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KKBOX vs. Spotify:台灣線上串流音樂大戰”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KKBOX vs. Spotify:台灣線上串流音樂大戰

Posted: 27 Sep 2013 07:05 AM PDT

logo_kkbox_vs_spotify

線上音樂串流服務 Spotify 進軍台灣是本週的大新聞之一,也很容易就讓我們聯想到本土最大的線上音樂串流服務 KKBOX,本文將比較 Spotify 與 KKBOX,提供 Inside 讀者作為參考。

kkbox_vs_spotify

同為線上音樂串流服務的 KKBOX 與 Spotify 月費均為新台幣 149 元,但 Spotify 的免費使用者可以透過桌面版程式無限制地收聽音樂(但手機版 app 則無法使用),惟每幾首歌之間會像廣播一樣插入語音廣告,加起來大概是每小時三分鐘的長度。KKBOX 則僅對免費使用者開放每天五首的全曲收聽(每個 Facebook 可免費試用七天)。

其中,Spotify 的一大特色是由演算法推動的音樂推薦功能,而且還對第三方開發者開放 API,因此 Spotify 的桌面版程式有許多第三方的 app 套件可以使用,舉凡動態歌詞、告示牌與滾石雜誌推薦的播放清單、依據心情播放音樂、Hyper Machine、Pitchfork…… 對許多樂迷來說是大大加分的功能。(經過編輯測試,Spotify 提供動態歌詞的套件 Tunewiki 在中文動態歌詞方面會有延遲、「對不準」的情況)

而 KKBOX 長期耕耘華語音樂市場,在歌曲方面雖然總數輸給 Spotify,但華語歌內容的豐富程度仍是領先不少,以知名樂團蘇打綠為例,KKBOX 便遠較 Spotify 豐富(後者只有蘇打綠 2009 年之後發行的專輯)。

介面設計

Spotify_ia.jpg

依序為 Spotify Android app / iOS app 最新動態,可以看見 Android 正常,但 iOS 上方空白

不知何故,Spotify iOS 版 app 「最新動態」中的「熱門曲目」一片空白;Android 版本則無此問題。兩者的 app 運作都頗流暢(唯 KKBOX「最新情報」反應有些遲鈍,英文版字型也不統一)。但在美學設計上都差強人意,並沒有特別讓人驚艷。不過值得期待的是,KKBOX 表示他們未來幾個月將有一番大改版。

搜尋

在搜尋功能方面,兩者的搜尋結果都分成「歌手」、「專輯」、「歌曲」三類。以電腦版來說,KKBOX 與 Spotify 都有自動搜尋建議,建議選單出現的速度是 Spotify 比較順暢。但換到手機上,只有 KKBOX 提供搜尋建議,Spotify 無此功能,手機上搜尋的載入速度,個人感覺 KKBOX 略勝一籌。

發掘音樂

以下分別說明 KKBOX 與 Spotify 是怎麼推薦音樂的:

KKBOX

螢幕快照 2013-09-27 下午7.02.54

KKBOX 邀請藝人與粉絲「一起聽」

  1. KKBOX 最獨特的功能是「一起聽」,不時有名人或樂團建立電台播歌給粉絲聽,同時可以文字聊天互動。也可以自己當 DJ,公開目前正在收聽的歌曲,朋友便能同步聆聽。不過「一起聽」功能在智慧型手機上略嫌麻煩。本來以為點選「一起聽」中的「朋友」選項,就能直接看到正在公開播歌的朋友,但沒想到還得手動搜尋朋友的暱稱,才能開始「一起聽」。但話說回來,「一起聽」最大的功用應該也是讓粉絲與明星拉近距離,個人電台的重要性似乎沒那麼高。
  2. 人工推薦歌單:KKBOX 並無隨機推薦的功能,只有依照類別如 Techno、British Rock、流行等等列出固定的推薦歌曲。但我不確定它分類評選的機制是什麼,也不曉得是否會定期更換。
  3. 新聞或專欄相關歌曲:KKBOX 有自產新聞內容或名人專欄,皆會在內容中置放相關歌曲。
  4. KKBOX 的手機 app 尚有一個「一點聆」功能,可以自訂心情、時間、類型(genra)產生播放清單。

