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貼文研究:年輕人自戀、老年人不愛抱怨”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貼文研究:年輕人自戀、老年人不愛抱怨

Posted: 03 Oct 2013 06:49 AM PDT

本文譯自《 Facebook Study Reveals Links Between What You Post And Who You Are 》,根據美國科技期刊 PLoS One 日前發表的《 Personality, Gender, and Age in the Language of Social Media 》研究,來分析 facebook 貼文和作者間的連結。

o-FACEBOOK-LANGUAGE-570 (1)

 

上方是 13 歲到 18 歲的詞彙雲,下方是 30 歲以上

近來的專家研究,終於證實了我們一直以來懷疑的事:父母跟青少年在網上會使用不同的詞彙。

但內向者跟外向者;男性與女性;情緒穩定與否,這些特質也會有同樣差別。

科技期刊 PLOS ONE 日前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討論個性和網路用語間的關聯。他們分析了 700 多萬個詞語、收集 75,000 名自願者的 Facebook 訊息、並記錄自願者的性別、年齡,加上讓他們參與性格測試。經研究發現,三者和社群網路上所使用的語言都有關聯。

賓州大學的研究者運用 75000 個自願者的 1500 萬筆 Facebook 訊息,來推斷哪些詞語、句子、議題,和特定的性格和人有關。

研究顯示,女性較常使用「興奮」( excited ),男性則較常說「 f*ck 」,19 到 22 歲的族群會說要去「喝醉」,但 23 到 29 歲的族群則會選擇用「喝一杯」。

「以整體研究資料看來,這些詞彙雲上的文字,提供了一扇前所未見的新窗口,去窺探特定人的內心世界。」該研究的合著者 Johannes Eichstaedt 對媒體說。

「透過 Facebook 所獲得的大量數據,讓研究人員能夠採用「開放詞彙」來進行他們的分析:而不是僅比較不同群體,使用特定詞語的頻率,他們可以從測試者本身,去推導重要的用語 。」他們的新聞稿表示。

15 歲的你會說什麼 :)

在 Facebook 上,青少年的語言主要是由表情、學校、感嘆詞結合而成,如「啊」( ugh )和「嘖」( bleh )。二十出頭的研究生發文,會討論課程、學期和講「SH* T」;25歲左右的年齡層,傾向談論婚禮、假期、工作。對於 30 到 65 歲之間的人,家庭佔了大部分。 (詳見上方圖片)。

以下的圖表則證明了年齡之間的鴻溝,使用「我」和「我們」的差別──這讓人感覺:在網路上年輕人較為自戀

o-FACEBOOK-LANGUAGE-570 (2)

綠色代表使用「我們」,紅色代表使用「我」,可觀察到年齡越大使用「我們」的頻率越高

抱怨文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隨著年齡漸增,在 Facebook 上的發文會較少出現「煩死了」,而

是多了「愛」、「關心」、「老實」、「家庭」和「朋友」。

o-FACEBOOK-LANGUAGE-570 (3)

黑色和藍色曲線代表「抱怨文」

內向者發文討論網路,外向者談狂歡

研究發現,不同的個性也導致不同的用語、議題。性格外向的人更有可能討論「瞎混」和「派對」;性格內向的人,則反過來更加專注於個人活動,如「漫畫」、「動畫」和「電腦」。研究人員點出「情緒穩定」的人,會傾向討論社交活動,像是運動和假期,他們認為這有助於情緒上的穩定。

研究人員也指出,這項研究結果提供了一種方式──透過別人的眼睛來看這世界。

「每當我自問,『怎麼樣算是外向者?』、『青少女有什麼特質?』、『精神分裂症或神經質的人有什麼特質?』、『 70 歲的人有什麼特質呢?』,這些詞彙雲會比所有的調查問卷,更打中問題核心。」賓州大學心理學中心的 Martin Seligman 說。

o-FACEBOOK-LANGUAGE-570 (4)

左邊為外向者的詞彙雲,右邊則為內向者

他說;她說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之一 H. Andrew Schwartz ,在一封 mail 中強調,這項研究並不是注重在,男女性大多在討論什麼話題,而是將兩者完全分開研究。

「大部分男女使用的詞彙都一樣。」他表示,「事實上,假如這些詞彙雲只以頻率為基準,那看起來會幾乎相同。我們使用定量分析(使用相對比例進行分析),目的就是要找出差異。」

此項研究指出,從語言模式來推測一個人的性別,會有 91.9 % 的準確率。

o-FACEBOOK-LANGUAGE-570 (5)

 

上方為女性的詞彙雲,下方為男性的詞彙雲

創業這回事,你的堅持到底是什麼?

