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網路一分鐘,發生多少事?”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網路一分鐘,發生多少事?

Posted: 29 Nov 2013 01:58 AM PST

今年即將結束了,您總共在 Facebook 發了幾則內容、上傳幾張照片,或在 Twitter 散播多少訊息?一份來自 GP Bullhound 的數據報告顯示,2013 年每一分鐘,人們上傳 20 萬張照片到 Facebook,敲出 35 萬則 Twitter 訊息、傳送 100 個小時的影片至 YouTube、Google 處理掉 350 萬個搜尋要求、LinkedIn 產生 120 個新帳號,而亞馬遜也進帳 11.8 萬美元。

2013

這些數字有些或許還稍嫌低估,最新的數據顯示,每一分鐘超過 24.3 萬張照片新增到 Facebook 上,不過,它已可作為反映出這些龐大、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網路服務的威力。

b

2012 年 3 月,Intel 也發表了一幅「網路一分鐘」的資訊圖表(上圖),兩相參照,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圖表:

2012六家網路服務從 2012 年到 2013 年的成長比例:

chart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網路服務「每一分鐘」都產出更多內容或收益,而這些都是你我以及全世界網友所貢獻的。今年全球連上網路的人口較去年增加了 3% 達到 38.8%,而去年全球頻寬網速上升了 17%。兩者正向因素結合,代表有更多人使用網路搜尋、上傳、社交、購物。

而隨著 Google 和 Facebook 聯合科技龍頭,致力於將網路帶給全世界,當全球都連上了網,未來每一分鐘網路的活躍度會更驚人,當然——網路服務公司的營收也會愈來愈讓我們無法想像。

來源:Quartz

 

封面設計決定書的內容?

Posted: 29 Nov 2013 01:24 AM PST

5626b8ff852d251bfb7104c5f7674ed37d5dc8dd_800x600

本文出處為 TEDxTaipei 〈 封面設計決定書的內容? 〉。Inside 獲 TEDxTaipei 授權轉載。

編按:您未必認同本文結論,但無可否認的是書的封面設計與包裝屬於整體閱讀體驗的一環,而且讀者們確實喜歡

書的封面會影響你拿起一本書閱讀的動機嗎?

美國設計師 Chip Kidd 25 年間致力於將好故事帶給社會大眾:設計書的封面。Chip 用他充滿新奇點子的創意替許多作者的書籍設計封面,將每個生動的故事畫面帶到讀者眼前。

走在書店,看著一本本文學新書架上的書,怎麼樣的書名會吸引我們去拿起一本書?怎麼樣的封面設計,會引起我們的目光,伸手拾起這本書,翻開書的第一頁?書籍封面設計師,這份僅少被提起卻是無比重要的職位,對於一本書能擁有好的銷售量,除了要有能引起讀者共鳴的主題與內容之外,好的封面設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封面設計者的角色——賦予故事形體

「封面設計者賦予內容形體,同時,小心地在兩者間取得平衡。」Chip 談道這份工作的核心價值,是要自問:這些故事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故事可以是任何東西,當中有些是真實的,有些是虛擬的,但它們都有個共同點:需要長得像某個東西,需要一張臉,來賦予讀者建立對這些故事的第一印象。

Chip-Kidd-1

著名電影《侏儸紀公園》改編自 Michael Crichton 所著的同名小說,這個廣為大眾所知的暴龍圖象,即是 Chip 設計的小說封面。Chip 取材自一本書中恐龍骨頭模型的圖案,利用描圖紙複寫在另一張紙上,將原本空洞的軀體填滿黑色,剩下眼睛、鼻子的中空造型,改變些許暴龍嘴巴張開的幅度、牙齒的形體,便成了《侏儸紀公園》的封面,並被廣用至電影的宣傳版面。

Chip-Kidd-2 Chip-Kidd-3

一本書名為《Dry》的回憶錄,是作者 Augusten Burroughs 撰寫關於自己戒酒的歲月,Chip 希望這本書看起來充滿歇斯底里與絕望,像是酒精中毒者會做的事情。於是他先將封面字體設計好,用印表機的水溶性墨水將字體印出,並貼在牆壁上,然後拿一桶水往牆上灑,墨水開始一點一滴往下流,Chip留下這張畫面拿去印刷廠送印,並在印製過程特地在油墨部分局部上光,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像真的在流動一樣。

Chip-Kidd-4

「書籍封面設計者的責任是三重的:對讀者,對出版社,還有最重要的,對作者。」透過一個畫面、一個圖像,設計者要能精確地體現出作者所想表達的資訊,可能是一種感覺、一個觀念、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如何能揣摩作者的想法,連結作者與讀者間的心靈交流,是封面設計師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封面設計的價值——引起探索與互動