Spotify

螢幕快照 2013-09-27 下午7.15.52

Spotify 電台推薦功能

  1. Spotify 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推薦功能。它可基於歌曲或樂團、藝人建立類似曲風的音樂電台,使用者可在歌曲播放時選擇「喜歡」或「不喜歡」,系統據此更能精準演算出使用者的品味,基本上接下來的每首樂曲都會愈來愈符合胃口。不得不說,它猜得蠻準的,我經常可以從中發現更多未曾聽過、相見恨晚的樂團或歌手。
  2. 另外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也有可依據曲風預設的播放清單選擇電台,但若在手機上以這種方式聽歌,就無法控制每首歌曲的喜好程度了。

KKBOX 與 Spotify 都提供了桌面版與行動版應用程式。KKBOX 桌面版的介面隱約可以看見舊版 iTunes 的影子,主要視窗展示的是 KKBOX 網站上的綜合性內容,而 Spotify 可以在視窗右邊的側邊欄看見朋友們正在收聽的歌曲、系統推薦的關注對象等資訊,主要視窗上顯示的則是以協助使用者挖掘音樂、歌手和播放列表為主。

由兩者差異可見,KKBOX 相當重視社群以及內容,設有討論區讓網路詢問或討論藝人或音樂;而 Spotify 則專注在發掘音樂上。其實從兩者桌面播放程式就可看出,開啓 KKBOX 的首頁像是在閱讀娛樂新聞,而 Spotify 則散布了系統推薦與朋友動態,完全聚焦在音樂之上。

兩者無分好壞,端看個人需求。不過根據我們致電 KKBOX 詢問的結果,他們已經開始開發類似的「發現偏好」功能,預計今年底就能上線。

收藏音樂

自訂播放清單是很基本的功能,Spotify 稱播放列表、KKBOX 則叫歌單,兩者用起來多沒什麼問題。不過 Spotify 最致命的可能是它沒有獨立收藏專輯的功能,專輯與播放列表只能混雜在一起,這對分類控來說著實礙眼。

而 KKBOX 是有收藏專輯的功能沒錯,不過我是看了教學才知道,原來得到「一起聽」的個人頁面中才找得到自己收集的專輯。這跟我的認知有點差距,本以為應該是會放在播放程式左邊選單方便查詢聆聽,KKBOX 的設計對我來說有點迂迴。

同步裝置

Spotify 無需做什麼動作裝置間就能即時同步。KKBOX 可能有特殊考量,手機自動同步的功能藏在進階設定裡面。

離線收聽

KKBOX 與 Spotify 都能手動設定欲離線收聽的歌曲。另外只要整首歌從頭到尾聆聽完畢,KKBOX 就會自動下載到手機裡面,也就代表可以離線收聽。當然,一旦停止繳費,這些歌曲也就失效無法繼續收聽。

App 套件

螢幕快照 2013-09-27 下午10.09.28 Spotify App 擴充功能

Spotify 左側選單有個「App 搜尋」的選項,猶如 Chrome 的附加元件,能夠擴充 Spotify 自身的功能,並且豐富使用者的聆賞經驗。比如動態歌詞(如 TuneWiki)、歌曲推薦或心情點播。Billboard、Pitchfork 精選出來的排行榜或單曲專輯可以直接打包播放;另外也有通知演唱會資訊或者分享個人合輯的 app。這樣的設計為使用者增添了不少在 Spotify 上收聽音樂的樂趣。

歌曲收藏

KKBOX 作為台灣音樂龍頭,華語音樂收藏堪稱完整,這絕對是剛進入台灣的 Spotify 難以企及的,蘇打綠、五月天等超熱門台灣樂團的專輯 Spotify 都沒有完整收錄。但反過來說,Spotify 的歐美音樂庫也是 KKBOX 望塵莫及,隨便搜尋一個電子樂手 Tycho,找也找不到。不過當然,身在台灣市場,華語音樂的數量以及更新速度仍是攸關勝負的關鍵主因,KKBOX 早已站穩腳步,Spotify 要突圍可能還得費一番心力。

下一首要播什麼?

雖然這篇文章談的是 KKBOX 與 Spotify,但是提到數位音樂領域的聖杯:歌曲推薦,請容我引用另一家音樂串流服務 Rdio 的設計師 Ryan Sims 在訪談中的一段對答1

What would be your absolute dream feature to create for Rdio?