Posted: 03 Oct 2013 04:59 AM PDT

60-wrong-way

本文作者洪大倫為 Hands Up 創業育成中心創辦人兼執行長,會計與財務金融背景,喜歡投資和企業經營,著迷於巴菲特的投資與處世哲學。樂於交朋友、閱讀,有許多創意商業構想與行銷點 子,目前專職於協助創業團隊尋求資金,並提供相關育成服務,也是一名小小天使投資人。

本文原載於 Hands up! 〈創業這回事,你的堅持到底是什麼?

很多次我都想直接的告訴年輕人,這事兒你別幹了,還是想想其他路子吧,但我做不到。原因是什麼過去我曾說過,但我今天還是想說一次:你對自己看法太過堅持的態度,會讓人感覺沒有容納反向意見的空間,這時候告訴你的中肯建議,只會被你當成潑冷水,而非金玉良言。

我曾在〈聰明運用現金流才是王道〉跟大家解釋過,如果你創業是為了賺大錢,那基本上創什麼業都沒什麼分別,真正讓你創業致富的是你使用現金流的方式,而不是你創了什麼業務。當然賺大錢可能有大風險的伴隨,同時也有時間上的差異性,這牽涉到風險與報酬的討論,這裡就先不贅述。

此外,除非你對某件事有異常的狂熱,或者強烈的使命感與熱情非做不可,你當然可以為著完成這樣的理想去努力,無可厚非。當然,為理想奮鬥,最後能不能成為一個賺錢的事業,這又是另外一個很長的故事。

所以說,如果你已經不知道為何而戰,建議你還是即早收手,沈澱一下,想想自己應該要找到什麼出路。有一天你會懂,有些堅持是沒有意義的,那些告訴你「不要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喊話雖然正確,但這些正向思維「有前提」,絕對不是每件事情都值得你耗盡心力、窮盡資源去做它,那不是你值得堅持的事。

有時候,「承認錯誤而放棄」才是正確的選擇,縱然我們在成長歷程中沒有人會教你應該放棄,那是因為我們過去的成長經驗中只有「念書」這件事,老師當然會鼓勵你要加油,要努力,但當你踏出校門那一刻起,你應該清楚知道,人生中本來就有許多事即使努力做,也會徒勞無功,甚至是損害了你的青春與人生。

我鼓勵年輕人創業,但我同時也經常強調,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更細緻一點區分或許可以說,你所創的業未必是值得你堅持下去的,你得有告訴自己該收手的打算,妥善安排退路,誠如諸葛亮六出祁山,雖然沒打出什麼漂亮的勝仗,但每次都退的漂亮,保存實力,是一樣的道理。

「創業」如果是情人,那他/她通常不是一個浪漫的好情人,它喜怒無常、任性驕縱,一開始你很難掌握它真正的脾氣,需要一點時間,等到你慢慢補捉到脈絡可循的時候,它可能又改變了自己的形象,讓你難以預料你與它的關係到底最後會怎樣。

就像愛情,帶給你希望、快樂、歡愉,但同時也可能帶來傷害、痛苦、背叛,你不能只看到愛情帶來的甜蜜閃光,而忽略了它也可能帶來負面效果,那畢竟不貼近事實,只是當你一頭熱的時候,別人說的話你大概也聽不進去,這很可能就是失敗的開始。你需要明白,細水長流的情感需要經營,需要彼此磨合,需要經歷風雨,才會成熟穩定,一夜情式的激情只會帶來空虛,過分一頭熱而失去理性的創業,通常也只會帶給你的人生滿滿遺憾。

