的腦子因之自我解放,我也終於得以好好休息。寫下這些困在腦中的事物,也有助於提取不斷縈繞心中的想法。我總在一天的結束之前寫專欄,淨空我的腦袋,夜晚時分才能睡得香甜。

4. 審視日程表與待辦事項

很多人會等到早晨才組織清單、安排時程。不過我認為每天的尾聲才是做這件事的最佳時機,這樣才能確保我沒遺漏什麼事物。畢竟帶著「我是不是忘了什麼事」的感覺上床只會令自己焦慮到睡不著覺。

5. 準備明天要穿的衣服

每天晚上先看看天氣預報,準備好隔天要穿的衣服。如果你有確實做到第四點——審視行程表與待辦事項,那你也會瞭解隔天是不是有重要會議,得穿得體面一點。邊看電視邊好整以暇的搭配服飾,總比隔天才匆匆忙忙翻找領帶或襯衫來得好。明日要穿的衣服疊好在身邊,也可以讓自己多睡一點點。

6. 設定「禁閉」時間

雖然就我的情況而言,夜晚的電話少了很多,但是電子郵件或簡訊可是不看時間的。這不是件好事,我終於下定決心,在上床前幾個小時不再檢查信箱或手機,不然一定又會多出一堆事情粉碎我的好夢。我不是醫生,沒有什麼會出人命的事需要我十萬火急馬上處理。放過自己,等到早上起來恢復精神的時候再說吧。

7. 20 分鐘的自省

一切都安排得妥當,行程檢查好,衣服準備好,睡覺之前空下 20 分鐘,反省這一天,但不要感到壓力。形式可以是冥想、祈禱,或者只是安靜的呼吸,阻絕外界以及電子裝置。時間的行進緩慢下來,20 分鐘的寧靜自省雖短,但能驅趕今天的憤怒與沮喪,如果這都不能幫助你在明日重振旗鼓,那也沒有其他做法有用了。

新創公司第一生存要素:透明度

Posted: 04 Feb 2014 05:54 PM PST

新創公司第一生存要素:透明度

m
本文來自 First Round Review,他們準備的文章既講故事,還同時向創業者提供可操作的建議,以助力打造優秀的公司。
Justin Rosenstein 是團隊協作應用 Asana 的共同創辦人。最近他感到一頭霧水,因為公司表現最佳的工程師好像失去了工作的熱情,從專心致志變成心不在焉。直覺告訴他,一定出了問題。於是,他主動找到這位工程師,簡單直接地詢問原因。最初,工程師還毫無頭緒,隨後,他打開了話匣子:「我不確定我正在做什麼,我最近時常問自己,真的適合寫軟體程式嗎?」Rosenstein 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沒有進行稀鬆平常的鼓舞士氣一類的談話,而是拋出了一串問題--「要是回到電腦前,你會馬上動手寫哪一行程式?」工程師說有一堆舊程式等著他收拾。「為什麼?」Rosenstein 接著問。得到回答後,他又問「為什麼?」...... 終於,工程師說道:「這樣網站會更快,使用者與同事交流也就更流暢了。」突破口就在這裡了。Rosenstein 緊接著問道:「能​​幫助更多人實現目標?」他似乎被點醒了,準備好回去繼續工作。 「工程師這件小事」讓 Rosenstein 和 Asana 的領導層意識到他們成功的關鍵元素:透明度。 Rosenstein 說:「過去十年,人們從科技中榨取效率;而來接下來的十年,則是使用這些科技的人自己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十年。在人這一端,『優化』做的還不夠。而創造透明度將是秘訣所在。」 在理想情況下,你走到任何一位同事跟前問下面這幾個問題,你都能得到答案:
  1. 你現在在做什麼?
  2. 你確定這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嗎?
  3. 在你完事後,你知道誰在後面等著嗎?
  4. 需要支持時,你知道找誰嗎?
  5. 在大家為之努力的整個產品當中,你的工作扮演著什麼角色、起了什麼作用?
  6. 你知道為什麼這個產品很重要嗎?
即便是在最有效率的那些公司當中,上述理想情況也是少之又少。Rosenstein 援引 McKinsey 的數據--員工平均有 30% 的時間耗費在郵件上,20% 浪費在搜尋周圍同事已經清楚的訊息。 要是人們對他們正在忙碌的事情、以及他在公司扮演的角色,毫無感知,他們就勢必會瞎忙、耗費士氣,把寶貴的時間用在無用的工作上。Rosenstein 認為,攻克這一難關需要領導者按順序理清三點:目標透明度,計劃透明度,責任透明度。

