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Rdio 即將加入台灣線上串流音樂大戰?”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Rdio 即將加入台灣線上串流音樂大戰?

Posted: 08 Oct 2013 04:15 AM PDT

rdio-logo

前幾天,Rdio 有一名台灣籍工程師在 Facebook 公開推廣產品的新版 app 時,提到1

台灣的朋友們再等一下下,雖然你們已經有Spotify跟KKBOX了,不過我們也快要去台灣了喔 ^.<

螢幕快照 2013-10-08 下午4.18.58

這實在是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因為 Rdio 不僅是相當優秀的串流音樂服務,而且一般認為在介面設計上比起 Spotify 更為出色。

6a014e87574ac9970d01901eac9a8b970b-800wi 6a014e87574ac9970d019104a279ae970c-800wi

Rdio 是 Skype 六位創辦人中其中的 Niklas Zennström 和 Janus Friis 於 2010 年所創辦,跟最近剛近來台灣的 Spotify 一樣是走線上串流的模式(稍有不同),提供網頁版 app、桌面版 app 與行動版 app。Rdio 今年四月起也開始在美國經營影片串流服務「Vdio」。

rdio_service

Rdio 的歌曲庫有超過 2,000 萬首歌,但我們不清處該服務的使用者數量,一般相信較主要競爭者 Pandora(7,000 萬) 和 Spotify(2,400 萬)要來得少。目前 Rdio 的服務範圍涵蓋全球 31 個國家/地區,今年六月時首度進入亞洲的香港和馬來西亞服務2,並提供中文版介面。

首次註冊的使用者可以免費試用兩週,付費方案採月費制,分為桌面版(US$4.99)、桌面+行動(US$9.99)、家庭版(US$16.99/兩名、US$22.99/三名)。過去 Rdio 並沒有提供免費服務,但上週起,Rdio 宣布將免費為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的使用者提供行動版的電台收聽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與 Spotify 不同,Rdio 的免費服務並沒有包含廣告。以下是我們對 KKBOX、Spotify 與 Rdio 等三個服務製作的簡單比較表格(點擊後可放大,想看 KKBOX 與 Spotify 之間的比較可參考這篇文章):

kkbox vs spotify vs Rdio.001

科技部落格 The Verge 在上週的報導指出,Rdio 相信,使用者在試用期結束後,還繼續免費使用電台服務的話,長期來看終究會成為訂戶,因此他們並不急於說服使用者立刻開始付月費。3

Rdio 何時會進入台灣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Google 廣告新技術將取代 Cookie ?

Posted: 08 Oct 2013 03:44 AM PDT

S2011120609155849

本文轉自 Dimension 〈Google 廣告新技術將取代 Cookie ?

Google 正打算推出新技術取代掉現行精準行銷廣告投放服務的根基 – 第三方 Cookies (third-party cookies),以解決現有技術所遭遇到的問題,並擴大該公司在廣告業界的影響力。

目前遇到什麼問題?

使用者主動連結的網站所傳來的 Cookie 稱為第一方 Cookies(first-party cookies),而第三方 Cookies 則是由其它公司放置,用來追蹤與收集使用者資料。然而隨著個資保護意識抬頭,以及越來越多的瀏覽器提供「不要追蹤我(do-not-track,DNT)的功能,大幅縮減了原本第三方 Cookies 帶來的功效,如此一來,廣告投放業者不僅無法追蹤用戶在網路上的行為,也沒辦法播送合適的廣告給目標用戶,造成廣告預算的浪費。除此之外,傳統的 Cookies 機制在行動環境中也有諸多限制與不足。

Google 打算怎麼做?

打掉重練。

目前 Google 內部正在討論取代第三方 Cookies 的方法。他們打算發展一套更好的系統,比方說一套能夠橫跨桌上電腦、平板和智慧型手機,在多螢環境中無縫銜接並能準確追蹤使用者行為的機制。如此一來,廣告商便能夠依據使用者在桌上型電腦所觀看的網頁內容,推播相關的廣告到使用者的手機上。此外,Google 也承諾給予使用者更多的資安管控權限,以減少使用者因擔憂隱私外洩而開啟禁止追蹤(DNT)機制,導致廣告商完全沒有資訊。

市場會怎麼變化?

