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為何工程師完成最後 20% 的工作時間跟之前的 80% 一樣多?” 與新的 6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為何工程師完成最後 20% 的工作時間跟之前的 80% 一樣多?

Posted: 24 Oct 2013 07:56 AM PDT

e6a615f3d5a2d796700f5061a3a7a0c8

聽過「行百里、半九十」吧。這句話在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中同樣適用,到底是為何呢?Matija 用一個精巧的比喻揭示了箇中道理。

其實這就好比在高峰期從郊外開車回市中心。前 80% 的路程很順,高速嘛,可能兩小時就走完了,但是到了市區,就走不動了,紅綠燈、人行道、各種環線和菜鳥司機,可能兩個小時都不夠用。

寫程式也是如此。最開始你要設計框架、為整個專案打基礎,然後開始開發,幾週或者幾月之後,你完成了整個專案 80% 的工作,各種關鍵模組開始起作用了。

但是好戲才剛剛開始,當你準備好好打造這款產品時,就會發現許多奇怪的 bug 冒出來了。比如:「欸,你知道這個程式在讀取文件時拔掉 USB 線會當機嗎?」,「看起來是程式不想下載檔案名稱裡有驚歎號的文件⋯⋯」。

這個時候,如果管理層下令要盡快搞定這剩下的 20% 的話,開發團隊就得棄掉汽車,徒步越過最後幾個障礙,只求按期到達地點,把車丟那不管了。也許能夠按期完工,但是這種辦法並不明智。

這篇文章被貼到 Hacker News上之後,引發了眾網友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感同身受。有一位朋友貼出了 Quora 上一個很精彩的​​問答:「為何軟體開發的實際週期總是比預期的要長兩三倍? 」排名第一的回答以徒步旅行中間遇到的困難與阻礙,很貼切的道出工程師心中的痛。

s01

我們計劃從舊金山徒步旅行到洛杉磯,兩地距離大慨 400 英里,
1 小時走個 4 英里,每天走 10 個小時,大概 10 天就能抵達目的地。
我們開心的打電話告訴洛杉磯的朋友,十天後不見不散。

s02

收拾行囊好興奮,不過,放大地圖來看,呃怎麼長得這麼不一樣,海岸線也太蜿蜒了吧!
照一天 40 英里的速度,大概過不了彎區一半,所以我們延長了兩天。不管,上路吧!

s03

正式上路之後,天殺的看看這小徑,海水沙子階梯小溪,還有時不時衝上岸的兇猛大浪,
結果我們一個小時能走 2 公里就老天保佑了。好吧那我們一天多花 2 個小時走路總能彌補一點。
只是,走到半途朋友長水泡,沒辦法再行走了,幫他處理好傷口我們其他人也筋疲力盡,明天再說吧。

s04

 隔天振作精神,結果⋯⋯這是什麼鬼呀!地圖上沒說有這該死的峽谷啊!

s05

 好不容易我們走了五天,總該有些進展吧,攤開地圖一看,
Holy Shit 我們甚至還沒離開舊金山灣區!
這趟行程大概得 x6 了,六十天總到得了吧。
我們一夥人為了要不要打電話通知遠在洛杉磯的朋友,
我們得再延長六十天爭執不下,畢竟這太丟臉了。
隔天再度踏上征途,但是,一條湍急的巨河阻擋在眼前,我感到一陣胃痛如絞⋯⋯

簡單的說是這樣的,軟體開發同徒步旅遊一樣,可能你最初是計劃在 10 天內走完 500 公里,但真走起來,你會發現路上碰到的問題層出不窮,每天走的里程數都在遞減,團隊士氣也不太穩定,延期很多時候都是無可避免的。

其實何止是軟體開發,做任何一款產品的歷程大都如此。硬體專案也是做出原型簡單,真正量產時會碰到各種問題,​​需要你耐下性子一個個解決,有時還得不斷反覆修正。魔鬼在細節中潛藏,要想達到盡善盡美,就得花額外的精力去雕琢那最後 10% 的部分。

SOURCE: matvoz.com

微軟回擊蘋果:誰追趕誰,還不知道呢

Posted: 24 Oct 2013 03:42 AM PDT

tim-cook-confused

日前蘋果在眾所矚目的發表會中,除了一口氣推出了數款新品以外,幾個高層也意有所指的講了幾句話:

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

我們的競爭不一樣了,而對手不知所措,他們還在追小筆電;他們現在試著把電腦做成平板,把平板做成電腦。誰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我答不出來這問題,但我可以告訴你我們很專注。