你想為 Rdio 打造的夢幻功能會是什麼呢?

“Whatever feature answers the question, ‘What do I play next?’ in perpetuity. Is that a feed of content tailored specifically for your tastes? Is that a shared listening experience? We are cooking up some exciting things — the next couple years are going to yield some big breakthroughs in the way that we find, discover and share music in a truly mobile, cord-cut world.”

不管用什麼功能回答,最重要的還是「下一首要播什麼?」我們的內容合乎您的品味嗎?這是共享的音樂聆聽體驗嗎?我們正在醞釀一些令人興奮不已的東西——未來幾年我們在無線、行動的世界中搜尋、挖掘、分享音樂等領域將會出現一些重大突破。

儘管 KKBOX 與 Spotify 兩家公司的服務與性質不盡相同,前者讓使用者與朋友在線上互動、甚至透過 KKBOX 直接與明星接觸(同時為歌手、唱片公司製造話題,達到宣傳目的),後者則希望以演算法協助使用者挖掘好音樂、提供多樣化的 app 套件增添收聽音樂的樂趣。但最終雙方都希望能夠為使用者帶來社群化的音樂聆聽體驗。提供 API 給 Spotify 的音樂智能資料庫公司 The Echo Nest2,CEO Jim Lucchese 曾在雜誌撰文談論社群化收聽體驗在數位音樂產業未來的重要性3

The next defining trend in digital music will be figuring out how to really make online music a social experience. I'm talking about applications that help you better express yourself as a music fan, connect people who share your love of certain music and, ultimately, have a much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ho you are. Grasping musical identity will be central to making music a less solitary experience. I believe the developers or companies that crack the code of musical identity will be the industry's next big winners.

數位音樂的下一個關鍵趨勢會是找出如何讓線上音樂真正成為一種社交經驗。那些協助你,讓你更能表達出你是個樂迷、與那些一起分享你對特定音樂的熱愛的人們產生連結,最終,能夠更加深入了解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我在說的是這樣的應用程式。要讓聆聽音樂變得比較不是那麼孤獨的經驗,掌握音樂性識別是重點,我相信能夠破解音樂性識別奧祕的開發者或公司會成為產業中的下一個大贏家。

無論您喜歡 KKBOX 還是 Spotify,這類串流服務的特色——一旦停止付費,過去累積的播放清單、歌曲都無法再取用、收聽(Spotify 可能好一點,他們的免費模式稍微慷慨些),或許先衡量自己的需求並做好一些費用方面的計算工作再做決定方是上策。

當然,我們對音樂的熱愛,無價。


  1. Day in the Life at Rdio: Ryan Sims
  2. The Echo Nest 是一家音樂智能資料庫公司,針對音樂本身、使用者收聽習慣、品味等等進行分析,提供 API 讓各家線上音樂服務商使用,他們掌握超過 3500 萬首歌、25 萬創作者,共有超過 430 家平台採用他們的服務,客戶包括 Spotify、Rdio、NOKIA、VEVO、MTV、EMI、BBC、Twitter 等等都是 The Echo Nest 的客戶。
  3. Offscreen 第五期。

工程師,請停止說這 20 句話

Posted: 27 Sep 2013 03:47 AM PDT

0-CQyqezGVq0Ea7fJd

本文譯自 20 Things Developers Should Stop Saying ,作者為產品藍圖開發平台 Aha! 的CEO  Brian de Haaff 。

大部分我認識的工程師,都會講行話或用一些抽象詞,藉此跟大家打成一片,或者在一群人中脫穎而出。但有時這些科技碎語( technobabble )會讓人很困惑,究竟是因為需求才發明新詞,還是只為了同圈子的樂趣──唯有那些也擁有「技術」的人,能夠懂得發言者的「語法」。

可惜的是,這些慣用語對於科技圈外的人,難以參透。雖說這也不是誰的錯,因為原本工程師的拿手項目就不是在產品策略上,他們很難與使用者真正接觸到,因為他們往往在「建立」崇高的理想。但如果你對工程師有足夠的了解,那你就知道是時候叫他們停止了,因為有些他們用的慣用語很讓人厭煩,只會適得其反,甚至轉移焦點,導向和他們原本相反的方向。(然後失敗)