若這項計畫成功,舉例來說,假如 GroupM 旗下的廣告自動採購公司 Xaxis,改採 Google 替代方案提供服務,那麼便會為 Google 開啟一扇窗,讓它長驅直入到目標客戶處,得知客戶拜訪的網站以及廣告業主願意支付多少金額接觸這些目標客戶群等。如此一來 Google 將會佔領制高點,獲得更完整廣泛的資訊,其它市場行銷業者只能仰賴該公司的鼻息,失去主動深入觀察客群的能力。

因此要讓市場行銷業者信任這個系統,改用這套機制,資訊透明度是相當重要的關鍵。然而任何人想要使用這套機制,都必須遵守 Google 所制定的遊戲規則,在「合適範圍」內取用客戶資訊。也就是說,這套系統將讓 Google 從在牌桌上和其它人平起平坐的玩家晉昇成為賭場的老闆,而其它廣告業者就只能乖乖地在場子裡進貢籌碼囉!

(原文連結:Ad Age,圖片來源:瀏覽迷

分析師之王: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在 2020 年飽和

Posted: 08 Oct 2013 03:23 AM PDT

medium_4323860889圖片來源: Flickr

本文編譯自分析師之王、著名分析網站 Asymco 創辦人 Horace Dediu ,所發表的文章 《 When will the US reach smartphone saturation?  》,以美國知名網路市調機構 comScore 最新的統計報告,來推測未來智慧型手機的飽和度曲線。

編按:本文以美國做為資料基準點,其餘國家曲線需稍往右移。

根據 comScore 最近發表的數據,顯示了美國智慧型手機的飽和度已將近 61 %,跟去年同期相較上升了將近 10 % ,而去年是 50 % 的飽和度,和 2011 比起來更上升了 14 %,智慧型手機的擴散過程可以從下面的圖表觀察:

Screen-Shot-2013-10-07-at-10-7-5.32.48-PM-417x620

圖表左方為飽和度,下方為時間

而我則將圖表的起始點訂在 2005 年,因為那時智慧型手機已有了一定的市場。這點我們可以從 RIM 提供的資料,來預測使用者的人數,他們在 2005 年擁有約 200 萬的使用者,大多數都居住在美國。

有了這些數據的幫助,我們可以重新繪製一幅新的飽和度圖表,來推測之前的完整走向。

Screen-Shot-2013-10-07-at-10-7-5.48.56-PM-431x620

左、中、右,三階段分別是:創新者( Innovators )、早期採用者( Early Adopters )、早期多數( Early Majority )

在表格囊括的時間裡,我加上了一些重要的產品發表年表。

在圖表中也可以看出,其中有幾組消費者,符合 Rogers 在創新擴散理論(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中所下的定義:

  • iPhone 發表一個月後,那些創新者( 消費市場裡的前 2.5 % )在 2007 年二月換手機,他們原本幾乎都是黑莓的使用者。
  • 而早期採用者(跟隨創新者的 13.5 % )都是從 2010 年初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他們幾乎都是選擇 iPhone 3GS 或是黑莓機。
  • 早期多數( Early Majority )則是到了 2012 年 10 月才加入行列,正好是 iPhone 4 、 Droid 、 Galaxy 的時期。
  • 我們現在則處在晚期多數( Late Majority )階段,在 2015 年 11 月會屆滿, iPhone 5S 剛好發表在這階段的三分之一。

接下來幾年會如以下方式發展:

Screen-Shot-2013-10-07-at-10-7-6.20.24-PM-620x531

新增兩階段為:晚期多數( Late Majority )、落後者( Laggards )

而腳步最慢的落後者( Laggards )最晚會在 2015 年到 2020 年後期加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行列。

由於這是美國的擴散曲線,大部分其他地區要將整個圖表往右移,才能符合全球曲線。

此分析仍有一些未完成的部分,如預測各手機平台的消長,以及使用同樣的方法再進行一次全球性分析。

先獨立思考,再來腦力激盪吧!

Posted: 07 Oct 2013 08:27 PM PDT

本文編譯自 ooomf.com 共同創辦人 Mikael Cho 的文章 The myth of the brainstorming session,談一般人在腦力激盪中常有的迷思,與如何有效進行腦力激盪。

真正的腦力激盪需要一點時間

在幾個月前的晚餐聚會中,一位朋友請我幫忙為他的新網站想個名字。

他告訴我關於網站的內容,同時也向我的其他友人發出求救信號,希望大家能一起幫忙構思網站名稱,這麼一來就會有許多網站名稱的點子,最後就能從中挑選出一個最棒的網站名稱。

從我過去的工作經驗看來,單一的腦力激盪過程(如同上述)通常不是個有效的做法。在我認識的許多人中,包括最有創意的人,他們在提出很棒的概念之前,往往需要一段時間讓創意發酵(就算只是像網站名稱這類較不那麼複雜的創意概念)。

於是我鼓勵他,在向其他人發出求救信號前,多去反覆構思,用自己的想法找出最棒的點子。

有了這次的經歷後,我開始思考為何當我們在背負要找到完美點子的壓力時,團體的腦力激盪往往會成為尋求解答的出口?

