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104 增添社群元素,要與使用者「發生關係」”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104 增添社群元素,要與使用者「發生關係」

Posted: 04 Nov 2013 02:27 AM PST

medium_14136347photo credit: sgis

104 人力銀行(一零四資訊科技)大概是台灣人找工作時最先想到的管道。自 1996 年創辦開始,104 已經走過 18 個年頭,媒合無數企業與人才,既是作為台灣求職網站的翹楚,也是台灣第一家網路上市公司。不過,雄踞台灣求職網站龍頭多年,104 在服務上一直沒有什麼巨大的變革,而今終於有了大動作:為 104 增添火紅已久的社群元素。

根據聯合報報導1,104 董事長楊基寬順應時代潮流,將努力促進 104 與使用者「發生關係」的頻率。未來將在「人才招募、協助職涯發展」上增加社群功能,並且運用大量資料基礎,提供分析與建議。具體而言,每位使用者都能增設社群檔案、個人頁面,藉此與職場前輩互動請益,互動過程中可以給予對方評價,而此評價也可能列入企業挑選員工的參考。

楊基寬認為,104 增加的社群「第二代服務」前無來者,他將過去的 104 比喻為人力網站 1.0 版,美國知名職業社群網站 LinkedIn 為 2.0 版,而明年第一季將正式上線的新 104 則為 2.5 版。

其實社群 + 職涯並非新鮮的點子,只是綜觀幾大國內的人力資源網站如 104、1111、518、Yes 123,服務模式多很類似,目前仍多為單純媒合企業與求職者。不過,美國關於職涯的網站類型就活潑許多,除了傳統人資網站以及楊基寬所提到的 LinkedIn,還有人資調查機構 Glassdoor,而最近進軍台灣的日本人力網站 178,亦因首度曝光 LINE 徵才訊息,打響名號。

LinkedIn:有關係就沒關係,職業社群網站始祖

螢幕快照 2013-11-04 下午6.22.23

相信 Inside 的讀者一定都聽過 LinkedIn,或許您也早就註冊,將自己的專才公開給全世界觀看。LinkedIn 與 104 或 1111 一樣,都旨在為企業與求職者建立媒合管道,不過,相較傳統求職網站的單調,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我們都知道最好的工作通常是朋友介紹來的」的直覺想法,造就立基於社群的 LinkedIn。

不同於傳統人力銀行的互動範圍僅限於企業與使用者,LinkedIn 建造了一個宛如 Facebook 般的龐大社群網站,只是內涵並非打屁聊天,而是正經的求職與覓才。使用者可以透過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更遠的關係來與企業高層(甚至 CEO)建立連結,倘若剛好有適合自己的職缺,透過這一層層關係,只要自己具備實力,很快就能走馬上任。

螢幕快照 2013-11-04 下午6.20.46LinkedIn 上厲害的人物太多

而 LinkedIn 近年也積極打造內容平台,邀請許多企業大咖進駐撰文分享職場生涯、產業分析,或者給予後進建議。維京集團總裁 Richard Branson、PIMCO CEO Mohamed El-Erian 都相當活躍。高品質的文章與熱烈的討論氣氛,無疑豐富了網站內容並增加使用者黏性,求職網站不再是求到了職就人去樓空,而是持續在職場生涯中長相左右。

Glassdoor:薪資攤在陽光下

螢幕快照 2013-11-04 下午6.23.24Glassdoor 上薪資透明化

Glassdoor 是非常以求職者為導向的新創公司,最早是以「薪資揭露」起家,使用者可在上頭分享或探查薪水,從 Google 工程師到沃爾瑪收銀員收入幾多不再是秘密。近年 Glassdoor 還增加了員工評鑑企業的功能,以及類似讓使用者討論企業面試問題的平台。Glassdoor 經常發表薪資調查報告,許多主流媒體均採用之。

其實台灣也有類似的薪資揭露網站,如 ursalary 或 2007 年就成立的諸彼特曬薪資,但似乎都非以營利為出發點,網站比較陽春;而儘管形式為匿名,願意透露自己薪資的台灣人也非常少。這是台灣極少數對求職者有利的資訊平台,卻未能發展起來,殊為可惜。

178 人力資源網站:新形態求職網站

螢幕快照 2013-11-04 下午6.25.10

最近您或許曾在 Facebook 上看到 LINE 台灣徵才的訊息,點進去可能會發現一個新鮮的求職網站,沒錯,就是才剛進入台灣市場不久的 178 求職網站(只是,為什麼台灣求職網站都喜歡用數字?)。這大概是與 104 或 1111 性質最相仿的求職網站。不過不同於後者企業刊登職缺即要付費,178 的做法是,唯有確定錄取,才向刊登職缺的企業收錢;另外還有給予求職者的就職祝賀金,贈予在 178 順利謀到工作的使用者。