對於 Tim Cook 來說,他的對手似乎還沒辦法接受後 PC 時代的來臨,也沒辦法接受使用者擁抱虛擬鍵盤,仍在開發實體鍵盤。

apple-microsoft-windows-8

蘋果軟體工程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

花費數百美元挖掘電腦性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此句話呼應了發表會當天蘋果向對手丟下的震撼彈── iwork 和 OS X  Mavericks 產品對全機型皆免費(上一代 Mountain Lion 要價 20 美元)。

iOS 7- Biggest and Fastest Software Upgrade in History, Boasts Apple

相較起已經有 64 % 使用者進行更新的 iOS 7 ,有許多 Windows 的使用者至今都還不願脫離 10 年前發表的 Windows XP ;推測蘋果應該是想藉由在行動平台上獲得的成功經驗,轉換到電腦作業系統。

Operating system market share

此圖可觀察到代表 Windows XP 的綠色線條,在 2013 年 9 月統計仍有 27.7 % 的使用者選用

apple-office-365

蘋果網際網路服務副總 Eddy Cue :

現在你可以在 iPad 上建文件,在 Mac 上編輯,然後分享給還困在 PC 的朋友。

隨著 iWork ( Pages、Keynote、Numbers )以及 iLife (iMovie、iPhoto、Garageband)的免費。多了軟體價格的競爭優勢,蘋果使用者能夠在多平台上編輯各類檔案,此舉也將導致使更多人能接觸到蘋果的軟體服務。

面對蘋果對市場丟出的震撼彈,人仍在阿拉伯阿布達比的微軟公關副總裁 Frank Shaw 在個人部落格上則是從容回應,針對免費的 iWork ,他表示:

Surface 和 Surface 2 都內建 Office ,而 Office 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最強大的生產力軟體,加上兩款產品售價都低於 iPad 2 和 iPad Air 。蘋果將他們比較不受歡迎、比較弱的 iWork 降價,並內建到他們的平板中,不是什麼大事(或不是很好的一步)。

w01

他也列出了三點 Surface 比 iPad 優秀的地方:

  1.  生產力軟體的黃金指標── Office 。
  2.  更快、更精確的輸入方法,像是鍵盤或是觸控板。
  3.  同時使用多個 app 和文件的能力,讓人們在創造內容時可以對比、分析、總結。

但你不會知道在我今天讀到的新聞中,可能與會者在蘋果的活動上,所以沒辦法開兩個視窗來對比,所以我幫他們整理了以下的事實:

  •  再一次重複,Surface 和 Surface 2 皆比 iPad 2 和 iPad Air 還要便宜,且提供了更多的儲存空間,在本機和雲端皆是。
  •  且附帶 Office 2013 完整版,包含 Outlook ,是標準版,非跨平台的,仿造的應用程式無法和其他世界上的人分享檔案(docs)。
  •  提供額外增加生產力的功能,如 kickstands 、 USB 接口、 SD 卡插槽和多種鍵盤選項。
  •  包含可開多個視窗的介面,以人們習慣的方式,分層或是並列皆可。

最後他說蘋果即使掙扎做出降價的決定,也不會造成他們的威脅,他只看到想迎頭趕上微軟的蘋果。

Frank Shaw 文字間流露出對 Surface 和 Office 的信任,而對自家產品有自信的確是好事,但也讓我們回想起他的前輩 Steve Ballmer 在 iPhone 推出後接受採訪的內容。

Elon Musk:燃料電池就是一堆 bull sh*t

Posted: 24 Oct 2013 03:15 AM PDT

elonf9

雖然 Space X 的計劃在一次次地進步,但是 Elon Musk 顯然還是把 Tesla 電動汽車當做目前的工作重心,目前他就以 Tesla CEO 的身份環球旅行宣傳電動汽車相對於燃料汽車的優勢。

對於目前的一些燃料汽車的指責當然無可厚非,從環保的高度也好,從能源的效率也罷,Tesla 當然有資本宣揚自己的優勢。但是前不久在德國的一次演講中,這位電動汽車領軍人物把矛頭指向了另外一種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

在慕尼黑會場爆滿的觀眾面前,Musk說:

燃料電池就是一堆 bull shit 。

他說這句話的背景是解釋電動汽車必須要領導汽車能源替代方案的責任。而在這個領域,Tesla 所採用的的 18650 型鈷酸鋰電池才是正統。Musk 認為:

目前廠商們做燃料電池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它有行銷價值。但是現實卻是,它卻連目前的鋰離子電池的水平都達不到,因此燃料電池沒辦法成為一個可行的技術。