目標透明度(Clarity of Purpose)

創辦人的第一要務,是要闡述清楚每件事情是如何組成、指向公司更大、更高的目標的。唯有此,你才能信任同事能做好每一次決策,從小到大的每一次決策。 「我們會讓工程師看到更多更遠:如果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會對使用者體驗產生直接影響,他們便會更加心繫使用者,慎重抉擇。」人們都在談論每一個螺絲釘樣的工作如何影響全局,但這樣簡單的溝通往往會在逐層傳達後消失,也導致了員工的消極情緒。 Kenny Van Zant 負責 Asana 的企業策略,加強「目標透明」是他的關鍵任務之一。這一點在公司內部無處不見,尤其是在公司集體大會上,每一位員工都被要求匯報自己的專案如何促進整體工作發展。在 Van Zant 看來,當中的鼓舞是出色工作的力量源泉。 每逢週五,團隊就會聚集起來,分享自己工作中最令人興奮的地方。「這是一個好機會,每個人會反思、慶祝、收穫,亦或是一邊學習,一邊了解其他人的工作狀態。團隊也變得生機勃勃。」

計劃透明度(Clarity of Plan)

一旦確定目標,就要馬上執行。儘管領導人最重要的任務是鼓舞士氣,但選一種有序高效的方式卻是最艱難的。 有著 Facebook 共同創辦人身份的 Rosenstein 說,有時跟來自大公司和機構的人聊天,他們總提出諸如「為了實現目標,我們還需要做什麼?」之類的問題,但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在大公司有著豐富經驗的 Van Zant 也對這類問題見怪不怪。「當人們對組織運行不清不楚時,就容易疑惑、緊張。要是某人自認為該自己的做的事被別人做了,這個某人免不了就會感到自己的地盤被侵犯了。翻翻郵件或是在開會時觀察一下,你會發現人們總是在問:『你這週的工作安排是?』」 在 Rosenstein 看來,保障計劃透明度有如下方法。你可以認認真真地叫大家一起開會,仔細理一遍為達成目標需要每人做的每一樣事情。 或者,你直接組建一個數位化的中央知識庫,形式多種多樣--文本文件,Google Docs,或者是 Asana 的團隊協作應用。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都要保證它不會冗長乏味,動態、可擴充(dynamic and extensible)是關鍵所在。Van Zant 說,計劃不是靜止的,也不是官方記錄。當想到新主意時,領導者應該時刻加入新東西,才能做到滴水不漏。 Rosenstein 回憶起在 Google 的一次經歷。距離產品發表只剩一天,他們仍然還有 30 件事沒做。「這種事情真的會發生,媒體發表日期已經確定,我們沒有退路。產品不是一鳴驚人,就是一敗塗地。最後,我們不得不熬了個通宵,臨時抱佛腳。」明火熄滅,更糟糕的是隱藏的憂患:沒有人知道必要的小細節在何時被忽略了,就連 Google 和 Facebook 這種業界巨頭也會出現這種問題。 當 Rosenstein 和他的團隊反思導致他們連連熬夜的罪魁禍首時發現,是由於達成目標的步驟過於分散。它們零散分佈於多不勝數的 to-do 清單,桌子上的便籤紙,凌亂的 Google Docs,還有員工的大腦裡。沒有一個公共的平台,供所有人評論、標註、添加自己的想法,以及標明「必做事項」。而這一點對於「計劃透明度」至關重要。 為了鼓舞員工積極反思,Asana 公司打破了傳統的季度、年度計劃,取而代之以「劇集」形式。如同美劇一樣,每一「集」都是為公司的下一「篇章」做準備,從「產品」到「人才招募」不一而足。每一集都需要一整週時間討論,一旦達成方案,此後的一集都將圍繞它展開,並且後續的會議少之又少。 為了讓一「集」的計劃富有洞見,會議過程中,Asana 團隊拆分成跨功能的委員會(cross-functional committees),每個委員會都將討論公司或產品的不同部分,從商務拓展到公司價值觀,不一而足。每個小團隊集合起來,先回顧此前幾集所做的工作,再制定更加貼合公司核心價值的新目標,為公司的下一步行動提出建議。所有這些建議最後由領導層調整併 / 或最終裁決。 因此,每個員工都有了制定公司決策的參與感,並且不同團隊能夠吸納並表達新奇的觀點,最重要的是,所有文件都會歸檔,方便隨時獲取,隨工作推進適時修改。