178 也相當順應趨勢,建立內容平台,提供履歷表撰寫、面試祕技等資訊,不過目前看來僅由工作人員供稿。整體而言,178 在介面設計算是比 104 或 1111「現代」許多,而由於日本血緣,也特別在首頁設置「日商企業」的區塊。但目前看來,要拼過已稱霸多年的 104、1111,獨特性可能還不是很夠。

關於求職網站,您期待的是⋯⋯

簡單介紹了三種國外不同類型的求職相關網站,才發現台灣在這塊市場上十分貧乏,而近幾年來台灣人力銀行登上新聞版面,多屬勞資糾紛、低得離譜的薪水或是誇張的徵才條件,或者發表薪資、失業數據調查製造恐慌,網站功能或內容本身幾乎是平靜無波,而今難得看到關於服務本質的變革。改頭換面、宣稱比 LinkedIn 更高半級的 104,您期待嗎?抑或,您會更期待如 Glassdoor 般致力於透明化勞資資訊的網站誕生?還是,無論身為僱主或員工,您對求職網站有任何其他想法嗎?歡迎與我們分享。

「台灣市場太小」的真假命題

Posted: 04 Nov 2013 12:00 AM PST

app-store-top-grossing-taiwan

若你是一位遊戲開發者或創業者,你可能對這句話再熟悉不過——「台灣的市場太小」。

「台灣市場太小,所以我們不該把目標放在台灣。」

「台灣市場太小,所以我們應該西進中國。」

「台灣市場太小,遊戲研發商無法生存...」

這裡所謂的「市場」,一般所指的是「市場規模」,而這個市場規模太小的命題,長久以來總在遊戲業中受到廣泛的討論。然而,此命題究竟是否正確?

先說結論:「是真的,也是假的。」

在數據研究機構Newzoo於今年七月發表的市場報告中,詳列出iPhone平台營收排名前20名的國家,其中美國、日本、中國,毫無懸念地佔據前三名;但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台灣市場竟可擠身前段班,列名於第十。如果這份研究報告沒有偏差太遠,足可顯示台灣這個二千多萬人口的小島,在行動裝置市場中擁有龐大的消費動能。

但若你登上App Store,查看熱門暢銷榜上的遊戲,則會發現出人意表的相反事實:營收排行榜前20名的遊戲中,沒有任何一款來自台灣的自製作品。更深入點觀察,可發現排名靠前的遊戲,多半來自於中國、日本或韓國遊戲研發商,其中部分透過代理發行的方式交由台灣廠商營運,有些則直接跨海來台營運。

對於每天接收許多流行訊息的智慧型手機用戶來說,我們常可在捷運車廂、電視廣告與報章媒體上看見這些遊戲的宣傳廣告,甚至在Facebook等網路平台上,遊戲行銷與宣傳的各種手段,更是鋪天蓋地而來。這樣做有效嗎?對台灣市場來說,十分見效。

top-countries-iphone-app

如果你做的是偏向大眾主流市場的遊戲,且擁有一筆為數不少的行銷預算,那麼恭喜你,台灣市場是一座具有驚人消費潛力,且可深入挖掘的金礦。倘若你是獨立開發團隊,恰巧做的遊戲是偏向非主流利基市場的遊戲,而且沒有任何行銷預算的話,那麼很遺憾,台灣市場對你來說,可能太小。

例如近期有款台灣自製的獨立遊戲《策馬入山林》,採用復古像素視覺風格,呈現出寧靜致遠的藝術美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但在台灣的遊戲網站上公佈消息與畫面後,得回多數的反應是:「這樣也能賣30塊錢?」而這款看似不起眼的遊戲,卻能夠被許多國際知名的遊戲網站接連報導,在國外獲得很高的評價與迴響。

再舉芬蘭為例。芬蘭的App營收市場,並不在全世界前20名內,由此可知,他們並不是對於App具有強烈內需的國家。但從製作《Angry Birds》的Rovio、開發《Clash of Clans》的Supercell,再到甫獲得今年蘋果設計大獎的《BADLAND》獨立開發團隊Frogmind,這幾間舉世聞名的遊戲開發商,全來自於芬蘭這個人口數僅有500萬的極寒之地。

下次聽見有人提起「台灣市場太小」時,先想想此命題的前置條件吧。

台灣有沒有喜歡非主流遊戲的族群?我相信是有的。反之,國外有沒有只喜歡大眾主流遊戲的族群?我想這也是肯定的。而當你一無所有,站在懸崖邊緣,再一步就粉身碎骨時,你會選擇固守「台灣」抑或前進「世界」呢?