在網路與科技產品的快速進展下,許多人開始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一方面不僅環保,節省書籍印製的紙張,另一方面也能節省不少購買書籍的開銷。然而 Chip 可不這麼認為:「嚴格說來,電子書有很多好處:簡單、方便、好攜帶,但當中有些東西絕對被遺失了:傳統、感官體驗、物質存在的安心感,和一點點的人性。

當一位作家拿到自己出版的新書時,首先會做的事是:聞這本書,接著他會用手滑過紙張,觸碰油墨摸起來的感覺,和書頁帶有毛邊的邊緣。經過許多年,出版過許多書籍,作家仍不厭倦於感受紙本所帶來的溫度。

書籍封面設計的本身就是要引起探索、互動、關心與觸碰。」Chip 為這份獨特角色做下了詮釋,這是電子書所無法呈現出的體驗,更是讀者與作者進一步接觸的橋樑。

儘管電子書有其實用與方便處,然而其卻大大剝奪了透過觸碰與閱讀紙本所帶來的真實力度,或許正是書店能屹立不搖的原因。

撰稿:Emily

《The iGod》讀後感:蘋果是包浩斯在科技界的學生

Posted: 28 Nov 2013 07:26 PM PST

origin_622592287
照片來源:William Hartz

最近看完了《The iGod: Steve Jobs’s pursuit of perfection—and the consequences》,這本書的內容是解釋為何蘋果就好像賈伯斯一樣,具有一種「現實扭曲力場」的能力:許諾一種設計,即擁有迷倒一大片消費者的力量。

本書作者 Evgeny Morozov 沒有給出膚淺的解釋,而是一步一步從賈伯斯的行銷術開始說起,再解讀蘋果設計發源,尋求其中的脈絡。他對蘋果出色的行銷進行了精彩的總結,「蘋果的偉大成就之一就是賦予其裝置某種精神外皮。」

從 Macintosh(麥金塔)到 iPod 到 iPhone,蘋果將自己塑造成「革命者」的角色,而其跟隨者則相信蘋果的產品會帶給人更好的生活。從 1984 那則廣告裡,就可以知道蘋果是從一種社會學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產品,打破牢籠,挑戰權威,而美好的新世界則會伴隨老大哥的螢幕破裂之後到來。

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那些美好新世界裡的人,所使用的產品是蘋果所設計和生產的。在這裡,「設計」成為了蘋果的精神源泉,全公司上下對產品外觀、配件,從裡而外的精雕細琢,無論哪裡都能給人一種簡潔、明快的感受。

Evgeny Morozov 批評 Walter Isaacson 所著的《賈伯斯傳》,「小軼事一大堆,可是難道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大主題嗎?」——部分原因是因為,Walter Isaacson 在傳記中強調了設計對於蘋果的意義,卻沒有探究這個意義的來源。Evgeny Morozov 說,「如果你不了解蘋果的設計理念,那麼就不會明白蘋果對世界的看法,以及蘋果對其自身在世界中是怎樣一個角色的看法。」

在Evgeny Morozov看來,蘋果反覆踐行著包浩斯連接藝術和設計的號召,認為產品的本質是獨立於設計師的存在。賈伯斯曾在 Aspen 的設計會議上提出,比起 SONY 高科技的外形,「新的設計應該以包浩斯為起點,更加地著重功能和真正的性格。」

而蘋果最為倚重的設計師 Jony Ive(Jonathan Ive)則是這種設計的踐行者,他在為 《Dieter Ram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Dieter Rams 是百靈牌的傳奇工業設計師)寫序時,表達自己對 Dieter Rams 對設計的看法,「似乎無可避免,讓你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理性的選擇。正是這種清晰和純粹所引發的必然和不費力的感覺,塑造了他的產品特點。」然後,他評價「Dieter Rams 的天才在於理解事物的本質,並賦予其形體,本質幾乎就是事物的存在理由。」這就是 Jony Ive 的設計信念,也是蘋果的設計信念。

Evgeny Morozov 說,「蘋果熱衷於『本質』就像當年的包浩斯熱衷於『功能』。」而追溯包浩斯的設計理念,卻會發現它是以一種抽象而客觀的「時代精神」來確認產品的功能與設計。而從這樣的觀點出發,設計師的任務也發生了改變,「不是取悅和創新,而是像科學家一樣,去發現和揭示。」有了這樣的定位,設計以及設計師的地位都被大大提高了,他們成為代表時代精神的群體。