責任透明度(Clarity of Responsibility)

當權責不明時,關鍵時刻出紕漏的發生率就會飆升。「計劃透明度」幫助列出任務,但沒有「責任透明度」,只能是紙上談兵。Rosenstein 說,「一個蘿蔔一個坑,一份工作對應一個責任人。蘋果稱之為 『責任直接到人』 模式,亞馬遜也有類似管理方法,而它們的核心都是--一個人獨立負責一項事務。」 「沒有責任人,不成事;太多責任人,同樣不成事。」 你需要一個富有責任感、能把專案一戰到底的負責人。不是委託任命,而是獲得員工的承諾。作為領導人,你的職責是讓人感受到這份承諾的力量。 定好做什麼,誰來做,該 deadline 登場了。員工承諾了任務和完結時間,便能夠激發動力,促進專案順利開展。培養了良好的責任文化,即便員工需要他人相助,他們也會挑選該領域的個中好手完成任務。整體效率和積極性都被帶動起來。 「你可以提醒別人,輪到你了。」這種指令不僅是自上而下,下級對上級也同樣適用,你可以直接為上級制定任務。無論是同事、老闆,你都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這事你來做。 在傳統模式下,責任是領導層的專有名詞。他們承擔了每個細小的決定,背上了所有的責任,承受了所有的壓力。實際上,領導人可以通過分散信息從而分散壓力。如果每個人都能獲取信息,責任便能順利分解。所以,當有人犯了錯誤,有人沒有精力做更多工作,或者產品發布前還需要哪些步驟,就一目了然。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統領全局。
當領導層被解放,他們便有更多精力處理其他重要的事:培養員工,為專案提供資源,升級所需工具等。如果領導已經了解你在做什麼以及工作進度,你便可以充分利用會議時間探討自己的反思、抒發對公司未來的願景等。
全方位授權(Omni-directional delegation)還有其他積極的效果。員工不再是一個人戰鬥;他們更容易充分利用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底層員工會更貼近決策,找到存在感。基於這一層面,責任透明會促進自治。當員工成為專案的主人,哪怕是分配到專案的一個部分,他們更可能用盡全力做到更好。 為了提升責任透明度,Asana 公司打造了一個 AOR 清單(Areas of Responsibility)。它詳細地列出公司內部的運作情況、每一處重點以及相關責任人,從產品安全到福利計劃,大大小小領域無一例外。該清單還有額外好處:每當公司有新人入職,他們也會被加入 AOR 清單中。新人可以從這裡獲得一系列「新人答疑」,無需再花時間向同事問這問那,而是直接融入團隊。 Rosenstein 說,為自己公司建立一個 AOR 清單越早越好。剛剛起步時,列表上可能只有 20 件事。但員工會不斷發現自己或者公司需要做的,於是便自行添加並主動認領任務。最後,你會發現清單上的事情變成了 50 件、100 件,甚至更多。 同樣令人意外的是,許多新創公司創辦人還未意識到權責分明的重要性。讓思緒紛飛是最簡單的,「時​​間緊、任務重」的思想迫使年輕的公司一心求快,卻沒有停下來仔細思考「透明度」一事,最終欲速則不達。「即便你只有 5 位員工,你也要開始認真思考透明度的重要性。」 [本文編譯自:firstround.com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