腦力激盪的起源

1940 年代,廣告執行 Alex Osborn 對員工的創意產出感到受挫於是開始採取試驗性方法決定改善這件事。

到了 1953 年,Osborn 發表「Applied Imagination」一書,談相較於個人思考,團體的腦力激盪是如何成為更有效產生創意的方法。

Osborn 在書中指出,要能有效地進行腦力激盪,團體必須俱備下列特質:

1.接納意見:在他人說那是個爛點子時別不開心

2.追求數量:想出越多點子越好!

上述兩種特質看來並不難,但真正在腦力激盪開始時,要同時廣納意見並產出許多點子就不那麼容易了。

團體進行腦力激盪時,你在想什麼?

不幸地,在我們之中,基於種種難以控制的心理因素,許多人在進行腦力激盪會議中沒有遵從 Osborn 提出的兩種特質。

以下為幾種常見的社交因素導致無法成功進行團體腦力激盪:

1.害怕對上位者加以評論

研究指出,人們在面對老板或任何階級較高的主管發言時,很難摒除對上位者的恐懼而加以評論。另外由於會議中可能有老闆、經理或任何主管在場,要是發表任何糟糕的點子很可能讓你看起來不夠聰明甚至對工作不利。

如此一來,這讓你在擔心最終會成為糟糕點子的前提下,更怯於分享任何古怪點子。

2.個性外向者掌握舞台,個性內向者更有想法

在一場腦力激盪中,個性外向者更能自然地分享他們的點子,相較之下,個性內向的人在對外發言之前,傾向於先內部消化所有訊息,到最後才提出他們認為最好的意見。

曾有關於大腦運作的研究指出,面對外部刺激,相較於個性外向者,個性內向者在負責處理資訊、加以注釋、解決問題等的大腦區域更為活躍。面對外部刺激,個性內向者的大腦處理路徑比個性外向者更長、更複雜。下圖能看出個性內向與外向的人面對外部刺激時大腦運作之差異:

innie-outie-brains圖片來源

過去在團體腦力激盪中,我們很可能只注意到個性外向者的意見,透過了解兩者的差異能重新調整腦力激盪的過程,審慎判斷個性外向者即時快速的點子或許不是最有創意的。

3.我們都討厭嚇人的點子

無論我們總是說有多愛創意點子,我們的大腦卻是天生害怕創新。來自康乃爾大學的研究指出,我們傾向於以點子的實用性作為衡量標準,因為比起新奇的概念,切實的點子更能被認同,風險也更低。

這樣的思考邏輯很難被改變,因為避免不確定性已如同本能般根深蒂固在我們的大腦。做出錯誤決策帶來的痛苦會讓大腦傾向於尋求更安全的點子。

以下是來自 Box.net 創辦人 Aaron Levie 的一則推文,他總結了人們面對點子時的反應:

螢幕快照 2013-10-07 下午6.12.27

育成時期:腦力激盪中被遺忘的步驟

許多人視腦力激盪為產出最後結論的目標,認為最後一定要有個可行的正確解答出現。如果腦力激盪到最後沒有一個完美點子出現,這場腦力激盪則往往被視為失敗。

心理學家 Graham Wallas 在 1926 年提出的創造力理論提到,我們的創造過程源自於一連串的進化,讓我們能快速適應環境變遷。Wallas 提出創造過程的五階段:

  1. 準備期:獨立研究、專心解決問題並探索問題多元面向
  2. 育成期:心中產生無限疑問但一切看來都沒有解答
  3. 暗示期:有點「感覺」問題似乎有解了
  4. 明朗期:你的創意點子終於進入執行前階段
  5. 認證期:點子獲得認證,付諸執行

然而,在單一的團體會議中我們往往很難執行此一創造過程。

有時,育成期需要花費數天或幾個禮拜才能邁向暗示期,許多有創意思維的人都驗證了 Graham Wallas 的理論。育成期的壓力可能要比其他階段來得大許多,因為隨時想著靈感何時會出現,又擔心沒有足夠的時間,於是這段期間簡直像是沒有進度。

在整個創造過程中要是太過嚴謹可能會阻礙優秀創意的種子萌芽。

來自 AngelList 的工程師 Joshua Slayton 在一次簡報中分享這張投影片,談要如何面對創意:

slide-23-638圖片來源

重新定義腦力激盪

腦力激盪的重點在於不斷地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並不代表腦力激盪的範圍只能在一個團體中。

給自己獨處的時間

當你讓自己有獨處、思考點子的時間,不必擔心別人的看法,獨立思考能發掘更多創意點子。

「The Year Without Pants: WordPress.com and the Future of Work」一書作者 Scott Berkun 曾提到獨立思考對激發人們創意的重要性:

優秀的工程師、設計師甚至是經理級人物有許多很棒的點子都來自於獨處的空間,或是獨自在桌前工作的時刻。記得,你不需要大型會議或是花俏華麗的過程來產生創意點子:一個大腦、一些慾望還有時間,就是產生創意點子所需要的了。

移除對他人批評的恐懼,給自己多一點獨處的時間、激發更多的想法,能幫助你產出更多的創意。

先獨立思考、再腦力激盪吧!