Musk 不僅拿 Tesla 的鋰離子電池來說事,也援引了他在 Space X 專案中的經驗證明燃料電池技術在汽車上運用是不切實際的。他認為,安裝一個巨大的氫燃料結構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氫是如此不安全的氣體,適合氫燃料的地方是火箭,而不是汽車。

提到安全問題,Tesla 在本月初也出現了首次起火現象,雖然是車禍後金屬碎片撞擊電池,產生巨大衝擊力刺穿護板引起的起火,而不是自然起火,但是這次事故足以讓我們意識到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另外,Tesla 所採用的的 18650 型鈷酸鋰電池本身的安全係數也引起了爭論,目前大部分的電動汽車,如雪佛蘭 Volt、日產 Leaf、比亞迪 E6 和 Fisker Karma 採用的是主流的安全係數較高的磷酸鐵鋰電池,即使這樣,雪佛蘭 Volt 也起過火,Fisker Karma 更是出現了自燃現象。

Elon Musk 也公佈了 Tesla 明年的一些計劃,在 2014 年,Tesla 將把汽車儀錶盤的瀏覽器升級成 Chrome,Musk 甚至考慮在 Tesla Model S 的 17 英吋觸控螢幕儀錶盤上裝上 Android 模擬器以便於運作 Android app。

回顧 Tesla 這一年的進程,其影響力和市場進度發展不可謂不快,台灣傳統媒體已經開始慢慢關注這家前衛的矽谷企業,大眾也慢慢知道有 Tesla Model S 這麼一部豪華車款,而前不久納智捷在台購入 Tesla Model S測試,在路上試車時有不少被捕捉到的畫面 。憑藉著超高人氣和實力,Elon Musk 也成了矽谷首屈一指的企業,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

而這次炮轟燃料電池以及燃料電池車輛不知道會對這個產業有著什麼樣子的影響,而電動汽車之後的路怎麼走也值得認真思索一番。

Source: Mashable

令人驚呼的創新── Mac Pro 的製造過程解析

Posted: 23 Oct 2013 09:19 PM PDT

Apple - Mac Pro

本文作者為工業設計師暨 Luma Labs 的共同創辦人 Greg Koenig ,編譯原文發表於個人部落格,以工程角度分析 Mac Pro 的製作過程影片。

Apple 的 Mac Pro 是如何製造的

身為一個產品設計師,在蘋果發表會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必會見到的「 How it's made 」影片,而這次的 Mac Pro 也沒讓我失望。

蘋果最為迷人的,不是他們用了一些天才的外星技術來開發產品──因為即使換做在波特蘭奧瑞岡這裡,當地的許多工廠都已經開始運用蘋果在影片中展現的科技。讓蘋果獨一無二的,是他們展現工藝的手法,他們的影片有著非凡的精確度和簡潔的規格,更用了通常只用於航空或醫療器材行業的拍攝技術。

Mac Pro 的背後故事── 深沖壓技術( deep draw stamping )

當我的叔叔 Phil 說蘋果正在使用新技術來開發 Mac Pro ,他此番言論的重點主要擺在這個圓柱形的機器是如何形成的。在這裡,蘋果使用的是一項稱為液壓深沖壓( hydraulic deep draw stamping )的技術。

大多數的「金屬沖壓」都是透過一個或兩個模具,以產生最終形狀。而 Mac Pro 面臨的挑戰則是要生產大量的塑性變形( plastic deformation ),卻又不造成其拆解,也不能讓完美的圓柱表面變形。為了達成這目標,Mac Pro 的外殼是透過一系列的模具,一步步將鋁拉伸,直至接近 Mac Pro 的最終形狀。

金屬沖壓能夠非常有效地產生一個「淨成形」( net shape )。蘋果可以用一大塊鋁,在車床上製造同樣的零件,但能夠切除的金屬量有限。而使用金屬沖壓則只要短短幾個步驟,就能有效打造非常接近 Mac Pro 最終形狀的金屬。完畢後在車床上的 Mac Pro外殼,轉向進行表面整理、壓力測試、拋光,送回加工中心製造輸入輸出口、開機鍵、凹槽以及進行陽極氧化。

DrawIngot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Mac Pro 外殼的最初鑄塊,我懷疑這步驟是外包給其他製造商的(注意員工制服和背景,不是典型的「蘋果『白』巧克力冒險工廠」(Apple White Willy Wonka Magical Factory)的樣子。)