如今我發現,如果我們參加駭客週,我們會「親耳」聽到許多這類的慣用語,它們取代其他更為有趣的表達方式,且即使幾年後這些慣用語汰舊換新,也差不多是那幾個詞。

想像看看如果我們把 low hanging fruit (短期絕佳的機會)這個常用語,改成 slow moving meat ,只因為業務本身是一名愛吃肉的獵象者,我們很可能會 lose our cookies (此處為雙關語,lose our cookies 本身有嘔吐的意思。)。

無論如何,以下我選出最讓我頭痛的──前 20 句軟體開發人員會掛在嘴邊的話(且讓人分心)。我很確定每個 QA 工程師、網路維運工程師、產品管理團隊,都可以添加很多其他句子到列表裡。只要出一點力你也可以幫助完成這個「自由編輯」的列表,讓你或是每個人都氣得半死的詞句。

  1. 我們沒在趕進度
  2. 我們需要多一點資源
  3. 品質、速度、花費,三選二
  4. 這功能的投資報酬率是多少?
  5. 我們不需要報表
  6. 客戶不是真的這樣想啦
  7. 他們可以用命令行
  8. 他們可以用 API
  9. 你不會懂啦
  10. 這功能一定要有
  11. 這我們之前試過了
  12. 我不懂客戶要什麼 (你看過他們的要求了嗎?沒)
  13. 技術債 ( Technical debt )
  14. 你可以測一下這個嗎?
  15. 這不是 bug,這是特色
  16. 這違反 CAP 定理
  17. Rube Goldberg (註:Rube Goldberg  在漫畫中創作出 Rube Goldberg machine ,為一種被設計過度複雜的機械,以曲折的方法去完成非常簡單的工作,這此意指把簡單的工作複雜化。)
  18. 這是平台方的責任
  19. 這會耗掉三十點的能量 ( 註:遊戲用語 )
  20. 你昨晚有看流言終結者嗎? ( 流言終結者為美國著名科普影集 )

medium_4531284198

Rube Goldberg 機械 / 圖片來源: Flickr

要做出好軟體很難,但也不該折磨人。我們秉持著心中目標,開發了 Aha! ──我們想要打造一個新方式,讓產品經理跟工程師,可以創造出驚豔的產品藍圖、彼此有話直說,還有樂在其中。

為什麼新創公司得不到媒體關注?

Posted: 26 Sep 2013 08:15 PM PDT

medium_5760362836

圖片來源: Flickr

本文編譯自 Why Most Startups Don't ‘Get' Press,公關公司 Brew PR 創辦人 Brooke Hammerling 以自身經驗和業界觀察,給予新創公司在公關領域上的行銷建議。

「我數不清到底有幾次,我跟新創公司見面,然後他們是怎麼跟我談他們的『大』理想。」他們會說:「這些是我們的成果,然後我們想要改變某某東西,可是一旦我問到『確切』的做法,他們便噤若寒蟬了。如果你回答不出這問題,那就停下手邊的工作,因為其他都不重要了。」

與談者是 Brooke Hammerling ,她的「 Brew 傳媒」專門幫助新創公司與記者、有影響力的前輩、對他們事業有幫助的對象搭起溝通橋梁。直到今日,他們的客戶包括 WordPressCharity:WaterWealthfrontOracleAbout.me ──皆以大膽、創新的溝通技巧聞名。幾年前,她也曾以「改變科技公關業的看板女人」登上 The New York Times Sunday business 的封面。

談到新創公司在這領域是否需要幫助,她給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他們不需要。即使她的公司幫了不少預算有限的企業,助他們擬訂公關策略。以下她有一些技巧提供給想要自我推銷的公司。

「自行」起跑的時間點

無論多少公關公司和外聘顧問跟你說,一個小小的新創公司,如果缺乏幫助,那就不可能破繭而出。事實上,Hammerling 說,如果草創公司要考慮尋求外援,那只有三個原因:

  • 要投入競爭激烈的市場:「他們得展現他們的長處,以及他們為什麼該繼續在市場上生存。」她表示。
  • 公司具有市場破壞性:「如果他們真的會帶來什麼大改變,像醫療保健,那他們就得要趕快自我推銷。」
  • 有一個傳奇性的 CEO 要加入公司,然後他曾與媒體交手過:「即使公司還沒準備好要登場,也會吸引很多注意。」

如果你們的公司以上三點皆無,那放輕鬆,因為其他人都應該把重點放在開發產品、預算和內部團隊建設上。

你就是你想傳播的訊息 & 你的訊息即是全部

一旦 Hammerling 接手新客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團隊中的主要成員分開,其中包括投資者。接著會對他們丟出一些關於產品的問題:「你是什麼?為什麼是你?你是誰?你正在解決什麼問題?你又是怎麼解決的?為什麼人們要關注你在做的事?」重點在於,不能只聽片面之詞──有哪些差別?而重疊的點又有哪些?