當你先獨立思考、內部消化過,提出來的點子會更有價值。2008 年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研究指出,如果個人能先內部消化過點子再參加團體腦力激盪,這場腦力激盪的效果會更好。

在 ooomf,我們如何腦力激盪?

當我和同事先完成個人獨立思考的程序後,我們的團體會議會有戲劇性的進展,點子的質量與執行腳步都進步許多。

我們的團體會議遵從著下列規章,看似鬆散卻讓我們更有效率,讀者可以斟酌參考使用。

允許離題的內容出現

研究指出,在環繞核心問題的前提下,偶爾離題的風趣幽默能激發更多創新點子。

沒有時間限制

當會議進行地如火如荼正迸出許多點子時為什麼要結束會議?或者當什麼點子都沒想出來時又為什麼要繼續開會?無論你的會議時間有多長,在你發現創意不再、思考受到阻礙實,不妨結束會議吧。

不要強求結論

在沒有明確解答的情況下結束會議儘管困難但有時是必須的。當你面對困難挑戰,有時最好的辦法是遠離它而不是面對它。有時心裡產生的第一個點子不見得是最好的,但過段時間與新的元素連結後或許能成為絕佳的點子。

啤酒?歡迎!

在我過去的文章提到,一到兩杯的啤酒有助於你的創意思考。我們在會議中總會準備著一些冰啤酒以備需要激發靈感時小酌一番。

團體的腦力激盪不是沒有效率的過程,但不能將之視為單一事件。我們要關切的是,在進行腦力激盪之前,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讓與會者獨立思考後再參與腦力激盪。

創業難,守成更難

Posted: 07 Oct 2013 06:55 PM PDT

Business Starting Line

本文作者為著名創投 Fred Wilson,原文載於 avc.com

作為一個憂心忡忡的老頑固。我要為這些新公司抹一把冷汗。我很高興創業對他們來說是如此簡單,但是守業卻一點也沒有因此變得輕鬆。

這是 Cloudera 的首席戰略官 Mike Olson 在他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的內容。

Mike 的話讓我真正產生共鳴的部分是,他將創業和守業做了區別。創業需要的是一個靈感、一支隊伍、一些技術,在最小可用產品的基礎上反覆琢磨,以及使產品和市場匹配(product-market fit)的能力。這當然一點也不簡單,但是在之後所發生的卻要更難。我看過很多創業者在這一階段掙扎,停滯不前。也就是需要維繫,發展公司和業務的守業階段。

有過成功經驗的創業者知道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然而那些第一次做老闆的年輕人則非常需要來自導師和團隊的幫助來度過這個難關。很多人即使有了這些幫助也在這個階段倒下。Mike,和很多創業者一樣,最後選擇了把公司交給更富有經驗的管理者們。有時候,創投和投資者們會促成這樣的決定,有時候則是創業人自己主動做出退讓。

從一次突如其來的靈感裡創造出一個公司所用到的技能和運營一個 200 人,500 人甚至 1000 人的公司所用到的技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亢奮的狀態、不眠不休地開發、密集的創新頻率和傳教士般的熱情可以在短期內讓公司走上軌道。但是到了一定規模之後,冷靜、理智、互助和高效的溝通及管理變得重要起來。在創業中自己摸索這些道理非常痛苦,如 Mike 所說,從富有經驗者那兒學是相對簡單一點的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呼籲年輕人在自己創業前先去給人打一段時間工來當做交學費。

我同意 Mike 的說法,比起自己毫無頭緒地摸索,汲取前人的成功經驗是成為一名優秀 CEO 的更好模式。但一些初創者往往在最初就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機,幫助這類創業者實現夢想為許多創投帶來過無與倫比的回報。所以,我認為關鍵是:輔佐他們完成從創業者到偉大領導的轉變,或者教導他們在正確的時候把領導權交給正確的人。

透過以上各方式取得成功案例我都親眼目睹過。這裡面其實並沒有對錯之分,但是放在某些具體情況之中卻有了高下之辨。成功與否要看創業者是否有心做出轉變、能否在正確時段內做出轉變以及整個組織是否配合這種轉變。

SOURCE: avc.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