如果說蘋果為產品賦予了精神的外皮,那麼設計也為蘋果賦予了一種外皮,而最終則是包浩斯以及現代派設計主義為蘋果賦予了精神內核。而不論是過去「反主流文化」,還是當下,蘋果的產品和宣傳都在呼應著「時代精神」,而那些購買蘋果的消費者們則也被蘋果認為是創造時代精神的一群人。

「蘋果高明的技巧就是通過行銷和哲學,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在創造歷史,以為自己是精神歷史的經營,儘管有無數跟自己一樣的人。蘋果讓其消費者覺得自己是在參與一場改變世界歷史的任務,在參與一場革命。」Evgeny Morozov 如此總結。

而消費者為何會如此回應蘋果呢?Evgeny Morozov 認為這是一種人的心理補償效應,當美國民眾被 NASDAQ 大崩盤、911 事件等代表技術無能的事件所傷害,被蘋果美妙的「就是好用(It just works.)」承諾所撫慰。「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蘋果賣的不只是小產品,也是在技術介導療法。而美國無法抗拒蘋果的優化,願意用救贖性購物來治療自己的頑疾。」——而類似的事件,我們也經歷過,而且嚴重得多。

不得不說,Evgeny Morozov 在這本書中所展現的批判性思考,讓人大開眼界,有所啟迪。

穿上這款胸罩,暴飲暴食發警告

Posted: 28 Nov 2013 06:29 PM PST

medium_9477392215

本文轉自〈胸罩傳感器:監測你暴飲暴食〉。

很多人會以「吃」來緩解壓力,特別是女性。都市女性白領工作、生活、感情經常出現巨大壓力,偶爾暴飲暴食,很容易導致肥胖,體重增加後又開始焦慮,繼續吃,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針對這種因焦慮而暴飲暴食的行為,微軟研究(Microsoft Research)最近發明了一款減壓胸罩,它使用特別材料製作,能夠監控穿戴者的情緒,幫助調節焦慮暴食症。附帶還有智慧型手機應用和帶有特別感應器的手環。

「情緒化過食者主要是女性,我們發現胸罩最​​適合測量心電,」Mary Czerwinski說,她是微軟的認知心理學家以及視覺和互動方面的感應器研究專家。「我們本想為男性的內褲進行同樣的設計,但那太遠離心臟了。」

這款胸罩正在小群志自願受試者中測試,他們可以收到自己情緒方面的反應。微軟在感應器墊上使用了微處理器,由 3.7 V 的電池供電。它可以同時對最高 8 條生物訊號通道進行取樣。

它使用一個心電感應器來捕捉心跳和呼吸,一個皮膚電活動傳感器來監測皮膚電傳導,以及用加速器和陀螺儀來監測運動。數據被傳到手機 app 上,同時還儲存在研究者的電腦上。

在 app 上記錄他們的情緒以及從胸罩中收集數據,科學家可以準確地預測與吃和壓力相關的生理變化,包括穿戴者是高興還是憤怒。

感應器墊置入在女性自己的胸罩中,充一次電的續航時間只有 4 小時,測試的女性不得不經常跑去洗手間給胸罩充電。Czerwinski 正尋找其它的身體部位,要能夠有類似的生理精確性來監測情緒,同時不需要那麼複雜。

via mashable

數字科技上櫃前遭檢調搜索,舉行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

Posted: 28 Nov 2013 06:15 PM PST

螢幕快照 2013-11-29 上午10.10.54

旗下擁有 591 房屋交易網、8591 寶物交易網、8891 汽車交易網與 101 原創T恤網的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287-TW)原本已在本月 11 日於櫃買中心審議會通過上櫃申請案,卻於昨日傳出遭檢調搜索的消息。1

今天早上我們已經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看到由數字科技發表,雖然跟沒說差不多,發言人署名總經理吳聰賢的說明:2

螢幕快照 2013-11-29 上午10.02.49
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據報導3,今天早上數字科技總經理吳聰賢、董事長廖世芳今天早上至櫃買中心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表示檢調人員只是要了解旗下 8591 寶物交易網相關營運模式與交易流程,並強調不影響上櫃進度,該公司原本預計年底前上櫃。

螢幕快照 2013-11-29 上午10.39.18
來源:證券櫃買中心

數字科技上半年營收 4.69 億元,稅後淨利為 1.7 億元,每股盈餘 6.09 元。數字科技成立於 2007 年,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是 591 房屋交易網,以 Alexa 的數字來看,目前該網站流量排名台灣第 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