讓「台灣製造」的遊戲與App,重新奪回台灣暢銷榜吧。

app-store-mit-game

(本文原刊載於《App情報誌2013年10月號》)

購物狂的忠實夥伴:搬運機器人 budgee

Posted: 03 Nov 2013 09:27 PM PST

本文轉自〈有了搬運機器人,逛街再也不需要男朋友扛購物袋了〉。

很多發明創造都是人類身體的延伸,都是「懶」促成的,因為懶得走路所以發明了汽車、飛機,因為懶得站就發明椅子,因為懶得逛街就發明了網購,因為懶得看書就發明了電視劇,各種 IT 產品也是致力於不需要使用者動用智商,當人們不想提行李的時候呢?《陰屍路》裡面黑人妹的辦法是養兩隻拔掉了牙齒的殭​​屍寶寶背武器裝備,現在,創業公司 5 Elements 又有一個新方案:機器人。

Sometimes all it takes to make something successful is a simple solution to a simple problem.——IEEE 編輯 Evan Ackerman

有時候,成功就是針對一個簡單的問題提出一種直接的解決方案。這就是「Budgee」,一個除了拖行李之外什麼也不會做的呆呆又有點「萌」的機器人。但就是因為純粹,這個機器人在今年的 RoboBusiness 峰會上大受歡迎。

01

Budgee 外型如圖,有兩個輪子,拖著一個簍子,不管主人是在散步、購物還是逛公園,它都寸步不離地跟著。它沒有任何高深的視覺能力或者導航系統,通訊的方式很簡單:你的口袋裡面攜帶一個超聲波脈衝發射器,機器人身上有一個接收器,它就知道你的方位了。

02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 App,人可以用 App 和機器人對話,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設置,比如保持多遠的間隔、眼睛的顏色。Budgee 可以承重 22 千克,裝個嬰兒都沒問題;不用的時候可以折疊起來,機器人重量大概是兩公斤,裡面有一個凹凸傳感和斜坡傳感裝置,不過機器人的體量和底盤高度在這,也不可能翻越山丘跨越水溝了,在商場、公園、馬路這些地方是無障礙的,如果他被絆了,伸手幫牠一下吧,反正就兩公斤。它能做的就是扛行李,像之前說過的,簡單,進擊。

雖然這個機器人很受人喜歡,但是 1400 美元的價格還是有點讓人望而卻步。這個機器人據說 11 月中會在 KickStarter 發起群眾募資,到時候會有更多細節,再看看它是否貴得有理。

Via:5elementsrobotics.com

貪睡按鈕真的有用嗎?其實未必

Posted: 03 Nov 2013 05:37 PM PST

bf8848df5ca7793a046a2667a5569715

Snooze button,「貪睡按鈕」,是許多鬧鐘都有的配備:它把您睡醒前的那段時間切割成一段一段 10 分鐘左右的碎片,美其名是將您從深度睡眠中逐漸喚醒,以減輕醒來時的疲勞感。一些穿戴式裝置和手機 app 也有類似的功能,比如 Jawbone 的手環「Up」。但有人懷疑,這種叫醒我們的方式不僅沒有應有的作用,反而還可能使情況惡化。

當您的耳朵聽見第一聲鬧鈴的時候,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就立時被釋放出來,您的身體從而進入一個警醒狀態。在這個時候順勢起床應該就是最好的,因為如果您打算翻個身再睡上幾分鐘的話,將會很容易陷入一個 「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 的惡性循環,這種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狀態可長達數小時之久!

我們在進入名為 REM(rapid eye movement,快速動眼期)的狀態時身體調整達到最佳效率,記憶得以鞏固,大腦也得到充分休息。這種狀態只有在不被打擾的睡眠中才能達到。這也就是為什麼每隔 10 分鐘起來按一次按鈕效果遠不如一次睡夠更長的時間(1 小時左右)。

Casey N. Cep 在他的文章中描述了這種貪睡按鈕看似利益良好的設計下隱藏的險惡結果:

我們總以為三到四次的小睡和一次三四十分鐘左右的充分睡眠有著同樣的效果,但事實是,這種被處於被打斷狀態中的睡眠形式效果還不如完全不睡。這種小睡讓我們處於試著睡著和試著清醒但又兩邊不討好的狀態中。