以下是 Hammerling 和 GroupMe 接觸的經驗, GroupMe 是一家新創公司,主打行動通訊服務,直到 2011 年 Skype 收購 GroupMe 。「他們是滿好的例子,因為他們想進入的市場,是兵家必爭之地,但他們提供的不是『聊天』服務,也不只是『簡訊』──我們甚至不想僅稱它為一款 app 。」她說。「我們以『通訊服務』來稱呼它,它的開發背景是這樣的:大家在參加音樂祭或是派對時,總會苦惱一群人要怎麼保持連絡,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方式,讓他們可以彼此溝通。」

「你可以自己想到新點子,然後記下來,接著跟彼此討論。可能會激盪出你沒料到的新主意。」她特別提到了 Uber ,雖然不是他們的客戶,卻是品牌行銷的專業例子。「他們把自身當作是一個科技公司──而不是汽車業。讓大眾更容易了解他們的概念和開發成果。」

「公關」不只有代表要命中客群和佈局,而是放大你的聲音、在市場上找到你的定位。

Brooke_Hammerling

Brooke Hammerling , BrewPR 創辦人

個別詢問投資人的好處在於:每個人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而且五分八門。「沒有完美的答案,每個人都是對的,你可以觀察每個人整理出的思緒,然後提煉出最好的。」

下一步是建立「 messaging document 」,用你最簡潔又最振奮人心的方式開場,也可能只有一句話。「在開幕酒會你想什麼?」她問。下一句你可以談得更深入。例如你一開始說要跟記者分享三個新消息,接著談消息的細節,最後確認每個人都有一份新聞稿。

公關的意思不是說你付我們錢,然後我們幫你在網站上放個短片,或是在部落格上稍微提及你們。Hammerling 說 :「我要放大你的聲音、在市場上找到你的定位。」雖然這作法要多花一點時間,

對於高科技產業和大公司來說,放出的消息要獲得共鳴,這過程會特別艱辛。

在 2003 年,Brew 是第一個和 NetSuite 合作的公關公司, 所以Hammerling 比誰都還清楚這點。「在雲端服務成型之前,我們已經開始討論數據系統和軟體即服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 ),那時沒人懂我們在做什麼。」她說。「我們得簡化它,NetSuite 開發很多產品,但我們只需要萬中選一。」

一些「善意」的強硬手段是必要的。

「他們長篇大論,跟我們解釋 SaaS 的模式中 ERP 的財務系統之類的東西,還有一堆有的沒的。我只告誡他們,主流媒體根本壓根不懂這些東西,而且他們也不關心。」她表示。「我們過濾完,認為『軟體即服務』是未來趨勢:這種服務能讓公司進行線上管理,並跟其他人進行跨平台分享。」我們必須言簡意賅,好讓大眾能夠想像怎麼使用它。

你可以同時開發 25 種產品,的確很厲害,但你主打哪一個?如果你想要全部打包成一篇新聞稿,你就會失去你的聽眾。

例子換到 Hammerling 的客戶 WealthFront ,就是把化繁為簡的好例子。他們運用科技來進行財務規劃──以機器取代人類的工作。他們的宣傳詞訴說了一切:「我們為您管理投資。」沒使用任何科技和商業口吻,只是個人化的用了,「我們」為「您」管理某件東西。

但對於一些創始人來說,這真是良藥苦口。他們花了一堆時間,開發了一個多功能產品,他們好想談它的所有功能,但這樣做總會出錯。她說:「很難點醒創辦人這點。這就像告訴他們:你們的孩子對進入資優班還沒準備好。而創始人總是想加緊腳步。」但她已看過太多慘烈的下場。