DeepDraw1

這是第一次金屬沖壓的結果,注意此時的 Mac Pro 和成品的長度差異。

Deep Draw 2

進入深沖壓( deep draw ) 步驟,為減少模具磨損和防止金屬過度變形,於過程中添加了潤滑劑。

OutsideMachining

深沖壓對於淨成形來說相當有效,但不是很完美。在這張圖,蘋果使用了 CNC 加工中心( 之前的傳言是 Mazak Integrex )去刻劃出 Mac Pro 的外在形狀,在這一步驟也會進行高精密度的鍛造,以及消除深沖壓過程中所產生較為粗糙的表面光滑度。

InternalPolish

蘋果追求完美才會受人喜愛,想當然這種加工完成的表面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在這部分的影片,兩個客製的終端執行機械手臂 Kuka 在拋光輪周圍旋轉 Mac Pro 的外殼,使其表面達到與鏡子相近的光潔度。要製造一個光滑的物體,要注意的是第一次的拋光過程(內部),但我沒有看清楚:在 Mac Pro 的外殼被放到上面之前,拋光輪是怎麼讓其更加光滑。

ExternalPolish (1)

這畫面中類似的技術也被用於生產高級刀具,目的是要創造輪廓和鋒利刀片的邊緣。

MillProtection

將剛拋光完的外殼表面上了一層保護膜,為了在之後的銑削(旋轉多刃刀具切割)操作中,防止劃傷。

PocketMilling

再回到 Mac Pro 的外殼,此畫面(如傳言說的)是一台 Mazak INTEGREX 的數據機床加工中心,用來切割出「​​輸入輸出槽」。這可能和製作蘋果商標的是同一台機器(也可能是同一個操作) ,如果蘋果商標是在前一步驟製作的話,在拋光過程中或許可以看到商標。

有趣點:請注意看銑刀,還有被 Mac Pro 光滑表面反射出的背景,我猜想有些部分基於保密被剪掉了,才額外增加了這個加工片段,

Anodize1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堆已磨過待陽極處理的外殼,在傳統的陽極處理過程中,於酸蝕刻( acid etching )這步驟需要徹底清洗零件。但擁有這樣光潔度高的表面,加上他們花了這麼多時間在生產上,我賭蘋果只會進行少量的酸蝕操作,或是很和緩的蝕刻化合物來保持鏡面般的品質。

Anodize2

電鍍不像披層外衣,而是像一連串的變形。電流在酸浴中貫穿鋁,​​使氧分子和鋁結合產生薄又均勻的一層氧化鋁。因為表面層是多孔的,所以在加工完成前,各色染料都可添加在鋁上。

機架本身的材料通常是鈦,你可以看到在圖片上方的機架是如何在兩端往返。

小零件

很顯然蘋果希望把重點放在 Mac Pro 的獨特造型,許多有趣的製造細節都可以在其他小地方發現,但這個過程蘋果並沒有和我們展示太多。例如,我會很想知道 Mac Pro 的風扇是怎麼製造的,其有著複雜的線條和有限的通道,使得他的「渦輪機製造」成了黃金標準(你只要 google 任何 CAM 或 CNC 機器公司,點擊他們第一個影片,就可以看到他們是多自豪他們的軟體設備或是渦輪機製造過程 )。

我們能看到的是三角狀的核心物體,也就 Mac Pro 的冷卻塔 ( cooling tower ),而它經過了一套工整、自動化的噴砂處理。

BeadBlastCell

這是一間 Guyson 自動化表面噴砂處理室,用來完成 Mac Pro 內部的三角形冷卻塔。Guyson 室就如同大多數的蘋果生產線,完全的量身打造。他們應該是要翻轉內部零件,去為前後面噴砂。

操作的是一隻 FANUC 機器手臂。這有很大的差異,因為蘋果在中國工廠中的機器幾乎都是人類操作,雖然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比下了價值 9萬美元 FANUC 機器手臂。

GlassBlasting

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 Gyson 機器中送風系統的運作,使用空氣壓力給玻璃表面噴砂。我懷疑其中有一個驅動器來翻轉三角冷卻塔,然後接著再進行噴砂處理。這個三角冷卻塔如同大多數的散熱器一樣,擁有加工過的鋁外表、多孔以及許多線條。

恩,我也在想這組影像是怎麼拍攝的...