我不是在唱衰你,只是請你務必要給自己留點轉圜的空間,生意到處可做,沒有什麼非得要堅持到底的事業。站在投資的觀點去看,所有的投資都是一種「比較利益」,今天你選擇投資A事業而不是B事業,就機會成本角度看,你投資在A事業至少就有B事業的機會成本存在,實際的比喻就是,如果你的投資一年賺不到2%,那你乾脆拿錢去定存就好,沒必要冒著風險累得要命結果連定存都比不上,那不是資金使用最有效率的決定。

賺錢,有的時候跟創業不是劃上等號的。投資房地產可以賺錢,投資股票可以賺錢,投資黃金、白銀、原物料可以賺錢。如果你只是希望賺錢,以錢滾錢絕對是最快的途徑,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選擇從事「實業」的經營?很簡單,錢滾錢的前提是要有豐沛而穩定的現金流,但這件事需要有「根基」,因此發展實業就是你的根基。

既然如此,從事實業在財務上的意義就是為了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並利用這樣的現金流持續投資創造財富,萬一有所損害的時候,只要根基穩定,你就還有重新上場競技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成功的企業家比一般人更有機會在股票市場賺大錢,因為他的銀彈夠多,但如果你是一般小散戶,靠的是死薪水,硬要在股市裡殺進殺出,說實話你未必討得到便宜,同時你的本金小,眼光再怎麼精準投資到好股票,充其量只能讓你每個月多吃幾塊高檔牛排,但距離可以買豪宅、名車的日子還遙遠的很。

總而言之,你不需要過度堅持非得在這個事業上闖出名堂,當你如此頑固的時候請想想,於此同時還有很多賺錢機會在你眼前流過,於此同時還有許多人正靠著其他東西賺大錢,你就能明白這種機會成本的問題其實很需要你注意。假使你已經努力過、嘗試過,也持續一段時間卻苦無結果,那我會真心建議你該想想這份堅持是否是一種錯誤,同時思考好你的停損與退場機制,至少讓自己保存實力,重新給自己一個選擇的機會,或許就能帶來不同的光景。

最後,如果你想讓有經驗的前輩或成功人士給你中肯的建議,你得先讓自己的內心有空間才行,就像滿滿的水杯無法裝入任何東西,你也可能因此失去那些寶貴的意見,讓自己白白浪費青春年華。如此,創業帶給你的可能不是美好,而是糟糕的遺憾與回憶。

「絲路」遭查封,虛擬貨幣走不通

Posted: 02 Oct 2013 08:55 PM PDT

075920uh8cedicq4nhp2mi

本文轉自虎嗅網〈 迄今為止最大的比特幣《翻船》事件!比特幣應用的大本營絲路網站被FBI查抄 〉。

根據美國科技媒體 Business Insider 報導,著名的毒品買賣網站「絲路」( Silk Road )已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查封,該網站 29 歲的創辦人 Ross Ulbricht 遭到逮捕,被控以「恐怖海盜羅伯特」( Dread Pirate Roberts )為化名來經營這個網站。

Ross Ulbricht 最近在他的 LinkedIn 個人頁面上發表一篇個人背景介紹,裡面這麼說:

現在,我轉移目標了。我想運用經濟理論作為手段,來廢除人與人之間的強制與敵意,如同在大多數地方已消失的奴隸制度。我相信暴力、強制,以及所有人類施加於他人的武力行為都將終結。實施武力最多、最廣泛的是政府與制度體系,也是系統的主體,所以這正是我在努力的方向,改變政府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被統治者的思想。為此,我正在建立一個經濟模擬體,它給人們帶來一種,不必生活在強制武力之下的親身體驗。

絲路是一個什麼樣的網站?