以下是幾個解決辦法:

面對現實。綜合前面所述,把鬧鐘提前但又重複醒來好幾次而不起床反而讓身體和精神都陷入更加疲勞的狀態。因此,不如直接把鬧鐘設為您能立刻起床的那個時刻

設置固定的上床時間不如設置固定的起床時間。反正上了床也不一定馬上睡著,固定的起床時間能讓您的身體達到有規律的狀態。

給自己一點獎勵。我們的大腦喜歡獎勵,所以給成功的自己一點獎勵吧,任何您喜歡的東西都行。

如果您必須要設定貪睡鬧鐘,那就把每次小睡的時間延長一點。20 分鐘是額外睡眠的最理想份量。

找一個難搞好一點的鬧鐘。例如這種的:

把待辦事項 app 做到「無價」——Wunderlist

Posted: 03 Nov 2013 05:35 PM PST

01

一款待辦事項 app 值多少錢?

100萬?500萬?1000萬?在 Wunderlist 創辦人 Christian Reber 眼中,一款待辦事項 app 可以是無價。

今年 9月,德國媒體 Gruender Szene 在採訪 Christian Reber 時曾向他發問:Evernote 是否是 Wunderlist 接下來的主要競爭對手。 Christian Reber 回答道,儘管 Wunderlist 和 Evernote 有部分功能重疊,但是它並非 Wunderlist 的直接對手。 Christian Reber 希望 Wunderlist 未來能成為 Dropbox、Evernote 和 Wunderlist 的結合體——一個更加遠大的目標。

19歲時,Christian Reber 隻身一人前往柏林學習電腦科學及國際管理,當時他最大的夢想是創建一個能影響全歐洲的世界級技術公司。但和那些輟學創業的矽谷創業者相反,Christian Reber 堅持讀完了整個大學,甚至在畢業後擔任過多個公司的員工。直到 2010 年, Christian Reber 才開始創建自己的公司:6Wunderkinder。

別相信那些中途退學的人都能成為顛覆性的企業家,有很多的反例可以否定這點。

Christian Reber 說,創建一個快速增長型的技術公司是極具挑戰性的,創辦人必須身兼各項才能。早期的學習經歷能幫助創辦人結交到未來可能用到的優秀人才,同時可以更好地認清自己。

02Wunderlist 創辦人 Christian Reber 。圖片來自 Gruender Szene

和大多數創業公司面臨的各種困境一樣,6Wunderkinder 創建最初曾一度窘迫到只有兩名員工。一年之後,公司獲得 Atomico 投資的 420 萬美元後,情況才有所好轉。Atomico 是 Skype 共同創辦人 Niklas Zennström 創建的私募基金,這位聲名顯赫的瑞典投資人也是位創業老兵。在投資 6Wunderkinder 之後,Niklas Zennström 一直規勸 Christian Reber 要放眼全局:

把 Wunderlist 打造成跨語言、跨國界的產品。影響全世界。

基於雲端的跨平台任務管理工具 Wunderlist 是 6Wunderkinder 最早推出的一款產品。藉由 Wunderlist ,使用者可以製作詳細的待辦清單,同時可以向好友和同事分享。

發表 Wunderlist 後不久,6Wunderkinder 又推出了 Wunderkit 專案管理套件。這款應用最初被人們認為是企業項目管理工具的後起之秀,但卻在使用者數不斷增加後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專案一度陷入困境。 Christian Reber 在去年9月痛下決心關閉 Wunderkit,同時針對使用者的意見重新設計 Wunderlist 。幾個月後 6Wunderkinder 推出全新的 Wunderlist 2,再次迎來大量使用者。

今年 4 月,一直免費的 Wunderlist 上線了針對企業使用者的 Wunderlist Pro 增值服務。使用者只需每月支付 4.99 美元,就可享有插入附件、任務分配、線上對話等多項功能。此外, Wunderlist 和 Wunderlist Pro 同時覆蓋 iPhone、iPad、Mac、Windows、Android、Kindle 以及網頁端,「無縫協作服務」名副其實。

TechCrunch 在不久前透露,6Wunderkinder 即將完成 3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公司估值介於 6000-6500 萬美元之間。 Wunderlist 現在擁有 600 多萬名使用者,其中美國使用者大約為 1/3。今年 2 月,隨著 LivingSocial 高級副總裁 Chad Fowler 的強勢加入, Christian Reber 決定在矽谷為商業拓展團隊建立一個新的辦公室。是的,美國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