PCBPickAndPlace

我沒特別愛好「電路板製作」,但是這看起來是台漂亮的標準取放機( Pick-and-Place machine )。每次我看到它運作時,我都會被它的速度給震懾。

UnderTablePartDelivery

手工配裝的 Mac Pro ,使用的零件傳遞系統很少見。我之前從來沒有看過,但我和裝配工程師呼籲:這會是個新趨勢;他們利用本會浪費掉的空間,使其更不易沾染灰塵(這點最有趣),一旦機器人技術迎頭趕上,這將更有利於自動化裝配流程。

YAGLaser

雷射的部分是使用光纖雷射( fiber laser ),這款大量生產設計的雷射有著比常見的機架雷射(Gantry Laser)還要快的驅動速度。

也難怪蘋果副總 Phil Schiller 會說:「 Can't innovate anymore, my ass. 」  。

Spotify 跟 KKBOX 別爭了, YouTube 即將推出音樂訂閱服務

Posted: 23 Oct 2013 08:27 PM PDT

youtube

消息指出 Youtube 正在籌畫自家的音樂訂閱服務,約莫今年年底推出; 使用的播放方式和 Spotify 相近,僅差在 Youtube 還是會保有他們的特色──「影片」。

這次的服務主要設計給行動裝置,將分有免費版和付費版本。而加值後新增的功能包括緩存離線音樂、影片以及去除廣告。

負責此計劃的人員表示,推出的免費版能夠無限收聽歌曲,並按需求在各平台上聆聽完整曲目,其中也包含了行動版本。以此推測,收費版本並不是 Youtube 的主打,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繼續在它的行動平台上掌握使用者的喜好,進而出售廣告。

雖然該服務的推出時間尚未確定, 但 YouTube 已經表示,它希望在今年會發表一項新產品。如果成功的話, YouTube 會比延遲到明年初推出的 Beats Music 還要更早進入市場。

而透過其母公司 Google ,今年初 YouTube 已經和多個音樂公司合作,其中包括華納、Sony、環球音樂。

許多年輕聽眾已經使用 YouTube 作為他們的點唱機,去找尋和發掘新的音樂 MV。 YouTube 面臨的挑戰是要創造一項更好的服務,和目前的使用者證明,即使他們每月要多付 10 美元也值回票價。

《長尾理論》作者:第三次工業革命將終結大象企業霸權

Posted: 23 Oct 2013 07:10 PM PDT

chris_anderson
照片來源:《今周刊》

《今周刊》將於 11 月 13 日舉辦「Change! 遇見創新大未來」論壇,邀請前《WIRED》雜誌總編輯、《長尾理論》作者 Chris Anderson 來台發表演說。Inside 是本次活動的媒體夥伴。(報名請至活動網站

去年 10 月,Chris Anderson 發表新書《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中文版書名為《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個月後離開《WIRED》雜誌,全職投入自己於 2009 年所創辦的公司「3D Robotics」。3D Robotics 目前的主要業務是生產、販售 DIY 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一般稱 UAV)的零件,他們有一個為 DIY 人士成立的網站「DIY Drone」。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865 期,Inside 獲授權刊登。

前言

150 年前,第二次工業革命鳴笛,造就了大象企業跳舞的榮光;150 年後,一個顛覆想像的「自造」新世界,揭開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了記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開端,《今周刊》記者飛到美國舊金山,專訪科技趨勢大師克里斯.安德森,直擊這場「自造者」運動的搖籃。未來,製造業的遊戲規則都將被重新定義,再見了,大象!由你我主導的跳蚤時代,正要來臨!

「歐美國家的機會來了,這是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一個新時代的開啟。」二○一二年末,一位科技趨勢大師的最新觀察,他預言第三次工業革命來臨,一場顛覆全世界工業的大變化,正要發酵。

他,有著高大身材,說話時習慣把手撐在鼻梁上,不說話時板著臉,神情嚴肅;然而,這位卻是被《時代》(Time)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思想家」,更是《長尾理論》、《免費!》兩大趨勢書籍的作者,他是《連線》(Wired)雜誌前總編輯、現任 3D Robotics執行長--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過去十年,改變世界的人很多,如在車庫寫下全球科技新頁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他用一支 iPhone 顛覆了全球人類的生活;也有如 Google 兩位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與布林(Sergey Brin),提供如 Gmail 免費開放的服務,開啟了我們對網路的不同認識。

但安德森改變世界的方式很不一樣,他不靠實際產品,也不是虛擬服務,他靠的是思想。就像《時代》雜誌寫下的文字: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大思想家,他們靠才智、影響力與發現,讓世界運轉的方式不同,安德森就是其中之一。

○四年,「長尾理論」讓安德森聞名全球,隨後台灣熱賣超過十萬本、被翻譯成十一種語言發行的《長尾理論》一書,則是他影響力最直接的實證。然而,安德森的影響力不僅於此,「長尾理論」走進商學院的教科書,躍上企業經營的重要策略,改變無數人對世界的想像,這才是思想家的威力。

然而,八年後,安德森再提新理論,一個將讓全世界工業重新洗牌的大革命;這次,他不再甘於作為一個改變人類想法的思想家,他要親自體驗這波新趨勢的威力。到底安德森看到了什麼?