根據維基百科,絲路是一個利用 Tor( Tor 專門防範過濾流量、偵測並且分析,進而讓使用者得以實現匿名對外連接、匿名隱藏服務,加上避免被追蹤。)的隱密服務來運作的黑市購物網站。買家在絲路上可免費註冊,然而賣家必須購買新的帳戶才能進行交易;截至 2012 年為止,絲路的月銷售額估計略超過 120 萬美元。

該網站交易時,使用的是虛擬貨幣比特幣( Bitcoin ),匯率則和美金連動。也就是說,對於線上購買毒品的人來說,比特幣可以說是必備之物。

2011年,紐約州參議員 Charles Schumer 和西維吉尼亞州的 Joe Manchin 致信給美國的藥品管理局,稱絲綢之路運用比特幣洗錢,要求對絲路和比特幣展開調查。

依據大多數國家與地區的法律,在絲路上交易的大部分商品都可以歸類為違禁品。絲路大部分的賣家來自英國和美國,這些賣家提供的商品包括海洛因、 LSD 和大麻等。不過該網站宣稱,他們禁止出售可能會對第三者造成傷害的物品或服務;諸如假鈔、失竊信用卡、槍械、個人資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暗殺委託以及兒童色情製品等等都在禁止之列。絲路上除了違禁品外,亦提供一部分的合法商品和服務,例如藝術品、服裝、書籍和珠寶等等。

比特幣受到打擊

在這次查封行動中,共有 2.6 萬比特幣被沒收,其總價值為 320 萬美元左右。這是到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比特幣查封行動。有報導稱,透過「絲路」網站流通的比特幣,總價值大約是 12 億美元,該網站從中獲得的傭金收入接近 8000 萬美元。

從聯邦調查局提出的指控來看,Ross Ulbricht 還被控聘用一名職業殺手,以 15 萬美元的酬勞,唆使謀殺了一位化名為「 FriendlyChemist 」的「絲路」網站用戶。當局稱,在今年3月份,這名用戶開始發佈威脅性的資訊,稱其將公佈「絲路」網站用戶的姓名和住址,除非他能拿到 50 萬美元的封口費才會罷手。

這項指控稱, Ross Ulbricht 與另一位化名為「 redandwhite 」的「絲路」網站用戶進行了接觸,後者接受了一筆懸賞 FriendlyChemist 人頭的「賞金」,據稱兩人最終以 1670 比特幣的價格達成協議。隨後,Redandwhite 向 Ross Ulbricht 作出回應:「我已經收到款項……我們已經知道他身在何處,他將在今天晚上被幹掉,到時我會通知你。」

在「絲路」網站被查封,以及 Ross Ulbricht 被捕的消息傳出後,比特幣的價值迅速下跌。截至 9 月底為止,每比特幣的價格高達 145 美元;在今天開市時則為 139 美元左右,受前述消息的影響,當日比特幣收盤價格跌為123 美元。

一些比特幣的支持者之前曾認為,雖然除了投資與交易,比特幣主要用在賭博網站等非法活動中,但比特幣仍有望進入主流。比特幣基金會首席科學家 Gavin Andresen 就表示,絲路等網站只是比特幣的早期應用,在比特幣進入主流視野之後,它就會在日常交易中得到應用。

編按:不了解比特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報告顯示:為了測試分數動手腳的不只三星,幾乎所有 Android 手機大廠都做過

Posted: 02 Oct 2013 08:08 PM PDT

2cfce2fe4967b43826c6d0dc9e5a8dcf

昨天,三星被國外科技網站 Ars Technica 爆出人為干預旗艦機種 Galaxy Note 3 的跑分測試結果。另一個網站 AnandTech 則提出一份更為詳盡的報告,顯示幾乎所有的主流 Android OEM 其實都在做相同的事情,下方圖表的標題稱「我不敢相信自己必須做這張表格」:

5eb421566299459a4ca8bed94980ee6d

HTC One、HTC One mini 和三星 Galaxy Tab 3 等熱門產品都在這個名單之中。而蘋果、Motorola 和 Google 的 Nexus 4、Nexus 7 是少數幾個沒有採用這個「技術」的主流廠商(文章中並沒有提到 Sony)。

我們早在7月份就開始收集這些數據,甚至就停止這種行為聯繫了商家和 OEM 們。除了蘋果和 Motorola,幾乎每一個和我們有過談話的 OEM 都至少在一款裝置上使用了這種不明智的 CPU 優化。Motorola 早期的裝置可能有,但是其最新機種沒有。這看起來是最近兩年才浮出水面的產業地下規則,三星只是其中一家而已……

完整的報告可參考 AnandTech 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