Hammerling 舉了一個常用例子── Color ,一個照片分享 app ,在 2011 年大放異彩,於第一輪募到四千一百萬美金,聽起來好像已經獲得驚人的成功,但他們沒跟媒體提到 app 的實際功能。「沒人知道這款 app 的功能,或是說下載以後使用者會有什麼體驗。因為一聽到募到的龐大金額,大眾就會給予很高的期望,最後卻與期待不符。」最後 Color 逐漸退出,直到在市場上消失。

如果讓 Hammerling 負責那公司的公關,她不會讓金錢打亂他的行銷計畫。她說:「當然他們不可能悄悄募資──但這次太多人投資,導致最後募集金額過大。換作是我,就不會在募資期間,讓整個媒體的焦點都放在我的產品身上。」

預備發表

想當然,Hammerling 已經看過太多這樣的失誤。三天前,有新創公司在發表前,來和她諮詢外包媒體的細節。想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一個完整的媒體計畫,需要三到六個月的運作時間。「即使你有幾個禮拜的時間和行銷材料也不夠,因為那不會有效果,而且會看起來很假。」一旦一間公司這麼宣傳──有些真的這麼做── 10 間中有 9 間從此失去機會。

在發佈之前,應該要準備好問題清單──和媒體釐清你的動機。

  • 你只是想要早點獲得關注嗎?
  • 你的目標是吸引一群使用者?還是客戶?
  • 這是為了要吸引頂尖人才的發表會嗎?
  • 你想要引起散戶還是創投公司的注意?

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你的下一步。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同的目標代表不同的路徑。如果你想要找好工程師,你得要在 Reddit 、 Hacker News 或是工程師常看的部落格上發佈。如果你想要以投資人為目標,去搞清楚他們都讀什麼,然後選擇其中一個發佈。你對你的目標越清楚,越能夠與之靠近。 Hammerling 說:「堅持你基本、主要的訊息,你只需要為觀眾微調。」聽起來很簡單,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避免產品發表和募資活動撞期

談到這點 Color 又是個「好」例子。「如果你想開始募資,盡量不要跟產品發表撞期,」募到太多的錢,會讓人們對你的產品投以過高期待,你的產品需要時間自己在市場上立足。

但驚訝的是,許多公司都在產品準備好前趕著發表。「這讓人摸不著頭緒,但的確很多新創公司都這麼做。緊接而來的,就是媒體的惡評,讓他們又要打道回府。」Hammerling 說,「你必須有耐心,如果你得二選一,那就放棄搶先的機會,截止日是你自己定的。」

打開媒體雷達

「弄清楚誰負責報導你的業界──無論是高科技、網路、購物網站、移動業務。」 Hammerling 說。「總有幾個記者負責跑你的領域,確保你讀過他們的所有文章,不要只看最近的,也要找之前的文章。了解他們的寫作風格、哪些題材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在社群網路上追蹤記者也會對你有所幫助,以上方法都可以幫助你與媒體溝通。

在 Hammerling 剛進入業界時,科技媒體剛起步,然而她成功認識 15 個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記者。「現在他們經營自己的出版品、工作室、部落格。」她說:「如果你是個年輕的企業家,就去接觸和你一樣年輕的人,他們和你擁有同樣的創業態度,未來也會成為大人物。」

放膽與人接觸

「記者也很想聽聽你的故事,也想與企業家打交道。假如你們在同地生活,那就找個時間出來聊聊;如果不是,那你可以事先和對方提出邀約,有不少人都會答應。」Hammerling 也建議不要和記者太早談到自家產品,以免太早曝光。

社群媒體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過去,要獲得媒體注意,你必須在各大報上爭取曝光,要寫好稿子看看會不會獲得他們青睞,但這對剛起步的公司並不容易。

我認為「獨家」產品發表報導──這種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科技世界裡,給記者「獨家」會破壞平衡,因為在這行業,即使某個人只早 30 秒發表一篇新聞,就算是「獨家」了,所以你得很小心。

一旦你吸引到了注意

假如你想拓展你的媒體網路,那有一個人你必須付錢聘請,那就是媒體教練,也就是說找個專家教你怎麼向媒體發言,而不是找間公司幫你打理。有些創辦人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壓力,端看你的類型。「技術型的創辦人可能得度過這難關,因為他們通常不太會簡化想法。」她說。