預言革命,要親手實踐

辭掉工作 埋首小鐵皮工廠研發飛行器

為了一探安德森的最新論點,《今周刊》記者飛到美國舊金山,親自走訪安德森辦公室。這個讓他寧願辭掉十年工作也要親身投入的趨勢,究竟是什麼?

七月三日早上,美國舊金山東灣,3D Robotics 辦公室。

美國國慶的前一天,加州陽光耀眼,距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十分鐘車程、一家白色鐵皮簡易工廠,被太陽曬得發亮。工廠外,沒有顯眼招牌,靠著簡潔的門牌號碼標明位置,才能確定這是安德森的辦公室所在。

工廠裡,除了機器手臂運作發出的聲響,一片寧靜。若不是桌上擺著、牆上掛著隨處可見的飛行器與遙控飛機,我們大概無法肯定這就是安德森親身投入的新公司,因為唯一能證明的,也只有那高掛在上頭、僅有的一張布條,寫著:「3D Robotics」。

你可能難以想像,一位被稱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大人士,他預見的新革命,就在這裡誕生。儘管如此,這都無礙於他對趨勢的觀察,「對我來說,我生活在舊金山,這裡就是無限創新的開始。」

在英國倫敦出生、卻在美國長大的安德森,年輕時,也擁有過自己的一段「車庫時光」。賈伯斯在車庫裡研發組裝桌上型電腦;而安德森則是與外公在工作室裡敲敲打打。十多歲的他,暑假都是在車床、鐵屑、軸承、活塞桿裡打滾度過。

曾經叛逆,卻難忘科技

組搖滾樂團圓夢 重回網路尋找新世界

安德森的外公是花園自動灑水器的發明人,在空間不算大的車庫裡,就是安德森外公的工作室,他在這裡開發了許多設計,如瓦斯爐計時器、錄音機等,專利申請紀錄上都留下了他的名字,唯一上市的,只有花園自動灑水器。但安德森外公仍是啟發他對「製造」物品的關鍵,那時,安德森只是個十來歲的小孩。

爾後隨著電腦世代來臨,蘋果二號從車庫走向市場,安德森的玩具也從那些敲敲打打的金屬零組件,換成了電腦。那是個龐克搖滾主導全國潮流的年代,他與一般的美國年輕人沒有兩樣,也都懷抱著玩音樂、組團成名的夢想。那些年,他在車庫裡玩的東西,從車床、金屬零組件,換成了電吉他。

安德森曾自己動手錄黑膠唱片、做小眾雜誌,那個世代年輕人做的事,他都做過。甚至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而中斷學業,前進紐約等城市巡迴演出,就為彰顯自己的獨立性格。

真正讓安德森重回科技懷抱的,是他在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一份工作。那是以開發出第一顆原子彈而聞名的實驗室,三分之一的技術人員是物理學家,而在大學主修物理的安德森會來到這裡,似乎也就不那麼意外。

只是,不安分如安德森,即使他在二十五歲又回到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重拾書本,但優異的課業成績始終不是他的目標。來到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他,比起研發核子武器,實驗室裡的網路更讓他感到興奮。

的確,在網路剛萌芽的時候,即使是美國,也僅僅國家級實驗室擁有這些設備,而成功預言網路國家誕生的科技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最早接觸到網路,也是在大學實驗室裡。

自行創業,找高中生合夥

二十人員工 創造五百萬美元年營業額

不到二十坪的工廠,這就是安德森親身體驗新一波革命的溫室。故事得從一個周末說起,那時安德森還是《連線》(Wired)雜誌的總編輯,「我們收到兩盒產品試用,一個是樂高機器人組,另一則是無線電遙控飛機。我都計畫好了,周六先玩樂高,周日玩飛機。」

對於擁有五個小孩的安德森來說,他樂於帶著小孩一起動手做;只是安德森沒預料到的是,玩具組好了,孩子玩不到五分鐘就失去了興趣。安德森不解,為什麼這些產品吸引不了小孩?看看這些玩具裡的配備,加速器、電子陀螺儀、無線 GPS 感測器、藍牙功能,都是最高科技的零件。「為什麼我不把這兩樣產品結合?那就是一架會自動導航的飛機!」

為了組裝一架自動導航的遙控飛機,安德森曾自己動手焊電路板,還用 3D 印表機、雷射切割機生產所需的零件,安德森陷入無人飛機的製造漩渦裡,無法自拔。○九年,他與一位在網路上認識的同好,決定一起合夥創業,成立 3D Robotics;而這位合夥人只有十九歲,他是穆紐茲(Jordi Munoz),一位剛搬到洛杉磯的墨西哥高中生。

安德森與穆紐茲認識的過程,在二十年前,或許不可思議,但在社群網路發達的今日,卻不意外。為了研究自動導航遙控飛機,安德森成立一個社群網站,吸引同好一起討論,穆紐茲就是其一。

「他沒有學過飛機相關課程,可是他會 Google;即使他的英文不怎麼流利、學校成績不怎麼好,但他在 Google 上學到所有組裝無人飛機的技術。」安德森知道,這一切聽來很傳奇,卻真實地發生。

一位科技雜誌的總編輯,遇上一位高中生,他們沒有太多資本、也沒有龐大的工廠生產線,甚至那些無人飛機的零件裝箱,還是在安德森家的餐桌進行;但他們創立了一家新公司,叫 3D Robotics,主要銷售無人飛機的零組件,讓對組裝無人飛機有興趣的同好,一起開發設計。

成立三年以來,即使他們的員工只有二十人,有些零組件靠著 3D 印表機、雷射切割機與數控工具機(CNC),就能自己製造,網路上買得到的零組件,就在網路購買,第一年,3D Robotics 的營收是二十五萬美元,去年則已有五百萬美元。

「設計,從網路來;零組件製造,從網路來;訂單,也從網路來。」安德森說,在他的創業歷史裡,這是最傳奇的一次。

跳蚤崛起,靠 3D 列印

大量製造時代不再 小量創新產品勝出

於是,安德森回頭思索,是什麼要素改變,讓 3D Robotics創業成功?他發現,「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大量製造商業模式,已經不適用。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場全新的工業革命。」

安德森用自己外公的故事當例子,「如果我外公生活在今天,他只要將自動灑水器的設計上傳到網路,找尋願意為這個設計出錢的人,在網路上購買需要的零件、組裝,一切都會不一樣。」安德森說,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量製造,奠定了大企業的獲利基礎,也拉高了創業門檻。

試想,安德森外公當時如果要賣他自己研發的灑水器,他得先有一筆錢,租或買一塊土地蓋工廠,買設備、建生產線,還得先有周轉金買原料;投入生產後,還得帶著產品到各通路推銷,最後賣出去才獲得利潤。所以,缺乏大資本的安德森外公,只能將自動灑水器賣給具有大量製造實力的穆迪公司,而他領到的是數十萬美元的專利費,直至專利到期為止。

但在安德森這個世代,遊戲規則截然不同。安德森只是在網路社群上分享他的「作品」,最後卻吸引了大筆訂單,要向他買無人飛機的零組件。「3D 列印、雷射切割與 CNC 機台,絕對扮演關鍵角色。」安德森指著擺在工廠一角的機器,約一個五十公分高的紙箱大小,木製的框架,這就是他的 3D 印表機。

「以前,企業為了要大量製造,必須把工廠搬到中國,因為那裡的勞工最便宜,得以將生產成本降低、再降低。」安德森觀察,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時代裡,人們不再追求大量製造,他們更專注於開發新產品,「所以,製造數量以『十億』計的產品,變成了數以『百萬』計。」

開放創新,不只在軟體

只要有好點子 就能在網路揪團生產商品

產品生命週期變得越來越短,從智慧型手機的演變史就可以見到端倪。過去,一年推出一支熱銷的智慧型手機,就可以讓一家手機廠口袋賺飽,蘋果、三星都是如此;如今,一年單靠一支智慧型手機,已無法支撐一家手機廠的營運。

在個人化旗幟高掛的時代裡,設計、製造、通路都將是零成本。「你只要有一個好點子,或者你可以請大家在網路上一起幫你設計研發,就能擁有一個好產品。」在安德森看來,「開放創新」不會是只存在軟體,硬體也將走向開放創新。

「Android 的成功,就是開放創新威力的最好證明。」打從○八年 Google 喊出開放創新口號後,Android 成為開放的領頭羊,與封閉代表的蘋果 iOS 對壘。五年過去,Android 手機出貨量超越 iOS 手機,開放創新成了主力。「開放創新的成功,不會只限於軟體,硬體也可以開放創新。」

3D Robotics 的產品設計,不是來自於安德森自己,而是所有網友的貢獻,所有的人都能使用這些設計。「過去,一個新產品能否被市場接受,從設計、製造,到銷售才能見真章;可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就不同了,在開放創新的趨勢下,大家一起設計出來的產品,起跑點就建立在大家都想要這項產品。」安德森說。