但如果你銀彈不足的話,那你可以看看幾個成功者的課程影片,例如 Salesforce 的 Marc Benioff 和 Oracle 的 Larry Ellison 。「如果你充滿熱情且風趣,那你就會迷住媒體。」

了解你的敵人很重要,但如果你能夠綜觀整個產業,那就更加值得了。

人們有個傾向,認為今天的新聞,明天就會變成垃圾,但現在不同了。網路亙古不滅,延續了人的記憶。

「消極永遠不會得勝。」 Hammerling 說。記住,每次你與媒體接觸,你都得隨時確認自己很積極,但又不積極到讓人生厭,知識淵博卻又不會太具侵略性。不要一直詢問記者會不會刊自己的故事,如果一個記者答應了你,他就很有可能真的會刊,Hammerling 保證。而且永遠不要根據社群網路或其他地方上別人寫的文章,來對他做人身攻擊──即使他寫的大錯特錯。「筆者往往都會有個人觀點,他們記得不喜歡的人。」她說。我還記得我問過幾個記者,他們對某個創辦人的看法,他們交換了下眼神,全這麼評論:「他很糟。」

同時,如果你過於「用心」經營關係,與媒體過於親密也會讓你嘗到苦果。當你認為你跟記者是「純粹」的朋友,有 90 % 的可能性,你最後會不滿意寫出來的報導,無論報導是在撰寫你還是你的公司。當朋友是一回事,要合作撰寫一篇報導又是另一回事。你會模糊焦點,不知道自己要主打什麼,或者會給記者太多空間。我觀察到,當人與人的關係太緊密,就會沒法產出好報導,因為他忘了他自己的身份。但也不代表著要跟媒體人做朋友,是件不可能的事,或是說跟媒體有私交是不明智的。

你要確保的是明顯的界線,制定條款給彼此約束。

「有人會說,你不能跟記者當『真正』的朋友,我認為那是無稽之談。你需要的是明確的態度,我總是告訴企業家必須要公私分明,知道怎麼看場合說話。假如你跟某人聊天聊得很起勁,你不可能聊到後來忽然說:『我們這不算正式談話喔。』才不會有這種事情。」

還有另外一件該讓大家了解的事,由於出現了評論風潮和社群網路,對媒體來說讀者成為值得關注的一塊。「越年輕的 CEO 就越不看重評論,然而這點很好。處理評論的唯一方法,就是與之學習,而不是反擊,因為那樣只會把事情鬧得更大。」 Hammerling 說。有些 CEO 會花上一整晚,把每個有關他們產品的評論讀完,這很難阻止,但她會請他們分辨出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建議。

「你在人們的評論中,會看到他們熱愛你產品的哪一點,接著你就知道你可以在哪些地方上加以宣傳。相反的,如果人們對某個功能給出負評,也會讓你更清楚產品哪裡需要改善。」

創辦人無法取代的聲音

大多時候,創辦人是公司的心臟和發聲器。

這裡提到的創辦人,是指那些會熬夜看評論,思考下次怎麼做才會更好的人。他們最關心的,是公司的成功。這種儲存起來的瓶中能量,可以激勵人心,且無法取代。Hammerling 很相信這種概念,所以一旦創辦人不積極經營媒體關係,她就會將這種客戶拒於門外。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談到發佈公告,跟一篇缺乏人情味的新聞稿比起來,大家更喜歡發佈在創辦人的部落格裡。你可能會看到許多公關團隊或是公司,在媒體上走公式路線,從特寫照片到名言佳句,或是市場定位的介紹,這些因為太虛假,導致沒有助益。

「一旦創辦人決定退到後面,讓負責行銷的人趨前,對團隊、組織來說都會有負面影響,甚至是記者對他們的信任度。」她說。記者會想跟創辦人接洽,接著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這點永不會變,不管你身處哪個領域。

其實在草創初期,新創公司最好自己和媒體打交道。當產品和宣傳策略配上有說服力的創辦人,是最無懈可擊的。

就像 Hammerling 說的,想像看看一間公關公司發一篇「行事曆」風格的新聞稿,與一個充滿熱情的創辦人直接對媒體說:「嘿,你等著看,接下來會酷到不行。」哪個比較有吸引力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