或許你會問,在這樣的潮流下,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會動搖嗎?答案是肯定的。安德森起身,帶我們走到隔壁工廠,偌大的機器手臂不停地運作著,這是一間家具工廠,客群是在數十公里外的矽谷公司,設計團隊就在一牆之隔的辦公室。

中國製造,將不再獨霸

新一代商品不拚低價 而是消費者最想要

「如果你要生產的是最便宜家具,毫無疑問的,你該把工廠設在中國;可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生產的是有價值的產品,它可能不是價格最低,卻是客戶最想要的產品。」安德森說,在全球化的概念下,地球是平的,讓美國設計、中國製造變成可能,「可是,因為時間差、語言造成的溝通成本高得嚇人。」

安德森舉例,工廠設在中國的家具公司,每變更一次設計,需要三個月;現在,卻只要三個小時。「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影響下,每家公司會選擇距離客戶越近越好,產品的生命週期很短,他們必須縮短 time to market(上市)的時程。」

因此,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再獨霸,到中國設廠不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就連大企業習以為常的大量製造、降低成本、大舉獲利的商業模式,也都將重新洗牌,供應鏈的價值分配也將重新定義。

過去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將靠著大量製造而致富的企業比喻成大象,IBM、鴻海都是這個時代下的產物;那麼,在第三次工業革命裡,零成本的創業架構下,能成功寫下新一頁傳奇的,是跳蚤。就像英國管理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所提出的大象與跳蚤的對照,說的正是大企業與小企業主。

在第三次工業革命號角響起後,大象是否會被取代?安德森頓了一下,緩緩說出:「這些跳蚤一時半刻還不能取代大象;但隨著跳蚤越來越多,分食的餅越來越大,大象獨霸的時代也將畫下句點。」

這是一個安德森用親身案例體驗的革命,一個讓全球工業版圖都將重寫的趨勢,默默在美國發酵;舊金山是這場革命的起跑點,隨著 3D 列印與雷射切割技術席捲全球,即將遍地開花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才正要開始。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出生:1961 年

現職:3D Robotics 執行長

經歷:美國《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經濟學人》雜誌記者

學歷: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

大事紀

1961年 倫敦出生

1986年 重返校園,主修物理

2001年 擔任《連線》雜誌總編輯

2004年 提出「長尾理論」,引發討論

2009年 提出「免費」理論並出書,宣告「天下有白吃的午餐」時代來臨,形塑新的經濟模型

2012年 推出第三本著作《自造者時代》,揭示第三次工業革命來臨

報名請至活動網站

Google 正在搜尋結果頁面測試巨型橫幅廣告?

Posted: 23 Oct 2013 06:47 PM PDT

BXRcM12IcAAjuf6.jpg-large

我們曾經在 〈 Google 是怎麼殺死搜尋結果的? 〉 一文提到,在 Google 的安排下,其搜尋結果頁面所呈現的「基本搜尋結果」變少了。昨天一家 web app 設計公司「Synrgy」在 Twitter 上發了一個 tweet,指出 Google 似乎在搜尋結果頁面測試巨型的橫幅廣告:

消息傳出後,Search Engine Land 網站與 Google 聯繫,他們稱一名 Google 發言人向他們確認,這是 Google 在美國進行的一項小測試。1

Google 會打破自己的保證嗎?

Search Engine Land 指出,Google 曾在 2005 年於部落格保證過,絕不會讓橫幅廣告出現在網頁搜尋結果:2

There will be no banner ads on the Google homepage or web search results pages. There will not be crazy, flashy, graphical doodads flying and popping up all over the Google site. Ever.

Google 首頁是或搜尋結果頁面不會有橫幅廣告,不會有那些瘋狂閃爍的圖形在那裡飛來飛去、胡亂彈出的玩意兒,Google 的網站永遠不會有這些東西。

不過呢,當年掌管 Google 首頁與搜尋結果頁面、發表這份保證的人,八年後已不在 Google 任職,此人的名字你我都不陌生——Marissa Mayer。有趣的是,由她負責掌舵的 Yahoo 很可能就是那個充滿最多「瘋狂閃爍圖形」、「飛來飛去、胡亂彈出」廣告的網站。

喔,對了,那位建議 Google「不作惡(Don't be evil)」的第 23 號員工、創造 Gmail、Google AdSense 的人 Paul Buchheit,也早就不在 Google 工作了。

當然,我們明白這只是實驗,而實驗經常會失敗,但若實驗成功,這很可能成為 Google 下一份絕佳財報、股價新高點的推手——如果沒有引發使用者抗議的話。

也許以後我們要改用 10:16 或 9:16 的直立式螢幕來 goog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